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閱讀課文基礎上,認讀新詞新句,并理解其含義。
2、通過閱讀,能舉例說出森林的美麗之處,并會根據課文內容將課文進行分段。
3、培養幼兒對森林的熱愛之情,激發幼兒爭當“森林小衛士”。
活動準備:
1、教具:森林、遼闊、嫩綠、蟋蟀、茂密大字卡各一份。
2、新詞小詞卡、小籮筐、早期閱讀書人手一份。
3、漢語詞典、錄音機及《鄂倫春》音樂帶和《森林》朗誦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鄂倫春》歌曲,導入活動。
(1)請大家欣賞歌曲:《鄂倫春》。
(2)這首歌喜歡嗎?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歌曲內容?
(3)歌曲里的人叫什么名字?他住在什么地方?
(幼兒回答,并認讀:森林)
(4)今天,我們就來閱讀新的課文——《森林》。
二、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幫忙解決閱讀困難。
(1)閱讀過程中,你哪里不會?請你告訴大家。
(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詞卡,請幼兒集體、個別認讀。)
(2)你還有哪里不會?
(教師將幼兒不會的字、詞、句寫到黑板上,師生共同閱讀。)
(3)看著黑板上的字寶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理解詞句含義,感受課文中的森林美。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詞語,哪句句子?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誰會用自己的話來解釋一下?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加以肯定,并鼓勵幼兒平日里學會查閱詞典,學會自己解決閱讀中的認讀困難。)
(2)課文里的森林美不美?你最喜歡文中的第幾段?它是什么內容?
(教師引導幼兒用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3)你認為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你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么分?
四、游戲:你說我舉
從你的小籮筐內既快又準確地舉出你聽到的字寶寶的名字。
五、思品教育
美麗的森林是樹的家;花的家;小動物的家。她會給我們的生活創造財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歡笑。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要關心她,愛護她。
六、集體跟錄音完整朗誦課文——《森林》。
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思路
自從我班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環保小衛士”后幼兒積極性很高,并利用休息時間和家人一起去社區、公園等公共場合間被人們一起的垃圾,孩子們發現垃圾中最多的便是一些花花綠綠的包裝袋。“老師,這些花花綠綠的袋子真漂亮,扔了真可惜”提出“這些被遺棄的帶子,我們現在還能做什么?”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動“有趣的袋子服裝”。
二、提出問題
這些用過的袋子,我們現在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三、探索與表現
1、談話引入袋子,引導幼兒認識袋子的類別;
2、談論:這些用過的袋子,我們現在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A、探究制作方法;
B、探究、服裝款式、美化新制服裝;
4、幼兒介紹、評議自制的服裝,教師小結;
5、教師與幼兒一起“服裝秀”;
四、特別提示:
1、活動中幼兒通過認識、感知、分類、操作、討論等一些劣活動,讓幼兒對袋子有了全新的認識,并通過廢物巧利用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2、幼兒的動手能力有較大的差異,能力差的幼兒可能會產生挫敗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教師要特別注意和鼓勵、支持、幫助這些幼兒給他們降低難度和要求,保護這些幼兒制作的愿望和信心,感受過程的樂趣;
3、注意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努力使每個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4、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帶子并作分類(教師在活動前進行嚴格的消毒),確保幼兒有足夠的操作材料;
5、出袋子外還必須準備多種輔助材料;如剪刀、繩子、雙面膠、泡沫塑料……等;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簡解:
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是大班階段幼兒需要建構的經驗。三角形是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取材較為方便,而在若干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不斷變化、組合的過程中,能夠挑戰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以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幾何圖形變化的樂趣,積累更全面的關于圖形變化的認知經驗。
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幾何圖形,同時也喜歡用幾何圖形進行拼搭游戲。此處活動借助了"變"這話題點,有目地鼓勵幼兒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擺弄、拼搭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不斷地操作和嘗試中,發現2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變出正方形、大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變出大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從而體驗圖形變化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理念:
本節活動的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從根本上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盡量發揮幼兒的能動性,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表現在材料提供上。"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習材料是幼兒解決科學問題、獲得科學知識、提高能力的基本載體。本節活動采用生活中常見的幼兒喜歡的圖形,體現了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
另一方面,注重呈現幼兒思維路徑。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精彩的課堂是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在本活動中,既考慮到幼兒對知識技能目標的落實,又考慮到情感、態度的需要。活動中,利用幼兒間的爭議、差異資源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質疑、爭論,直到意見統一,最大程度呈現出孩子的思維路徑。
活動目標:
1.感受幾何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2.在移動、翻轉幾何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幾何圖形變化的樂趣。
活動重點:
嘗試運用等腰直角三角形進行拼搭、組合,感受圖形的`變化。
活動難點:
在移動、翻轉幾何圖形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ppt、若干磁性等腰直角三角形、藍色軟墊。
學具:幼兒人手四個等腰直角三角形。
座位:呈現學習區和操作區。幼兒圍坐半圓形,地墊擺放在幼兒座位前方。
教學過程:
一、辨認圖形--喚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經驗
1.出示PPT,在不斷翻轉的圖形中,迅速指認圖形。
提問:孩子們,你們看到了哪些圖形?
2.小結:大班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雖然這些圖形在不斷的轉動,你們也能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
二、嘗試用2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變一變--構建新經驗
過渡:今天就來玩玩有關圖形變變變的游戲。我們就用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變一變,變出屏幕上的任何一種圖形。
1.幼兒自主拼搭兩個三角形,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孩子們,能不能變出來?誰來說說。
除了能變出正方形,還變出了什么圖形?
(請幼兒上前再現拼的過程,并分享拼搭圖形的經驗。同時,教師結合PPT,幫助孩子匯總零星經驗)
2.小結:有的時候轉一轉、移一移,多試幾次就會變出更多的圖形哦!
三、嘗試用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變一變--應用新經驗
過渡:你們真是了不起!原意再挑戰一下嗎?如果用4個像這樣的一模一樣的三角形,還能變出我們剛剛看到的圖形出來嗎?
1.幼兒嘗試用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教師巡回指導。
2.交流展示:變出圖形來了嗎?誰來說說?
這個圖形,有誰用了和他不一樣的方法?
四、拓展經驗,結束活動
1.剛才我們用了兩個這樣三角形和四個這樣的三角形變出了這么多的圖形,那更多的呢?
2.請各別幼兒嘗試一下用更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組合成一個大的正方形。
3.結束語:看來真難不倒你們。回到教室后還可以再試試哦!
【【精品】大班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精品】大班美術教案5篇03-07
【精品】大班安全教案三篇03-02
【精品】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六篇03-05
【精品】大班語言教案三篇02-04
蒲公英大班教案03-07
春分大班教案03-07
蒲公英大班教案03-07
大班春分活動教案03-08
大班版畫《鬼臉》教案03-07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