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愁》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鄉愁》教案 篇1
一、走近鄉愁(循環播放《橄欖樹》的曲子)
對于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回家”是他們最大的愿望、最美的夢想。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一些人卻有家不能回、有親不能見,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傳千古、滿載思鄉之情的詩章。今天,我們一起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大屏幕顯示課題)
二、傾聽鄉愁(循環播放《橄欖樹》的曲子)
1、首先我們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點擊余光中)
余光中,當代著名詩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臺。(大屏幕顯示)雖然,詩人的后半生是在臺灣度過的。但他卻與大陸有割不斷的血脈聯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陸和臺灣長期阻隔,詩人有家難回,思鄉之情也愈來愈濃!多l愁》就是詩人思鄉的代表作。現在,我們一起傾聽《鄉愁》。
2、多媒體播放《鄉愁》(在聽的過程中,仔細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3、深情的誦讀,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鄉愁。朗讀是語文的基本功之一,讀詩,更要注意把握節奏和重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首詩的節奏和重音。斜線表示停頓、著重號表示重音。我先為大家誦讀一遍。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學生齊讀后提示字的讀音。(點擊下一頁)
注意:“這”和“那”都是多音字。在這首詩中,我認為,讀“zhèi”“nèi”在語氣上更舒緩,更易讀出詩的內在感情。(拼音“zhèi”“nèi”換顏色)
4、我們再次傾聽《鄉愁》,同學們可以小聲跟讀。下面分組朗讀,注意感情。(每組推薦一個同學,朗讀可一人獨立完成,也可兩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鄉愁
1、詩人借助時空的變化層層推進詩情,請把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找出來。
明確:這四個詞分別是: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板書)。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人生的四個階段。而這四個階段,恰恰是詩人的整個一生。
2、整首詩都是圍繞著鄉愁來寫的。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詩人為何有這么多的鄉愁?如果他不曾遠離親人和家鄉,會不會有這么多的愁緒呢?
遠離家鄉,遠離親人,遠離故土,所以,這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3、鄉愁本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情感,詩人卻用具體可感的事物把鄉愁形象化,請同學們找一找,這首詩用了哪些具體事物表現鄉愁?
明確: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濃濃的鄉愁濃縮在四個具體的事物上: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板書: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4、這些形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郵票:(返回畫面,女同學讀一節)小時候離家讀書,外出求學的少年思念母親,可路途遙遠,只有讓這枚小小的郵票把心中的思念帶給遠方的母親。真是郵票小小,含情依依。(板書:郵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返回畫面,男同學讀第二節)長大后,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鄉,這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惦念。那縷縷的鄉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書: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請同學們結合畫面,仿照前兩節的形式,用自己的話把三四節的內容講給小組里的人聽。(學生發言后,老師可做總結)
墳墓:(教師讀第三節)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后,鄉愁都有所寄托與排遣?墒,當詩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時,卻再也看不見母親慈愛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墳墓把我與母親永遠的隔開了。所以墳墓矮矮,哀痛深深!(板書:墳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峽:(齊讀第四節)而現在,這淺淺的海峽,又把我與祖國隔開。它阻斷了多少親人的團圓夢,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離;這淺淺的海峽之水,是游子的思鄉之淚,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鄉愁之淚!所以海峽淺淺,鄉愁濃濃(板書:海峽淺淺,鄉愁濃濃)到這里,詩人把鄉愁推向極至,暗示了只有祖國統一,心中的鄉愁才得以了結。由個人的思鄉念親推廣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小結:詩人從生活中選取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物象來寄寓情感。郵票雖小,牽系綿長母子情(屏幕顯示:母子情),船票雖窄,負載濃濃夫妻情(屏幕顯示:夫妻情),墳墓雖矮,卻是生死別(屏幕顯示:生死別),海峽雖淺,更使游子鄉愁無盡(屏幕顯示:故鄉情)。看似平常、單純的事物,蘊涵著飽滿的詩情。這就是詩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書:托物寄情)。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達的形象、具體。
5、讓我們再一次傾聽《鄉愁》(多媒體播放《鄉愁》)
6、下面,我們帶著感情來背誦這首詩。之后,每組推薦一個代表為大家背誦。(背誦可一人獨立完成,也可兩人或三人合作)
四、作業:
1、熟讀、背誦余光中的《鄉愁》。
2、搜集并整理思念家鄉的古詩詞。
《鄉愁》教案 篇2
知識儲備點:
1、品味詩歌語言,了解詩人的情感。
2、了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
能力培養點: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反復誦讀,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
3、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體驗點: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學習,以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難點:
1、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2、分析本詩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啟發、探究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頭凝望窗外明月)同學們,看這幅畫,你們會想到誰的詩句呢?這首詩是表達怎樣的情感呢?(學生回答)對,這首詩是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家鄉是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當我們一旦離開它,總會生起或多或少的鄉愁。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臺灣著名學者余光中的〈〈鄉愁〉〉,體會其中的情意好嗎?
