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
教學要求: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⒉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⒊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多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山行》
⒈板書課題。
⒉介紹作者。
這首詩詩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后人傳頌。
⒊解題。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過渡:詩人在山上行走時,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學生自學課文。
⒈輕聲讀課文,讀對字音。畫出生字。
⒉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什么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檢查自學效果
⒈認讀生字“徑”“飄”
⒉讀這兩個字,應注意什么?
⒊指名讀課文。
⒋回答問題:深秋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楓林美景。
五、理解詩句。
⒈講讀第一句:理解“遠山”“石徑”“斜”
回答問題:
⑴為什么稱為“寒山”?
⑵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
看圖,說說詩人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著,往遠處看到了什么?
讀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處”。
說說第二行詩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⒊讀第三行詩。
理解“坐”“愛”
詩人為什么要停下來不走呢?
看圖。詩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句話的意思。
⒋讀第四行詩。
理解“霜葉”“紅于”。
紅葉比什么還紅?(比春天的花兒還紅)
說說第四句話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連起來說說它的意思。
⒌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六、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七、指導朗讀,背誦這首詩。
八、作業: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
⒈背誦《山行》
⒉《山行》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色?
二、學習第二首詩《楓橋夜泊》
⒈揭題,解題。
⑴板書課題。
⑵指名讀題。
⑶解題。
⑷介紹作者。
⒉自學課文。
⑴輕聲讀課文,讀好字音,畫出生字詞。
⑵自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詞典。
⑶想想每首詩的意思,同座可以討論。
⒊檢查自學情況。
⑴認讀生字。
⑵指名讀課文。
⑶質疑。
⒋理解每句話。
⑴理解一二句。
輕聲讀一、二句邊讀邊想象詩句中的描繪的畫面。
這是什么季節?從那兒可以看出來?這是詩人的心情詩什么樣的?
理解“愁”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話的意思?指名回答。
⑵學習第三、四句。
指名讀三、四句。
回答問題。
①“姑蘇”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說說三四兩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⒌總結全詩,體會情感。
這首詩描寫哪些景物?抒發了詩人什么心情?
⒍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和重音。
范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背誦。
⒎指導書寫。
三、作業。
⒈用鋼筆描紅。
⒉背誦課文。
⒊抄寫詞語。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2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二、指導看圖
三、講讀詩句
四、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特點仔細看圖,使學生從圖象中認識到這是”一位古代窮苦老農“。
在初讀的基礎上,進行細讀朗讀,通過讀讀、議議從而達到理解詩義的目的,一些重點詞語讓學生比劃得來,能表示出情感,說明他們對詩內容理解。通過啟發談話,喚起學生的回憶,再現其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展開聯想,讓學生那激動的情感有以聲傳情,一吐為快的機會。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9、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1、收:左窄右寬.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看圖說話
朗讀體會
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說一說
朗讀
質疑
背誦
描紅、臨寫
教學流程圖
課前說說--學習古詩《鋤禾》--鞏固詩意,練習背誦--指導寫字--課前說說--指導看圖--講讀詩句--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看:鋤禾憫農(二)
想:辛苦春種一粒粟,
來之不易愛惜糧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中的兩首詩都比較簡單,特別是第一首,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很多學生早已倒被如流了。所以學生基本上都能比較熟練的朗讀和背誦,但在理解古詩的意思上卻是個難點,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在教學中我多采用的是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猜意思,進行理解。學生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里大量的說話機會。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3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咱們學過幾首古詩?你能背給大家聽嗎?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首新的詩,題目是“草”,(板書課題)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借助拼音學生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認讀生字卡片,掃清字音障礙。
3.再讀課文,質疑。
(三)學習古詩,理解意思。
同學們在哪兒見到過草?(路旁、校園、公園、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樣鮮艷多彩,它是極為平凡的,甚至于我們都不去注意它。詩人要寫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詩句。
(1)出示掛圖。
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從哪句詩中知道的?(離離原上草)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引導學生說出“茂盛”一詞。“離離”就是草長得很茂盛。
(4)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草原上的草長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詩句。
(1)“一歲一枯榮”,誰能用“歲”說一句話。 (我今年七歲了。……) “七歲”,也就是從出生到現在已七年了。一歲就是一年。
(2)一年當中,草有哪些變化呢?引導學生說出:春天小草發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變黃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請兩三位同學說,通過比較確認誰說得好。(一年當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詩句。
(1)“野火燒不盡”的盡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選擇“完”的解釋。
(2)“盡”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燒,用不了多長時間肯定會把草燒得干干凈凈,為什么說燒不盡呢?看書上插圖,同桌討論。得出:因為地下的草根沒燒著。
(3)請同學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燒掉的。因為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燒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詩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長)
(2)試說這一句的意思。 (春風一吹,野草又會重新生長。)
5.朗讀全詩說詩的意思。
(四)小結
1.從古詩中我們看到了,兇猛的野火把小草燒得干干凈凈,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鋪滿草原。你覺得小草怎么樣?(引導說出小草生命力頑強) 2.用贊美小草的語氣背這首詩。
(五)鞏固練習。
1.填寫詩句,寫出加粗字的意思。 離離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燒不盡,__________。( )
