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挑山工教案

時間:2021-07-28 10:09:43 教案 我要投稿

挑山工教案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挑山工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挑山工教案七篇

挑山工教案 篇1

  一、揭示難點,引導質疑。

  投影出示挑山工所說的話:

  “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走的一條道?你們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嘛?選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走就怎么走。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話。讀完后,先讓學生認真想一想,讀懂了什么;然后,再請一位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一下自己讀懂的內容。

  2.仔細品味,尋找不同點。

  (1)再讀這段文字,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是描寫“挑山工”的,哪些句子是描寫“游人”的。分角色朗讀有關描寫“挑山工”與“游人”的句子。

  (2)細細咀嚼這些句子,從中你發現“挑山工”與“游人”在登山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同點?出示表格,讓學生自主練習:

  “我們”指(誰)_______ “你們”指(誰)_______

  負重速度登山特點

  結果_______(誰)跑到_______(誰)前邊去了

  3.碰撞思維,引發疑問。

  (1)面對表格中列出的這些不同點,以及這樣一個結果,你有哪些疑問?按常理,誰應該跑到誰前面去?

  (2)按照常理,挑山工登山應該落在游人的后面,可事實恰恰相反。造成這種與常理正好相反的結果,主要原因是什么?(游人登山漫無目的;挑山工腳踏實地。)

  (3)從挑山工與游人的表現對比中,你覺得挑山工有著哪些游人所不能及的精神?(引導學生先討論后發言)

  諸如:目標專一,腳踏實地,持之以恒,毫不松懈。

  二、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1.挑山工的話蘊涵著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啟迪作用,請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嗎?

  如:(1)龜兔賽跑;(2)笨鳥先飛;(3)身邊同學通過勤奮學習而后來居上的故事……

  2.挑山工的精神對我們的學習有著怎樣的啟示呢?

  三、練習朗讀,自能感悟。

  我想你們不僅讀懂了挑山工的話,也一定會讓這段話深深地印刻在你們的記中。那么,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吧?選(指導朗讀,在讀中加深感悟。)

挑山工教案 篇2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養:①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能力和質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重難點:聯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準備:家庭作業 (初讀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復習: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并法簡單說說全文主要講什么?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 為什么我需要它?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③為什么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聯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 │

  游人多?

  c、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分辨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讀第二節,邊聽邊想,交流。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

  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于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第二段

  1、 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 )括出。并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老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匯報后,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討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隨便”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為什么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并指著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么?第二個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師: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啟發,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4、為什么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么?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指著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著“一直、因為我需要它”小結:作者圍繞寫作目的精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板書:

  4 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沉甸甸 沒挑子

  路程長 一條道

  速度快 落在后面

  一個勁兒走 玩玩鬧鬧

  ↓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挑山工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嘗試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提高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與自信心,真正達到自主讀書的目的。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自讀與導讀結合,感知文章脈絡,凸現重難點

  在新課初始,教師設計這樣的自學題讓學生閱讀、思考;

  1?讀通全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生字、新詞。

  2?找出挑山工和游人是怎樣登山的段落讀一讀,想一想,你的疑問與作者一樣嗎?并把你的疑問寫下來。

  3?請把挑山工講的話畫出來,再認真讀讀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全文表達順序是什么?

  4?文章有哪些你讀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

  首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在這個自讀與合作學習的平臺上,教師始終要關注、引導學生,使學生自學討論能深入下去,重視個別輔導,及時發現學生討論中的焦點與難點問題。

  二、直奔重點語段,品析語言文字,感悟文章事理

  首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朗讀描寫挑山工與游人登山的語段,討論并畫出挑山工與游人登山路線對比的簡易圖。在全班交流時,選幾組進行展示,每組還要派一個代表解說該組的圖示、閱讀該段的體會。通過這樣的閱讀與再造想像的訓練,既幫助學生理解、感悟語言,又為學生口語表達訓練提供了機會。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挑山工說的話。挑山工說了哪幾句樸素的話,你從這些話里體會到了什么?

  方法一:教師重在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在自讀、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體會句子的蘊涵的意思。

  思考題設計:聯系上下文,領悟重點詞語,聯系平時生活實際談感想,用自疑解答等學習方式,體會挑山工的話中蘊涵的意思,想一想你從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方法二:請閱讀理解挑山工說的話,完成下面練習:

  (一)讀了挑山工的話,我們懂得了:

  1?游人登山時,之所以比挑山工,是因為。請找出文中寫游人玩玩鬧鬧,總停下來的語句讀一讀。

  2?挑山工登山之所以能,是因為。

  (二)從挑山工與游人登山時的不同表現,我們悟到了哪些道理?你能結合自己平時學習和生活的例子說說嗎?

