-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篇1
一、目標
(一)發現童謠連鎖調的特點,感受童謠的序列性和趣味性。
(二)嘗試配樂朗通,有韻律感地朗誦童謠。
二、準備
(一)材料準備:童謠角色圖片(見操作材料);歌曲《猴哥》:(見CD);幼兒用書;打擊樂器:響棒、小鈴等。
(二)經驗準備:看過《西游記》的動畫片,了解故事情景。
三、過程
(一)聽聽孫悟空的故事(解說:本活動由故事、操作、表演三大環節構成。第一環節由幼兒熟悉的“孫悟空”故事導入,理解童謠的`大概內容。)
1.欣賞歌曲《猴哥》。
(1)這首歌唱的是誰?
(2)說說你知道的與孫悟空有關的故事。
(二)找找童謠里的秘密(第二環節“找找童謠里的秘密”,幼兒通過欣賞、學念、圖片操作等活動,自然而然地發現該童謠連鎖調的特點,感受童謠的序列性和趣味性。)
1.欣賞童謠,了解童謠內容。
(1)童謠里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童謠里有哪些人?它們有什么特點和本領呢?
2.排圖游戲,梳理人物順序。
(1)童謠里人物的出場先后順序是怎樣的?
(2)幼兒利用操作材料,邊聽童謠邊排出童謠里出場人物順序。(可參見幼兒用書第2冊第23— 24頁)
(3)相互交流排序結果,視情況可再次欣賞童謠
3.發現童謠連鎖調的秘密。
(1)這首童謠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教師小結:每一句話的最后一個詞就是下一句的第一個詞,這種形式叫做連鎖調。
4.幼兒利用操作指偶表演念童謠數遍。
(三)演演童謠里的孫悟空(解說:第三環節結合角色、樂器來表演,通過朗誦讓幼兒更好地感受童謠的韻味,體驗童謠的藝術美。玩中學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1.配動作念童謠。
(1)如果你是童謠中的角色,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
(2)提取幼兒的角色動作,邊做動作邊分角色輪流念童謠。
2.配樂念童謠。
(1)如果加入響棒和小鈴,我們可以怎么樣邊配樂邊念童謠?
(2)響棒的聲音響,配前半句;小鈴聲音輕,配后半句。
四、延伸
(一)在閱讀區投入《西游記》的相關書籍,在表演區繼續進行童謠朗通表演。
五、資源
童謠: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后面跟著個孫悟空。
孫悟空,跑得快,后面跟著個豬八戒。
豬八戒,鼻子長,后面跟著個沙和尚
沙和尚,挑著籮,后面跟著個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壞,騙過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當,多虧孫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舉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一掃光!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篇2
活動設計:
童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作品形式,它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節奏、聲韻的美感。《唐僧騎馬咚哩個咚》內容來自于《西游記》中的故事,深受幼兒喜愛,為幼兒所熟悉。而我們傳統的童謠教學卻往往停留在讓幼兒記憶、朗讀的層面,反復單一的練習會使課堂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枯燥乏味,重語言技巧,輕審美感受,童謠的教育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然而語言本身就具有音樂性,一些詩歌、兒歌、童謠等文學作品,就是以其跳躍、輕快的節奏吸引人,將其和音樂、節奏結合,能更淋漓地表現它的特色。因此在這個大班語言活動教學中,我嘗試將童謠與現代化的rap樂曲相結合進行說唱表演,創造性的進行童謠教學的新嘗試。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感受童謠明快的節奏特點。
2、通過多種形式練習童謠,激發幼兒朗誦童謠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幼兒事先對《西游記》有一定的了解。
3、錄音、RAP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猜人物,引出主題。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聲音,請你們聽聽看這段聲音是哪個動畫片里的?誰在說話?教師播放聲音后提問:
1、誰在說話?你從哪里聽出是孫悟空?
2、他喊的師傅是誰?
3、去西天取經的還有誰?一起告訴我?
4、小結:聽說過《西游記》嗎?這四個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故事《西游記》里的主要人物。《西游記》深受人們的喜愛,百看不厭,后來人們把《西游記》出版了大人的讀本和小孩的讀本,還拍了電影、電視、制作了動畫片。
(PPT在同一畫面上逐個出示這四個人物的漢字,電影、電視劇照以及圖書封面)
此環節設計意圖:
孫悟空是小朋友比較熟悉的人物,我通過讓幼兒聽聲音猜人物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孫悟空的聲音,逐漸引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一步一步引入活動的主題,并通過小結讓幼兒對《西游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二、觀察講述,滲透童謠內容。
1、你最喜歡西游記里的`誰?
