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通用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 1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操作中幫助幼兒認識螺旋形。
2.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索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根扭扭棒、一把剪刀;螺旋形實物、圓形片片、記號筆若干、PPT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探索(玩繩)
1.自由玩繩子。
師: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漂亮的繩子,現在請你們拿起小籃子里的繩子,玩一玩,變一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自由探索、操作。
2.師:誰來告訴大家你變成了什么?
3.師請幼兒把繩子放回籃子。
(二)認識螺旋形
1.教師出示螺旋形。
師:老師也會變魔術,看看老師把繩子變成了什么?這個形狀叫螺旋形。我們一起說一說。
2.教師把平面的螺旋形拉出來。師:這個螺旋形還會變呢,看,變成什么了呀?這個呀也是螺旋形,是立體的螺旋形。
3.師:那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東西是螺旋形的?
4.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找找螺旋形在什么地方?
出示實物找一找。
5.師:小朋友,你們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螺旋形的呢?和你旁邊的朋友商量商量。
6.引導幼兒看PPT,找一找螺旋形。
師小結:哦,原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螺旋形。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會找出更多呢!
(三)、幼兒繼續探索
1.幼兒操作繩子變螺旋形。
師:現在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用你能干的小手來把繩子變成螺旋形。變的時候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幫忙一下。看,老師在手指上變出了螺旋形。你們能不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2.師:變好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變的?
(四)、制作螺旋形
1.出示圓片片。
師:這是什么?老師又要變魔術了。(教師拿剪刀剪出螺旋形。)師:老師變出了什么?(螺旋形)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幼兒操作剪螺旋形。
3.展示幼兒作品。
師:為什么有的`螺旋形長,有的短呢?
4.小結
5.幼兒用紅色圓片片再次操作。
師:老師也來試試剪一條細細長長的螺旋形。
(五)、結束活動
師:舉起你的和旁邊的小朋友比比,誰的長?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 2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畫蝸牛獨特的螺旋造型。
2、學習運用中鋒畫出蝸牛的螺旋形。
3、體驗國畫創作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蝸牛的結構和生活習性。
2、課件:蝸牛圖片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體驗畫面中的情趣。
師:畫上有什么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你感覺它們的心情怎樣?
二、重點觀察蝸牛殼獨特的螺旋造型,討論畫法。
1、討論蝸牛殼的螺旋形畫法。
師:這些畫中的蝸牛長什么樣子?(背上背著蝸牛殼,蝸牛殼都是螺旋形,頭上有觸角)我們怎樣才能畫出這種螺旋形呢?
2、討論蝸牛身體的畫法。
師:蝸牛的身體怎么畫呢?
3、教師小結:用中鋒筆尖從里到外繞或者從外到里繞畫蝸牛殼;筆尖用淡墨,先按后拖再提畫出身體,最后添畫觸角。
三、幼兒創作,教師適時提供指導和幫助。
師:你準備畫幾只蝸牛?你要畫的蝸牛會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師:你最喜歡哪一幅蝸牛圖?為什么?
(評價可側重于畫面中色彩的豐富程度、內容和情趣性、用筆的連貫性等。)
【活動反思】
在該活動進行前,可以在科普區展示大量與蝸牛相關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熟悉蝸牛的基本特征。活動結束后,可在美工區提供筆墨,供幼兒繼續進行國畫創作。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 3
目標:
1.能積極動手動腦參加探索活動,對螺旋形有一定的認識。
2.學習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與現象。
準備:
1.人手一根繩子、一根電線、一把剪刀;圓柱體積木若干;彩色圓形紙片若干
2.螺旋形實物若干;螺旋形畫一幅(用繩子繞成);圓片剪成的螺旋形(兩到三個粗細不一的)
過程:
一、繩子變變變——了解平面螺旋形
1.師:猜猜老師手里有什么?(繩子)對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繩子,好嗎?請你們每人從桌上拿一根繩子,玩一玩,看看你的繩子能變成什么?
2.幼兒探索活動:用一根繩子大膽造型
3.師:請你告訴大家,剛才你變了什么?(可能會出現:嘴巴、香腸、愛心等等)
4.師:(出示螺旋形畫)看看老師用繩子變了什么?你覺得它像什么?
