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母親》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母親》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識記有關老舍文學常識
B-了解記敘文可刻畫人物,表達情感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感激和懷念之情。
3、閱讀目標:體味作者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風格。
教學內容與步驟:
導入,母親是我們出生以后最先接觸到的親人,母親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曾經學習過朱自清先生寫的《背影》,今天讓我們大家再來學習一片描寫母親,母愛,以及母子親情的文章。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
第一部分,介紹作者。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這篇課文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我們在過往的學習中已經學習過老舍先生的文章,那位同學能夠將你所了解的關于老舍的信息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老舍的文學常識。)
學生回答,兩名同學相互補充完成,教師最后整理,幫助學生記憶。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出生于北京一個貧窮的滿族家庭,幼年家庭貧困。1913年近北京師范學校學習,1930年回國,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我們曾經學習的寫景抒情散文《濟南的冬天》就是創作于老舍先生在濟南任教期間。
老舍先生在英國游學時,寫出了他的英倫三長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著名長篇小說有《離婚》《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著名話劇作品《茶館》《龍須溝》,老舍先生因其在文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第二部分,講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時間順序的句子。
提問學生,找出表示時間順序的句子。兩到三位同學補充完整。
提示學生發現本文的記敘順序——時間順序。
2、讀完全文,同學們又沒有被這樣一位母親的行為所感動呢?思考一下穩中寫了怎樣的一位母親,結合文中的例子,小組討論總結出母親的優秀品質。
A勤勞、吃苦——3自然段
B熱情好客——10自然段
C貧而樂施——隨份子等
D善良隱忍——對姑母的態度
E樂于助人——11自然段
F堅強——13自然段
3、文中寫到這樣一位堅強的母親,在面對自己的子女的時候,卻曾經留下了四滴眼淚。為了自己的二女兒留下的四滴眼淚。下面同學們迅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母親為兒女所留下的“四滴眼淚”。
為哥哥留下的眼淚——3自然段
我升學時留下的眼淚——13自然段
我畢業時留下的眼淚——13自然段
我23歲時未被母親的愿望時留下的眼淚——14自然段
思考這些眼淚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出——“五四的母愛”的主題。
4、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對孩子有什么樣的影響呢?同學們能不能從文中找出這些影響的所在呢?下面同學們一邊在閱讀一遍課文,以便找出這些句子。
A、9自然段——愛花、愛清潔、守秩序。
B、10自然段——好客的習慣
C、12自然段——軟而硬的風格
D、12自然段——做人做事講原則,做人的道理
E 、17自然段——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
5、重點分析13自然段
母親對子女的愛總是無私的.、偉大的。課文中最能體現母愛“無私”和“偉大”的就是第13自然段。現在同學們迅速度以下課文13自然段,看一下這一段講了幾件事情。同學們可以根據你的判斷,講這一段分成幾個小的層次。
幾分鐘后,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
A、母親籌款送我上學——“母親做了半個月的難”
B、母親送二姐出嫁——細節描寫
C、母親送兒子返校——母親的心理變化——“笑了”“愣住了”“嘆出一口氣來”“給我一把花生”“走吧,小子。”
6、總結:回顧課堂內容——總結出關于這篇課文的一、二、三、四、五、六。
一、一條線索(時間線索)
二、兩大部分(介紹作者,講讀課文)
三、三件小事(課文重點13自然段體現母愛的三件小事)
四、四“滴”眼淚(母親在文中有四處流淚)
五、五處影響(母親對我的“五”處影響)
六、六大品質(母親最主要的六種品質)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預習課后題
2、準備課堂習作聯系,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用日記或書信的方式,寫一篇小文描述一下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的母親》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
3.了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善于發現文中語言運用的精彩之處,認真揣摩、品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筆下塑造的母親形象。
2、引導學生通過整體閱讀、重點體會、品味語言幾個步驟進行文本學習。
3.能借助課文前面的導語明白學習課文的重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母親的美好品質。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感激和懷念之情。
2、提升學生對濃濃親情的珍視。
重難點分析:
1、體會作者所說的“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義。
2、理解母愛的無私,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3、透過語言文字體會老舍先生筆下塑造的母親形象,體會老舍先生對母親的贊頌、感激、懷念之情。
課前準備:
閱讀關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關老舍先生的資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搜集到的資料,走近老舍。
(一)說說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自己對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師介紹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杰出藝術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體味母愛,走進文本。
(一)學生背誦有關母愛的詩句,吟唱有關母愛的歌曲。
(二)教師小結: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有無數贊美母親的作品。老舍先生在母親去世快一年后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他用飽含血淚的筆寫下《我的母親》,以此作為回憶。讓我們走進老舍和他的《我的母親》,去感受這位語言大師如何贊美母親。
三、初讀全文,把握文章脈絡。
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同桌說說老舍是
如何贊美母親的。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四、品讀課文,圍繞話題體會“母親”形象。
(一)快速閱讀課文,說說老舍筆下的母親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勾畫出相關的語句。溫情提示:可以從文中提取關鍵詞語進行概括。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二)交流自讀課文情況。
預設: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概括。
1.勤儉誠實,做事認真。通過語句“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終年沒有休息……殘破的銅活發著光。”來感受。
2.母親樂于助人,不怕吃虧。通過“給親友鄰居幫忙……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來感受。
3.母親的堅強。通過語句“北平有多少變亂哪!……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來感受。
4.母親對子女的愛。通過語句“母親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我由師范畢業……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來感受。在這部分,還有許多細微的詞句,要引導學生從一句話、一個詞或一個字中細細品味。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體味母親情懷。
(一)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并用一句格言式的話寫下感受。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二)學生伴隨音樂讀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讀完將自己格言式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課件出示音樂
二、默讀課文,理解“生命的教育”的豐富內涵。
(一)學生默讀課文,看從哪些語句中能感受到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反饋交流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表現母親給我影響的語段和語句。結合課文前面的導語,從以下幾方面重點理解。
1.“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留著。”
2.引導關注第六自然段,“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3.重點通過最后一自然段感受。
(二)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并總結:母親的勤勞誠實,做事認真,愛清潔,守秩序,待人真誠等良好品質及做人的宗旨,都是通過身教給予“我”深刻久遠的影響,因此是“生命的教育”。課件出示總結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特色。
(一)課件出示兩句話,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的。
1.“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這一句連用四個“怕”字,表現內心的恐懼,寫出了對母親的摯愛深情,語言表達則十分樸素。
2.“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無窮。
(二)學生小組互相交流其他類似的語句,品味作者平實而又千變萬化、意蘊豐厚、充滿韻味的語言。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四、書寫生字。
本文要求會寫的生字很多,但學生有困難的不多。重點指導“衍、倡、籍”的寫法。重在引導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
五、小練筆。
讀著《我的母親》,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或其他親人。寫一個片段,告訴大家你們之間的親情故事。課件出示話題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老舍先生的語言特點,將豐富的情感蘊含于平實的語言之中。
《我的母親》教案3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我”的母親是一個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兒女身上,為家庭奉獻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豐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會埋沒的普通婦女。作者抒發了對母親的懷念、贊美之情,也表達了對舊社會婦女的同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作者,識記字詞,揣摩語言,學習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來表現母愛。
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學習文章敘議結合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母愛的至高無上,產生對婦女被舊社會壓抑和埋沒命運的深切同情,從而更加熱愛新中國、熱愛新生活。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學習文章敘議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敘議結合表達中心。
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要點:抓住文章截取的亮點重點分析,通過細節深入分析母親細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字詞教學
2.作者簡介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潤,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自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起,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6年與沈鈞儒、李公樸等七人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本民抗戰》等刊物,積極宣傳團結抗戰,反對妥協投降。著作編有《韜奮全集》《韜奮文集》等。
鄒韜奮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散文作品。
二.導入新課
有人說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是母愛,是人類最高尚純潔的、美好的感情。”同樣是至愛親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寫父愛,而課文是寫母愛。讓我們來欣賞作者是如何寫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吧。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感受母愛
四、交流互動 合作探究
1. 快速瀏覽全文,并給文中的四件事加上小標題。
四個片段:元宵夜的“巡閱” 、涌流的.淚珠 、豐富的內心世界、 勞碌的身影
2. 作者深情地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四個片段,哪些話語、哪些事情、哪些細節最讓你動情?你還記得自己的母親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嗎?
第一個片段中最感人的話語是:“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著她的容態,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這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這個細節真實而傳神,表現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我自己嗚咽著,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這個細節描寫表現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第四個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境描寫,以寂靜的環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是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頗為真摯動人。
五.比較閱讀
朱自清《背影》與鄒韜奮《我的母親》,比較兩文的異同點。
《背影》《我的母親》都表達“至愛親情”的主題,都是回憶性的敘事紀實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建文章的;而《我的母親》是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四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
六.質疑交流
1.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讀了課文后,你認為鄒韜奮成長的家庭環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鄒韜奮成長的家庭仍是一個封建家庭,婦女在家庭里沒有地位,母親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母親早逝也說明當時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極差。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鄒韜奮成長的這個家庭環境重教育,重文化,對子女要求嚴格,這是好的;有母愛的溫暖,有母親努力勞作的榜樣,有文學熏陶,這些也是好的,但是體罰是不可取的。
2. 創設情境:文中的父親愛不愛孩子,為什么?他的教育方式正確嗎?