2.填空練習“離離”是形容( )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樣子把詩句寫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長得很茂盛。(離離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節又茂盛地生長起來。( ) 春風一吹,野草又會重新生長。(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燒掉。(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
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
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
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
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
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
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
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
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
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江南春》。
3、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多媒體課件。
2、學生:
搜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3、了解預習情況,指讀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這是一首送別詩。板書:送
二、通讀詩文,理解大意
1、回顧以前學詩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說說詩的大意。
3、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1、理解第一、二句詩:
⑴ 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⑵ 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板書:
名樓送
⑶ 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板書:
盛景送
⑷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第三、四句詩:
⑴ 讀讀這兩句,請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談感受。
⑵ 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① 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
(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板書:
目光送
② 想象“盡”了的是什么,無“盡”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③ 討論: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板書:
心隨送
④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自由賞讀。
(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請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李白,換位賞讀。)
2、師生配樂互讀,有感情地背讀。
3、簡略欣賞李白的《贈孟浩然》。
(輔助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感。)
4、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嘆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詩人的深厚友誼。
(根據學生發言相機板書。如:情深意長。)
五、階段總結,布置作業
1、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2、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搜集這一類詩的興趣。
3、布置作業。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同學: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 導入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俺們已學過很多古詩,愿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同學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俺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 初讀詩句,同學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同學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 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身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身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俺們隨著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俺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同學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 初讀詩句,同學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復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身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 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著用自身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復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示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 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附: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細流樹陰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風——明月
瓜洲夜景 歸心似箭
借景抒情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略知詩意,背誦課文。
3、積累語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與生機。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類型:
精讀課
教學準備:
①掛圖。②觀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請幾個同學講講對小草的認識。
2、師歸納(板書課題:草)
二、師范讀《草》。
三、生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生讀帶局生字的句子。
五、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畫出朗讀節奏。
2、再讀詩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組且討論后匯報解決。
(1)理解“離離原上草”意思。
(2)“一歲一枯榮”出示春草、秋草圖(生講兩幅圖的不同)。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圖。
4、朗讀全詩。
六、背誦詩歌。
七、讀課本P7的詩。
八、講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說說怎樣記住它。
3、師范寫,生書寫。
4、講評。
十、作業:
背誦古詩《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復習、背誦《草》。
2、出示早春與晚春圖進行比較。
3、描繪春天的景色。
4、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用生字組詞。
3、朗讀帶有生字的詩句。
四、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讀詩,畫出節奏。
2、再讀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圖畫,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講詩意,師歸納。
5、小組表演詩歌。
6、表演后認識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讀詩歌。
8、背誦詩歌。
9、讀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圖,你能編個故事嗎?
