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1
一、教學目的: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三、知識技能目標:
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重點:
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事例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五、教學過程: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著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才能有效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一)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隨著年齡的增長,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是很可貴的,有些未成年學生對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度。如認為父母“趕不上潮流”。對父母的話聽不進去,甚至動不動就與父母頂撞,耍態度,發脾氣;對教師的批評教育很反感,認為是和自己過意不去。如果連教師,家長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偏差。
(二)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應該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
(三)中學生預防侵害的基本原則與基本方法
原則:
1、依靠法律
2、依靠組織,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眾,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勇于斗爭、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有關是否該遵守交通法規的幽默的法制短片,引發同學思考:是否可以因為某些原因而不遵守法律規范?
2、通過自由辯論的形式,讓正反兩種觀點進行交鋒,使同學們在討論中看清問題的本質,了解到不僅要知法,更要信法,進而守法。
3、在明確了守法的重要性之后,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使同學們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為嚴格守法打下基礎。
4、評選“法制之星”,作為班級法制活動的帶頭人,帶動全班同學乃至全年級、全校同學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活動程序:
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今天的這堂班會我們要一起討論一個嚴肅的話題——法制。那么法律對于大家來說具體是什么呢?
學生:法律是約束、規定人們行為的內容。
老師:在開始嚴肅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段輕松幽默的法制短片,討論一下法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適用情況。
1、觀看幽默的法制短片以夸張搞笑的形式為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學們觀看后果然出現了一些意見分歧。
老師:這部短片向我們表達了兩種不同的觀點。那么我們是必須遵守法律法規,還是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靈活變通一下呢?不知道同學們各自都持有怎樣的看法。
學生1:法律的制定是為了維持大家的秩序的,我們必須遵守。
學生2:法律本身就是為了讓人們能更好地生活,是為人民著想的。有時可以靈活變通。
老師:大家的說法似乎都挺有道理。那么下面就讓我們開展一次小型的辯論會吧。請支持馬凌的同學坐在我左手邊,支持孫亦文的同學坐在我右手邊。
2、自由辯論
圍繞幽默的法制短片展開辯論,并可將議題適當擴展而不局限于交通法規。同學們自主分成兩組,由主持人宣布規則,進行自由辯論。辯論結束后由在場老師做評委,對同學們提出建議和指導。
老師:那么下面我宣布一下規則。兩方可自由派出辯手,一方發言結束另一方即可接上,一方累計發言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最后由兩方各自派一人進行1分鐘的總結陳詞。好,那么我們就開始吧!
老師:首先,請大家就各自的辯題思考半分鐘。(半分鐘)好,停!下面是自由辯論時間。
學生3:法律是中央領導、專家學者經過層層修訂而制定出來的,完全符合“依法治國”的思想,非常合理。
學生4:法律是人定的,總會在某些程度上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法律應隨時代的變更而改變。
學生1:中國的法律還不夠完整、完善。
學生6:雖然現行法律并非100%完備,但人們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存在的不足,而不是違反它。
學生7:由于紀律的缺陷,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情況下,應該可以稍稍變通。
老師評價:自由辯論時間較短,辯手相對集中,發言人數過少;同學對政府有信心,在相對時間內我們中學生必須牢記守法。
依法行事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依法治國更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而對于我們每個高中生來說,應牢記“知法、信法、守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3、評選“法制之星”
評選我們自己的“法制之星”,讓他/她做我們的領頭人,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知法、信法、守法。
老師:下面請剛才有答對題目的同學起立,我們將在這些同學之中選出我們今天的“法制之星”。
初中法制教育班會教案對大家有幫助,希望我們能夠學好基本的法律,這樣我們才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才能夠享受更多的權利。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3
一指導思想
據有關報道,進入新世紀的頭10年代以來,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學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如:吸煙、逃學、尋釁滋事、群伙毆斗,甚至搶劫、盜竊等一系列行為。
二教育目的:
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教學過程:
1、引言:同學們都有十七、八歲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犯罪的類型復雜
3、學生討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會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學生的心理因素
5、知識競賽
(1)案例分析
主持人出一些問題,關于同學們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法律案件,然后以組為單位,,用搶答的形式,分別為案件做分析解答