七.自主小結
本文深情地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幾個片段,表現了母親的可愛性格和能干才華,表現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八.課外拓展
模仿本文“四個片段”的寫法,寫自己的母親
九.布置作業(課后練習及相關配套練習)
《我的母親》教案4
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識記重點字詞,復述課文大意。
2. 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國傳統的母親形象,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
教學重點:
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
教學難點:
學會怎樣表達人物品性,怎樣表達感激之情。
一、導入新課:
上課!(起立!老師好!)請坐!我是這學期實習老師,我叫李靜。(板書姓名)這節課由我來和大家一起學習。
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播放《母親的勇氣》,2分40秒。(打開幻燈1,打開超鏈接)
看完這個短片你有什么感想呢?(單擊鼠標,呈現問題)請同學起來回答。(感動、偉大、母愛的無私、母愛不會因距離和時間改變方向)(單擊鼠標,呈現答案)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母親的文章,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切至幻燈2)
二、教學目標:
先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切至幻燈3),同學們來齊讀一下。
三、胡適及其母親簡介:
接下來我們來簡單的認識一下作者胡適。(切至幻燈4)A同學你來讀一下。
(胡適,現代學者、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一生取得35個博士學位(包括名譽博士)。1917年任北大教授,1946年任北大校長,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
讀的'很好,請坐。同學們看完胡適的簡介之后有什么感受呢?B同學來說一下。對,胡適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那么這位偉大的學者的母親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切至幻燈5)C同學你來讀一下。
(馮順弟:年幼時勤快賢惠。16歲嫁到胡家,與胡適的父親胡傳相差32歲。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適。胡適三歲時,胡傳病逝。她23歲守寡,終年46歲,一直守了23年的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個親人:三子胡洪佩、父馮振爽、妹馮玉英、弟馮成厚、長女胡大菊、長子胡洪駿、長孫胡思明。)
讀的很好,請坐。同學們早讀的時候都已經讀過這篇文章了,現在又看了胡適母親的簡介。現在請同學們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胡適的母親》(切至幻燈6)
(用一個詞來形容胡適的母親:
我覺得胡適的母親是一個------的人)
可以討論一下,略停頓半分鐘。D同學你來回答一下。好,請坐。E同學你認為呢?用的是課文中的詞對嗎?在課本的哪一頁哪一段?好,同學們標記一下。
四、整體感知:
同學們對母親的形象已經有所認識了,下面給你們五分鐘的時間來默讀文章,讀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作者寫了一篇這么長的文章,想要表達什么感情呢?(切至幻燈7,呈現問題)
《我的母親》教案5
(一)導入
屏幕顯示:
以大海為背景,左上方寫著《我的母親》——老舍,右下方是老舍圖像。左邊字幕:母愛、生命的樂章。
母愛,是人類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頌母愛,懷念母親便成為許多文學作品的主題,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體會書寫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就是這樣一篇質樸感人的回憶散文。
(二)審美閱讀,情感體驗
1、母親的形象美
老舍的母親并不識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婦女,但她畢竟又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她為中華民族生養了一位偉大的作家,給他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習慣、為人處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種積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優良傳統的美德。那么,在老舍的眼中,母親具有怎樣的品格?母親對“我”進行了什么樣的“生命的教育”呢?
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跟著作者走進他貧寒的家,去認識那位偉大的母親。
學生閱讀思考、概括,屏幕顯示:
母親的形象美 勤儉誠實
吃苦耐勞
熱情好客
謙讓隨和
善良堅強
作者通過回憶展現了這位普通勞動婦女真、善、美的靈魂。
學生閱讀思考:文中哪些飽含深情的議論抒發了老舍對母親的崇敬和緬懷。
明確:正如課文第12段中寫到“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17段也有這段話:“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這就是文中母親的形象美。
2、母親的情感美
母親對兒女的關愛無須太多的言語,這正是母愛深沉偉大之處。老舍先生能從母親無言的表情和舉動中體悟到這份真情。
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有關母親流淚的細節描寫。
明確: ①哥哥外出學徒,做工,母親“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 ②為了讓“我”讀師范,母親四處籌來“巨款”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 ③“我”畢業,“我”說“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 ④當“我”違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結婚的意愿時,盡管多有不滿和失望,母親依然尊重兒子的選擇,“含淚點了頭”。
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以上片段。
讓學生在母親的瑩瑩淚光中體驗到:母親那寬容的心和無私的愛。
作者的筆深入到母親的內心世界,不在于為人物尋找驚天動地的壯舉,也不在于對事件進行細膩的描寫,而是在敘寫時抓住了最能體現人物內心思想情感的富于表現力的動作、神情和語言。作者在概括性的敘述中間,以簡練傳神的細節描寫刻畫母親的形象,傳達對兒女的關愛。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再找出本文中幾處極富表現力的細節描寫,體驗母親的真摯情感。
例①:(三姐出嫁時)當花轎來到我們的破門外的時候,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那是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地走去。
例②: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教師引導學生體驗母親的內心情感:
①作者以簡潔的神態、動作描寫,在極短的篇幅內將母親內心對兒女難舍難分,又怕兒女為自己擔心而強抑悲痛的復雜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②“笑”、“愣”、“嘆”、“遞”一連串的動作描寫,畫出了母親此時此刻心潮的起伏線:由高興的巔峰跌入失望的谷底,再強忍失望之情“平靜”讓“我”離開,讀者不得不嘆服于母親那顆寬容慈愛的'心。
教師整理歸納,屏幕顯示:
母親的情感美寬容
無私
堅忍
(三)情感表達
聽老舍先生追憶逝去的歲月和永恒的母愛,讓讀者與他一起體味人間這彌足珍貴的真情。此刻,同學們心中一定有許多想說的話,這時,要求同學們搜索記憶的點滴,展現生動的細節,抒發真情。
教師補充:
“兒女各奔東西后,對母親是一種溫柔的煎熬,也許母親老了,走不動了,但你還是把兒女的照片和音訊當成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信物……”
“娘的腳冬天也是裂很大的血口子的,娘用塑料布扎上,一瘸一拐的去挑水,一想到這,我的眼淚怎么也止不住……”
“我小時候鬧蛀牙,疼得哇哇大哭……睡著了牙就不疼了。有一夜是這樣的,我枕著母親的胳膊哭著鬧著就睡著了,就那樣的一個姿勢母親竟堅持了一夜,母親說不敢動,怕我醒了牙疼……”
“母親的話卻有些顫抖:‘孩子!媽與你天各一方,看不見摸不著,突然間電話不通了,我能不擔心嗎?’母親一再囑咐我別在手機快沒電時給家里掛電話。”
……
(四)拓展
推而廣之,在我們的記憶中,從古到今,有哪些頌揚母親的故事和詩?
補充資料:
孟母為了選擇孩子成長的最佳環境,三遷其居,培養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亞圣”;歐陽修四歲喪父,母親用葦稈在沙地上畫字教他認讀,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教導出一代名將,千古英雄……
教師整理歸納,屏幕顯示:
永恒之光孟母三遷
歐母教讀
岳母刺字
……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親。”
……
(五)總結
母親的偉大還在于:母親千辛萬苦養育孩子,一旦國家和民族需要時,母親又毫不猶豫地獻出她們的至親至愛,放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的故事片斷,然后屏幕顯示:
是母親養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當祖國需要時,母親又義無反顧地獻出她們的孩子,母親是崇高的、偉大的、無私的。母親的人性美、人格美閃爍著永恒的光輝,照徹天地和宇宙,貫穿遠古和未來。
《我的母親》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文意、概括 . 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出母親的品性、特點。
2、了解胡適極其母親身上代表的文化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激。
2、理解文章中關鍵語句含義。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導言: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作者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親,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讀讀這犏文字,了解這位學者少年成長的歷程,也許對你會有許多啟迪。
2、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提倡文學改革,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1902年創作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
二、檢查預習
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縐縐(zhou) 綽號(chuo) 吹笙(sheng) 侮辱(wu)
摹畫(mo) 眼翳(yi) 舔去(tian) 庶祖母(shu)
2、解釋下列詞語:
責罰:處罰。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質問:責問。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噪、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提示及要求。
2、抓住字詞關鍵句、段。
3、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辯清字型。
4、讀完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
5、理清文章結構。
四、學習課文內容
1、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值得思考的問題,集中起來加以討論。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交流:
提問: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
明確:“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提問:為什么說她有是“嚴父”?
明確:插入胡適家庭背景資料介紹。
提問: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這些事情突出母親的什么品質?
