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積累本課9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理解“泛濫”的意思。
2、能夠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并想方法解決。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8節。
4、通過牛頓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的事情,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
3、逐步掌握邊讀課文邊提問題的預習方法。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上是誰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牛頓。
2、教師補充:牛頓(1642~1727),英國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出生於林肯郡。他建立了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方面,曾致力於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熱學方面,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方面,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并和萊布尼茨一起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天文學方面,創制了反射望遠鏡,初步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
3、板書課題:19牛頓在暴風雨中
質疑: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預設答案:
(1)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
(2)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
(3)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了些什么?
(4)結果怎么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開火車分節讀課文。
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它造成了什么后果?(出示)
預設答案:這是一場罕見的暴風雨。它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河水泛濫,樹木連根拔起。牛頓家的木頭房子咯吱咯吱地響著,仿佛要倒下來。
(1)理解“罕見”“襲擊”“泛濫”。(出示)
罕見:難得見到。
襲擊:侵襲,突然地打擊。
泛濫:江河湖泊的水溢出來。
(2)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請用橫線畫出牛頓的弟弟、妹妹及媽媽在暴風雨中不同的表現。
(1)四人小組討論,找到句子簡單說說理由。
預設答案:
第一句:弟弟、妹妹害怕極了。(緊挨著)
第二句:弟弟的擔心
第三句:妹妹的驚慌
第四句:媽媽的焦急(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終于)
(2)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弟弟、妹妹、媽媽的心情)
課后小結
三、復習鞏固
1、讀詞語。
罕見襲擊泛濫心甘情愿
斗篷撐開打擾脖子空曠
2、齊讀課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10個生字“罕、襲、泛、濫、瘋、篷、撐、脖、曠、擾”,積累8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出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發明家愛迪生,今天,讓我們來英國大名鼎鼎的學家、家、天文學家——牛頓。
2、板書:牛頓在暴風雨中
3、出示課文第1—4節,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風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隨機進行生字教學:“罕、襲、泛、濫”。理解“罕見、襲擊、泛濫”的意思。
5、師:在暴風雨來臨之際,你們會怎么做?
6、交流。
7、齊讀第1—4節。
8、師:牛頓在暴風雨中干什么?(聽課文錄音5—10)邊聽邊想,你有什么疑問?
9、學生質疑。
(預設:牛頓為什么在暴風雨中做實驗?做什么實驗?他真的“瘋了”嗎?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二、學習生字,細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
2、生字教學:
“蓬、瘋、撐”正音。“蝙蝠”交流記字方法。“擾”找姐妹字:“優、憂、猶”
3、解決問題一: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什么實驗?
(1)讀6—8節,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第7節)
(2)交流:牛頓想了解風力。
(3)師生接讀第6、7節:牛頓的頭發┅┅渾身┅┅有時候┅┅有時候┅┅每跳一次┅┅有幾次┅┅
(4)板書:了解風力
4、解決問題二: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
默讀5—8節后,用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關句子。(第8節2—5句)
5、解決問題三:他真的“瘋了”嗎?
(1)再讀第8節。
(2)思考: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3)板書:愛研究勇敢
6、解決問題四: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思考:媽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讀媽媽想的內容。
三、鞏固。
1、選詞填空(詞句活動室第一題)
2、妙筆生花。(詞句活動室第二題)
(1)比較句子:媽媽尋找牛頓。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
(2)讀一讀,多了哪些詞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具體描寫了媽媽當時的動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畫動詞)小結:這樣句子就更具體、更形象了。
(4)練習寫話:爸爸查找資料。
課外延伸:
查一查:牛頓的其他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區別“向”和“像”,學習并積累詞語“罕見、襲擊、泛濫、心甘情愿、打擾”,積累描寫大風大雨的詞語。
2、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么做的。
3、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4、繼續幫助學生掌握整理“取得的條件”。
重點難點:
1、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么做的句子。
2、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媒體引入,體會暴風雨的程度
1、觀看暴風雨的錄象,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
2、個別交流
板書:罕見、特大理解“罕見”的詞意
3、找到描寫直接描寫暴風雨的語句
(1)媒體出示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風雨襲擊了英國。河水泛濫,樹木連根拔起。牛頓家的木頭房子咯吱咯吱地響著,仿佛要倒下來。
想象這場暴風雨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體會,練習朗讀。
師小結:這些畫面是我們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對景物的直接描寫,除了這些,你還能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場特大的暴風雨?自瀆課文,用“————”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出示
牛頓的弟弟妹妹緊挨著媽媽,他們聽著呼啦啦的風聲,心里十分害怕。
牛頓的頭發被狂風吹得亂蓬蓬的.,渾身都被淋透了。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終于在這空曠的后院找到了。(指導描寫媽媽的動作是為了突出風大,可以模仿動作,學會描寫)
師小結:通過人物動作、心情的描寫來突出暴風雨的程度,這樣的描寫我們稱為間接描寫。
二、揭示課題,學會質疑,理解課文
三、補齊課題:19、牛頓在暴風雨中
學生質疑
過渡:一般在暴風雨中,人們都很害怕,就像牛頓的弟弟妹妹那樣——可是牛頓卻不見了,弟弟擔心地問——妹妹驚慌地說——,那么,牛頓到底怎樣了呢?真的被大風“刮跑”了嗎?你怎么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被大風“刮跑”的?
理解“心甘情愿”(查字典理解“甘”,再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第7第8小節,用“——”劃出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劃出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句子。
(1)交流出示
“他像個瘋子般不停地在風中向上跳著,身子有時候向著風,有時候背著風。每跳一次,他都測量一下落點與起點之間的距離,用石塊刻在墻上。有幾次,他一跳起就用雙手把斗篷往兩邊撐開,樣子就像一只蝙蝠。”
借用媒體講解“每跳一次————就像一只蝙蝠”理解兩個“向”,動作理解“有時候向著風,有時候背著風”,區別“像”與“向”
過渡:牛頓為什么要這么做?他真的瘋了嗎?
(2)交流出示
“牛頓真的瘋了嗎?不!這么大的狂風他從沒見過。他很想知道這強大的風究竟有多大的力氣,能把他刮多遠?他要了解風力。”
再次理解“心甘情愿”(教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正因為牛頓對于這么大的狂風十分好奇,為了解風力,所以他‘心甘情愿’地被風‘刮跑’,因為不是真的被風刮跑,因此,這里的刮跑要加上“”
四、交流資料,完成表格,加深體會
過渡:就這樣,風一陣一陣地刮,牛頓一次一次地跳。那他什么時候才能停下呢?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相關文章:
那天,在雨中散文10-04
初三作文在雨中12-15
在雨中醒悟作文09-25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1-18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教案12-27
小升初滿分作文:在雨中06-06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08-23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11-28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10-30
語文A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莫高窟》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