二、板書課題,作者簡介:
余光中,臺灣學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臺灣,是當代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
一、研習新課:
。ㄒ唬┞犠x,整體感知。
1、播放〈〈鄉愁〉〉配樂詩朗誦錄音。
2、同學們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請說出來大家討論。
3、教師適當評點后,范讀課文,讓學生再次體會詩中悲憤而激昂的感情基調。
。ǘ┢纷x,體會詩的音樂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請同學代表讀課文,集體糾音。
2、結合練習三劃分全詩節奏。
3、全班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三)解讀,品味詩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組探究下列問題:)
1、在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里,鄉愁一直縈繞在詩人心頭,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呢?(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
2、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但很多詩人卻把它寄托在具體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過“明月”寄托鄉愁,那么這首詩是通過什么來表達鄉愁的?
。ㄠ]票、船票、墳墓、海峽)
3、結合上文,說說你由“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產生的聯想,它們是如何表現鄉愁的?
。ㄋ模┱n堂互動。
。▽W生針對本課不懂的問題發問,由學生來回答,老師適當點撥。)
。ㄎ澹┭由焱卣,深化積累。
1、“鄉愁”從古到今都困擾著羈旅他鄉的游子們,因而也成為文學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我們學過的作品中還有哪些是反映這個主題的?你能背出來嗎?
。▽W生背誦,肯定學生課外的學習和積累。)
2、在〈〈鄉愁〉〉一詩中,作者把鄉愁比喻成“郵票”、“船票”等,請你也仿照這個句式說一、二句話
。ɡ蠋焼l,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及時給予中肯評價)
(六)再次朗讀課文,然后課堂小結。
1、全班再次誦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課堂小結:
同學們,人們常說:“甜不甜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正因為如此,文學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發“鄉愁”名作,那么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誰不說俺家鄉美〉〉邊想出答案。
。ㄆ撸┎贾米鳂I;
1、背誦《鄉愁》
2、以愛家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
《鄉愁》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層次的分析,體會作品的結構美
2.通過對詩歌詞語的分析,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3.通過對詩歌深情的朗誦,欣賞作品的音樂美
4.通過對詩歌線索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詩歌深情的朗誦,欣賞作品的音樂美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詩歌線索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意境美
課時設計: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鄉愁,是對家鄉深切的思念之情。它是我國詩歌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提起它,人們的腦海里會涌現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把學生找的詩句用投影打出)
2、作者簡介。
二、詩歌的賞析
1.整齊的結構美
形式上:寓變化與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長短句錯落有致,反復和重疊交相輝映。
內容上:全詩共四節,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如油畫的著色,那色彩便是鄉愁,層層加深。
2.質樸的語言美
四個時間段: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平平淡淡)
四個對應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實實在在)
四個數量詞: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微乎其微)
四個形容詞: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輕描淡寫)
3.和諧的的音樂美:
小時候后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而現在↘
鄉愁/是—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大陸/在那頭↘
4.深沉的意境美
時間線索: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這頭這頭外頭這頭
空間線索:{{{{
那頭那頭里頭那頭
人物線索:母親新娘母親大陸
。ㄗ鎳赣H)
抒情線索:母子情夫妻情母子情思鄉情
感情基調:愁(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鄉愁》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體會詩中巧妙的比喻在表達主題上的作用。
2、理解余光中《鄉愁》詩的結構美和音樂美。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
二、走近作者
三、學習過程
(一)第一次先學后教,整體感知,掃除生字障礙。(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下面請4個同學輪流朗讀這首詩,一個同學讀一節,比一比誰的聲音最響亮,吐詞最清晰。其余同學認真聽,發現有錯,立即舉手幫助糾正。
。ǘ┑诙蜗葘W后教,聽示范朗讀,背誦課文。(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聽錄音,注意體會朗讀的語氣和詩歌的感情,聽完后模仿朗讀。
1、學生聽讀,有感情朗讀。
2、抽生讀,有感情齊讀課文。
自學指導:同學們試背誦課文,6分鐘后看男生女生誰背得最好。