2、他長得怎么樣的?使用什么兵器?有什么本領?
3、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他們經常會碰到誰?最后怎么樣?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操作PPT,出示相應的人物圖片,并引導幼兒圍繞話題進行講述)
此環節設計意圖:
通過讓幼兒說說喜歡西游記里的人物,一方面在集體交流中幫助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形成關鍵性經驗。另一方面,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圍繞話題展開談話,無意中滲透童謠內容,為童謠學習做準備。(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在PPT中準備好的9張圖片正是童謠中的9句話。)
三、欣賞童謠,了解童謠內容。
1、有一首童謠講的也是西游記里的事情,想不想聽一聽?(第一次欣賞)
2、想不想再聽一遍,聽好后請你給這些圖片拍一個隊伍。(第二次欣賞)
(根據幼兒排隊情況操作PPT)
此環節設計意圖:
我設計兩遍欣賞的目的是:第一遍讓幼兒聽清楚童謠內容,了解大概;第二遍讓幼兒帶著問題欣賞,能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并借助圖片讓幼兒理清每句話的先后次序,為接下來的練習童謠埋下伏筆。
四、多種形式練習童謠,調動幼兒朗誦積極性。
1、跟著老師念。
要求:先慢慢輕輕,再響亮(1~2遍)
2、尋找童謠作品中的連鎖調的形式特點,降低記憶難度
(1)小朋友,你們在念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首童謠念起來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教師舉例如:先念第一句,把第二句開頭重復的地方響亮的念出來,引導幼兒感知。
(2)你發現了什么?幼兒回答
(3)小結:這首童謠中的句子,上一句的末尾都做了下一句的開頭,這叫做連鎖調。發現了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更快的記住這首童謠。(操作PPT,在圖片上懸浮出現漢字,并用紅色筆標注重復的地方)
(4)我們一起來試試看。(1~2遍)
3、出示節奏圖譜,練習童謠
(1)師:怎么樣使這首童謠念起來更朗朗上口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啟發幼兒一起動腦筋想辦法?
(2)對了,我們可以像唱歌一樣有節奏的念。(1~2遍,并逐步加快節奏)。
(操作PPT,在圖片上方出現節奏條)
4、以RAP說唱的形式練習
(1)如果念得太快,小朋友來不及想接下來的內容怎么辦?(啟發幼兒思考)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辦法,你們聽,老師在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了什么?教師示范唐僧騎馬咚咚咚,后面跟著個孫悟空。吆,吆,孫悟空,跑得快,后面跟著個豬八戒。吆,吆。
(2)幼兒以說唱的形式練習。
5、幼兒觀看RAP表演
老師還能又說又唱又跳,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
教師以RAP的形式表演童謠
小結:這種又說又唱又跳的形式叫RAP,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
此環節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亮點環節。兒歌童謠中的練習活動往往是枯燥乏味的過程,而我將這個練習過程細化分了很多環節:跟老師念——發現連鎖調規律并記憶 ——按節奏念——以RAP說唱的形式練——幼兒觀看RAP表演。這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卻又是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練,難度坡度在不斷提高,根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對幼兒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出適宜挑戰,能有效調動幼兒朗誦童謠的積極性。把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童謠與時尚流行的RAP相結合,是本次活動的創新之處。我想也是吸引幼兒之所在。
活動延伸:
讓我們有空的時候一起來學一學
組織幼兒學習以RAP的形式表演童謠。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篇3
教學目標
1. 學會并能背誦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2. 能利用歌謠進行簡單的“卡農”練習,培養學生聲部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歌謠。
2. 卡農的方式讀歌謠。
教材分析
《唐僧騎馬咚得咚》是一首流傳甚廣的童謠,本套教材中選用的`是樊家信的作品。童謠朗朗上口,便于記憶。由于各地區流傳的略有不同,可以讓學生把本地的歌謠與教材中的歌謠對比著讀。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卡農練習,也可以讓學生邊表演邊讀歌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西游記》圖片,學生說出圖片中的人物是出自哪部動畫片。
教師:今天老師要教大家聆聽一首關于《西游記》的兒歌。
二、學習歌謠
(一)學生觀看《西游記》圖片,說出各個角色的特點。
學生回答:
1. 唐僧牽著白龍馬,旁邊跟著他的三個徒弟。
2. 孫悟空拿著金箍棒。
3. 豬八戒的鼻子特別的長。
4. 沙和尚在后面挑著行李。
教師:這首歌謠說的就是這副圖片中幾個人物的特點,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一遍這首歌謠。
(二)教師出示《唐僧騎馬咚得咚》歌謠歌詞,帶領學生分句學習歌謠。
學生拍節拍分句隨教師讀。
(三)教師評價后帶領學生完整讀歌謠。
三、分角色表演
教師:歌謠里說出了他們幾個人物的特點。這里有代表他們幾個人物的道具,同學們可以來扮演這些角色。 教師出示頭飾和道具,學生找頭飾和相對應的道具來表演。