五、寫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分析字形。
3、師范寫、生書寫。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8
教學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培養和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朗讀并背誦課文,識記生字,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2、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2、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時間
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揭題后和學生共同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要求:能憑借注釋理解詩的大意,能感受、體驗詩的.思想感情,領會詩的表達方法,能主動記誦積累。
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1、配樂板書: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看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
范讀激情:聽老師把這首古詩朗誦一遍。
2、學生自讀古詩,并想想從詩中感受到什么。
3、檢查學生的朗讀和對詩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1、學生憑借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⑴ 老師告訴學生,利用注釋學習古文,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釋,想想每一句詩的意思,然后說給同桌聽,看看能不能說明白。
⑵ 學生先自學,后同桌交流。
2、反饋時老師作適當的指導:逐句理解詩意后,要求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句與句連接不連貫時,老師要加以引導,使句子能通順,連貫。
(理解古詩詩句意思是學習古詩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導學生深入詩的意境,體會思想感情
1、先獨立思考,然后討論:
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的?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可適當指導:詩中描寫的景色是否有對比?(學生從生機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黃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的對比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秋風落葉之時,寒意陣陣,客游在外的詩人見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獨郁悶。后兩句寫了遠處籬笆下的燈火,詩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種溫馨親切之感,感情略顯舒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加深理解:
當我們離別家鄉,離別親人的時候,我們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時一草一木就會勾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的賽詩會,比比看看哪位同學了解的思鄉詩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對思鄉二字有什么體會?
五、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和嘗試背誦
1、指導朗讀。教師再次范讀后,讓學生自讀體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朋友(包括老師)朗讀交流。
2、指導背誦。想想,怎樣背誦背得快,記得牢?
(朗讀、背誦也需要指導,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業
自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對王維多一些了解。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9
一、教材分析
《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這首古詩是寫秋末的景色,第一、二句以荷敗、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來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擎雨蓋’’指荷葉。第二行詩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二、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四、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自學、小組合作
學法:自主、小組合作討論
五、教學準備
卡片、相關課件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贈劉景文》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像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想到了什么。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像,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像-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
第二課時
《山行》
(一)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贈劉景文》的經驗,討論確定本組學習方案
2.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二)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三)啟發想像。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像。
2.學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四)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找伙伴,練背誦。
(五)指導寫字
(六)朗讀、背誦古詩
1.把自己課內、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
2.開古詩朗誦會,每個組出兩個節目,一個集體朗誦,一個個人朗誦。
附板書設計
4、古詩兩首
于劉徑殘君菊霜寒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0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么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范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1)自由記生字。
2)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并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復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匯報自讀情況,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師范讀。
2)自愿讀。
3)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并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擴展活動
班里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1
【學習目標】
1、會認“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初步情感。
【課前準備】
1、每個學生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學生預習:
讀讀課文,同學間相互幫助,看能讀懂多少。
第一課時
學習《春曉》
一、導入新課,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1、指名背誦兒歌。
2、指名背誦古詩(隨意)。
3、小朋友們已經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大家認識嗎?
(板書:古詩)
4、學生自學、互學、擴詞游戲。
5、你會背誦5首,他會背誦8首,哪位小朋友認識這個幾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書出來讓學生認讀,也可以根據班級情況讓學生板書“首”字。
二、學習古詩《春曉》
1、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⑴ 出示古詩(課件或小黑板)。
⑵ 詢問班級內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⑶ 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眠:讀(mián),不讀(mín)。
聞: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2、再讀古詩,了解大意:
⑴ 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首古詩,看看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⑵ 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 曉:可以先告訴學生“春曉”是春天的一個早晨,再讓學生聯系曉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讓學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是睡覺的意思。
③ 聞:先讓學生看門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問耳朵是用來干什么的(聽)。順便進行擴詞練習(新聞、聞名、耳聞、見聞) 。
④ 啼鳥:可以倒過來讓學生理解(鳥啼)。
⑶ 句子比較,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美:“處處聞啼鳥”和“處處聞鳥啼”兩個句子,在這首中用哪個好?為什么?
