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娃娃生》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娃娃生》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游戲目的:
鍛煉幼兒的捏、摔的手部動作。
游戲玩法:
人數多少無限制,各自備泥一團,并用泥團捏成各式各樣的"泥碗兒"。捏好后,用力將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內空氣沖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參賽者各喊"吃蛋兒"或"吃片兒"。誰喊出早就按誰說的算。然后,其他參賽者拿出備用泥團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最后以各自的泥團多少決定勝負(多者勝于少者)。
游戲規則:
別人在摔泥的時候,其他幼兒不可以摔,還有如果沒摔出窟窿的,不可以自己弄破。
附兒歌:
(1)東鄉的、西鄉的,都來聽俺放槍的。
(2)東北風、西北風,摔個響兒給你聽。
游戲五
過家家
游戲目的:
滿足幼兒模彷成人的需求,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并練習人際互動與人際溝通。培養語言的發展。
游戲玩法
1、布置場地
2、開始角色扮演。
參與人數兩人以上。玩過家家時,幾名兒童分別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游戲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大人過日子,如做飯、洗衣服、買菜等。游戲的道具,大多都是用手邊就能找到的一些東西來代替,比如大人們不用的破布片,他們手里的布娃娃,路邊的花花草草等。拿幾塊磚搭成灶臺,從池塘里舀來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隨處挖來的泥土就是"大米",隨地撿來的碎磚碎瓦做"盤子"。興致來了,還會跑到小店買幾根火柴,裝模作樣地點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畫好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還要先摘些花草把"臥室"布置一番。我們在塑料袋中裝進小石子,用木棍挑起來點綴上小花,(就是臥室里的漂亮的燈。樓與樓之間凹進去的地方有一條條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兒成了儲藏室,撿來的各種"寶貝"就藏在那里。
"家里"的家具、擺設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虛擬的意義,可能兩塊破磚頭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個洋娃娃,簡直是很豪華了,如果沒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裝是寶寶,可以拖著它逛街趕集(街市也是虛擬的,幾步見方),同時,對著寶寶念念有詞,說些"寶寶,媽媽領你逛街街"之類的甜言蜜語。自制娃娃,把一個小布頭兒卷起來之后對折,然后用棉線扎緊,就略具人形,然后,就把這個"小孩兒"放在空的火柴盒里,當然,小孩兒有鋪有蓋有枕頭。
活動反思:
最近我在關注孩子們區角活動的情況,發現去娃娃家的孩子越來越少。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娃娃家游戲時總是重復類似的活動內容比如:燒飯,吃飯,喂娃娃吃飯和給娃娃過生日等。作為老師的我,我敏感的意識到這樣的游戲活動狀況處于停滯狀態,于是我在游戲分享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討論關于娃娃家孩子們能作什么事情的討論!
幼兒們聽了紛紛舉手,樣子十分激動,很想說給大家聽。
通過討論,孩子似乎對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戲欲望,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到“娃娃家”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還會換著角色玩,這次指引讓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葉小舟,當它不再前進的時候,我們老師就像是一縷海風輕輕的吹動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們只有默默在內心祝福每個孩子走好人生!
作為教師,要求我們應該保持一點兒童的興趣。幼兒期是“疑問期”,它突出的表現是好奇、好問和好嘗試,在這一時期,許多成人看來是視而不見的事物,卻往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對他們來說,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都是新鮮的。“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于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蘇霍姆林斯基)
多營造一個兒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條通向心靈的途徑,在與孩子嬉笑游戲時,當你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兒童越會對你油然而生親切之感——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娃娃生》含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活動《驚愕交響曲》教案含反思01-13
幼兒園小班散文語言教案《樹真好》含反思04-10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
小班體育游戲教案《青蛙跳》(附反思)01-21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找對稱》含反思01-12
小班親子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踩老鼠》09-22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卷炮仗》09-22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拔蘿卜》09-22
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青蛙捉蟲》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