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科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科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潤、撫、柔”等9個生字,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窮、擔、冒”等10個字,認識多音字“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反復朗讀,初步了解小草生活環境的惡劣,感受小草生長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體會到小草是在巖石、陽光、春風、雨露的關愛與呵護下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長成一棵健康、結實的小草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小草的生命》這一課,來,讓我們看看這些生字朋友還認得嗎?
2、我們還學習了課文第1、2、3自然段,來,打開書,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自然段。老師和大家一起讀好嗎?我讀作者的話,女生讀巖石老媽媽的話,男生讀種子的話。
3、巖石太貧窮了,她多擔心自己養不活種子呀,可種子的回答多自信呀。那最后種子到底長得怎么樣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請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的同學思考:種子怎么樣了?
2、“經過陣陣春雨的滋潤,種子從巖縫里冒出了嫩芽”,現在呀你們都是種子,冒出來吧,冒出來吧!(學生動作表演種子往外冒的情景,師觀察學生所做的動作,發現動作表演得不一樣的學生)
3、咦,這兩顆種子,你們表演得很不一樣呢,說說為什么這樣做行嗎?相機指導理解“冒”是指費了好大的勁,克服了很多困難,很不容易才出來的。
4、那就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在春雨的幫助下,種子從巖縫里冒出了嫩芽,來,誰來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誰又來幫助嫩芽呢?(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2、誰來說說?
3、他們是怎么幫助的呢?
4、誰來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你有什么感受呢?讀出自己的.感受。(邊讀邊理解這段話中“陽光照耀”“春風輕拂”“雨露哺育”這些詞語搭配的準確及“愛撫”“柔和”“哺育”這些詞中所蘊含的情感)
5、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當你讀著四、五自然段的時候你有什么想法?(小草真幸福呀!它得到了那么多的關愛,是愛讓他長大的。)
五、學習第6、7自然段
師:小草在春雨、陽光、春風、雨露的幫助與關愛下,茁壯成長。孩子們,再想想小草在生長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同位討論交流)
生:有狂風,有暴雨,還有干旱
師:烈日曬不死小草,狂風吹不到小草,暴雨沖不走小草,它的根深深扎進巖縫里,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頑強啊!真了不起!難怪巖石媽媽和詩人都來贊美他。
(指名讀——讓我們變成巖石媽媽、小詩人讀讀課文6、7自然段吧!)
師:巖石媽媽,巖石媽媽,看到小草這么健壯,這么結實,你的心情怎樣?
生:我很高興。師:請你來贊美小草吧!(出示巖石媽媽的話,生讀)
師:巖石媽媽開始很擔心小草活不了,可她看到小草不斷努力、頑強生長著,非常高興地說——
生:“孩子,不錯,你是堅強的,值得我們為你驕傲!”
師:巖石非常非常高興地說——
生:“孩子,不錯,你是堅強的,值得我們為你驕傲!”
師:巖石媽媽看到了小草這么堅強,用自己風化了塵泥,也就是巖石長期受到風雨侵蝕而炸開、分解出來的塵泥,將小草的根擁抱得更緊了。
師:一位詩人走過來,在這樣貧瘠的巖石縫里,竟看到了小草,真是了不起。他不禁欣喜地說——
生:“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頑強,我要千百遍地贊美他!”
詩人的贊美越來越深情——
生:“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頑強,我要千百遍地贊美他!”
師:愿意當巖石媽媽的同學站起來贊美小草吧,愿意做詩人的同學站起來高聲稱贊小草吧!
師生配樂合作讀6、7自然段)
六、拓展升華,練習表達
師:孩子們,巖石媽媽在夸獎小草,詩人在贊美小草,你想對小草說點什么?
師:聽了大家的贊美,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草》。讓我們一起動情地讀一讀。
師:沒有鮮花的美麗芬芳,也沒有大樹的高大挺拔,無需肥沃的土壤,無需園丁的細心呵護,哪怕是在貧瘠的巖石縫里,給點陽光,給點春風,給點雨露的滋潤(指著板書總結)它就能成長,小草的生命力真頑強啊!(齊讀全文)
七、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師:我們再來讀讀本課的生字。
教科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一、緊扣課標,突出詞語的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二年級學生閱讀提出了明確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做到以趣激學。在開課時,讓學生帶著疑惑“我們見過的魚都在水中游,你聽說過會上樹的魚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跟隨故事去了解這種魚”,導入到課文的學習中,調動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并通過第3自然段的學習中的“奇怪”一詞,不著痕跡,抓牢課文。為了學生積累詞語,我在復習詞語這一環節,抓住本文動詞多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這類詞語的特點,喜歡讀這樣的詞,并能在課外閱讀時關注這些詞。例如:教學“脹大”、“又是叫又是咬”等詞時,我們就引導學生從這些詞里能體會到彈涂魚的厲害。在不知不覺中教會了學生詞語的意思。在教學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先抓住詞語再指導朗讀,這樣讀的效果就很明顯。
二、走進文本,分角色閱讀。
這篇課文教學中我們還創設了一些情景,分配角色,引導學生漸漸進入文本,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因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應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不斷地變化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我以讀為本,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去讀,去和文本直接對話。在課堂上我經常采取了形式多樣朗讀方式,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而在此課中,角色鮮明,對話語言極具個性,學生對分角色朗讀積極性很高,因而我順勢引導,這樣,能讓學生體會到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甚至產生許多自己獨特的想法。這樣,閱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也落到實處。與文本中的人物心靈相通,換位體驗,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在教學第4——8自然段通過角色朗讀表演來蝸牛瞧不起魚兒,魚兒卻消滅了他們,看出彈涂魚的厲害。當學生讀得不理想時,我又引導學生關注后面的兩個問號。并自己帶著表情范讀,最后,學生都能讀出疑惑的語氣,學生仿佛自己真的就是那只小黃雞,一下子就被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中來了。來,這樣學生一看就明白蝴蝶的演變過程。并將“空殼”這個詞放在青蟲和“蛹“的中間。讓學生明白:哦,原來空殼是青蟲變成蛹之前脫下來的皮。將書中沒有說明的部分再重點突出了。
當然,在這堂課中也出現遺憾之處。指導學生朗讀時,有的學生雖然能把握讀的語氣,很想把課文讀好,但仍由于不熟練,發生漏字、添字的情況,影響了讀的效果。所以,在預習和第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才能為第二課時的有感情做好鋪墊就是在評價時,雖然對學生回答問題有指導性,但激勵不夠。
這節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讓孩子們多讀書,在讀書中感悟,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教科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冀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1
冀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1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掌聲》教案11-29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爆竹聲聲》教案12-10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01-19
教科版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