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習小事體現(xiàn)人物精神的方法,抓住人物舉止、神態(tài)、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領悟文中蘊含著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受到愛的熏陶。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感情。
預設教學思路:
一、扣題探讀,激情導入
1、揭題: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也會讓我們產(chǎn)生某種懷念的情緒,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秋天里產(chǎn)生了懷念之情,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
2、在閱讀課文之前,根據(jù)課題給自己設計閱讀思考題,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么會懷念?為什么在秋天懷念?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帶著這些疑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讀后生概括。
3、那么,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配樂朗讀,使學生再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根據(jù)文中的依據(jù),說說你的理解。讓學生從課文中充分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母親的看法,說的時候要求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盡量說得詳細些。
2、一句句,一幕幕,多么感人!作者所寫的這些都是怎樣的事?母親的愛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愛?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由表達,使母親對兒子的那片真情,那份偉大無私的母愛再現(xiàn)學生心中,升華文章的主題。
三、重點擇讀,深情感悟
文中母親的舔犢之情令人感動,那么身為兒子的作者,又會怎樣來表達對母親的這一片深情?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1)作者陳述了母親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親的一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神情,只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體現(xiàn)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最后一個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那些菊花,也許正是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3)介紹課外文章《我與地壇》節(jié)選。
四、入情入境,實情表達
1、述說心聲。又是秋天,當作者站在母親墓前看著母親的遺像,他會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表達。
2、筆尖生情。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為自己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教學反思
老師應該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說。
(一)自由說。對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句或段讓學生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感人之處有許多,我讓學生說自己最喜歡之處。學生說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對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失去信心,砸東西,可是媽媽卻忍受了這一切,她不但沒有怪“我”還等“我”恢復時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那里寫出媽媽再一次的要帶“我”去北海看花,幾乎是在央求“我”,媽媽之所以央求“我”是為了讓“我”開心呀!有的同學說,我最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因為,媽媽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我明白媽媽的話,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學說,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因為這里講了“我沒想到她已經(jīng)病成這樣”。說明媽媽有病,且因為過度的操勞,病已十分嚴重了,這不都是為了我們兒女嗎?還有她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也正體現(xiàn)媽媽在生命垂危時還掛念著自己的'兒女該怎么辦,根本都沒考慮自己,這就是母愛。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說出來吧!
(二)補充說。對于覺得有更深入的內容需要袒露的同學,也可以給以補充說,如:《秋天的懷念》一文的教學中,有位同學站起來補充說,自己也很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原因是作者寫了后來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開得爛漫,作者寫菊花這種能在寒風中開放的花,就說明菊花能戰(zhàn)勝惡劣環(huán)境,依然開放,自己也要像菊花那樣,與生活中的困難斗爭,勇敢活下去。再如:《地震中父與子》一文的教學中,有位同學說,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贊揚父親在危難中堅持不懈地尋找兒子,終于把兒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父愛是偉大的。另一位同學補充說,我認為兒子也是值得贊揚的,兒子在災難中先讓父親救出同學,這種精神也是了不起的。教師把他們說的話綜合起來說,這就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三)異樣說。對同學的看法有不同體會的學生可以說說自己的見解。說出來,感染其他沒有發(fā)覺的學生。如:《秋天的懷念》最后一個自然段,有位同學說,在媽媽離開后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看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覺得作者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這就正如她的母親對子女那種純潔高尚、無私的感人摯深的母愛。聽了這個學生的獨到的見解,我很震驚,在我翻閱的許多教學用書中都沒有提到這一點。學生卻從讀文中感受到了,這也許就是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所寄托的感情吧!
(四)選擇說。就是要讓沒有發(fā)言的學生,對學文過程中你比較贊同或欣賞的說法,做有選擇性的重說,旨在輔助差生。學生的差異是存在的,對于閱讀不夠深入的學生,往往是能找到自己喜歡句、段。但卻說不清自己喜歡的原因,沒有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當他或她聽到同學所說之后,再來用語言表述哪怕是重述,也是有益的。多次的磨合,這種差異就會日趨減少。
讓學生人人都說,人人都有體會,人人有收獲。改變了課堂教學以往情形以教為主,以學為輔,變學生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動帶靜,以優(yōu)促差,全班同學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了。文章中重點、難點在學生無拘無束的說的過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交流過程中得到提高,何樂而不為?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2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掌握文學常識。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方法、朗讀法、啟發(f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認為秋天是什么樣的季節(jié)?