道具準備:馬鞭、釘耙、扁擔、“金箍棒”(木棒代替)、各個角色頭飾。
教師讀前半句,后半句由表演這個人物的學生來讀。
師生交替讀歌謠。
教師用響板來控制速度。
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讀,扮演孫悟空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把“妖怪”打敗。
教師評價并總結。
四、卡農練習
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先開始讀,當讀到“后面跟著個孫悟空”時第二組從頭開始讀,第一組最后一句“妖魔鬼怪一掃光”讀兩遍,使兩組同時結束。
教師要求:
1. 學生先把歌謠讀熟練再進行卡農練習。
2. 兩組一起讀時教師要用樂器控制好學生的速度,并分別給兩組指揮提示。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這首歌謠,回家后請背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篇4
教學內容:
1、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2、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教學目標:
1、按節奏朗讀,按節奏走步,隨音樂的分句準確變換動作。
2、模擬不同動畫人物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發展學生音樂表現力。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和鑒賞音樂。
教學難點:
如何吸引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音樂,幫助學生從愿意聽、喜歡聽逐漸過渡到想聽音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不喜歡看動畫片?
生:喜歡。
師:喜不喜歡看《西游記》?
生:喜歡。
師:你為什么喜歡看《西游記》?(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喜歡看《西游記》還有很多很多理由。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聽《西游記》中的片尾曲。小朋友們,誰知道我們這部動畫片《西游記》中的'片尾曲叫什么?
生:《一個師傅仨徒弟》。
2、初聽樂曲
請小朋友在聽的時候想一想動畫片中各個人物的外形特征并模仿,他們都有什么本事?
3、復聽
(1)同學們聽得真棒,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
(2)動畫片好看嗎?里面的歌聲是不是也特別好聽啊?大家想學這首歌曲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前半部分。
(3)課件出示歌詞
(4)跟琴學唱
(5)師生接唱
(6)完整演唱
三、學習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1、關于唐僧和他三個徒弟的故事還有一首特別好聽的童謠,大家想學嗎?
(1)唐僧的三個徒弟都有什么本事?
(2)他們這么有本事,他們的師傅有沒有本事呢?
(3)所以,觀音菩薩就讓小白龍變成白龍馬給師傅騎,白龍馬在師傅遇險時也能保護師傅。白龍馬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學生跺腳來模仿)
師:白龍馬是這樣走路的,你還能不能用別的方式表現啊?(學生用手拍地模仿)
師:你再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沒有了。
師:那老師來模仿蹄聲
2、出示圖片《唐僧騎馬咚得咚》,老師有節奏的念童謠,學生跟著節奏認真的聽
3、學生跟著老師有節奏的念
4、學生齊念(同位對拍手掌)
5、師生接唱
四、表演《唐僧騎馬咚得咚》
我們剛才一齊說了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扮演一下我們《西游記》里的人物啊?
1、分小組來排練,邊表演邊說童謠。
2、小組練習
3、我看小朋友們排練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表演一下好嗎?(分組表演)
4、師生一起表演
五、小結
你們太棒了,我還想為難你們一下,就是回家與你的家人一起表演《唐僧騎馬咚得咚》,能做到嗎?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篇5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2、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知識教學點:
按節奏朗讀,按節奏走步,隨音樂的分句準確變換動作。
能力訓練點:模擬不同動畫人物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發展學生音樂表現力。
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和鑒賞音樂。
教學難點:如何吸引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音樂,幫助學生從愿意聽、喜歡聽逐漸過渡到想聽音樂。
設計理念: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習的熱情,課伊始我利用孫悟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導入新課。整節課都是圍繞孫悟空帶來得闖關游戲而展開的。讓學生在玩中學,拉近音樂課與學生的距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猴哥》進教室。
2、師導入引出孫悟空。同時提出本節課要求(闖關,表現好的獎勵仙桃。)
師:小朋友,剛才這首歌唱的是誰呀?(師導入引出孫悟空。)
孫悟空去干什么了?你們想不想像孫悟空一樣勇敢?今天這節課孫悟空要帶小朋友去玩闖關的游戲,表現好的獎勵仙桃。
二、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不喜歡看動畫片?
生:喜歡。
師:喜不喜歡看《西游記》?