(提示:自己先一節一節反復背誦,再和同學相互抽背,并在背得不熟悉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第三次先學后教,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在書上圈點勾畫,8分鐘后看男生女生誰能準確回答問題。
課文原文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以誦讀為基礎,介紹幾種賞析,重在學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重難點:
對詩歌的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鄉愁》朗讀錄音
二、作者介紹
余光中:中國臺灣詩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學(現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外文系學習。歷任《藍星》、《現代文學》等雜志的主編,著有長詩《天狼星》、詩集《天國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評論集多種。
三、整體感知
。1)閱讀《鄉愁》,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
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小節: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于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2、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回環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復,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采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一的愿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鄉思之情。
四、賞析
《鄉愁》是一篇懷念祖國、渴望回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郁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
短詩巧妙地運用了民歌中部分隔離反復的形式,敘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歷程中的幾段鄉愁,最后一節輕輕一點:
“而現在……”
詩人善于使用傳統民歌的層遞層進、互襯對比的手法。前三節詩逐層描繪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經歷,母子分離的鄉愁,情侶難見的鄉愁,皆由生活拮據造成。生離死別的鄉愁,是由生命規律使然。三段鄉愁寫個人,卻為寫中華民族鄉愁打好鋪墊。最后一節,抒寫的國愁才是全詩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幾千萬臺灣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詩在語言、節奏韻律的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以“小小”、“窄窄”等分別形容郵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鮮,加重了鄉愁的濃重意味?偠灾,《鄉愁》整首詩含蓄蘊藉,余韻綿綿,滿紙是思念大陸的親情,落葉歸根的宿愿,已成為人們傳誦的佳作。
五、難點分析
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意象的筆法。詩中主要設置了四個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郵票”,它象征著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母親牽掛兒子,兒子想念母親。
二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它象征著作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這是青年男女之間的思戀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它象征著作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這是一種只能埋于心底、無法在兩者之間傳遞的刻骨銘心的思念。墓里墓外雖然只有咫尺,然而卻又是那么遙遠。
四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象征著作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海峽雖然“淺淺”,但是故國之情卻是深不可測。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它綿遠深長、回味不盡。作者“鄉愁”的內涵和境界,隨著自己的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提升,從個人和家庭的親情,擴展到海峽兩岸的愛國之情。這就使“鄉愁”具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
六、朗讀比賽
七、小結課文
八、布置作業
背誦詩歌
《鄉愁》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進而對詩歌作出正確的評價。
教學難點:
通過品味語言來鑒賞詩歌。
教學角度:
語言品味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回憶、背誦寫“鄉愁”的古詩詞導入。
二、朗讀
1,或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
2、朗讀指導。語調深沉;語速舒緩;感情真摯
3、分四小組朗讀余光中的《鄉愁》,學生評點。
4、指名讀席幕容的《鄉愁》,師生共同評點。
5、學生自由朗讀體會。
三、品味
1,找出第一首詩中相同位置的字、詞、句,進行歸類、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這一句式把品析的結果說出來。
可能的以下說法:
“枚、張、方、灣”這些量詞美,美在它們富于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
“”這些疊詞美,美在它們增加發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鄉愁是……”這一句式美,美在它營造出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
文章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的小節美,美在整齊,美在對應,美在情感的層進。
2,師隨機點撥,小結。