⑷ 粗略講講詩意。先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再予以點撥指導。
3、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⑴ 感悟韻律:
① 齊讀古詩。
② 引導學生發現“曉、鳥、少”三個字的韻母都是ao,適當滲透一點押韻的知識。
③ 自由練習朗讀:
邊讀邊體會“曉、鳥、少”三個字在詩歌中很順口(押韻)。
⑵ 感悟節奏:
① 老師范讀,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② 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③ 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⑶ 想象意境:
① 課件或掛圖:
雨后春天的早晨美麗的景象。
② 教師描述引讀:
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絕就天亮了──春眠不覺曉;剛一醒來,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的啼叫,那聲音真動聽──處處聞啼鳥;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被風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⑷ 背誦古詩。
三、指導寫字
1、范寫、講解:
古:橫一定要長,寫在橫中線上方;豎寫在豎中線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關鍵是注意第四筆──撇的起筆處,應該在田字格中心交叉點稍微偏右一點。
處:⑴ 引導書寫“夂”。
⑵ 捺要寫出小“腳丫”。
(寫捺畫,起筆輕,要出腳,先停停。)
2、學生練習。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正確感知詩的大意。
一、回憶引入
1、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古詩?(讓學生能有感情地背誦)你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
2、簡介作者
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抗清英雄張蒼水、抗金英雄岳飛并稱西湖三杰。明成祖永樂進士,官至兵部尚書。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元代詩人、畫家。
王冕經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
他的別號很多,有煮石山農、會稽山農、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陰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書齋叫"竹齋",時人又稱他為王竹齋或竹齋先生。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后人嘆賞不已。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借助拼音,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
三、精讀感知《石灰吟》
1、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逐字逐句理解。可聯系上下文理解。
①吟: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吟誦。
②錘:敲打。擊:撞擊。
③若:好像。等閑:平常事。
3、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大意是:石頭是經過多次的敲打撞擊,才從大山上采下來。烈火焚燒自己,卻也只把它當作平常事。即使身體粉碎變成了石灰,也不畏懼,還是要把潔白干凈的石灰留在人世間。
4、看圖想像意境,體會感情。
這里詩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寧為玉碎,不斷瓦全的志氣。
5、指導朗讀。
詩人借石頭表明自己堅貞、高潔的志向,應用贊美、高亢的語調朗讀。
四、總結學法,自學《墨梅》
1、總結《石灰吟》的學習方法。
①理解字詞。②說說詩意。③看圖想像。④朗讀體會。
2、學生四人為一個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注意先讓學生獨立學習,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幫助,老師可以以合作比較好的一組為模范,滲透地進行全班指導。
3、師生討論。
①理解字詞:
吾:我。 洗硯池:書畫家洗毛筆硯臺的水池。
池頭:池邊。 樹:這里指梅樹。
夸:夸贊。 清氣:清香之氣。 乾坤:天地。
②指名說說詩意。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讓人來夸贊梅花的顏色好看,只要讓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③看圖想像:作者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樣的情操?
④朗讀體會。
有自豪、高亢的語調反映出詩人的堅貞、純潔。
教師范讀,自由練讀,集體朗讀。
五、作業超市:
1、指導學生寫字
錘 焚 這兩個字要結合偏傍進行指導。
乾 坤 這兩個字較為難寫,注意左右的配合。
2、試著選一首詩有感情地背給同桌聽。
3、完成字詞練習。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選取了王冕的《墨梅》和于謙《石灰吟》作為教學內容。詩人運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現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詩歌中充分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來描寫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顏色,并賦予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乾坤”兩個字。能正確講寫:焚燒、千磨萬擊、千錘萬鑿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背誦并默寫課文。體會作者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4、繼續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繼續發展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了解詩的大意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
課前準備 配古樂的課文朗誦錄音。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新課并指名讀。
2、請學生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說說古詩的特點。
3、檢查預習。分別指名讀三首詩,檢查字音是否準確以及讀得是否熟練。
請學生為生字注音,并書寫。
展示預習資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詩。
二、講讀《墨梅》
1、聽配樂課文朗讀。
2、指名讀注釋,理解詩句。
3、重點討論學生預習時提出的問題: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梅花”開了,和“淡墨痕”的關系?