明確: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⑴ 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⑵ 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的責罰我。
⑶ 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氣。
⑷ 受了兩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⑸ 聽了王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以下品格: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帶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五、探究活動
請你就作者母親為為人,教子方法,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求統一答案,也可以聯系自己一生活動實際暢所欲言
六、小結
這是一首質樸動人的對母親的頌歌,作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記下自己的怒親這可親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頌歌“愛”的感情貫穿全文。
七、布置作業
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管束、 責罰、 氣量、 廣漠、 質問、 寬恕、 文縐縐
二、朗讀下面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加粗詞語的含義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在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的待人 接物的和氣,如果無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細細體會品味語句中暗含的意義,以學生的理解為主,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三、體會文章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學生朗讀課文交流心得。
明確:文章在平淡的語言下,多了一份感情,這份寬廣,持久的母子之愛,談白描的顯示出那樣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當然不是憑借什么宏偉的結構和華研的文字,而是仗憑它的平實;
平時的語言,樸素明凈,把母親的性格刻畫出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叫醒”,“催我去上早學”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舊中國,女性的地位低級。更何況胡適之母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主婦,她身為寡婦又兼后母,除了巴望親生兒子“踏上”他“老子”的腳步外,還期盼什么/所以“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嚴任父”。對于非己所生的兒子,媳婦,母親則“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實在容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門去”,母親忍辱負重的痛苦形象,只通過這平淡的敘述,便躍然紙上,并在讀者的心中碰出同情的音響。沒有華麗的詞藻的推砌,對母親之愛到顯得深沉而質樸。
其實,平時的風格來源于作者的真情實感。因此任何虛情假意,矯揉造作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通讀全篇,我們能夠感到胡適對母親的深深愛意。胡適作為書香門第的后代,在幼年時期接受的便是論述傳統儒家忠教仁愛的`倫理教育以后又從朱子《小學》中,學會了“ ”因而對于母親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說出了家鄉“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當然,對于自己的母親,也就愛的更深,“如果我學得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的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愛母子情、敬母子意,透過字里行間,強烈涌現出來。感情子真、子純,動人心眩。
四、比較欣賞
在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寫“我的母親”之作甚多 ,可選一些優秀的作品。
讓學生進行比較欣賞。寫成讀書隨感一篇。
推薦篇目: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如:游子吟(猛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的歸。
誰言寸草心,報德三春輝?
又如:歌曲《媽媽的吻》《燭光里的媽媽》《母親》等,通過欣賞歌曲,來感受教育學生珍惜母愛,學會孝敬母親。
小結:本文是著名學者胡適自轉──《四十自述》中的一個章節。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成長所深遠影響,向我們再觀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母親”形象,學習這篇課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啟迪的同時,能從中了解和感情的語體特點,這篇文章的語體特點主要是質樸自然,平時中喊有真摯的感情,既表現了自轉的語體特點,又體現了作者仍感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三。
《我的母親》教案7
一、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教師應幫助學生尋找并打開進入作者心靈的精神通道,讓學生通過文本與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閱讀實踐中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養。
任何文本或話語都是由一定言語材料組合而成的,它外顯為一定的語言文字形式,內含著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語文課的味道在于"細讀品味",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觸摸作者的內心世界,在反復涵詠的過程中碰撞情感的火花。
二、文本解讀:
《我的母親》節選自《胡適自傳》中"九年的家鄉教育"部分,文章重點不是寫母親的形象而是寫母親對胡適的訓導和影響,表達胡適對母親真摯而深沉的感激之情。文章語言質樸無華而又飽含深情,讀來讓人感動不已。
三、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干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從作者質樸的文字中品讀出母親對作者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對母親深沉的感激之情。通過此文的學習,培養學生體味母親、學會理解、懂得感恩的情感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文章重點寫了母親對胡適的言教和身教,整堂課立足這一點,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段、句、詞來感受和體會母親對胡適的教育和影響。因為母親這種的教子方法與現代社會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困難,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體驗胡適的心理,從而理解母親的這種獨特的教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作者照片、簡介。
學生談對胡適的印象、感覺。
教師引出課文:許多名人、偉人的背后都站著一位偉大的母親。
(二)與作者對話。
作者最想對母親表達的是什么感情?找到直接抒發作者對母親感激之情的段落(4、13兩段)并朗讀,細細品讀關鍵詞句,如:第4段中的"恩"和第13段中的"極大極深的.影響"、"如果…"、"都"等詞句,從中感受胡適對母親真摯而深沉的感情,并理解文章主旨:感激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和極大極深的影響。
(二)與文本對話。
從4、13兩段中的"訓練"和"影響"分別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兩部分內容:5-7段、8-12段。
1、母親對胡適的"做人的訓練"有許多獨特之處,對此你如何看待?
在這一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可能會生發出一些獨特而富有個性的理解和感受,可能會談到"我能夠理解胡適母親教子方法,我從中感受到母親對胡適的期望和慈愛";也可能談到"如果我母親也這樣教育我,我一定受不了,胡適怎么會忍受得了呢";還可能談到"母親每天嘮叨,我會嫌她煩,不理她"等等,一些因為學生不同生活經驗而產生的個性理解和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探尋胡適的心理,在討論和品讀關鍵詞句中感受母親對胡適的教之嚴中深藏著愛之慈,深藏著母親對胡適的期望,教案《浙江省優質課《我的母親》教學設計+點評+反思》。也正因為母親這種獨特的"做人訓練",使胡適一步步朝著"完全的人"發展。
2、母親對待他人和對待胡適的態度是不同的,胡適當時的心理是怎樣的?
由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細微處,找到母親與其他人相處時胡適的所見、所感:母親如何對待我的敗子大哥,如何對待我的兩個極難相處的嫂子,又是如何面對浪人五叔。在對關鍵詞句的品讀中感受母親的寬容、仁慈、溫和的性格;同時學生也找到體現胡適當時的心理的句子,如第8段中"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第9段中"我漸漸明白…"、第10段中"我總聽見前堂…我開了房門…"從中深入體會胡適當時的心理,感受母親對胡適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
3、引入材料:梁實秋談胡適、彭紅《好人胡適》,具體感受母親對胡適極大極深的影響。
引入材料:胡適的《奔喪到家》和《先母行述》中的語句。進一步感受胡適對母親真摯而深沉的情感。
(四)朗讀最后一段結束本節課。
設計創意:
1、直入主題:課堂一開始,學生在問題"胡適對母親最想表達的感情是什么?"的引領下進入作者心靈,直接觸摸作者的內心世界,并在品讀詞句中深化自己的感受、深刻領會文章主旨。
2、促進生成:在"與文本對話"環節中,問題:母親對胡適的"做人的訓練"有許多獨特之處,對此你如何看待?這一教學問題的設計,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對話的平臺,促進課堂的生成。
3、文本細讀:本設計重視引導學生從文本的細微處品讀文章,在咬文嚼字、反復涵詠的過程中交流感情、碰撞思想,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我的母親》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胡適的成長經歷,理解、思考母愛及深遠意義。
2.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
3.從文中獲得有益的人生體驗和啟迪。
4、聯系生活體驗,體會母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概括提煉母親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的深層內涵和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品味探究法 ,拓展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介紹
現代詩人、學者。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人。生于一個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時就讀于家塾,習四書五經。9歲起熟讀多種中國古典小說。
五四運動前后曾任《新青年》雜志編輯,為新文化運動著名人物,也是最早嘗試白話新詩的創作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著有《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論學近著》、《白話文學史》(上)、《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等。
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歲)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選自《胡適自傳》。
三、整體感知
1、積累字詞
文縐縐( zhōu ):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穈( mén)
庶( mén)祖母:舊時稱祖父的妾 翳( yì):舊時稱祖父的.妾
2、理清脈絡
(一)“我”的童年 1-4 鋪墊引入
(二)“我”的母親 5-13 主體敘述
四、引導學生把握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切入對課文主體的學習。
1、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2、提問:哪個詞語最能反映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感謝)
作者從母親身上學到了什么?
五、賞析探究
1、在第一部分找出一個能概括“我”性格特點的詞語。說說形成這一性格特點的原因。
文縐縐—— 身體弱 母親管束 鄉人認同
2、文章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哪些事件?作者感到惋惜的事有哪些?
(1)童年學習和游戲:喜歡看書愛學習 最活潑的游戲
(2)失去了兩次機會:不能學音樂 不能學畫畫
3、前3段及第4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童年生活,除了看書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撼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銘記永久,而且影響巨大。)
前3段為下文寫母親作鋪墊,而且與結尾相呼應。
第4段自然過渡,引入對母親的回憶。
4、4-7自然段哪些句子概括母親的品行?在文中劃出。
“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是我的
嚴師,我的 “慈母。”
5、 文中具體寫了哪些事例來表現既是“嚴師”又是“慈母”?
(1) 每天要“我”反省錯誤
(2) 督促“我”勤奮學習
(3) 懲罰“我”說輕薄話的行為
(4) 為“我”舔病眼
6、 概括這些文段的內容?
寫母親對我的嚴格管教與慈愛。
五、體會情感
文章字里行間都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愛戴和感激之情,但文中極少有直接抒情 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體現的?