小結:是啊!秋天碩果累累、大地豐收,是多么美好的季節(jié)。然而在作家史鐵生的心里,秋天卻彌漫著無限的傷感,這是為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跟隨作家史鐵生走進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懷念。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癱瘓、暴怒 沉寂、捶打 憔悴、央求、訣別
2.簡介作者:
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出處:《史鐵生作品集》文體:散文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2.課文標題是“秋天的懷念”,請問文中懷念的是誰?文中有幾次寫到秋天?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
明確:文中懷念的是“母親”。兩次寫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懷念”,一是因為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二是因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課文以此為題,是為了更好地抒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3.默讀全文,思考課文里寫了幾次秋天里看菊花?
第一次: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4.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說明。明確:“我活著有什么勁”(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5.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并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明確:是母親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并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引導,追問,學生圈點勾畫,思考回答。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3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為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后,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說)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并把簡單的體會批注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盡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才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指名讀,互評后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么意思?學生讀書,聯(lián)系上下文后說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著,“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jié)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么呢?教師根據(jù)學生說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4
教學目標:
1、了解常識,識記重點的字詞
2、能概括母親為我做的事,把握敘述方式
3、通過細節(jié)分析人物母親,以景物描寫來展現(xiàn)主題
4、理解文中我的情感和態(tài)度,體會學習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物觀與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敘述方式,概括母新為我做的事
2、通過細節(jié)分析人物,以景物來展現(xiàn)主題
3、體會學習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物觀與價值觀
教學方法:
讀中體會,交流中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聯(lián)想寫母親的詩文,以母親的無私導入此文中的母親形象學習
二、預習展示
讓學生展示預習所得,由學生的問題進行理解分析
三、整體感知
1、概括文中寫的母親的幾件事,把握敘述方式,以此體會母親的關愛
2、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更深入地理解母親的情感
此步應多讓學生交流討論,從中理解母親的形象
四、探究問題
1、多次寫看花,用意何在?
2、四個省略號在文中的具體意思。
3、兩次景物描寫有何用意?
4、最后的'一段話的理解。
用問題引導學生理解,以分組討論深入把握
師在其中加以引導點撥
五、拓展延伸
史鐵生的《老海棠樹》加深對作者的理解
六、小結作業(yè)
引導學生回顧本文的教學過程,把握主要的要點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略文章的表達特色,提高閱讀能力。
3、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2、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shù)穆淙~,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懷念母親的一段文字。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深沉無私的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的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去感受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到陜西延川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其代表作品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本文講述了什么內容?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在忍著病痛默默地、堅定地、樂觀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的最后,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2、課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四件事:
①“我”發(fā)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②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
③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親的臨終囑托。
3、文章從哪些方面回憶了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
明確:文章開門見山,寫出了“我”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盡力勸慰“我”;在“我”發(fā)脾氣、摔東西時,母親總是默默地忍受,表現(xiàn)出母親的寬容、無奈和擔心;自“我”的腿癱瘓后,愛花的母親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這又從側面表現(xiàn)出母親為了兒子付出了一切;為了讓“我”開心,她幾次要推“我”去北海看花,考慮得非常細致;母親自己身染重病卻絲毫沒有讓“我”覺察出來,還在默默忍受“我”的無理,就是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還惦記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心中完全沒有自己。至此,一個無私、忘我的偉大母親的形象便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二)課文精析
1、“我”在雙腿癱瘓之后脾氣變得如何?(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暴怒無常。表現(xiàn):第一處: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第二處: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第三處:“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我”此時非常絕望、消極、難過,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整天沉浸在消極哀怨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2、面對如此暴躁不安的兒子,母親是怎樣做的呢?找出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的句子,并簡要分析。
明確:第一處:“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表現(xiàn)出母親的動作很輕,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觸碰到兒子脆弱敏感的心,使兒子更加煩躁和難受。
第二處:“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運用側面描寫,母親愛花,但是她更愛兒子,她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顧兒子上面。
第三處:“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突出表現(xiàn)了母親希望“我”堅強、勇敢地活下去,不要自暴自棄,放棄對生活的信心,鼓勵“我”也是鼓勵自己。
第四處:“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擋”字寫出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母親連這個細小的動作都觀察到了,她不想讓“我”產(chǎn)生不好的聯(lián)想。
…………
【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自己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表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課后相關練習。
2、查閱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將那些給你感觸最深的語句摘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了解了史鐵生的生平,也從他的文章里感受到了母親對他深沉無私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懷念與愧疚之情。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文章。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然后分角色朗讀。注意要讀出母親和“我”的情緒變化,要讀出母親的耐心、細心、小心和“我”的不耐煩、無所謂。
2、文章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來,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中有三處插敘:①母親愛花,但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表明母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說明母親為“我”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②妹妹告訴“我”母親病重的消息。作用:補充說明了母親的并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反映了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③母親病危前的臨終遺言。作用:說明母親心里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將自己放在心上,表現(xiàn)了母愛的深沉、無私。
3、“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母親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的病情已經(jīng)十分嚴重,然而她怕影響孩子的情緒,一直隱瞞著,當孩子說活著有什么勁兒的時候,她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病情,母親的話是講自己和孩子的。雖然都得了重病,但是她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樣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堅強地活下去。
4、文章結尾寫“我”和妹妹“看花”的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明確:“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母愛的集中體現(xiàn),是“我”走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親愿望的達成,結束全文,與開頭相呼應,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5、文章共寫了幾次去北海看菊花?“我”的態(tài)度又怎樣的`變化?