  練習(一)重點讓學生自學、朗讀感悟;

  練習(二)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再反饋,使人人都能有發言表現的機會,同時,努力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認識能力得到提高。

  三、選擇性練習,深化獨特認識,拓展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學生不同水平和需要,教師設計不同的練習,讓學生從以下三題中選兩題完成。

  練習:

  1?請你把文中最喜歡的語段摘抄下來。

  2?如果見到挑山工,你想對他說什么?請寫下來。

  3?挑山工的幾句樸素的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挑山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溜、貨、奏、衡、誦、杖、過、肉、束、耽、誤、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游覽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板書課題)

  2.播放《挑山工》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 )貨( )奏( )衡( )誦( )

  留( )貿( )泰( )橫( )頌( )

  杖( )肌( )耽( )誤( )哲( )

  仗( )機( )枕( )娛( )折( )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樣登山?(先講挑山工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挑山工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較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省些力氣。)

  (4)挑山工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對什么感到奇怪?

  (2)騰云駕霧指什么?

  2.交流。

  (1)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分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松亭。)

  (2)攀談就是閑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挑山工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挑山工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

  (2)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

  (3)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這么多不一樣呢?

  3.交流:

  (1)略

  (2)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3)游人是來游覽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著什么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

  (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著普遍意義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這個道理不僅適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后面的話是什么?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里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么?實際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后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系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后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挑山工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利用傳統媒體作引子,揭示重點,圍繞重點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討論、交流、感悟、吸納,有序地思維學習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教學目標 :

  1、利用學生自瀆自問自答的方式,理解課文重點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挑山工一心向著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的精神;

  3、在學習過程中相機理解心悅誠服、意味深長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重要段落。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誦讀課題,啟動思維

  1、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根據預習用原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挑山工

  (評析:此環節從整體入文檢查學生綜合,概括能力,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直接用原文的句子而基礎較好自己的認識自由發揮,體現出層次。)

  (二)圖揭重點,激活思維

  1、文中具體描述的一位挑山工,作者把他畫下來,請大家看一看。(把圖端端正正掛在黑板中央)

  2、找出與圖相對應的小節。

  3、根據預習,自由選擇情感朗讀

  (評析:此環節利用傳統媒體掛圖,揭示重點,直達課文的中心內容,摒棄了繁瑣的分析,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創造時間條件,并根據學生不同理解自由選擇情感朗讀,體現了學生個體差異。)

  4、讀完這一節你們對作者的這種作法有疑問嗎?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泰山美景那么多,為什么畫這樣一幅畫?

  (2)為什么一直把他掛在書桌前?

  (3)我到底需要什么?┅┅

  (評析:根據小節內容,自由思考,自由提問,教師只做整理、排序、篩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三)潛心會文,主動思維

  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由果索因。教師提供以下三個問題,供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1、我遇到挑山工是什么樣的?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①看書說;②看圖綜合說;③自己感受說;④指導讀書。

  教師相機點撥:印象深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等特征。

  2、我見挑山工幾次超過我們,為什么感到驚訝?

  引導學生聯系前文找出挑山工與游人的不同點,并相機板書。(見板書設計 )

  3、為什么挑山工能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呢?

  引導學生著重理解挑山工說的那段話,并用投影展示那段話。

  4、擬出關鍵詞并板書。(一個勁兒往前走、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5、我從挑山工的話里聽出了什么?

  相機理解:心悅誠服、意味深長。

  (評析:此三個問題圍繞學生的疑問設計,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求索。)

  (四)延伸表達,超文思維

  1、自我檢測自己的問題;

  2、聽了挑山工的話有何想法,對你有何啟發?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或聯系曾經看過的寓言、童話。

  3、激情總結:

  其實,不僅那位作家需要這幅畫。老師以及在坐的所有同學都需要這幅畫。請你用一句話表達一下你的需要?

  (評析:此設計在理解前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實際,以及以有的認識,由表及里,內化為自我認識)(評析:此設計在理解前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實際,以及以有的認識,由表及里,內化為自我認識)

  4、作業 設計

  1、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抄寫下來。

  2、填空: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評: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寓意較深。按部就班的講解務必浪費大量的時間,且使文章支離破碎。根據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我作了大膽取舍,即用傳統媒體掛圖揭示重點直達學習中心內容,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時間條件,并采用由果索因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自問、自索、自答、自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附板書設計 :

  挑山工 負重 緩慢 路長

  (一個勁兒朝前走)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游人 輕松 輕快 路短

挑山工教案 篇6

  一、教材說明

  《挑山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挑山工登山,雖然身擔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課文先從泰山上的挑山工說起,提出疑問;接著通過敘述“我”的經歷解決疑問;最后講“我”從挑山工身上受到啟發。

