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泥巴來源于大自然中,它不僅經濟實惠,而且易于塑造,趣味性強,幼兒可任意的按自己的意愿去創造,所以深受幼兒喜愛。為此,我們結合民間的泥巴游戲設計了這一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膠泥的特性。
2、通過游戲掌握摔泥、團泥、捏泥、壓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紅色膠泥若干,一處供幼兒玩耍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1、教師隨意取泥放于手中,通過看、揉、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覺?捏一捏,有什么變化?
2、幼兒自由玩泥,鼓勵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間游戲:摔泥巴
1、教師邊念兒歌邊摔泥巴,引起幼兒的興趣:“東洼里,西洼里,都來看我放啪哩!”教師將涅好的泥巴甩下,發出“啪!”的響聲。
2、師生共同游戲,啟發幼兒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狀,用力快出手。
(教師巡回指導,活動中注意良好衛生習慣的教育滲透。)
3、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泥巴發出響聲?發出響聲的泥巴,會在頂部出現一個大洞。打響的幼兒要再次說兒歌:“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其他幼兒要從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塊,捏扁把洞補上。如果泥巴未發出響聲,對方幼兒要從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兒兩人一組玩游戲,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1)在未摔之前,檢查泥巴窩窩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兒應盡量將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補住泥巴窩窩的破口。(補泥的幼兒,將泥壓扁、壓薄,能補起破口即可。)
5、師幼共同整理,收拾場地。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來源
編織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創造了生活的美。大概在人類的文化歷史上,沒有一種文化形式像編織藝術這樣源遠流長。我們從幼兒身邊的編織品展開,了解編織藝術豐富的種類、精湛的技藝、悠久的歷史,探索編織工藝的藝術特色及與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對編織藝術的喜愛之情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體育游戲《拉網捕魚》就是選自“巧手編織”主題。體育游戲屬于幼兒園健康活動的一種類型,它是一種融合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的身體練習活動。
它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育活動方式,其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有兩點:
第一,通過快樂的活動來激發和保持幼兒參與身體練習的興趣。
第二,通過快樂的活動使幼兒的情感需要得以滿足,進而促進其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發展。我們在體育游戲《拉網捕魚》中,以反映現實生活的“拉網捕魚"情節和“漁夫"“小魚"的角色來滿足幼兒模仿、表現和創造成人活動的心理需要,以及社會化合作交往的需要,引發幼兒積極參與跑、快速躲閃等基本動作和靈敏的反應能力的訓練,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目標。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啟發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通過探索動作要領體驗成功的喜悅。
2.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在游戲中觀察和探索“漁夫”和“小魚”角色的動作要領,團結協作開展游戲,發展觀察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協調合作等能力,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
3.技能目標:進一步發展跑的基本動作和快速躲閃等靈敏性的身體素質。
4.創造力培養目標:在逐漸增加難度的游戲中大膽探索跑、躲閃和合作捕魚等方法。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熟練掌握體育游戲《拉網捕魚》活動規律與程序。
2·物質準備:歡快的游戲配樂磁帶、錄音機、藍色即時貼、多媒體設備、“拉網捕魚”幼兒游戲示范錄像。
3.環境準備:用藍色的即時貼貼成一個圓形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跟隨教師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站四隊做準備活動。(重點活動下肢和腰部)
二、展開
(--)在游戲情境中探索、練習“合作追捉”“跑”和“躲閃”的基本動作。
1·觀看“拉網捕魚”游戲視頻,使孩子初步了解游戲玩法與規則。
提問:游戲中的漁夫是怎樣追捉小魚的?小魚是怎樣逃脫的?