明確:三次。第一次是母親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非常強硬:“不,我不去!”第二次是母親再次提出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是“什么時候?”第三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幾次看菊花,“我”的態(tài)度從非常絕望暴躁到無所謂,再到后來的懊悔、無奈。
(二)問題探究
1、本文的標題是“秋天的懷念”,這里的“秋天”有什么意蘊?
明確:秋天是故事發(fā)生的特定時間,秋天是背景,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的蕭條景象襯托了我遭遇不幸后的絕望心情;菊花在秋風中盛開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開始積極面對人生。
2、根據(jù)上下文,寫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堅強地活下去。
3、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請找出來,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章從細微之處對母親的神態(tài)、動作等進行了描寫,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等,母親這些細微的動作表現(xiàn)了她對“我”的理解、牽掛、關切與擔憂。
4、如何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句話?
明確: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jīng)驅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象征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
5、結合文章的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明確: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從中“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親病逝后,“我”終于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
【課堂小結】
1、寫作特色總結:借景抒情、細節(jié)描寫、插敘、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篇末點題、前后照應。
2、作者敘述了自己雙腿癱瘓后,母親強忍著內心極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關懷、愛護“我”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無私的母愛,抒發(fā)了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多年以后,作者幡然醒悟,明白只有“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饋。
【課后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
2、搜集與母愛相關的古詩詞或名人名言。
3、請你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一個片段,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
4、預習第6課。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過反復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3、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通過反復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圈點勾畫,多媒體展示。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是梁實秋的灑脫。對于多數(shù)人,離別總是讓人悲傷不已,而離去的人總讓我們久久的懷念。有時我們也不僅僅會懷念人,也會懷念到與人相關的物,那么本文的作者又在懷念什么呢?為什么作者有把它稱為秋天的懷念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文章生字詞問題。
2、思考文章的標題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作者又在懷念什么?
明確:作者在懷念自己的母親,叫“秋天的懷念”的原因是因為母親在那個秋天去世。
(三)精讀課文,深入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寫了幾次母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兩次。
2、思考并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母親為什么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
(1)母親喜歡花。
(2)自從我癱瘓后脾氣就暴怒無常,母親想帶我出去散心。
3、圈點勾畫文章的語句,找出母親兩次提出要帶我去看花的時候有什么不同?
明確:第一次: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
第二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
4、反復朗讀第二次看花時的情景,思考為什么母親第二次時會露出央求般的神情?
明確:因為母親的病已經(jīng)很嚴重了,她怕自己想和兒子去北海看花成為自己的遺愿。
5、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詞語,思考當母親聽到我愿意去看花時有什么樣的反應?
明確: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
“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6、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討論從母親的乞求和反應可以看出什么?