例:“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
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從這些極為平實的敘述語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愛戴和懷念之情。)
六、課堂小活動
(本文段刻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母親形象,她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日夜操勞,作出了無盡的奉獻。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下面,請大家仿照本段落的寫法,講講發生在你和父母之間的故事,并談談你的感悟。)
七、作業:完成一課一練。
《我的母親》教案9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胡適的《我的母親》選編在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原文選自《胡適自傳》,它的體裁是傳記。這個單元的專題是:人生軌跡,選編的課文有的是回憶錄,有的是傳記,講述的是作者一段難忘的人歷程,都是屬于記敘類文章。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在八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繼續了解敘事作品的特點,注意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
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增強社會人生的體悟與觀察,感受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另外,文章語言極其自然、質樸,但又含意豐富,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學習。同時本單元語文綜合實踐《獻給母親的歌》也是這篇課文向課外的延伸。
2、教材特點:
這篇文章是作者40歲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作者寫童年,寫母親,飽含深情,把自己的成長與母親的教育緊緊聯系在一起,由此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理解與感激。文章又極其自然、質樸,很好地表現了母親深摯的愛子之情和優秀品質,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
3、教材處理:
教學本文應該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注意學生情感體悟和語文視野的開拓和人文素養的積淀。為此確定本文教學的目標、重難點等。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理解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 了解作者;
能力目標
1. 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
2. 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出母親的品性、特點。
3.學習本文自然、質樸而又含意豐富的語言。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親情,引導學生關心家庭,關心父母,培養他們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形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態度。
(2)教學重點:
(1)概括事件和母親形象特點
(2)感悟作者對母親感激之情
(3)教學難點:
品味自然、質樸,但又含意豐富的語言
(4)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識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
第二課時:課外的延伸,拓展視野,增長見識,豐富語文素養。
二、說教法與學法:
1、以培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由課文向課外拓展來組織教與學的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遵循“整體感知--局部揣摩--作品感悟--課外拓展”的學習規律,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技能訓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了解內容,最終實現提高品味語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
2、在教學中以競賽活動、媒體演示引出課題,把學生朗讀、默讀、品味、積累、表達交流合為一體,在了解文章內容,概括文章要點,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充分感受文本的自然、質樸含義豐富的語言。
3、學生的學習活動圍繞即定的目標展開,通過朗讀、默讀、品味、模仿、游戲,進行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產生自行學習的內在動機。
三、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課前預習--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課堂學習--細讀文本,整體把握
三、課堂品析--品味語言,局部揣摩
四、課后練筆--我有話說,作品感悟
五、課外延伸--表達交流,綜合實踐
四、教學互動過程具體如下:
(一)課前預習--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課前布置)
1、默讀提示及要求:
①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
文縐縐 綽號 庶祖母 吹笙 摹畫 眼翳 舔去 侮辱
②了解作者及相情況
作者簡介:胡適(1891~1962),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提倡文學改革,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1920年創作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 本文是著名學者胡適自傳--四十自述>中的一個章節。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成長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向我們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母親”形象。
②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抓住關鍵句、段。
③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這些事情突出母親的什么品性?
(二)課堂學習--細讀文本,整體把握(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板書課題--我的母親
2、檢查預習:
(1)字詞競賽:
文縐縐(zhou) 綽號(chuo) 庶祖母(shu)吹笙(sheng) 摹畫(mo) 眼翳(yi)舔去(tian) 侮辱(wu)
(2)速讀搶答:母親在文中充當了三種身份,哪三種?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慈母、嚴父、恩師
文中句子:第(4)段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第(6)段“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3、聽課文錄音朗讀,思考:
1、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
表現母親的慈母事情
(1)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
(2)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表現母親的嚴父事情
A.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B.晚上,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
C.我說了輕薄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表現母親的恩師事情
A.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
--表現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B.如何與我的兩個嫂子相處
--表現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
C.聽了五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表現母親的“剛氣”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活。
2、文中哪句話點出母親對作者的影響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
即文章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深刻的影響。我14歲(其實只有12歲零兩三個月)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20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三、課堂品析--品味語言,局部揣摩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2.在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作者當時已是大學者、大名人,卻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這合適嗎?
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體現了作者謙虛、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4、請學生再選擇一些類似的語句并把相關詞語標示出來。
四、課后練筆--我有話說,作品感悟
1、試對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式作一點評論
2、請學生發言。
五、課外延伸--表達交流,綜合實踐
為把課文向課外綜合實踐延伸,結合本單元語文綜合實踐《獻給母親的歌》,并結合農村學生和農村教學實際,教師布置學生分組,用一周的時間去準備以下內容:(綜合性學習要充分考慮農村學生的特點)
(1) 收集有關母愛的古代詩詞;(古代詩詞組)
(2) 收集有關母愛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組)
(3) 收集有關母愛的歌曲歌詞;(歌曲歌詞組)
(4) 收集有關母愛的音像作品;(音像作品組)
(5) 收集有關母愛的感人事跡;(母愛故事組)
(6) 準備有關母愛的寫作交流。(各生均需做)
《我的母親》教案10
重點研讀課文,把握作者的語言特色:
一、分析課文內容第6節、第8節:
第6節:反復說“我”,是感情激動的反映,前一個“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難過,飽含心疼母親的感情。
第8節:“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辛苦。“終年”二字突出了母親一年到頭的勞累,“鮮紅微腫”則將母親辛勞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來。
“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對比鮮明,從對比中顯出母親作事認真。
“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杰出,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這一處白描從一個側面表現母親的勤勞,平實的語言中透出幾分鮮明和生動。
二、講析第12節:
指名朗讀第12節,思考:可分幾個層次?寫母親什么樣性格品質?語言特點如何?
1.分兩層:
第1層(……“她的淚會往心中落”)記敘母親在兵荒馬亂中表現出的堅強個性。
第2層(“這點軟而硬的個性”……)寫“母親”對“我”的人格影響。
2.寫母親的堅強,既概括又具體。
⑴聯軍入城搜家時母親鎮定自若地保護兒女。
⑵北平無數次的變亂中母親不慌不哭,從無辦法中想辦法。
⑶為一家人的生計考慮。
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這處是歸納起來寫。
“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說得何等精辟。所謂“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樣做人,“我”的生命滲透著母親的熏陶。也可以說母親在為人處世、習慣品德方面給我的影響。
三、講析第13節:
齊讀第13節
主要寫三件事:
1. 寫母親籌備“巨款”,送“我”上學。
2. 寫母親送三姐出嫁。
3. 寫除夕之夜母親送“我”返校。
這三件事的內涵在于表現偉大的、無私的母愛。①在家境十分困難的情況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校,母親知道后不但不怪“我”,還想方設法籌齊了“保證金”,“含淚把我送出門去”。這里作者沒有對母親作具體的描寫,而是把鏡頭對準了這令母親“作了半個月難”的保證金上,這筆“巨款”豈止是母親全部的愛,也是母愛對兒子的全部希望。②三姐結婚,如同割去母親的右手。文章將母親的愛女之情凝聚在一個細節中:“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這一特寫鏡頭的背后,我們看到了支撐母親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顆熾熱的愛女之心。③第三件事作者重點寫母親的神態和語言。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只一個“笑”字,就將母親見到兒子的那種喜出望外的心態和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聽說“我”還要回校時,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嘆出一口氣來”。這一“愣”一“嘆”里包含了豐富的心理活動,反復咀嚼,令人感動。臨走時,母親遞給“我”一些花生,說了聲“去吧,小子!”母親的這句話聽起來極普通,仔細品味,卻別有深情,這里有母親的理解,母親對兒子全部的愛,令人潸然淚下。
四、品味語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這一句中,“掙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動作隱含著母親送女兒出嫁時依依不舍的內心活動。而“去吧,小子!”這句話中又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潛臺詞。
2.作者善于運用白描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白描是中國畫傳統技法之一,它是不著顏色,只以“墨線”勾勒形象的“輪廓”的一種畫法。作者描寫人物形象時也采用了這種方法。如“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句精彩的白描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辛苦。“終年”二字突出了母親一年到頭的勞累,“鮮紅微腫”則將母親辛勞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來,再如“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這一處白描從一個側面表現母親的勤勞,平實的語言中透出幾分鮮明和生動。
3.以無華的語言表達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語言淺顯通俗,自然流暢,他善于將那些大白話、大實話調動得千變萬化,意蘊豐厚而富有韻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這一句連用四個“怕”字,表現內心的恐懼,寫出了對母親的摯愛深情,語言表達則十分樸素。再如“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辛勞困苦。”句中“找飯吃”寫得通俗極了。“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這一句充滿了感情,但語言卻是大白話。
五、討論:
“情”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能否引起讀者的共鳴是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本文語言樸實但卻情深至誠。我們在學習在學習文章之余,品位作品的語言之后,對這份深厚的母愛親情,又有什么感想呢?