2.探索、練習漁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動作。
(1)鼓勵幼兒模仿、探索漁夫捕魚“合作追捉”的基本動作。
(2)邀請幾名幼兒分組示范基本動作,引導其他幼兒觀察練習。
(3)教師小結動作要領,指導大家一起練習基本動作。
3.探索練習小魚“跑"和“躲閃”的基本動作。
(1)鼓勵幼兒模仿、探索小魚“跑"和“躲閃”的基本動作。
(2)邀請幾名幼兒逐一示范展示動作,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學習。
(3)教師小結動作要領,指導大家一起練習基本動作。
(二)開展游戲,總結動作要領和應對策略,強調游戲規則。
1.分組游戲兩遍,總結動作要領,強調游戲規則。
(1)請1、2組的幼兒扮作漁夫,3、4組的幼兒扮作小魚進行游戲。
(2)師幼共同討論游戲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合作追捉”“跑"和“躲閃"的動作要領,強調游戲規則。
(3)四組互換角色再次分組進行游戲。(方法同上)
2.增加游戲難度,在圓圈內進行“拉網捕魚的游戲。
(1)教師講解新的游戲玩法與規則。
游戲玩法:請兩名幼兒扮作“漁夫”,手拉手當漁網,其他幼兒扮作“小魚"。音樂響起,“漁夫"開始追捉“小魚”,被捉住的“小魚"要立刻與“漁夫”手拉手編成漁網繼續追捉剩余的小魚。
游戲規則:音樂響起,游戲開始;音樂停止游戲結束;游戲過程中“漁夫"的手不能放開,被捉住的“小魚"要立刻與“漁夫”一起繼續追捉剩余的“小魚”;所有幼兒不能跑出藍色圓圈。
(2)師幼共同總結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討論和解決問題。
提問:當漁網越來越大時, “漁夫”們應該怎樣合作追捉“小魚”?
3.再次增加游戲難度,在同一場地內,增加一對“漁夫”開展游戲。
師幼共同總結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當有多個“漁夫’’捕魚時,“小魚”應該怎樣逃脫?”
三、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過程,隨音樂帶幼兒扮作小魚做放松活動,離開場地。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體育活動中,繼續增加游戲難度,引導幼兒創新更多的合作捕魚和躲閃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體育游戲分準備活動、開展游戲、放松運動三個階段進行。教師營造出充滿趣味的“漁夫拉網捕魚”游戲氛圍,引導幼兒由探索“基本動作要領”“合作動作要領”逐步過渡到“合作開展游戲”。
教師較好地控制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三方面要素的比例和節奏,使幼兒既得到了鍛煉,又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和探索合作方法成功后的滿足。活動環節清晰、目標性強,層層遞進,較好地體現了螺旋上升逐步提高難度的原則。
專家點評
幼兒園體育游戲包含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三方面要素,三者缺一不可,比例失調就不能夠成為好的體育勞戲。如果過分側重于運動,就難免流于訓練的形式;過分側重游戲,就變成單純的玩耍,難以克制任性和身心紊亂;過分側重教育指導,又會降低運動的壓力和游戲的快樂,同時也抑制了幼兒自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因此,好的體育游戲應該是三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在本活動中,教師將體育游戲《拉網捕魚)以反映現實生活的角度來滿足幼兒模仿表現成人活動的心理需要,以及社會化合作交往的需要。中間插入教師適時的指導和啟發,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基本動作和靈敏的反應能力的訓練,較好地實現了游戲、教育指導和運動三要素的有機結合。游戲中,教師反復運用“鼓勵幼兒模仿、探索基本動作”——“引導幼兒集體觀察練習”——“教師小結動作要領并與大家一起練習”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發展了幼兒觀察、解決問題和協調合作能力,使幼兒團結協作開展游戲。活動中教師始終處于“弱勢”的位置,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使他們成為活動中的主人,體驗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在活動中非常注重強調游戲規則。因為在體育游戲中,規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和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表演的基礎上,學玩控制性游戲,當熊出現時,能保持原有姿勢不動。
2、能根據即興樂曲的特點,較合拍地自由舞蹈。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樹林背景圖、小鳥、小兔、小孩、熊圖片。
2、熊的頭飾。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復習歌曲,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熊的頭飾:小朋友們,它是誰?熊是個很厲害的動物,它會傷害小孩,當小孩遇到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2、對了,只要小孩一動不動地裝木頭人,熊就不會傷害我們了。
3、讓我們一起來唱唱《熊和小孩》的歌吧。
二、學習歌表演并創造最后不動的造型。
1、熊沒有來的時候,小動物和小孩在干什么?
(1)幼兒即興表演小動物和小孩。
(2)相互學習和模仿伙伴的動作。
2、熊來了,小動物和小孩怎么辦呢?