  全文包含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第一、二自然段)提出疑問:寫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第二層(第三—六自然段)親眼所見、解決疑問:用作者自己登泰山時親眼所見的事實,來證實挑山工的速度果然不慢,并在跟挑山工的談話中,通過挑山工的話來解開作者心中之“謎”,使原來的疑問找到了明確的答案。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第三層意思(第七自然段)得到啟示:作者寫自己受到的啟發,并作畫掛在書桌邊,用以時時激勵自己。

  選編本文的目的在于:1.使學生從平常小事中受到教育,了解做人的道理;2.培養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3.訓練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和理解重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理解挑山工的話和課文最后一句話。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是本組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

  首先,要讓學生把課文讀熟,讓學生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其次,要注重利用插圖,強化學生對挑山工的感性認識,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全文,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2.讓學生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并對照課文插圖,頭腦里要浮現出挑山工朝著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登山體驗及見過的登山的畫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艱辛、執著;3.與同桌討論:挑山工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如:目標明確、吃苦耐勞、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樂觀開朗的性格)。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鼓勵學生發表有創意的見解;4.讓學生在課文插圖下面寫幾句最想說的話,可寫描述性格的話,體現挑山工的艱辛;可寫贊美性的話,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等。

  再次,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句含義深刻的語句,共同討論其含著的意思。要求小組長要綜合組員的意見,不要忽略組內有創見的和不同的意見。

  最后,組織小組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要鼓勵學生爭論、補充、修正、綜合,使各種看法更完整、更準確。

  教師要抓住“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以山民的話為重點,在小組匯報時,突出“心悅誠服”“意味深長”兩個重點詞語,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再深思:“我”為什么會愉快地(“心悅”)接受挑山工的說法?“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堅持不懈”“腳踏實地”是核心內容)挑山工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第三個問題與課文最后一句話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我”最需要的是什么,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

  課后“思考·練習”1要求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在學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行,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思考·練習”2是緊扣“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這個重點訓練項目設計的。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文”這種方法體會兩句話中含著的意思。第一句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挑山工說的話,從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點中,體會“快”與“慢”的關系;然后再聯系前面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去體會他們朝著認定的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堅韌不拔、奮力攀登的精神。“這個理兒”就是挑山工的話所包蘊的哲理。第二句可啟發學生聯系前面挑山工的話所包蘊的哲理及畫面的內容,去體會其中含著的意思。

  “思考·練習”3是為了讓學生留意課文中人物描寫的方法和積累詞語。并能區分出哪些話是外貌、衣著描寫,哪些是神態、動作描寫,再抄寫下來。

  四、參考資料

  馮驥才當代作家。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1961年高中畢業后,當過專業籃球運動員,從事過繪畫工作。1974年任天津市工藝美術工人大學教師。1977年后在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做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著)《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神鞭》《三寸金蓮》等。

  泰山五岳中的東岳,又稱岱山、岱宗。泰山長約200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1524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以北。泰山突兀峻拔,雄偉壯麗。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禪,祭告天地。泰山是我國著名的山岳公園。“旭日東升”“晚霞西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為泰山四大奇觀。五松亭和回馬嶺都是泰山的游覽點。泰山山路陡峭,車輛無法通行,山上的貨物大都靠人力運送。近來已有纜車,但仍有挑山工運送貨物于山路中。

挑山工教案 篇7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挑山工 (第2課時)。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養:①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能力和質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重難點:聯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準備:家庭作業(初讀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并法簡單說說全文主要講什么?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③為什么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聯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c、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挑山工 (第2課時)》。”(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分辨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指名讀第二節,邊聽邊想,交流。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于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第二段

  1、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老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匯報后,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討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隨便”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為什么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

  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并指著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么?第二個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師: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啟發,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4、為什么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么?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指著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著“一直、因為我需要它”小結:作者圍繞寫作目的精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板書:4挑山工

  挑山工游人

  沉甸甸沒挑子

  路程長一條道

  速度快落在后面

  一個勁兒走玩玩鬧鬧

  ↓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挑山工 (第2課時)

【挑山工教案七篇】相關文章:

《挑山工》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2-02

《挑山工》教案范文集合9篇01-29

《挑山工》教案范文匯編五篇01-09

《挑山工》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2-01

《挑山工》教案錦集十篇01-28

挑山工的課件03-28

挑山工課文片斷賞析12-30

《挑山工》課文片斷賞析12-30

《挑山工》課文教材理解12-11

挑山工小學課文理解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