從語言上來說,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是選擇的意象美,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以及“鄉愁是……”這一句式體現了音樂美,而“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又充滿變化美。
3,品味詞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鄉愁》
4,遷移
綜觀這兩首詩,都不自覺地用了“鄉愁是……”這一句式,每一首詩中鄉愁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第二首詩中鄉愁是一支清遠的笛,是沒有年輪的樹。
。ㄕ垖W生依照詩作中的“鄉愁是……”這一句式也來寫一寫鄉愁,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多句。)如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
《鄉愁》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現代詩的閱讀方法與技巧,提高閱讀水平。學習借物抒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和愛國情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朗讀,把握節奏,重音,體會詩歌的意境與情感。
2、探討詩歌的主題。
3、品味詩歌的感情,學習抒發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深層理解文本,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教具安排:
ppt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思鄉歌曲,創設情境:
導言:同學們,每到周五,你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將來你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在遙遠的異地工作生活,最容易產生一種什么感情?
(思鄉之情)
“游子思鄉”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抒發過這種美好的情愫。那么,請同學們回顧你曾經學過或讀過的作品,說出有關描寫鄉愁的詩,詞,曲。
是!游子思鄉,故土難忘。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風流少帥張學良,困居臺灣幾十年,有多少離愁別恨,客死他鄉,團聚夢難圓?多少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的理解。其鄉愁詩也是異彩分呈。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二、分析本詩的寫作特點。
1、比喻新奇,把這種難以言盡的抽象的鄉愁寄托在四個具體形象上。(借物抒情)
2、結構整齊,且成功運用反復手法(鄉愁是在這頭在那頭)和疊音詞(小小的,窄窄的),使詩歌富有音樂美,好讀易背。
《鄉愁》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本詩運用形象化手法所表現意象的具體含義。
2、學習現代詩歌的朗誦技巧,較有感情的朗誦本詩。
能力目標:
抓住意象體會豐富的想象所創造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積累思鄉的對聯。
情感目標:
體味字里行間散發著濃濃的鄉愁,激發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詩歌,感悟詩歌主題,深化愛家鄉愛祖國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象,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一、導入
他,一首詩,道出了兩岸共同的心聲;他,多次往返海峽,卻始終難圓故鄉夢;他,一段陳詞,成就故鄉無盡的佳話和榮耀。
他是誰呀?(鄉愁詩人——余光中)
是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鄉愁》,一起走進詩人那濃情似霧的鄉愁世界,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
二、教學過程
在以往學習詩歌的課堂上,老師說過,學習詩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朗讀)
是的,古人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而且,朗讀時解讀詩歌的 敲門磚。我們只有對詩歌進行反復誦讀,才能真正走進詩歌的藝術殿堂。
1、自由讀(強調:在讀的時候,揣摩一下怎樣才能讀好。)
2、齊讀
覺得自己讀得好嗎?
錄音好在哪里?(強調:語速要慢,感情是憂郁的,節奏要放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錄音的朗讀,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
3、個別讀。
一首詩只有讀出來,生命才算完成,朗讀者要象演奏家一樣,把詩歌的潛在生命激發出來,這樣能吸引人,打動人。
通過剛剛的朗讀,從中你讀出了什么呢?(詩人融于詩歌中的濃濃思鄉之情)
為什么詩人會有如此濃重的鄉愁呢?這與詩人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才讓余光中在接受大陸記者的采訪時,脫口而出
讓我們再次跟著錄音朗讀,體會詩中的鄉愁。
通過朗讀,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在漫長的生活經歷中,對故鄉綿綿思念一直縈繞在心間,讓他悵惘嘆息。那么,詩歌中那些詞可以看出。
(如: 小時候 長大后 后來啊 而現在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也即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暗纛^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小小 窄窄 矮矮 淺淺 疊詞,以事物的輕小襯托鄉愁的濃重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物化鄉愁,使其具體可感。)
愁緒在詩中彌漫,讀來似乎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鄉愁本來就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那么詩人又是如何通過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呢?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四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作者分別選取了最能表達鄉愁的對應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那么這些意象分別表達的是怎樣的鄉愁呢?
