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系
2、了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具準備:錄像帶、投影儀、投影片、全球變暖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22℃高溫,創百年紀錄;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罕見持續46℃高溫天氣;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現了持續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象反映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為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板書: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6—47《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是什么?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
④各種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系?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①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映。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④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⑤大尺度的氣候變化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那么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地區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會上漲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科學家預測,就地區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板書: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么作為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堂總結: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學反饋:
1、與“溫室效應”的產生有關的主要是下列氣體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變暖的后果有:C
A、因蒸發強烈,海平面下降
B、中緯度溫帶地區降水倍增
C、對人們的'生存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D、高緯度地區會因氣溫升高而使降水減少
3全球氣溫升高和生態環境惡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全球氣溫升高對今后100年內地
球環境的潛在環境的潛在后果,表述不正確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溫線將上移150~500m
B全球將普遍變的干旱
C森林帶將向兩極推移
D海平面將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島國因環境變遷將舉國移民,這里所講述的“環境變遷”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發
C酸雨侵蝕D臭氧層空洞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2
導入新課
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城市土地利用,知道了城市中的各種經濟活動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各個地塊的交通通達性和地價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經濟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城市功能區和空間結構。
推進新課
板書:三、城市功能分區和空間結構
師城市功能區可劃分為哪些類型?
生商業區、居住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與倉儲區、風景游覽區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師回答得很好。那么,這些功能區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生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因素、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狀況等。
那么,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呢?
師北京市中心城區沒有形成中心商務區,而是形成了行政區,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生歷史文化因素。
師很好。早期的土地利用對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區有著深遠的影響,城市的發展和更新改造就需要考慮如何繼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那么,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昔日的土地利用,是否是一成不變的呢?
生否。
師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例如,許多有污染的工廠從市區遷至郊區,原址改建為住宅區等。因此說城市的土地利用也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
師(承轉)在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各種因素中,對城市功能區劃分影響最顯著的應該是經濟因素。請同學們思考,多數城市中,它們的中心地區都是什么功能區呢?
生中心商務區。
師那么,中心商務區為什么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呢?
[合作探究]
生(討論后回答)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的消費群,而且交通通達性強,商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一旦離開市中心,就只愿付很低的租金。
師(精講)在市場經濟中,由于城市土地供應有限,條件好的地點需求量大,地租高,在競爭環境下,每一塊土地用于哪一種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請同學們觀察下圖,受付租能力的影響,住宅區和工業區是如何布局的呢?
課件展示:
圖片:
生(觀察圖片后回答)A為商業區,是城市的中心,因為商業付的地租。B為住宅區,靠近市中心附近,對商業的吸引力下降,但住宅區選擇這里,既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場。C為工業區,由于這里不是位置,商業和住宅活動只愿意付很低的租金,只有工業出的租金,所以,工業就成為該區主要的土地利用形式。
師請同學們讀教材圖25,中心商務區的建筑有什么特點?
生建筑物以高層為主。
師由于城市中心地價高,建筑物一般都高大密集,而且商業、服務、金融、貿易、信息等活動都高度集中。
課件展示:
中心商務區主要功能示意
請同學們再觀察上面一組圖片,談一下城市中心商務區主要有哪些功能。
生中心商務區是整個城市的商業核心區,主要功能有商業樞紐職能、交通中心職能、房地產開發職能、旅游職能等。
師可見,城市中心商務區的功能很多,對城市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另外,中心商務的變動,對城市的用地結構、功能分區、商業網點布局和房地產價格也都具有顯著影響。
師(承轉)從圖中看出,中心商務區、住宅區、工業區等功能分區,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市區,在景觀特色上,表現為城市用地和城市建筑集中成片分布,也叫城市的建成區。城市除了建成區外,在周圍還有一部分環狀分布的郊區,也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行政上歸城市管轄。
[問題探究]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1上的活動材料,完成下列幾個問題:
1、分析建成區與郊區的關系。
2、談一談郊區的景觀特色。
3、分析郊區的主要功能,完成下表:
農業
經營園藝業和畜牧業,以滿足城市居民對蔬菜和副食品等的需求
土地利用
環境保護
旅游
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資源庫(學生分成三組,一組討論問題1,二組討論問題2,三組討論問題3)
學生討論后回答:
一組:建成區為郊區提供貨物和服務,郊區為建成區提供一些農副產品,以滿足城市居民對蔬菜和副食品的需要。
二組:郊區在景觀上,主要表現為農業用地,如糧食種植、蔬菜花卉種植及乳畜養殖等。
三組: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環境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種減少等生態問題。
旅游——游覽、蔬菜花卉等園藝種植基地、養殖場、開展生態旅游、民俗風情游等。
師(進行激勵性評價并承轉)在歷史、經濟、交通、社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功能區在空間的分布與組合上,往往形成各種不同的空間結構模式,請同學們看教材P32的閱讀材料,了解西方城市結構學說。
生(閱讀材料)
師利用多媒體,再次觀察三種城市地域空間結構圖,并判斷它們分別屬于哪種城市空間結構。
生同心圓式、扇形式、多核心式。
師(承轉)這幾種模式,是在進入工業社會后,主要由資本和市場決定的,這一時期的城市地域結構以中心商務區為核心。其實,在不同的社會和經濟制度下,城市地域結構有不同的發展特點。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3的閱讀材料。思考:我國古代城市空間結構有什么特點?