提示:可以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來探討如何來對待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偉大無私的母愛(結合畢淑敏的散文)
《我的母親》教案11
《禮記學記》中說“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我對此深信不疑。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最近,剛剛完成了《我的母親》的課堂教學更覺先賢之說的正確。于是整理了教學的設計并附上反思。以期“能自強”。
第一步:根據學情定目標
作為中職一年級農業專業的學生,已經較好地掌握了部分閱讀方法。通過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初步了解了散文的特點,積累了必要的知識。
學生可以明顯區分寫人記事的散文與寫景抒情散文。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合作交流能夠完成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90后”的職校生個體發展差異大,辨別能力比較弱,對感情的關注、理解有待加強。但他們都渴望認識社會,而且參與性比較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教師的有效引導,可以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認識。
綜合以上論述,我設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
目標一:把握文章內容,從具體事件中提煉母親的品性,概括母親的形象。
目標二: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文章質樸之中蘊涵深情的語言風格。
目標三:感受親情,激起心靈的共鳴。
其中,“從具體事件中提煉母親的品性,概括母親的形象”為學習重點;“品味文章質樸之中蘊涵深情的語言風格”為學習難點。
第二步:綜合考慮定方法
我在本文教學中主要采取情境教學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組織教學。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利用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建立合作交流的平臺,突破學習重難點。
第三步:課堂實施
(一)激趣導入
在課前休息時我就開始播放閻維文的歌曲《母親》,營造學習氛圍。上課后,我展示形象直觀的圖片。并通過一系列貼近生活的提問引出了“母親”這一形象。再由“母親”這一話題引導提示:“今天我們學習著名學者胡適先生所作的《我的母親》,了解一下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這位母親是怎樣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的?”
(二)自主學習
1.在課前自主學習這部分,我安排的內容主要是掌握字音、字形、字義,了解作家作品等。我在課上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抽查,并讓學生互相點評。
2.課內自主合作學習部分。
為了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提煉、運用的能力。我提出了問題:提煉母親的品性,概括母親形象。我引導學生自主設疑,學生提出了如下兩個問題:
①文中寫了胡適母親哪些事?揭示了母親怎樣的品性?
②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充當了什么角色?
圍繞第一個問題,為了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可望而又可及,我指導學生要盡可能科學地將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逐步解決。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方法,對問題做了如下分解:①文中哪幾小節內容寫了母親的事?②文中寫了胡適母親與哪些人的事?③寫了胡適母親與這些人的什么事?④這些事體現胡適母親怎樣的品性?我又提供表格幫助學生降低問題難度。學生通過篩選文本資料,認真思考、合作探究后得出了結論。
第二個問題學生也用同樣的方法順利找到了答案。各小組積極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
我順勢引導學生總結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學生由剛才的分析過程自然總結出:文章是通過把人物放在特定環境中,敘述人物的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三)發現質疑
學生根據課前預習,以及課文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難處發問。由我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生活經驗,結合文體特點逐一解決。并由此引出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并不僅僅只有言傳還有身教。”這一話題。
(四)深入剖析
我播放了《媽媽洗腳》這一則大家熟知的公益廣告。并由廣告內容總結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而拋出問題:“胡適從母親的`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影響?”學生通過研讀文本,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很快給出了答案。
(五)歸納總結
利用問題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做了兩方面的歸納總結。既讓學生對課文有更為系統的了解,又指出了學習寫人散文的方法,同時還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六)拓展延伸
提供了閱讀素材:詩歌《游子吟》,短文《耳光》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同時引導提問“這些作品都是怎樣塑造感人的形象、表達真摯情感的?”借此進一步指導學生要從典型的事例入手表現人物形象(例如母親縫衣服,父親打耳光等),還要注意體會選文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厚情感。
(七)作業布置
我布置了兩項作業讓學生課后完成。
1.回家主動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為他們洗一次腳),并與父母交流各自的感受。
2.用筆記錄下和父母在一起的感人瞬間。可以寫一篇記敘文;也可以寫一封信。注意選取典型事例,表達真實情感。
《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教學讓我感受很多:
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興趣、感動讓我感到我自己的小小的成功之處:我選用了較為科學合理的教法學法。通過發現質疑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拓展延伸環節我通過比較閱讀、感情表達,不僅延伸了感情,貫穿了德育內容,還緊扣語文教學的特點,切實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從作業和測試的反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學生的熱情很高,課時表達出來的語言并不十分貼切,基本的語文知識也掌握不足。如何將語文知識教學更好的貫徹到教學中去是我應該反思的問題。
《我的母親》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內容,課文追述難忘經歷,展現生活畫面,揭示母愛的偉大,使學生受到正確的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教育。本著這個目標,我將本節課進行大膽延伸,用資料和聲音讓學生用心感受、體驗、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
學情分析
初二的學生逆反心理很強,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而且學生與父母之間有代溝,有很多學生不理解母親對他們的.關愛。所以,教師讓學生感受親情,激起心靈的共鳴,然后引導他們關心家庭,關心父母。從而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他們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形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態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圍繞我的母親的發生的幾件事和母親的品性;教學過程中,通過一些身邊事例的介紹,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關心他人,能長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替他人著想;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能有家庭責任感和關心他人意識;形成換位思考變換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別人的感受,并通過理解感悟學會換位思考;通過學會評價他人和回憶自己的做法的過程,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感受親情,激起心靈的共鳴,然后引導他們關心家庭,關心父母。從而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他們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形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復習圍繞我的母親的發生的幾件事和母親的品性,培養他們家庭責任感。
教學難點: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關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替他人著想。
《我的母親》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表達方式。
3.學習老舍的寫作方法,感悟情真意切的語言,體會真摯的感情,在寫作時要說真話,表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立足文學單元,通過本課的學習,讀母親的形象。體會老舍從母親身上受到的是生命的教育,進一步感受老舍的人格魅力。
2.品詞析句,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鑒賞作者筆下所塑造的偉大母親形象,感受母親美好品質,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感激和懷念之情,體會作者強調母親給他的“生命教育”提升學生對濃濃親情的珍視。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通過品詞析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師:同學們,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又步入了一個文學單元——“平民寫家”老舍。我們走入了老舍的世界,做了很多事情,大家想一想,這段時間我們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們讀了老舍的《養花》
看了電影《駱駝祥子》
上網搜集了關于老舍的資料
―――
師:是啊,我們了解了老舍的生平,讀了很多他的作品,還看了電影,對老舍有了初步的了解,老舍就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很真實的人,從別人對他的評價和他的生活,不難看出他的人格魅力和性格。他善良,勤勞,淡泊名利――。他的母親給他的影響很多,上節課,我們一起跟著老舍先生回憶了他的母親,大家回憶課文,文章圍繞著母親都寫了些什么?
明確:
(1)日夜操勞
(2)與人相處
(3)遇事冷靜
(4)籌集學費
(5)獨自過年
師:這節課,我們就跟隨這作者走入字里行間,走入老舍的內心。走入老舍的情感世界,去體會老舍與母親之間濃濃的親情。
二、出示中心話題
師: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這樣寫到“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
中心話題:
母親傳給“我”哪些好的性格和習慣?結合課文的語言文字,以及你讀的作品和搜集到的資料來談一談,并體會著讀一讀。
師:請同學們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先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看法,一會我們全班交流。
生:小組學習
三、全班交流
預設1 日夜操勞——勤儉誠實
(1)“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
①從這里體會到什么?
②為什么母親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
③想象,是怎樣的勞作讓母親的手終年鮮紅微腫嗎?
(2)“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的雪白。”
①從這里你感受到什么?
②母親是怎樣將這樣的襪子洗得雪白的呢?你能想象出來嗎?
③為什么母親要這么做?
(3)“晚間,她與三姐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補到半夜。”
白天,母親辛苦勞作,晚上還要忙到半夜,可以說母親日夜操勞啊
(4)“忙碌中――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拓展:母親這些習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成年后依然保留著。在老舍的《養花》一文中寫到“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者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幾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搶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轉,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啊!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小結:母親用她那雙“終年鮮紅微腫”的雙手,教給我做人要認真,要勤儉,要誠實,要熱愛勞動。
預設2 與人相處——有求必應
①“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她寧吃虧,不逗氣。”
從這可以看出什么?
②“有求必應”是什么意思?母親還會為別人做什么?
小結:母親的寬容忍讓教給我如何幫助別人,如何與人相處。
預設3遇事冷靜——堅強沉著
“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
①結合資料和看過的電視,談談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拓展:
1、原文“聯軍入城,挨家搜索財物雞鴨,我們被搜兩次。母親拉著哥哥與三姐坐在墻根,等著“鬼子”進門,街門是開著的。“鬼子”進門,一刺刀先把老黃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們走后,母親把破衣箱搬起,才發現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壓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
2、祥子被日本兵搶車的情境
②母親在那樣的情境下真的不著急,不著慌嗎?那她為什么不哭?