所以,作者在選取這四個意象時賦予了它們獨特的內涵,你覺得它們之間有無共同點呢?
(都顯示著分離,漂泊,訣別,可望而不可即的離別情緒)
那么,真的都一樣嗎?在情感的歸屬上沒有什么不同嗎?
(由個人——國家)
是的,余光中曾說過:
在漫長的時光中,詩人的鄉愁不僅僅是簡單的思家戀鄉,更是慢慢升華,成為對祖國的深深的愛戀,這份愛國情懷,深入詩人骨髓:
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思念,多么刻骨的愛啊!
讓我們攜帶著詩人的這份情,再來齊讀全詩,感受詩歌中的濃濃鄉愁。
三、總結
板書:
讀(詩歌)──賞(意境 )──悟(情感)
《鄉愁》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抄寫詩作,感知詩行、詩節等作品外觀特征;
2.通過誦讀詩作,體驗這首詩回環往復的聲韻特色;
3.通過替換喻體,探究本詩運用的表達手法和效果。
【課前準備】
復印余光中《鄉愁》手跡及40歲左右青年照(本詩寫于作者43歲時),制作PPT。(手跡和照片見百花文藝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書前照片頁)
印發本課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詩歌
PPT投影余光中《鄉愁》手稿,導入新課,簡介余光中及其創作手稿。
讓學生照著手稿把詩歌抄寫在筆記本上。
抄好后,要求輕聲讀一讀,用筆勾畫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詩句。
二、讀詩之外觀
觀察學生是“橫抄”還是“豎抄”,借此點出現代詩歌“詩行”和“詩節”的概念,明確詩行和詩節是現代詩歌重要的表達手段。
明確:這首詩一共4小節,共16行。外觀布局排列整齊,一行行、一節節排列下來,給人爽朗之感。
三、讀詩之聲韻
齊讀詩歌,邊讀邊感受,說說這首詩在聲韻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一般回答是押韻。辨析何為押韻——韻母相同的字。)
明確:此詩并不押韻。
追問:此詩并不像常見詩歌那樣采用押韻的方式,但為什么讀起來會有如押韻一樣的、和諧順暢的聲韻效果?
(教師帶領學生勾畫詩歌每小節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復的詩句,圈出表明時間的詞: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
明確:這首詩音律上的特點是回環往復。正因如此,讀起來有一種回環上升、層層推進、和諧悅耳、一唱三嘆的音韻美感。
學生再讀。
(教師用領“讀”的方式,加以辨析,由形到聲,聲入心通,帶領學生不斷深入作品。)
四、讀詩之手法
(一)請學生分享初讀時勾畫出的打動自己的詩句。
學生勾畫圈點集中在每一節第二句,還有“這頭、那頭”“外頭、里頭”等處。
(二)重點品讀四個比喻句
PPT展示四個比喻句(略)
1.展開想象,說說對這四句詩的理解,并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
明確:四個比喻句分別表達了對母親的想念、對新娘的思慕、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祖國的深沉的愛意。
2.四個比喻前后順序上的安排有什么講究。
明確:步步擴大,層層深入,節節升華。
3.聯系詩中的“這頭”“那頭”“里頭”“外頭”,體會這些詞語給人怎樣的感受。
明確:“這頭”“那頭”“外頭”“里頭”的用詞拓寬了空間,詩人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中阻隔,時空迢遙,可望而不可即,痛苦思念。鄉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的泥石流,但是作者用四個比喻,讓這種復雜的復調的情感具象化,化抽象為具體,表達自己的鄉愁。鄉愁是對母親的思念,是對妻子的思念,是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是希望臺灣早日和祖國團圓的熱切期盼。讀完全詩,我們受到感動。
五、讀詩之意象
意象是詩歌中寄寓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一般都是名詞性的具體事物。這四個比喻句的喻體——“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就是意象。
(一)用其他的事物來替換詩中原來的喻體,仿寫一個新的比喻句(詩中其他語句可以稍做變化)。