生:喜歡。
師:你為什么喜歡看《西游記》?(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喜歡看《西游記》還有很多很多理由。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聽《西游記》中的片尾曲。小朋友們,誰知道我們這部動畫片《西游記》中的片尾曲叫什么?
生:《一個師傅仨徒弟》。
師:你會唱一唱嗎?(第一關)
2、初聽樂曲
今天我(孫悟空)也帶來了這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欣賞吧。會唱的小朋友可以隨音樂唱。
下面我們要闖第二關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這首樂曲主要是描述唐僧師徒一路取經的艱辛,洋溢著對我們師徒四人的贊美之情。請你說一說樂曲在什么地方有較大的變化?同時刻畫了西天取經道路上的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的境況?
3、復聽
讓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我請小朋友在聽的時候想一想動畫片中各個人物的外形特征,我們都有什么本事?
三、學習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1、誰能說一說我剛才提出的問題就能闖過第三關。(第三關)
(1)唐僧的三個徒弟都有什么本事?
(2)我們這有本事,我們的師傅有沒有本事呢?
(3)所以,觀音菩薩就讓小白龍變成白龍馬給師傅騎,白龍馬在師傅遇險時也能保護師傅。白龍馬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
(學生跺腳來模仿)
師:白龍馬是這樣走路的,你還能不能用別的方式表現啊?
(學生用手拍地模仿)
師:你再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沒有了。
師:在我們學過的打擊樂器中,哪種敲擊起來象白龍馬的蹄聲?
生1:雙響筒。
生2:響板。
生3:鈴鼓。
(選擇三個學生,分別敲擊雙響筒、響板、鈴鼓來模仿蹄聲。)
師:其他的同學也來學一學。
2、我聽說有的`人把我們的故事編成了童謠,也就是兒歌來說,我好想聽一聽,誰聽過,給我們說一說好嗎?
3、出示圖片《唐僧騎馬咚得咚》
我也來讀一讀。(不按節奏讀,亂讀讓學生發現這樣讀不好)
哦,原來讀童謠也要向唱歌一樣有節奏。變,(變出節奏條)這些節奏條都適合哪句話呢?誰能幫幫我?(第四關)
4、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告訴你們你們已經順利闖過第四關了。
師:同學們說得好極了,讓我們用打擊樂器,邊伴奏邊說兒歌好嗎?
(選擇學生敲擊雙響筒、響板、鈴鼓來伴奏,其他學生說兒歌。)
5、聽說小朋友們還能有身邊的物品打節奏呢,誰愿意表演一下?
6、我們一起邊伴奏邊說童謠好嗎?
四、表演《唐僧騎馬咚得咚》
我們剛才一齊說了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扮演一下我們《西游記》里的人物啊?
1、分小組來排練,孫悟空提出要把這首童謠加進去,邊表演邊說童謠。
2、小組練習(放《西游記》里的兩首曲子)
3、我看小朋友們排練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表演一下好嗎?(分組表演)
五、小結
你們太棒了,第五關也順利通過了。我發現有好多小朋友得到仙桃了,如果這個仙桃吃了會不老,你打算給誰吃呀?
想我齊天大圣也難不住你們。看來xx小學的學生確實如xx老師說的那樣可愛、聰明。我還想為難你們一下,就是回家與你的家人一起表演《唐僧騎馬咚得咚》,能做到嗎?好,有機會我會再來得。要好好學習喲。再見!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在上課開始我利用動畫導入新課,請學生欣賞動畫片《西游記》的片尾畫面,讓學生邊看邊欣賞歌曲《一個師傅仨徒弟》,因為是他們非常喜歡看,又是他們熟悉的,所以很多學生都會唱。“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加強了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拉近了音樂課與學生的距離。
欣賞完后請學生模仿白龍馬的蹄聲,我分了兩個層次來教學:一是讓學生用樂器來僅一敲、打一打;二是讓學生想一想能不能用身體發出聲音來模仿,讓每一位學生都來參與其中,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兒歌《唐僧騎馬咚得咚》是學生熟悉的,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會說,但與教材有所不同。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的就是學生熟悉的版本,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效果非常好。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在教學中,我請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來扮演《西游記》中的人物,伴隨著熟悉的兒歌,帶著頭飾,增強了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在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分組表演時人員稍多;在模仿蹄聲中還可以讓學生再發散思維思考,敲一敲身邊的東西等等。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相關文章:
那個黑咕隆咚周記07-28
龍咚鏘教學反思04-06
龍咚鏘教學反思04-06
《龍咚鏘》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12-17
《龍咚鏘》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1-06
龍咚鏘教學反思(通用7篇)12-20
《龍咚鏘》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