小結:剛才你們說了很多很多,其實它有個名字叫螺旋形,從中間往外,一圈一圈,越來越大,也叫平面螺旋形。
5.師:(出示蚊香)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6.幼兒再次探索:用繩子變平面螺旋形。
7、師:現在,老師有一個新的要求,請你們用手中的繩子來變一個平面螺旋形,可以嗎?(幼兒操作)
二、電線變變變——了解立體螺旋形
1.師:(再次出示蚊香)蚊香要變魔術啦!(向下拉蚊香)變變變,現在變成什么形狀啦?與平面不一樣,這叫立體螺旋形,就象螺螄殼上的紋理一樣。
2.師:(出示電線)電線看見蚊香變魔術,很羨慕,它也想變成立體的螺旋形,小朋友我們來幫助它,好嗎?
4.幼兒探索活動:用電線變立體螺旋形
師:立體的螺旋形怎么變?(如幼兒想不出來,師啟發在圓柱體的積木上繞)
師:除了在積木上變立體螺旋形,還可以在哪里變呢?
(可能會出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上變,如手臂、手指或腳上等部位變出立體螺旋形。)
三、找螺旋形
師:老師這兒有許多的玩具,(出示螺絲玩具、彈簧、燈泡、開酒瓶的起子、電話線等玩具)請你們來找找這些玩具身上有沒有螺旋形。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螺旋形的?(或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螺旋形?)
小結: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螺旋形,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帶來與同伴分享。
四、紙片變變變——剪出螺旋形
1.師:看看這是什么?紙片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剪好的螺旋形)老師把紙片變成了什么?你們會變嗎?不會的'小朋友可以先來研究一下老師的,再去剪。
2.幼兒探索活動:紙片變變變
幼兒學會正確的操作方法:順著圓形一直往下剪。
3.將幼兒剪成的螺旋形布置在黑板上。
4.師: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螺旋形有什么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呢?)
為什么用一樣大的紙片剪出的螺旋形長短卻不一樣呢?
(出示老師剪好的細的螺旋形)我還用這么大的圓形剪了一個這么長的螺旋形,這是為什么?
5.再次探索:變長長的螺旋形
師:現在,小朋友在剪的時候,要剪得細一點,變出很長很長的螺旋形,可以嗎?(注意表揚能力強、剪得好的幼兒)
以下是另外兩篇關于中班科學“有趣的螺旋形”的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 4
一、教學目標
1. 幫助幼兒認識不同類型的螺旋形,包括平面螺旋形和立體螺旋形,感知其空間形態。
2. 通過游戲和操作,培養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3. 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體驗探索螺旋形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準確區分平面螺旋形和立體螺旋形,并能描述其特征。
完成與螺旋形相關的空間搭建游戲任務。
2. 難點
理解立體螺旋形在三維空間中的結構關系,并在搭建中實現。
三、教學準備
1. 平面螺旋形卡片、立體螺旋形模型(如彈簧、螺旋形積木等)若干。
2. 大型積木、軟質吸管、連接球等搭建材料。
3. 展示架,用于展示幼兒的搭建作品。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部分
教師手持一個螺旋形玩具,如彈簧圈,走進教室,一邊晃動一邊問:“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這個玩具,它是什么形狀的呀?像不像一條會跳舞的蛇?”引發幼兒興趣并引出螺旋形主題。
2. 基本部分
認識平面與立體螺旋形
教師將平面螺旋形卡片和立體螺旋形模型一一展示在桌子上,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這里有好多螺旋形的東西,大家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讓幼兒用手觸摸、用眼觀察,鼓勵他們說出平面螺旋形是在一個平面上一圈一圈繞的,而立體螺旋形是有空間高度,像柱子一樣一圈一圈疊起來的。
螺旋形分類游戲
教師將混合在一起的`平面螺旋形卡片和立體螺旋形小物件分發給幼兒,讓他們分組進行分類比賽,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分類完成后,每組幼兒推選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分類的依據和結果。
立體螺旋形搭建挑戰
教師介紹搭建材料:“小朋友們,現在我們要用這些積木、吸管和連接球來搭建一個立體螺旋形的建筑,就像一個超級大的螺旋城堡。”教師先示范用積木搭建一個簡單的立體螺旋形基礎結構,如一層一層逐漸擴大或縮小的圓形堆疊,并講解搭建的要點,如連接的牢固性、形狀的對稱性等。
幼兒分組進行搭建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和團隊合作。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在基礎結構上添加裝飾或創新設計,如在螺旋形通道上搭建小房子、花園等。
3. 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與評價
搭建活動結束后,每個小組將自己的作品放置在展示架上。教師帶領幼兒逐一參觀各小組的作品,讓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小組作品的特色和創意,如“我們在螺旋城堡里建了一個秘密花園,里面有很多漂亮的花朵”等。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強調每個作品都有獨特之處,表揚幼兒在搭建過程中的努力和創新思維。
總結與拓展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內容,回顧平面螺旋形和立體螺旋形的特點以及搭建立體螺旋形的過程和樂趣。然后提問:“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今天搭建的螺旋城堡,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立體螺旋形的呢?”引導幼兒思考并分享,如某些燈具的造型、盤旋的樓梯扶手等,鼓勵幼兒在課后繼續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立體螺旋形物體。