教師示范:小時候/鄉愁是一封薄薄的家書/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分組活動: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小節,仿寫一個小節中的比喻句。
(學生仿寫;教師巡視,及時判斷,指出其正誤優劣,相機指導;全班交流。)
示例:
小時候/鄉愁是一輛舊舊的自行車/我在后頭/母親在前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根短短的電話線/我在這頭/親人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場舊舊的電影/我在外頭/記憶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張薄薄的照片/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不恰當的示例:
小時候/鄉愁是一張長長的信紙/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點撥:“長長的”不符合原詩意象前修飾語的語境。
長大后/鄉愁是一封薄薄的信封/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點撥:“信封”與原詩第一節“郵票”重復,沒有顯示原作不同生命階段意象選擇的獨特性和個性化。
后來啊/鄉愁是一張黑白的遺照/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點撥:過于直白,讓讀者一覽無余,不夠含蓄。可以換成“鄉愁是一個小小的鏡框”。
(二)組織學生討論將改寫與原作做細致比較,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原詩寫作中遣詞造句的創造、意象選擇的精美、分寸把握的匠心。
小結:原作意象選擇得精美圓熟,鮮明突出。意象前修飾語對意象的反襯,形成情感表達的張力: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作者把意象寫得小巧精致,那份濃濃的鄉愁卻在小小的意象中自然流露。郵票小小,思念深深;船票窄窄,情愫長長;墳墓矮矮,痛苦無窮。尤其是淺淺的海峽,讀到“淺淺”二字,我們似乎瞬間感受到了來自詩歌的一種虹吸,一種糾纏,一種撕裂,讀到了許許多多的審美快意,這就是詩歌的張力。
(三)背誦詩歌。
六、布置課后作業
1、閱讀余光中《鄉愁四韻》《民歌》,運用本課學到的知識加以賞析。
2、模仿《鄉愁》的格式,在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首三段構成的詩歌。
選擇題目:“友誼”“青春”
PPT:
【友誼示例】
小時候/友誼是一顆甜甜的糖果(面包、餅干)/我吃這頭/好友吃那頭
長大后/友誼是一本輕輕的書冊/我看這頭/老師看那頭
后來呀/友誼是一串小小的數字/我在這頭/同學在電話那頭
【青春示例】
小時候/青春是一張五彩的畫卷/我在外頭/向往在里頭
長大后/青春是一段長長的旅途/我在這頭/理想在那頭
后來啊/青春是一張斑駁的照片/我在里頭/淚滴在外頭
《鄉愁》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現代詩誦讀的基本技巧,把握節奏、重音,感情
2、理解詩人以獨特的意象抒思鄉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時空變化來推進抒情的特色。
過程與方法
1、加強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情感。
2、自由探討詩歌深刻的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作者所表達的鄉愁,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
1、學習現代詩的誦讀技巧,學會節奏、重音、感情
2、深層理解文本,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三、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把握其內在感情基調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儀器:
多媒體
六、教學方法:
讀品結合,自主合作探究
七、教學程序:
。ㄒ唬、導入:回憶學過的'詩句導入課文
(二)、賞愁
1、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梢,朗讀是解讀詩歌的敲門磚。根據你學習詩歌的經驗,誦讀詩歌要注意什么?