明確:可以看出母親當時既喜悅有小心翼翼的心情,體現(xiàn)出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四)拓展延伸
史鐵生由于身體的變故落下了癱瘓,命運對他的不公并沒有使他屈服,并在苦難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明確:《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這是作者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行文優(yōu)美、凝練,情感真摯、厚重,且好讀,處處透映著一種對人世滄桑的如泣如訴、似幽似怨的傷感與領悟。
《病隙碎筆》中,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yōu)美的語言追尋了關于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tài)、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等共分六部分,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
(五)小結作業(yè)
1、課下找來史鐵生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2、搜集其他不屈服命運的人物事跡。
五、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在文章中流露出濃濃的情誼,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字詞感受到語言背后的情感。文章的許多細節(jié)描寫非常的巧妙,需要老師帶著學生對于這些部分進行詳細的品讀。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7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結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和“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教學重點:
結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
教學難點:
體會“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任務:
1、通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難點。
2、把課文朗讀3遍。劃出喜歡的,觸動你的語句和不理解的語句。(注意要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或兩種不同的符號。)
3、試列課文寫作提綱。用鉛筆寫在課本標題旁。
二、檢查預習任務完成情況。
1、組內檢查,交流分享。
2、找一生讀“讀一讀,寫一寫”。其他同學補充、更正。注意筆記。
三、整體感知。(解決教學重點)
1、在組內讀你喜歡的或觸動你的語句,試著說說選擇理由。
2、代表展示。教師可示范。配鋼琴曲《秋日私語》。提示:①朗讀注意語速和重音。②分析注意細節(jié)描寫和準確用詞。
四、質疑探究:說說你不理解的語句。(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示例:課文題目是“秋天的懷念”,文章為什么從“我”的“暴躁無常”寫起?把結尾段放在文章開頭可以嗎,和課文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延伸:作者資料補充。引導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文,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合歡樹》
(2)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
(3)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jīng)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病隙碎筆》
六、全課小結:作者痛定思痛,終于在母親去世后,在“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愧疚中,領悟到母親說的“好好兒活”的含義,希望各位同學和我一樣,雖然我們四肢健全,但只有能隨時關注生活中的美好,像作者一樣能夠給自己生活的勇氣和奮斗的力量,才是“好好兒活”。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學習閱讀的方法,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的能力。
情感目標:理解父母的關愛,學習作者的堅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母親對子女的關愛。
難點:學習作者的堅強。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chuàng)設氛圍,導入:
1、課前出示卜樺創(chuàng)作的flash動畫短片《貓》,學生看完后略談故事情節(jié)、主題及感受。
2、教師補充:這是獲得國際動畫大賽金獎的動畫片,其借助音樂和繪畫詮釋出來的“愛與勇氣”溫暖著億萬網(wǎng)民冰封已久的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借助文字感動億萬讀者的文章《秋天的懷念》。
3、作家作品簡介。出示課件。
史鐵生是中國當代作家,他體驗到的是命運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生活的明朗與歡欣,他用殘缺的身體表達出了最健全最豐滿的思想,他用睿智的文字詮釋出的愛和勇氣照亮的卻是我們日益幽暗的靈魂。有人說:如果你年輕,請讀他的書,會給你以力量;如果你不再年輕,請讀他的書,會給你以溫暖。
(二)、初讀,感知內容。
1、學生朗讀。
2、學生默讀,思考課文內容
3、學生交流。
4、教師評價補充:母親的關愛兒子的堅強
(三)、品讀,體驗情感。
1、學生默讀,勾畫出能體現(xiàn)母親對兒子關愛的語句,試作簡單賞析。
2、學生交流。
3、教師評價補充。
4、學生小結品讀方法。
5、教師補充:首先根據(jù)文體的不同,閱讀時有所側重。
其次,品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抓住關鍵的語句,如借助傳情達意的句子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借助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分析人物,能結合環(huán)境描寫進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還可以抓住文中一些關鍵的詞語,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第三,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沉浸在文本之中,對文章進行深刻的剖析,要敢于否定他人的說法,說出自己對文章獨到的見解。
6、學生用老師所授品讀方法勾畫并賞析文中能反映兒子堅強的語句。
7、交流,評價,補充。
(四)、學完這篇文章,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說些什么呢?請試著寫下來。出示課件。
(五)、小結。
“世道多舛,人生不易”,在這個歡欣與傷痛共存的世界,我們唯有接受,唯有面對,包括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殘酷。如果你不幸被選作去充當那苦難的角色,就去承擔,選擇一種堅強的方式去詮釋生命,生命會因對苦難的超越而顯得恢弘與深邃。寫出自己。
結合作業(yè)
2,請學生寫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心理話。
板書:
1、學生小結的閱讀方法。
2、愛———————堅強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過閱讀而激發(fā)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fā)芽,取得收成。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深有體會。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改強調學生的語文學習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信息轉為主動地搜集、篩選、整合和處理信息。遵循課改的教學原則,在這節(jié)課上,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在情感激發(fā)的氛圍中圍繞著讀而展開,注重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意圖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交流、探究中明理,在聯(lián)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chuàng)新,在練筆中鞏固,在快樂中學習,在感悟中生活。