五、活動延伸
1. 在建構區投放更多的材料,如紙盒、易拉罐等廢舊物品,讓幼兒繼續探索立體螺旋形的搭建和創作。
2. 開展“螺旋形創意繪畫”活動,讓幼兒在紙上畫出自己想象中的立體螺旋形世界,進一步加深對立體螺旋形空間形態的理解和表現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 5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螺旋形與數學概念中的規律、順序之間的聯系,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
2. 通過觀察、測量和比較,讓幼兒了解螺旋形在數量、長度等方面的變化規律。
3. 激發幼兒對數學與科學結合領域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發現螺旋形中線條數量、長度隨圈數增加而變化的規律,如每一圈的線條數量依次增加或減少,長度也相應變化。
嘗試用簡單的數學符號或圖形記錄螺旋形的規律。
2. 難點
理解螺旋形規律在數學運算中的體現,如通過已知的螺旋形規律進行簡單的加法或減法計算,預測后續螺旋形的狀態。
三、教學準備
1. 不同大小、疏密的螺旋形圖案紙張若干,其中一些螺旋形圖案標有線條數量、長度數據。
2. 直尺、鉛筆、彩筆、記錄表等工具。
3. 簡單的數學運算卡片(如加法、減法卡片)。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部分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單的螺旋形圖案,從中心開始,一圈一圈慢慢畫,邊畫邊問:“小朋友們,看老師畫的這個圖案,像不像一個神秘的迷宮?那你們猜猜看,如果沿著這個迷宮走,每走一圈會有什么變化呢?”引發幼兒對螺旋形規律的思考和好奇。
2. 基本部分
螺旋形規律觀察
教師將準備好的螺旋形圖案紙張分發給幼兒,讓幼兒仔細觀察螺旋形圖案,并用手指沿著線條慢慢描畫,感受螺旋形的形狀和走向。然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看看你們手里的螺旋形圖案,從里面一圈到外面一圈,線條的數量有沒有變化呢?長度呢?”引導幼兒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用直尺測量每一圈的長度)等方法進行探索,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或小組伙伴分享交流。
記錄螺旋形規律
教師展示一張標有線條數量和長度數據的螺旋形圖案,示范如何用表格記錄螺旋形的規律,如第一列記錄圈數,第二列記錄線條數量,第三列記錄長度等。然后給幼兒發放記錄表和彩筆,讓幼兒自己嘗試記錄手中螺旋形圖案的規律,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理解和記錄。
螺旋形規律與數學運算
教師拿出加法和減法運算卡片,如“+1”“-2”等,向幼兒解釋:“這些卡片上的符號和數字表示一種數學變化。現在我們要把這些變化用到螺旋形的規律里。比如,如果螺旋形每一圈的線條數量都要增加 1,那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計算后面幾圈的線條數量。”教師先示范一兩個例子,如已知第一圈有 3 條線,按照“+1”的規律,第二圈就有 3+1 = 4 條線,第三圈有 4+1 = 5 條線等。然后讓幼兒分組進行練習,教師提供不同的螺旋形起始數據和運算卡片,讓幼兒計算并在記錄表上填寫結果,最后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和交流。
3. 結束部分
總結與回顧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整個活動過程,總結螺旋形在數學方面的規律,如線條數量、長度與圈數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運用數學運算來描述和預測這些規律。讓幼兒明白數學在理解和探索螺旋形奧秘中的重要性。
拓展思考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除了我們今天發現的這些數學規律,你們覺得螺旋形還可能和其他數學知識有聯系嗎?比如形狀的對稱、角度的大小等。”鼓勵幼兒大膽思考和猜測,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螺旋形數學奧秘的欲望。
五、活動延伸
1. 在數學區投放更多復雜的螺旋形圖案和數學運算材料,如乘法、除法卡片,讓幼兒繼續深入探索螺旋形與數學的關系。
2. 開展“螺旋形數學故事創編”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對螺旋形數學規律的理解,創編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如“小螺旋的數學冒險之旅”等,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螺旋形】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盒子01-05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01-11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03-22
有趣的昆蟲中班科學教案03-30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聲音03-22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11-24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紐扣(精選10篇)04-13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指紋9篇03-08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4篇03-25
中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影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