③想象母親是怎樣做的。
小結:母親用她那柔弱的肩膀為子女撐起一片天,她只能“將心橫起來,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母親用自己的堅強教給我在困難面前要冷靜要沉著。
預設4 籌集學費——無私奉獻
“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母親不辭勞苦,只要兒子有出息。”
①這句話隱含了什么?
②想象母親怎樣籌到這筆“巨款”的?母親都做了些什么?
③母親為什么要這么做?
小結:正是母親的堅持母親的付出讓作者有了這樣的成就,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子女,母親這無私的愛深深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預設5獨自過年——理解大度
“我回到家中――母親笑了―――她愣住了――嘆出一口氣―― ‘去吧,孩子!’”
①從這句話讀到了什么?
②“笑”包含了母親怎樣的心情?
③“愣住了,嘆氣”又為什么?
④“去吧,孩子!”為什么這么說?
小結:讀了這段文字,不禁讓人潸然淚下,母親多么渴望與兒子一起熱熱鬧鬧的過春節,然而當她明白“我”必須返校時,卻故作平靜地讓我離去,母親這一平靜的反應下,掩蓋了多少理解,多少深情啊。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理解別人是多么的可貴。
師:就是這樣一個不識字的母親,她用自己的行動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母親的勤勞、謙和、善良、堅強,給了我一生的影響,這就是母親給我的生命的教育,她給老舍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我”對母親也飽含深情,飽含思念,作者在最后三段把這種情感展現給我們,請同學們帶著體會讀一讀最后三段。
1.自己體會讀
2.指名讀
師:通過朗讀,你讀到了什么?從那感受到的?
生1:老舍很害怕失去母親,從“怕怕怕怕”讀到的。
生2:老舍失去母親之后非常的傷心,從心痛,心痛!
四、作業
師:學完這篇文章,你對老舍又有了哪些了解呢?課下寫在你的小本本上。
《我的母親》教案14
一導入
出示一則手機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誰能說說這則短信是在什么境況下出現的,
過渡:是啊,這樣的一則短信讓我們想起了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母親形象還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鄒韜奮一起走近他慈愛的母親。
二讀一讀
輕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分別體現了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然后以這樣的句式告訴大家:
讀了(事),我看到了一位母親。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
交流評價
三悟一悟
請快速閱讀這四個片段,找出最讓你動情的話語、事例或細節,并批注讓你動情的理由。
(提示:可以從描寫人物的角度(比如語言、動作等)或一些用得比較好的詞語入手,寫出是什么打動了你。)
學生批注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評價
四說一說
出示名言
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莫泊桑(法國)
講述老師自己回憶的有關母親的一個片段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感受的母愛,也截取其中的一個片段,口頭表述出來。
五寫一寫
編寫一則發給母親的手機短信,借它來傳遞我們對自己母親的情思,表達對自己母親的愛與感激。字數:100字左右。
六結束語
推薦閱讀
胡適《我的母親》
梁從誡《回憶我的母親林徽茵》
感悟母愛——震撼心靈的118個真情故事
《我的母親》教案15
一、文本內容
本文是高中語文《現代語文選讀》第二單元的一篇重點課文。他是作家胡適的一篇感懷親情的敘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形象,用樸實的語言敘說了母親的生活瑣事,雖然沒有什么強烈的抒情,但是讀來卻能感到作者的深情。作者的母親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婦女,她對兒子的愛,也許顯得有些苛刻;但是是出于一種純粹的天性和直覺。而正是這種血濃于水的愛,深深地打動了作者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二、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教學目標
1、體驗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寫作的意圖。
2、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3、能對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升華。
(二)確立目標的依據
1、本文雖然是重點課文,但是語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濃厚。學生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揣摩作者的意圖,通過聯系自身,體驗人物的情感經歷,即走進文本又跳出文本,與社會接軌,進而品味親情。這是語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主題和思想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自覺聯系自身的實際生活,有所體會、感悟濃厚的至愛親情。通過對具體細微內容的討論和思考,使學生產生一個至愛親情的空間;鼓勵學生交流個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過課外遷移閱讀,將其對親情的理解升華到更高層次,在語文學習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教學設計
(一)整體設計
這是一篇重點課文,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變成自主、交流和發現的樂園。因此在首先用歌曲、詩歌導入親情的基礎上,先讓學生們自主閱讀,使其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再與學生一起尋找課文的具體事件,共同討論,挖掘文章內涵、體會散文特點;接下來啟發學生聯系自身及社會生活實際,講述自身所歷所感的親情故事,理解親情對人的.精神滋養作用。最后聯系閱讀資料并在音樂中感悟親情,使思想得以凈化、靈魂得以升華。
(二)教學課時:三課時。
(三)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閱讀材料。
四、教學過程與策略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策略:播放《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音樂及片斷,倒入課文主題,用古詩《游子吟》引出新課。
(二)解讀文本,共同研究
策略: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文中敘述的親情事件,揣摩母親與兒子之間的至愛親情。讓學生找出親情事件并抒發自己的見解——先與同桌交流,然后在班內進行講述,讓其他同學點評、補充,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達到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
(三)體驗感悟,鏈接生活
策略:通過老師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將課文和自身生活體驗緊密聯系,體現語文學習的感染力。
問題:
1、作家敘述的是日常瑣事,為什么卻有無限的感人力量?
2、天下寫母親的文字何其多也,但胡適的《我的母親》為什么常常被不同選本的編者所看重呢?它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呢?
(四)閱讀遷移,提升自我
策略: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純美的心靈空間,讓補充的課外閱讀材料豐富親情的含義,也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親情、完美自己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出示閱讀材料《背影》,邊看邊聽老師朗誦,然后交流內心體會。提問: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當你面對父母那近乎“苛刻”的關懷,將如何面對?又將如何報答父母的親情,現在如何做?將來呢?布置學生課后寫一篇隨筆。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在歌曲中結束這一課。這樣就將語文課堂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歌聲中以發人深思的問題結束本課教學,讓學生思考回味。
《我的母親》教案16
教學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出母親的品。。、特點。
2.了解胡適及其母親身上代表的文化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三周星期三)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文縐縐(zhou1) 綽號(chuo4) 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 摹畫(mo2) 眼翳(yi4)
舔去(tian3) 侮辱(wu3)
2.解釋下列詞語。
責罰:處罰。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氣量: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
廣漠:廣大空曠。
寬恕:寬容饒恕。
質問:責問。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仁慈:仁愛慈善。 ’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二、導人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作者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親,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讀讀這些文字,了解這位學者少年成長的歷程,也許對你會有許多啟迪。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提倡文學改革,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1920年創作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提示及要求:
1.抓住關鍵句、段。
2。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
3.讀完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
4.理清文章結構。
明確:
文章開頭主要憶述了作者九歲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斷。接下來作者采用情隨事現的記敘方法,詳略得當地回憶母親對“我”的教誨目的、方法和態度。再接下來寫母親和家人相處的`情況。
四、學習課文內容
1.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值得思考的問題,集中起來加以討論。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交流。
提問: 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
明確: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提問:為什么說她又是“嚴父”?
明確: 插入胡適家庭背景資料介紹(教師可讓學生從收集來的有關胡適生平材料來交流介紹)。
提問: 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這些事情突出母親的什么品。。?