(2)自問自答
學生自己出一些案例,然后讓其他組搶答。
6、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7、布置作業
本周大家就本節班會課寫一篇周記,談談自己應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4
一、活動背景:
黨內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放到大眾面前,同時提醒我們,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建設法制校園,堅持從我做起。
二、活動目的':
我們即將迎來第十三個全國法制宣傳日,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在享受著法律的呵護,受到法律的`保護。構建和諧校園,推動法治建設,離不開法律的廣泛宣傳和應用。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團日活動,引起每個同學的熱情關注和積極參與,共同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彰顯同學們為構建法制校園獻出自己力量的決心。
三、活動時間:
x年11月12日至18日
四、活動對象: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班全體成員
五、活動地點:
七號教學樓
六、活動內容:
1、班委擬寫構建法制校園倡議書。
2、召開主題班會宣傳法制建設。
3、繪制構建法治校園從我做起手印海報。
4、組織班級同學按手印,做宣誓。
七、活動流程:
Ⅰ、策劃階段:11月12日至11月13日
主由班團支書具體討論活動形式、主題、內容等活動要素。
Ⅱ、準備階段:11月13日至11月18日
團支部任務分配到班委及各位同學手中。
活動分工如下:
①活動負責,主要有班級宣傳。
②班級號召全班參與。
③活動所需要道具,此項由班委負責統一準備。
④活動場地安排,紀律維護,由班委根據現場情況予以適當重視及保持。
八、活動形式:
為帶動同學參與積極性,本次團日活動除主題班會外,融入藝術色彩,繪制法律樹,讓每一位同學參與其中,用自己的手,讓法律校園建設的大樹枝繁葉茂。
九、活動安排:
①準備階段列好需求的清單,如海報紙,彩筆,印泥等,由生活委員于11月13日下午一次性購買。
②11月14日上午,班委擬定構建法制校園倡議書。
③11月15日,繪制“法制樹”手印海報。
④組織班級同學召開主題班會,在“法制樹”上按手印。
⑤活動記錄:由組織委員記錄本次活動中精彩片段。
⑥活動總結由班團支書負責。
十、附(倡議書初稿):
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的當代學生,按照以下要求嚴格要求自己:
1、尊重、愛護國旗國徽,不斷增強自身法制觀念;
2、遵守交通規則、維護校園公共秩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氛圍;
3、遵守校規校紀,以實際行動構建法制校園,做到:誠實守信、刻苦學習、不遲到曠課、不破壞公物,遵紀守法、愛護環境、講求秩序、講求公德、注重儀表;
4、增強自身依法維權意識,勇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敢于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
我是生科人,我愿為構建法制校園貢獻力量!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道犯罪的構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兩種形式;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犯罪的條件
教學難點:理解兩種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種形式:不作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安靜的課堂、井然有序的校園,由什么作為保證呢?
2、校門口接送低年級的學生家長,都在校門口的兩側的什么位置?為什么要在這個位置等學生?又是由什么作為保證呢?
3、我校門口的馬路上,有橫過馬路的斑馬線,學生為什么要走他呢?
過渡:學校的規章制度,保證了學校的井然的秩序;國家的法律法規,保障了社會的穩定。法律的作用這么大,我們要多學習一些法律,學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憲法中的刑法。
二、學習:刑法
(一)、犯罪的構成
指行為人的某種行為構成犯罪,必須具備的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總和,一個行為構成犯罪,必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犯罪客體
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被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
2、犯罪的客觀方面
指犯罪行為的客觀外在表現
犯罪行為包括兩種基本形式:
(1)作為:用積極行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2)不作為:負有某種特定義務,并且具有履行這種義務的能力,而有意識的不實施該種行為,從而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
例如:不作為,就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不作為違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規范,即當為而不為。比如,負有扶養義務的行為人對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絕扶養,而情節惡劣的,就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從犯罪構成的角度看,我國刑法中的由不作為的行為形式實現的犯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刑法明文規定只能由不作為構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稱為純正(真正)不作為犯,如遺棄罪等;一種是既可以由作為實現,也可以由不作為實現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稱為不純正(真正)不作為犯,如故意殺人罪、決水罪等。
3、犯罪主體
實施犯罪行為,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人。
【安全法制教育課教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小學寒假安全教育課教案(通用5篇)12-20
幼兒園公開教育課教案02-17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8
小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課件教案范文12-23
小學開學安全法治教案(精選8篇)02-18
小學生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11-30
愛耳日健康教育課優秀教案(精選5篇)02-18
食品安全法征文范文(精選5篇)12-01
心理健康教育課課程設計研究范文01-16
高中語文教育課后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