(2)、“顏色”是指什么的顏色?一般會有什么顏色?
(3)、“清氣”是什么?
(4)、為什么作者說“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指導朗讀
(1)、學生自練。(2)、教師指導練習。(3)、當堂背誦。
檢查背誦,練習反饋。
作者用梅花贊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四、背誦《墨梅》。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
1、背誦《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樣的人?
3、回憶方法。
二、講讀課文《石灰吟》。
1、聽指名朗讀。
2、根據注釋,理解詩句。
3、把仍未理解的詩句在小組中提出,共同解決。
重點討論:
(1)、石灰在成為建筑材料之前經歷了哪些考驗?
(2)、作者寫石灰其實是想寫誰?寫什么品格?
三、指導朗讀、背誦。
四、鞏固練習:
1、“石灰”的特性與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誦《石灰吟》
五、歸納總結。
1、古詩除了第一節課所提到的特點,還具有哪些特點?
2、這課書所學的三首古詩,都是明寫什么,暗寫什么?
3、其共同特點都用物的什么特點贊美人的什么?
4、運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六、能力訓練
1、自學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詩歌。
2、分組向同學介紹。
3、按詩意給《墨梅》配畫。
4、連線: 梅 堅忍不拔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學生: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
導入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我們已學過很多古詩,愿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學生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
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
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隨著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學生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
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復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
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復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
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附: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細流樹陰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風——明月
瓜洲夜景
歸心似箭
借景抒情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15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能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提高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提高自己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難點 :想象并寫出《村晚》景象。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古詩兩首》之一《村晚》
教學目標 :
1、學會古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
3、能想象古詩意境,并寫出《村晚》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錄音掛圖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絢麗多彩的春天已離我們而去,讓人向往的夏日風情將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宋代的詩人雷震帶來的古詩《村晚》。
2、板書課題——村晚
3、看了課題,想象一下,古詩會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欣賞古詩
1、共定學習目標。
2、按學習目標自學古詩
3、交流學習的收獲。
(1)古詩中的生字:陂 銜 漪
(2)交流讀后的感受。
(3)結合插圖談談對詩句的感悟,體會古詩意境。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4、你能把你對詩句的感悟用你的聲音來表達嗎?
5、你不想把這么美的夏日風情留在記憶中嗎?(背誦指導)
三、布置作業 有興趣的同學回去多搜集一些關于夏日的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
一、創設課堂情境。
1、背誦古詩《村晚》,說說這首詩給我們帶來了感悟與體驗。
2、出示課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欣賞古詩。
1、出示古詩。(配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自讀古詩,并交流初步感受。
3、欣賞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過渡:詩人為何發出這樣的感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想象畫面,低聲吟誦。出示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感受。發自內心的贊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配樂誦讀古詩。
5、同桌交流。
三、詩人體驗大行動。
過渡:詩人因對景色有獨到的感受,就用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同學們,想不想過把詩人隱?播放荷花圖片。
小組討論,現場作詩。
全班交流。
四、作業 。
交流課前搜集的夏日古詩和描寫花的古詩。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詩兩首】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02-19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案12-05
古詩兩首 《贈汪倫》教案07-23
錢塘湖春行古詩兩首教案12-07
白居易古詩兩首11-17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3-07
二年級下冊語文《山寨》教案03-03
語文下冊《望月》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