明確: 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b.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c.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d.受了兩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e.聽了王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以下品。。: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五、探究活動
請你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法,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求統一答案,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六、小結
這是一首質樸動人的對母親的贊歌,作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記下了自己的母親這可親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頌歌,“愛”的感情貫穿全文。
七、布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
《我的母親》教案17
一、教材依據
《我的母親》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第三冊第一單元精讀篇目。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記敘文的語言。老舍是著名的語言大師,他的《我的母親》是語言運用方面的典范。教學本文為學生學習記敘文的語言提供一個范例。
二、設計思想:《我的母親》極鮮明地體現了這樣一個特點:以“致力于全面提高職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遵循“注重基礎、強化能力、突出重點、學以致用”的原則,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極強,且具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該篇文章語言樸素,情感濃烈,向我們呈現了一位普通勞動婦女勤勞困苦的一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因此,本文不僅是學生繼續了解敘事性散文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對處于生理、心理不穩定的職高學生的情感的洗禮。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感受母親形象,能夠把父母的那種深沉的愛在作文中運用自然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
過程與方法目標:1、在學習方式上,針對本課特點與學生實際情況,七八個同學一組,每組選出一位小先生,負責本組活動。通過閱讀、質疑、合作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能力。2、在教學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導讀啟示--賞析探究--評價歸納--訓練遷移四步立體的教學方法,通過重點賞析、朗讀品味、寫作體驗等感受母子親情。3、通過多媒體,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催生學生情感,縮短師生、生生距離,為平等對話創造條件。4、通過比較閱讀,升華文章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驗母愛的偉大無私,熱愛母親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遠,學習作者的感恩親情,反省自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教學重點:由于作者生活的時代與學生生活的現在相隔較遠,學生個人的閱歷的不同,他們對母親的詮釋也就因人而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品味作品樸素自然的語言應為教學的重點,
五、教學難點:職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薄弱,為師生課堂的交流和溝通帶來了難度。調動學生的情感,能夠運用恰當的語言,去領略那血濃于水的親情則是本課教學難點。
六、教學準備:上課前,準備好二首歌曲,一是閻維文的《母親》,二是毛阿敏的《燭光里的媽媽》,一首鋼琴曲《給母親的信》。一首詩孟郊的《游子吟》。課件由導讀啟示--賞析探究--評價歸納--訓練遷移四個環節,按照走近母親--認識母親--升華母親--歌頌母親--體恤母親五個步驟層層展開。
七、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由課前的傾聽母親和課堂上的走近母親--認識母親--升華母親--歌頌母親--體恤母親五個步驟構成。本文在學生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寫作線索、整體感知形象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閱讀及語言品味。
(一)音樂欣賞:傾聽母親
母愛是學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說它熟悉是因為每位學生都正在享受著無私的母愛,說它陌生是因為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目前特有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學生很少對母愛進行認真的咀嚼與反思。因此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欣賞震撼心靈的音樂閻維文的《母親》,激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潛移默化地升華母親形象。
(二)導讀啟示:走近母親
帶著課前欣賞音樂的那份感動,教師順勢激情導入:母親!一個飽含多少深情的稱謂;母愛,一種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它如陽光普照般溫暖;如春風化雨般細密,如海納百川般博大,如蠟炬成灰般無私。我們曾經了解過朱德的母親,那是一位勤勞善良且富有遠見的女性,今天我們學習的老舍的母親也是這樣的一位女性。讓我們一起走近老舍的母親。由此展示教學目標。使學生一目了然本文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讀書,關鍵在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尤其是要發現和提出那些有思考價值的探究性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研討。
(三)賞析探究:認識母親
本步驟要針對某一問題,激發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讓每一位學生都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1、整體感知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品味是在閱讀的基礎上,經過用心體會產生情感共鳴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為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完成知識的自然過渡,在認識母親之前,先展示上節課板書設計,讓學生根據板書設計及課文內容以“母親是…….的人”為格式造句,整體感知母親形象;這一問題的設計有利于了解學生閱讀課文后的情感體驗,也是認識老舍母親的關鍵所在,為重點閱讀、語言賞析打下基礎。
2重點閱讀
母親是偉大的,她的偉大體現在文章字里行間,尤其是課文的第13段,是最令人感動的,也是最精彩的。教師引導學生賞析13段,并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
文章寫了哪些事?你認為哪件事最感人?為什么?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我采取分組討論,小組選代表回答的方法,在學生闡述理由的過程中,我可用師生對話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品味所展示的感人細節。并板書“母愛無邊”
3、品味語言
在引導學生重點閱讀的過程中,因勢利導出本文語言的第一大特色:善于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講完此問,我再配樂鋼琴《給母親的信》朗讀此段,帶學生再來品味簡樸的語言下蘊含的偉大母愛。朗讀完畢,我由第13段的語言特色拓展開來,再次激疑追問:本文語言在其它方面還有哪些特色!
“白描”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我在引導學生品味這一語言特色時,可先出示孟郊的《游子吟》,讓學生把詩的前四句與第13段的感人細節比較,引出白描,后指出:作者善于運用白描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什么是白描?我主要聯系美術中的白描畫法,讓學生理解文章中的“白描”手法,并以孟郊的《游子吟》的前四句講析,后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運用白描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辨識糾正,并重點賞析以下語句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1、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
2、她做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
3、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著光。
以上語言品味是站在作者對母親描寫的角度上來分析人物形象的,對第三點語言特色:以無華的語言表達濃厚的感情,我變換角度。站在作者的角度上,這樣設疑:母愛是偉大的,作者的語言卻是質樸無華的,作者對母親的那種感激、懷念之情是靠哪些語言得以表現的?學生通過閱讀大多都會將目光集中在這樣的句子上。并板書“兒女有報”。
1、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2、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淚又遮迷了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凄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
這些語言看似大白話,但蘊含著濃烈的感情,讀來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因此在品味的基礎上誦讀這些語言,有助于學生體驗作者對母親所飽含的濃濃深情。
(四)、評價歸納:升華母親
本步驟要讓學生比較評價,歸納概括出規律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收斂,學生便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在此由老師簡單概述本節課講述的內容,并由學生從寫作方法和表達主題兩方面自由發言,談本文的學習收獲。老師適當評價。
(五)、訓練遷移:歌頌母親
本步驟要設計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思維訓練題,使學生的“思考”遷移成為一種“創新能力”。
緊承上一環節的評價,教師有感情闡述:是啊,母愛猶如一縷陽光,使我們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母愛,猶如一泓清泉,讓我們的心靈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也依然純潔明凈。同學們,盡管跨出一步便是天涯,但作為游子的你,永遠走不出母愛的風箏線,因為線的那頭永遠握在母親的手中,老舍的母親讓我們熱淚盈眶,我們的母親呢?請讓毛阿敏《燭光里的媽媽》伴著你,以母親或母愛為話題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說一段贊美母親的話。
學生考慮五分鐘,小組選代表口頭作文,并采取自評和他評的方式。我們知道,單調的文本閱讀,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因此設計這一環節,既有利于了解學生情感體驗的變化,又有利于捕捉課堂的著力點和生長點,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發,使師生對母親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華。
(六)、師生寄語:體恤母親
學生自由發言,對母親說一句話。
寄語:同學們,孝敬我們的母親吧,不僅僅是今天。正如歌中唱到:不管你走多遠,不論你在干啥,不管你功勞多高,不論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進行德育教育的灌輸。
(七)、訓練延伸: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教學,由學生選做相關題目。
A:根據文章的寫作方法,請以“母親”或“母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必做)
B:比較閱讀老舍與胡適《我的母親》在主題、寫作思路、寫作特點方面的異同(選做)
(八)、板書設計
為了突出板書清潔、清楚、明了的特點,力求圖文并茂,并對學生有所啟迪和思考,我采用母子兩心相吸相牽的形狀,這不僅體現了母親撫育一顆生命的不易,更蘊含著母親在兒女生命發展中的影響。從面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母親、善待自己的母親。
我的母親
八、教學反思:
備課時,我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幾易其稿,力爭以最佳效果向眾評委及聽課老師匯報。從實施情況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閘犑紫齲我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精神。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生字詞、文學常識。這些小任務促使學生主動認真地自學課文。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時,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課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答案,我只作點撥和歸納。在拓展延伸階段,我讓學生相互講發生在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這既讓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加深了解,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是良好的。
閘犉浯危我落實了“四基”。我沒有放字棄字詞、文學常識這些基本知識,而是把它們放到了課前預習里面。這樣做既促進了學生自學,又使課堂內容更集中緊湊。在上課過程中,我始終抓住“培養學生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情感及形象”這一教學目標展開。不論是開始的導入,還是后面的母親性格分析,兒子對母親的愛,都讓學生找到相關的細節,并加以誦讀品味,進一步感受細節的表達效果。可以說基本技能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學生的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
閘犜俅危我實現了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德育目標都得到較好的落實。學生通過這一堂課,切切實實懂得了運用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在情感方面,我通過讓學生聽歌曲《燭光里的媽媽》、閻維文《母親》尋找母親的感人細節、誦讀表現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賞感人故事等手段,不斷調動、積累學生的情感。后來,在訓練延伸階段,學生講述與母親的故事時,全班同學在下面抹眼淚,其他同學及老師也眼圈紅紅。學生講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時,也聲音哽咽。我在點評時,也深受感動,幾乎說不出話。可以說,這一節課讓師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禮。經過這一次情感的洗禮,大家更加熱愛父母,熱愛生活。
閘犠詈螅我充分落實了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此篇課文是“體驗情感”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在課后的“思考探究”中強調了“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表現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文中細節。我在教學過程中,正是圍繞“情感與細節”作文章,層層推進課堂。以歸納母親性格品行為綱,串起所有細節,做到了整體把握與局部分析的較好結合。
《我的母親》教案18
教學目標:
一、能力目標
理解文章,概括母親的形象,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
感悟胡適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內容,豐富文化素養。
二、德育目標: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學生對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誦讀、概括。提煉母親的形象,培養學生對母親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的深厚內涵和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和延伸拓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母愛是一個包含溫柔深摯情意的永恒的話題,同學們一定還會記得我們小時侯經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請同學們再唱一遍。
今天我們一同走進胡適先生的人生經歷,再一次去感受母愛的力量。
二、胡適簡介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章: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佃戶:佃,租種土地。
輕薄:言語舉止帶有輕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愛慈祥。
質問:依據事實問清楚是非;責問。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廣漠:廣大空曠。
寬恕:寬容饒恕。
2、學生自由閱讀,批注文章中刻畫母親形象的.語句,思考:
(1)文中寫了母親哪幾件事?
(2)勾畫出文章中揭示母親品質的語句,試用“母親是一個
的人”的句式組織語言,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撥。
3、本文是中年胡適對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顧,除了主體部分寫母親以外,課文的其余部分還提及了什么?