(1)幼兒自編不動的造型。
(2)相互模仿和學習。
3、熊來了,看到都是石頭人,它會怎樣呢?
(1)學熊走路。
(2)學熊尋找食物的樣子。
三、感受和欣賞完整的音樂,體會ABA的音樂結構。
1、欣賞第一遍音樂:
(1)音樂有幾段?
(2)它們有什么不同?
2、欣賞第二遍音樂:
(1)什么地方是小孩和小動物在一起玩的音樂?
(2)什么地方是熊來了的音樂?
四、幼兒合作玩《熊和小孩》的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2、教師扮熊玩游戲。
3、幼兒扮熊玩游戲。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唱準歌曲旋律,用連貫和跳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樂情緒。
2、遷移知識經驗,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3、與同伴協調一致地歌唱,表達唱"家"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詩歌、想象畫"家"的`仿編經驗。
2、人手一張紙和一支畫筆。
活動過程
一、在《小手歌》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感受歌曲《家》的旋律與節拍
1、傾聽樂曲旋律和節拍。
2、隨音樂拍出新曲節拍。
3、表現樂曲的連貫與跳躍。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
2、理解和記憶歌詞。
3、整首學唱。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看圖邊唱歌。
4、有表情地歌唱。
四、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五、復習活動
六、《幸福拍手歌》
在樂曲伴奏下,繼續創編新詞,并邊唱邊走做動作。
效果分析
我們班的小朋友對音樂很多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把歌曲的歌詞和前幾天學習的兒歌《家》結合起來,小朋友學得非常快,效果也很好。用連貫和跳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樂情緒。兒童網站
大班教案 篇5
價值取向:
鞏固、復習多種已經學過的打擊樂節奏型,對打擊樂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會用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來表示自己對節奏的認識與理解。嘗試自己選擇、配對、排列一些簡單的節奏卡,并進行樂器的打擊。學會一些指揮的小技巧,知道打擊樂活動一定要“看”指揮。在與同伴的共同活動中,能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會自覺愛護各類打擊樂器。
材料設計:
1、蛋糕盒一個,里面盛滿沙子,用綠色卡紙裁剪成草葉的形狀,插立于盒子里,取名為“美麗的蛋糕盒草地”。
2、彩色卡紙裁剪成各種花瓣形狀,并用勾線筆在上面畫上各種幼兒熟悉的節奏圖,粘貼于吸管上。
3、打擊樂器若干:鈴鼓、鈴鐺、圓舞板、手鈴、三角鐵等。
玩法提示:
1、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兒節奏卡,排列于蛋糕盒的草地上。
2、先用拍手、拍腿、拍肩等身體動作來打擊節奏,鞏固對節奏卡的認識。
3、幼兒相互分配打擊樂器,人手一件進行打擊樂活動。
4、嘗試做“小小指揮家”。
指導要點:
1、平時多與幼兒練習一些節奏的打擊,可以把活動滲透于日常活動中。
2、教師可以以“指揮家”的身份參與活動,讓幼兒耳濡目染指揮的一些技巧,慢慢地學會自己來做“小小指揮家”。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友情卡的意義,并知道友情卡中要具有哪些重要信息。
2、畢業之際,通過制作、互贈友情卡,提升幼兒與周圍人之間的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彩紙30張、簽字筆、彩筆、鉛筆、友情卡介紹的ppt課件、幼兒互贈友情卡視頻、歌曲《老師再見了》、背景音樂《蟲兒飛》、教師記錄紙、膠泥。
2、經驗準備:知道自己將要上學了,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能準確知道自己家中的電話、住址,并能書寫這些內容。
重點、難點:
能在友情卡中表現出有實用意義的信息,并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現出來。
活動過程:
1、導人、談話。
聽歌曲《老師再見了》進教室,自然地圍坐在老師身邊。
教師:每當王老師聽到這首歌,心里就會有一種很酸楚的感覺,就會想到我們小朋友即將成為小學生了,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幼兒:不舍得離開小朋友;不舍得離開幼兒園;感覺很難過……教師:就要離開幼兒園,進人到不同的小學了,就要和老師、小朋友分開,見面的機會也變得很少,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讓我們大三班的小朋友都能夠保持聯系,不互相忘記嗎?