生(閱讀并思考后回答)我國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影響下,形成一種將城市有組織地融入自然環境之中的“山水城市”,而古代帝王都城的規劃建設,大多以皇宮為中心。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學重點
1、城市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及其分布特點。
3、城市功能分區。
4、中心地服務范圍的特點及其商品等級和服務等級的關系。
教學難點1、城市功能分區和空間結構。
2、中心地理論。
教具準備課件、投影儀、補充圖片。
知識與技能
1、明確影響城市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類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經濟發展水平、交通狀況在城市功能分區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數量與城鎮規模的關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討,使學生學會分析城市分區及其土地利用情況的方法。
2、利用個案分析,歸納城市功能分區劃分依據和研究過程。
3、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對“中心地”理論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節內容,明確城市區位選擇、城市功能分區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結構思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
“不同聚落的景觀圖”
師請學生觀察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并回答城市與鄉村有何區別。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與鄉學%科網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產業活動密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比較高、交通運輸和信息交流相對發達的特點。
師(承轉)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個城市為什么建在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必須了解城市的區位因素。
板書:一、城市區位分析
推進新課
師什么是城市區位?
生城市區位是指城市與外部自然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事物間構成的空間關系。
師(激勵性評價)從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區位的選擇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也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因此,城市區位既有自然地理區位,也有經濟地理區位。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區位呢?
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區位是指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
師(進行激勵性評價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下列圖片。)這些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與自然地理區位有哪些關系?
(圖二)重慶位置示意(圖三)
[合作探究]
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討論探究(圖一)、(圖二),二組討論探究(圖三),討論后回答。
一組:為什么在大河入海口處,在優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與支流交匯處,有利于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二組:為什么在臨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
師(激勵性評價后,精講)從圖中,我們觀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對
城市區位選擇有很大影響,另外,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區的綠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過程通常是很緩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區位對于城市的影響是相對穩定的。學習了影響城市區位選擇的自然因素,請同學們來完成下列探究題。
世界上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為什么主要分布在氣溫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在河口三角洲,為什么城市會相對密集?在濱海地區、平原地區、低海拔的河谷地區,為什么城市會比較多?請談一談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
資源庫生(合作討論,探究后回答)因為在中低緯度地區,既有適度的降水,又有適中的氣溫,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氣溫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條件,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生產的先進地帶。濱海地區、平原地區、低海拔的河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耕,且利于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筑投資,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地理區位。
資源庫(承轉)以上舉例,分析的是影響城市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們再來學習城市的經濟區位。
師(提問)什么是城市的經濟地理區位?
生(讀書后回答)城市的經濟地理區位是指城市與周圍經濟事物的空間關系。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并思考:武漢與攀枝花的形成與經濟地理區位有哪些關系?
課件展示: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漢位于京廣線上,并有漢丹線、武大線等經過,因此,鐵路交通很發達。武漢位于長江與漢江匯合處,水路交通很發達。攀枝花的興起是隨著攀枝花鐵礦的開采而發展起來的。
師(評價后提出)除了鐵路、工礦企業外,城市的經濟地理區位還受哪些經濟事物的影響呢?
生(閱讀教材后回答)還有港口、城市、商品、農業基地等經濟事物。
師(繼續提出問題)這些經濟事物對城市經濟地理區位的影響是否有變化呢?
課件展示:
圖片“株洲城市的發展圖”
師分析討論哪一要素的變化對株洲的分布及發展帶來了很大影響?
生交通線的變化。
師(評價后指出)這說明城市經濟地理區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經濟空間格局的變化而改變。
師城市區位除了自然地理區位和經濟地理區位外,還有什么樣的區位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8活動材料,并討論一個城市的地理區位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
[合作探究]
生城市區位還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區位,分析城市的地理區位,應從自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來分析。
師(承轉)掌握了影響城市區位選擇的因素,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城鎮的空間布局有何特點呢?
生(閱讀教材后回答)
師(精講總結)城鎮空間分布具有以下特點:(1)人口密集地區城鎮數量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區城鎮較多,在兩條河流交匯處或大的河流入海處,往往會形成比較大的城市。(3)在交通運輸樞紐處,比如兩條或多條鐵路交會處、鐵路干線與公路干線交會處、兩條或多條公路交會處,也會形成比較大的城市。(4)在歷史文化勝地、旅游地、大規模的商品集散地和邊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01-13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模板01-13
《登高》優質課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2-06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11-12
《鄉愁》人教版教案08-22
初中地理課件教案05-14
初中地理教案教學設計01-20
人教版拼音教學教案01-15
《化石吟》人教版教案08-26
《化石吟》教案(人教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