4、學生通讀全文,體味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層的內涵和寫作方法。
1、學生精讀課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課文前三語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而其他內容好象與課文內容沒有什么關系,作者這樣安排行文結構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以外,還花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2、教師引導學生得出上述問題的答案。
3、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
——我的母親管束我很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2)為什么說她是“嚴父”?
(3)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
A、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我“去上學。
B、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C、新年之際,債主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D、受了兩個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E、聽了五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的侮辱。
通過以上這些事,表現了母親以下的品行:
她是一位恩師,對我的諄諄教誨,對我嚴格要求,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話傷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從你的閱讀積累或生活積累中將一個關于母親的故事。
2、母親節快到了,你講給母親送一件怎樣的禮物呢?為什么?
3、代表胡適寫一句感謝母親的話。
4、請你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的母親》教案1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文章主要內容和基本情感的總體把握,引導學生掌握整體感知的閱讀方法。
2.體會賞析文中描述母親做人做事的細節描寫,進而把握母親的形象。
3.訓練學生運用細節描寫表達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真情實感的能力。
4.體會來自平凡世界的人際溫暖,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鑒賞作者筆下所塑造出的偉大的母親形象,領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從而培養健康的情感。
2、引導學生品味文中樸素的語言,賞析文中的細節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一直強調的母親對其的“生命教育”,從而提升對濃濃親情的珍視。
教學方法:
閱讀法、誦讀法、活動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一位作家這樣說道:“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是歷史,賦予母愛亙古的深沉;是深情,賦予兒女對母親深深的依戀。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兒女還沒來得及報答母親,母親卻永遠地離去了。 抗日戰爭爆發后,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從事抗戰文藝創作和組織工作。1九42年,老舍的母親在北京去世了,最初家人沒敢把母親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訴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獨痛苦。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飽含血淚的筆寫了《我的母親》.
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我的母親》,感受老舍筆下那位普通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
二、課文內容分析:
那么老舍身為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的母親又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
快速閱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加上順序號,并從文中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用以下句式來回答:
1.第 自然段,寫了母親 (事),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 的人。
參照:
(1)第八段。“兄不到十歲,三姐十二、三歲,我才一歲半,全仗母親獨力撫養了?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
第八段。“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做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
第八段。“晚間,她與三姐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勤勞誠實認真
(2)第十段。“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凈凈,親自去賀吊——份禮也許只是兩吊小錢。”
——熱情好客
(3)第十一段。
①“姑母時常鬧脾氣?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
②“她最會吃虧?不知道哪里來的一位侄子,聲稱有承繼權,母親便一聲不響,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爛板凳,而且把姑母養的一只肥母雞也送給他。”
——善良隱忍、寬厚忍讓
(4)第十二段。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她的淚會往心中落!”
——堅韌剛強
(5)第十二段。
①“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她不辭勞苦,只要兒子有出息。”
②“當我由師范畢業,而被派為小學校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
③“三姐是母親的右手?可是,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
——母親對兒女的深情
【參照】:
作者筆下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母親形象:她勤勞誠實而且做事認真仔細,她熱情好客而且樂于助人,不怕吃虧,她處事有度,軟中有硬,她善良堅強,對子女的感情內斂而深厚??
2.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對我有什么樣的影響呢?母親對我進行的是什么樣的“生命的教育”?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1)第九節,“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良好的生活習慣)
(2)第十節,“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盡管生活是這么清苦,因為自幼兒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好客的習性)
(3)第十二節,“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劃好的界限。”(軟而硬的性格)
(4)第十七節,“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
【參照】:
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作者稱作是“生命的教育”?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交給學生知識,講道理,而母親不識字,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她給“我”的教育不是語言上的,而是行動上的。不是通過言傳而是通過身教,她在生活中默默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在習慣、性格、為人處世等方面給予“我”深遠的影響。
3.文章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對兒女深情的母親,請同學們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找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段落,說說自己的感受。
(1).文章將母親的愛女之情凝聚在一個細節中:“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一系列的動作隱含著母親送女兒出嫁時依依不舍的內心活動。這一特寫鏡頭的背后,我們看到了支撐母親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顆熾熱的愛女之心。(這幅畫面如此生動感人離不開作者成功的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
的典型情境,加以生動細致的描寫。主要是細微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 )
(2).寫除夕之夜母親送“我”返校。
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只一個“笑”字,就將母親見到兒子的那種喜出望外的心態和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聽說“我”還要回校時,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嘆出一口氣來”。這一“愣”一“嘆”里包含了豐富的心理活動,反復咀嚼,令人感動。臨走時,母親遞給“我”一些花生,說了聲“去吧,小子!”母親的這句話聽起來極普通,仔細品味,卻別有深情,雖依依不舍卻不曾挽留,這里有母親的理解,母親對兒子深沉、內斂而含蓄的愛,令人潸然淚下。
4.文中寫母親對兒女的深情處處可見,我們也不能忽視另一面,即兒女對母親的感情,請從課文中找出作者對母親蘊含著怎樣的情感,談談你的感受?
第十二段結尾處,“今天淚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
第14段中寫“我”兩次違背母親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許了,表示出作者對母親的愧疾和感激,
第15~十七段幾乎都是對遠方母親的惦念之情。
結尾“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讓人一下子感愛到作者痛失老母親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5.文章為我們展現了母子間的深厚情感,感人至深,關鍵在于成功的運用了細節描寫,細節體現人物的性格,母親對子女的影響也正是通過一個個的生活細節體現的。讓我們也來學一學老舍,請同學們選取一個生活細節寫一段自己與父母間感人的故事。
總結
有一種愛是不能被懷疑的,那就是母親對兒女的愛,母愛這個永恒的話題,我們道也道不盡,寫也寫不完,就讓我們把這份感激之情化為實際行動,用愛,用行動去回報我們的父母。
《我的母親》教案2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十四 我的母親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2、理解作者通過對母親生活片段的回憶,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
[重點難點]
1、重點: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
2、難點:語言細膩、真摯、深沉。
[教學時數]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潤,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自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起,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6年與沈鈞儒、李公樸等七人被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本民抗戰》等刊物,積極宣傳團結抗戰,反對妥協投降。著作編有《韜奮全集》《韜奮文集》等。
鄒韜奮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散文作品。
2、導語
有人說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是母愛,是人類最高尚純潔的、美好的感情。”同樣是至愛親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寫父愛,而課文是寫母愛。讓我們來欣賞作者如何寫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吧。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十四 我的母親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第一部分(1—2),交代母親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憶關于母親的四個片段,表現母親的慈愛、善良、能干和奉獻精神。
第三部分(7—8),以無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親去世時還年輕,概括母親的良好品質。
四、探究
作者深情地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四個片段,哪些話語、哪些事情、哪些細節最讓你動情?你還記得自己的母親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嗎?
學生概括關于母親的四個片段,教師評價。
四個片段:1、元宵夜的“巡閱”2、涌流的淚珠
3、豐富的內心世界4、勞碌的身影
第一個片段中最感人的話語是:“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著她的容態,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這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這個細節真實而傳神,表現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我自己嗚咽著,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這個細節描寫表現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第四個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境描寫,以寂靜的環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是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頗為真摯動人。
五、小結
本文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四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
六、布置作業
課外練習四。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課
檢查背誦一段文字
二、繼續學習課文
品味語言:本文語言細膩、真摯、深沉。可以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評說。
1、我的母親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2、母親死的時候才二十九歲,留下了三男三女。
3、當時一肚子里充滿著這些心事,都不敢對母親說出一句。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句子中加點的詞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現了對母親不幸早逝的無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刪去,就成了“不對母親說出一句”,和原來的意思大相徑庭。“不敢”是心里想說,但又怕說出來后母親不允許“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說出”,就越是顯得真誠、執著。如果改成“不說出來”,就無法把這種矛盾的真實的“心理狀態”表達出來了。
三、比較閱讀
朱自清《背影》與鄒韜奮《我的母親》,讓學生討論兩文的異同點,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親》都表達“至愛親情”的主題,都是回憶性的敘事紀實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建文章的`;而《我的母親》是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四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
四、探究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讀了課文后,你認為鄒韜奮成長的家庭環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學生討論、明確:
鄒韜奮成長的家庭仍是一個封建家庭,婦女在家庭里沒有地位,母親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母親早逝也說明當時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極差。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鄒韜奮成長的這個家庭環境重教育,重文化,對子女要求嚴格,這是好的;有母愛的溫暖,有母親努力勞作的榜樣,有文學熏陶,這些也是好的,但是體罰是不可取的。
五、小結
本文深情地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幾個片段,表現了母親的可愛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現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六、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二
【《我的母親》教案】相關文章:
我的母親教案03-18
《我的母親》教案04-05
《我的母親》教案09-19
《我的母親》的教案11-27
《我的母親》經典教案11-27
《我的母親》教案10-03
我的母親的教案09-07
《我的母親》教案11-17
《我的母親》教案01-16
回憶我的母親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