幼兒:我們可以打電話;可以寫信;可以去小朋友家中做客……
2、看視頻,了解哥哥姐姐畢業留念的方法。
教師:在以前大班哥哥姐姐畢業時,他們都會有一個好方法,請你們看一段錄像,找一找他們的好方法。
請幼兒觀看上一屆幼兒畢業前互贈友情卡的情節。
教師: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哥哥姐姐在相互贈送什么?這個卡片有什么用?
教師:哥哥姐姐在互相贈送什么?
幼兒:禮物、照片、小相框、名字……教師:這些東西有什么作用?
幼兒:看到禮物就像看到小朋友;哥哥姐姐分開后見到禮物就不會互相忘記……教師:哥哥姐姐相互贈送的卡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友情卡",他們會通過這張小小的卡片在上學后也保持聯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制作,展示幼兒的友情卡。
重點討論:在小朋友制作的友情卡上出現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
交流幼兒制作的友情卡:
第一張卡教師: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師想給你打電話行嗎?
幼兒:不行,沒有電話號碼。
第二張卡教師:卡上的小桃心里寫的是什么?
幼兒:是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給我打電話。
第三張卡教師:卡上寫的什么?
幼兒:卡上寫了家里的電話號碼和住址。
教師:為什么要寫住址?
幼兒:因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兒,可以直接來我家玩或寫信。
環節小結:這個環節中孩子初次嘗試制作友情卡,并且發現了在友情卡中有一些內容是很有用的。
4、觀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引導幼兒逐一仔細地觀察卡中的內容,討論每一項內容的必要性。
第一張卡教師:卡中有什么?
幼兒:有照片、有名字、有電話、有地址。
第二張卡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有電話、房子和笑臉。
教師:這些符號表示什么?
幼兒:電話表示電話號碼,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臉表示小朋友。
教師: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詳細的信息能夠告訴別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聯系。
環節小結:在觀察哥哥姐姐的友情卡時,幼兒了解到卡中要有的重要信息都是什么,并且知道它們的重要性。同時還知道可以用一些符號代替文字。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1)教師指導幼兒制作,在制作中老師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制作卡片。
(2)幼兒圍坐在老師的身邊,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卡片上都有什么內容,是否第一次制作時的問題都解決了,是否可以方便大家今后保持聯系。
幼兒經驗梳理:
教師:友情卡上有幾樣不能少的內容是什么?
幼兒:要有名字、電話和地址。
教師:還可以有什么?
教學反思:
活動內容來源于幼兒的需要。在大班幼兒畢業之際,已經知道要與同伴分離,并且能夠體會到自己需要繼續延續與同伴友誼的意愿。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認識到給同伴的個人信息應當是內容豐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聯系的,因此他們說出了必須有的三個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電話,幼兒對這幾個信息的認識比較清楚。通過欣賞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過觀看哥哥姐姐互贈友情卡的視頻,感受朋友之間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材料制作原始人的樹葉服飾。
2、通過扮演“摩登原始人”,提高想象表演角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綠色紙、毛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原始人嗎?原始人身上穿的是什么?
在沒有發明衣服以前,原始人就是用葉子來遮住身體的,睡在落葉鋪的床上。
2、制作“摩登原始裝”
(1)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先在綠色紙上畫出比較大一點的樹葉形狀,多畫一些,再將葉子剪下來打洞,把葉子一張張的串在毛線上,毛線兩頭打結。可以把這一串樹葉掛在頸上,或綁在腰際。另外還可以做戴在頭上的頭冠,套在手上或腳上的手環和腳環等。
(2)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3、做好后,請幼兒扮成“摩登原始人”,來表演原始人的生活。
【精選大班教案集合7篇】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5篇02-02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三篇01-31
大班愛耳日教案02-18
大班語言植樹教案(精選7篇)02-21
精選大班安全教案匯編八篇02-15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2-21
精選大班春天來了教案四篇02-10
精選大班安全教案模板九篇01-29
大班語言《春天來了》教案(精選5篇)02-24
春天來了大班繪畫教案(精選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