。ǜ星椤⒄Z速、節奏、重音)
2、聽范讀,感受和明確詩歌的惡感請基調和語速。
(感情基調:深沉哀傷語速:舒緩稍慢)
3、齊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基調和語速。
4、明確節奏和重音。
5、朗讀課文,把握節奏、重音。
。ㄈ、品愁
1、鄉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種情感,詩人是通過什么具體的事物來形象表達這種鄉愁的?
。鞔_: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這種寫作手法是什么?
。鞔_:托物寄情)
2、詩人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找出體現順序的詞語。
(明確:小時侯、長大后、后來、現在)
。ò盐战Y構順序)
3、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說鄉愁故事,品鄉愁情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分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走進文本,深層把握)
4、揭示詩歌主旨,聯系現實滲透德育。
5、美讀鄉愁詩。(再次通過誦讀體會深沉情感)
6、背誦詩歌,
(四)、抒愁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積累說一句帶愁字或抒發愁意的詩詞名句。(積累,探究)
。ㄎ澹、課外練筆
請用一句話、一首詩、一幅對聯來表達我們自己的鄉愁。
(課外拓展與運用)
。、總結
播放佟鐵鑫《鄉愁》音樂,結束課文。
附:板書設計
鄉愁
小時侯
。缸与x愁)
郵票
↑
現在海峽←→船票長大后
(思歸憂愁)(夫妻別愁)
↓
墳墓
。▎誓赴С睿
后來
托物寄情
《鄉愁》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病⒗斫庠娙税燕l愁化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
3、體會作者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激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意象,體會感情。
【難點】
理解意象,感悟情感,激發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回憶王致遠的《秋思》由古代的鄉愁引入現代詩人的鄉愁。
二、播放錄音
聽讀感悟,說出作者的情感基調。(憂郁深沉)
三、自由朗讀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初步感受作者的濃濃鄉愁。
四、品位詩句
。、作者在文中以多少幅畫表達鄉愁?(四幅具體生活畫面)
讓學生理解“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
。病W生口述四個畫面:
、 幼年求學,母子分離。
⑵ 成年后,告別妻子,背井離鄉。
、 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 同胞難得相間見,國家不能同意。
五、情感深化,領悟主旨
六、拓展
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深情。
《鄉愁》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鄉愁》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和近趨完美的形式抒發了濃郁的鄉關之思,懷親之情,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以往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學習本詩,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及審美情趣,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創作小詩,抒發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詩深刻的主題,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和近趨完美的形式。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誦能力、品味語言的能力、自學探究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
3、深刻理解作者的鄉關之思、懷親之情、及更為深沉的愛國情懷,將感情上升到激勵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統一的期盼。
教學重點:
體會意象和構思對表達鄉愁的作用。
教學難點:
對詩中四種意想的體會和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故鄉,是每個離家的人都魂牽夢繞的地方,它是起點也是終點,是開始也是結束離開故鄉,有時帶著憧憬、夢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時帶著寂寞惆悵和一份深沉的蒼涼去奔波,但不管怎樣,家鄉總是游子心中最溫柔、最留戀的地方同學們想家的時候還可以;丶铱纯,可是那些遠離祖國,漂泊異鄉的游子,因為海峽的阻隔,親人們長期不得相見,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
二、作者簡介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作者吧,哪個同學根據你積累的資料,簡要的把你所認識的余光中先生介紹給大家。
三、指導朗誦
1、聽錄音朗讀,感受一下詩的感情基調和詩的朗讀節奏(播放課件學生全神貫注地聽錄音朗讀深沉、圖文并茂,學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確感情基調、語速(深沉中略帶哀傷的,緩慢的)
3、劃分詩的節奏
4、老師作示范朗讀(配上著名音樂家馬思聰的《思鄉曲》)
5、指名朗讀
四、分析、解讀本詩