課堂上,學生大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尤其在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自主閱讀,相互交流,探究閱讀學習的方法。在后來的閱讀教學中,充分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對人物進行全面而正確的分析,說出對文章獨到的見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更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后來,在學生的練筆中,我看到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文章,相較以往課堂作業(yè)中的練筆效果要好許多。我感到通過讓學生沉浸文本去體會、感悟到的情感,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在課后的作文點評中,肯定了學生用真情所寫的文章,鼓勵他們把自己對父母的感情表達出來,勉勵他們堅強面對人生。我還選出一些好文章告訴學生,會向校園文學社的老師推薦,這給了學生莫大的鼓舞。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自讀課本又何嘗不是一個例子呢?它同樣是學生學習的憑借、學習的舞臺、學習的新的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真切的領悟到:自讀課本是課內語文課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獲取大量課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其選文文質兼?zhèn)洌勺x性強,內涵豐富,通過對自讀課本的學習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課內所學東西,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自學能力,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在教學資源尤其匱乏的農(nóng)村,如何對自讀課本進行有效利用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了。
因此,在教學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課改的新形式下,對于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熟悉教材,挖掘教材,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同時,我也知道,閱讀教學并不是在一節(jié)課上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才能有質的飛躍。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9
教學目標: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jié)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
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那時候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著想,我被命運沖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作者對于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于母親的懺悔、懊惱、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于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3、正如作者所說“而這樣的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板書“苦”)其實許多復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秋天故事。
板書“秋天的懷念”
為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著錄音一起看課文。
二、整體感知:
三、概括文章內容
四、聽了這飽含深情的朗讀,你的內心是否也有所觸動,接下來,我們帶著深情自由地朗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文段展示給大家,并談談你的感觸。
A.這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著我。
提示:動作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特別是“悄悄”和“偷偷”寫出了母愛的小心翼翼,母愛是理解。
B.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重點品味“撲”,“抓”,“忍”)
提示:動作、語言的描寫,“撲”寫出了母愛的堅定,“抓”寫出了母愛的執(zhí)著,“忍”寫出了母愛的深沉。
C.她憔悴的臉上露出央求般的眼神
D、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幔磕闫f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D.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提示: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母愛很細心。
主題叢書《母親橋》
7、自主練習,母愛是什么?如果有人問我母愛是什么,我會說·······
例句:
A.母愛是周五晚上媽媽在校門口尋找我的目光
B.母愛是周日的凌晨四點半媽媽為我捧出香噴噴的熱湯面············
學生自主討論
母愛是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母愛是一幅山水畫,吸取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提示:教會學生如何去仿寫,例句是從具體事例來體現(xiàn)母愛,后面展示例句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出了母愛的特點。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抓住課文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fā)真情。
2、說一說作者在北海爛漫的菊花前,對母親說的話,并寫下來。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內心活動。感受偉大無私的母愛。
教學難點:
對母愛情感的遷移,讀出自己的感情,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有這樣一位兒子,在他二十一歲正值風華正茂之時,卻不幸患病,導致雙腿癱瘓。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這樣一位母親,雖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他重新點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爛漫開放的時候,母親卻帶著無限的牽掛永遠的離開了,而這個特別的秋天,也成了兒子永生的懷念。
2、板題,學生讀題,思考:兒子懷念的是什么?
二、自由研讀,感悟深深的母愛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哪些句子讓你真切感受到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并在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感悟。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感悟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①“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A、師:“這時”是怎樣的時候?“悄悄地躲出去”你體會到了什么?
B、師:“母親的愛就是在我脾氣暴躁的時候——”
師:“母親的愛就是在我看不見的地方——”
師:“母愛是如此——”
C、感情朗讀。
②“當一切……悄悄地進來……”
A、師:“悄悄地進來”你體會到了什么?
B、師:母愛就是這樣細微到每一個動作。
C、感情朗讀。
③“對于跑和踩這一類的字眼……又悄悄地……”
A、師:母愛就是這樣細微到每一個字眼。
B、感情朗讀。
C、齊讀上面三個帶有“悄悄地”的句子,反復體會母愛的小心、細膩、真摯、深沉。
④“母親撲過來……”
師:母親撲下去的是什么?她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她忍住的是什么?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⑤“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師:“擋住”的.是什么?母親為什么要用央求般的語氣說?
⑥“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
A、師:母親臨死前有太多的牽掛,有千言萬語沒來得及說,你能想象母親臨終前的話嗎?
B、感情朗讀。
3、師小結
A、師:同學們,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那一定是母愛;如果有一種愛深如大海,那一定是母愛。
B、板書:母愛深似海
三、品味末段,感悟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1、指名學生讀。
2、這段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什么?
3、為什么曾讓兒子那么厭惡的菊花如今在兒子眼中,卻變得如此美麗?
4、入情入景,真實表達:如果你就是兒子,面對菊花,會對母親說些什么?寫一段捎給天堂母親的話。(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
5、生交流。
6、小結。
四、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02-25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01-19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秋天的懷念11-09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09-22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秋天的懷念9篇11-09
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08-25
七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教案02-24
秋天的懷念七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04
《秋天的懷念》語文教案08-24
七年級語文教案:秋天的懷念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