1、這首詩抒發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抒發詩人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2、要把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感情具體表達出來,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詩中的形象請同學們幫老師找找看,這首詩借助什么樣的意象表達這濃濃的思鄉之情?(板書: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3、詩中分別表達了怎樣的鄉愁呢?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想景悟情,再現詩中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生六人一組,師來回巡視,具體指導)
。ㄍㄟ^聯想,演釋詩的內容:小時候,作者出外求學,當夜靜時總想起母親,就拿筆寫信,望著那小小的郵票,他希望這郵票能帶去他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后來他漸漸長大了,成家立業了,為了養家糊口,外出工作每當要回家時,望著那窄窄的船票,想著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飯菜在家等待著;后來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母親卻在一方矮矮的墳墓里,作者心酸極了,那種辛酸是無法言喻的而現在,作者己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站在高山上,眺望祖國大陸:這淺淺海峽飽含著多少人的辛酸淚水,什么時候祖國才能統一啊!板書:思鄉、懷親、愛國)
4、通過朗讀,想景悟情,我們己經感受到詩人獨具的藝術匠心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這首詩美在哪里?同學們可以從結構、主題、意境、修辭等去欣賞(生議論明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富有音樂美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富有結構美)
小結:鄉愁是一種抽象的情緒,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作為鄉愁的對應物,收到了具體、生動的效果這些意象,形式上看起來是并列的,從感情的抒發來看,則是層層推進的由鄉關之思、懷親之情、至更為崇高的愛國深情,具有以往鄉愁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構思精巧、結構整飭、旋律優美
5、再次朗讀全詩,體會感情,試著背誦(三分鐘后,師生齊背)
五、激情抒懷
鄉愁是苦澀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縷縷扯不斷的情思,是對家的向往,是對根的企盼不論漂泊多久,不論身在何處,當夕陽西下,當晚風吹拂,總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緒縈繞在心頭……如果你是這位憑欄而立的老者,站在海峽的彼岸,眺望大陸的方向,心里會想些什么?你又想對大陸說些什么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是啊,山水也許能隔開一切,卻隔不斷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這深情總有一天會填平這淺淺的海峽,到那時,“月圓人也圓”!
六、遷移拓展
1、仿句
這首詩作者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寄托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其實除了這些事物外,還有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具體的事物為"鄉愁"打個比方(略思片刻,指名回答)。
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可以把這些句子整理起來,就是一首很美的鄉愁詩了,同學們嘗試做詩人了。
2、各領風騷話說愁
鄉愁、離愁、憂愁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詠的題材,請說出帶“愁”字的詩句,如能指明作者更好(多媒體演示積累的有關"愁"的詩句,學生快速地抄寫在筆記本上,積累妙詞佳句)。
板書設計
鄉愁
于光中
小時侯:郵票、思鄉
長大后:船票
后來:墳墓、懷親
現在:海峽、愛國
教學反思:
《鄉愁》是一篇充滿人文,飽含感情的詩歌,教師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創設情境感染學生,努力使師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濃濃的鄉愁之中,產生心靈上的共振。
1、課堂導入設計新穎,歌曲《想家的時候》渲染氣氛,配以詩意的導言自然引人新課,讓學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奠定感情基調。
2、突出探究創新的特點體現了"誦讀——解讀——激情——拓展"的教學模式,這是在課改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個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是:"讀熟、悟透、情揚、遷移"這堂課這四大塊很清晰:解讀環節中,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在小組中想景悟情,描述詩的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情環節中,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感受并抒發盼歸深情拓展的環節,讓學生模仿詩中的意象為鄉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學生創新的思維"各領風騷話說愁"注重引導學生積累知識。
3、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恰到好處的輔助作用,體現了課堂資源的整合課前的歌曲欣賞《想家的時候》再加上如泣如訴的《思鄉曲》作為背景音樂,都給人以審美的熏陶和藝術的享受。
【《鄉愁》教案】相關文章:
《鄉愁》的教案04-09
《鄉愁》教案07-29
《鄉愁》教案11-28
鄉愁教案10-28
鄉愁的教案09-14
《鄉愁》教案11-07
《鄉愁》經典教案10-27
鄉愁經典教案10-20
《鄉愁》的教案10-24
《鄉愁》 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