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背影》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一)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征進行描寫抒情。
(二)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三)體會本文記敘事實,樸實自然的語言。
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時數:
兩課時。
預習要求:
(一)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問題。
(二)本文是否感動了你,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么?(做好閱讀批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俗話說:“母愛似火,父愛如山。”作為母親她會更直接更熱烈地表達對子女的愛,而作為父親則更內斂,更不善于表達情感,因此如大山般深沉的父愛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那份深沉的父愛。
(二)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揚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5歲入私塾,18歲中學畢業考入北大,22歲畢業于北大,1925年在清華任教,這篇《背影》是他在清華任教時回憶在北大讀書時的事。
(三)檢查預習
著重強調以下字詞:
交卸(xīè)狼籍(í)簌簌(sùsù)瑣屑(xīè)
蹣跚(pánshān)差(chāi)使
(四)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教師引導: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可以以時間為依據緊扣“背影”來劃分結構。
第一部分:開篇設疑,惦記背影(1)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刻畫背影(2—6)
第三部分:別后思念,再現背影(7)
2.依據劃分結構,我們可以知道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背影”,圍繞這個線索,寫了四次背影。
(五)研習課文
師生共同研習課文第一部分。(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做閱讀批注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思考以下問題,做好閱讀批注。
學生交流閱讀批注,教師作補充:
1.“最”的含義、作用?點出本文的敘寫中心;引人思考。
2.“滿院狼籍”告訴我們什么?作者當時的家境不好。
3.父親說“事以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是否表現父親的樂觀?
明確:父親安慰兒子的話,并不是表現父親的樂觀。
4.本段的作用?
討論,明確:點出敘寫的中心,寫背影的背景,為寫背影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閱讀課文第2—4段,討論問題。
(學生思考,做好閱讀批注。)
1.敘述父親送“我”上火車,作者用了三個“終于”和幾個“定”,請說說作者為什么連續用了三個“終于”?“講定”“揀定”能否改為“講好”“挑揀”?為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明確:三個“終于”和三個“定”(決定、講定、揀定),充分表現了父親反復掂量、瞻前顧后的拳拳之心。如果把“講定”改為“講好”,特別是把“揀定”改為“挑揀”,沒了這個“定”,這個“拳拳之心”的情態及其反復掂量的行為過程,我們就不可能這么顯豁地感覺到。
2.三個“囑”和兩個“忙著”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感情?兩次提到自己的年齡有什么作用?
總結:在父親的眼里,我始終是個需要照顧的孩子,兩次提到年齡:一是:父親不必操心;二是我對父親的愛還不理解。從反面襯托了父親的愛的無私和真摯。
(二)研讀課文第5段,感受深深的愛子之情。
教師設疑,學生討論回答。
1.提問:作者是從那些方面刻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的?
明確: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致地描寫刻畫:
a.父親的衣著:“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父親的穿著突出了什么顏色?(黑色)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b.父親走路的姿勢:(讓學生齊讀課文)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動手寫一寫這個詞,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蹣跚”這個詞?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走路蹣跚的父親要經過鐵道,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一定是令人十分擔心的!)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c.動作。找出動作描寫的詞,(“攀”、“縮”、“傾”)為何用“攀”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縮”字有什么好處?(“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么得緊張啊!)同樣,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歸納:從衣著、走路姿態和動作方面對特定環境下的背影進行刻畫,從這黑色的、蹣跚的、艱難的背影中我們看到了父親對孩子的愛。
2.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討論后明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
3.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
學生指出句子后,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里面蘊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適當引導、點撥。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為什么這樣說?(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為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么得體貼入微啊!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說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
(4)“進去吧,里頭沒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
歸納:這四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之情,誰說父愛不細膩,誰說父愛不偉大,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三)討論第七節。
1.積累詞語,讀準字音,弄清詞義:
頹唐,觸目傷懷,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發之于外,瑣屑。
2.兩個“惦記”說明了什么?
總結:對前途無望,對社會絕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更觸動作者心中對父親的情感,以至于流下了傷心之淚,表現了兒子對父親的思念。
(四)父親對兒子是如此的關愛,那兒子對父親又是什么樣的情感?作者是通過什么表達方式表達的,表現在哪?
明確:關注、思念。以抒情的表達方式,集中表現在:
1.對父親背影的關注:滲透在四次的背影描寫中。
2.以自責、懊悔來反襯對父親的思念:如“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心里暗笑他迂”……
3.流淚:全文描述了作者三次流淚,A、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淚。B、望父買橘,父子離別——感動之淚。C、再現背影,淚光瑩瑩——傷心之淚。
作用:表現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從側面表現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厚誼。
(五)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討論,交流:為什么背影會如此感人,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師歸納:這篇通過運用抓住“背影”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父愛”這一主題。因為背影是父親對兒子至愛的化身,體現了父親對而子深深的愛。
(六)拓展延伸,談談感受。
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記敘的只是生活中的繁瑣的小事,但是它選擇最佳角度去命題立意,道出的是人間至真至純的親情,真正達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高度。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也為我們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比如一大早起床為我們準備早餐,出門時千叮萬囑……你是否用心體會過,去感悟過?現在就請大家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感受。
(七)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祖輩、老師、同學關愛自己的,題目自擬。
【附】板書設計
背影
開篇設疑,惦記背影(1)
結構 回憶往事,刻畫背影(2—6)
別后思念,再現背影(7)
衣著 黑色---沉重
刻畫背影 姿勢 蹣跚---年邁 特定環境下人物形象
動作 攀爬—-艱難 (表現父親深深的愛子之情)
【《背影》教案】相關文章:
《背影》教學教案11-06
《背影》教案實錄10-24
《背影》教案制作11-13
背影的教案09-21
背影的教案11-19
背影 朱自清 教案11-03
精選背影教學教案11-06
《背影》教案教學設計11-05
背影教學教案范文11-05
有關背影教案實錄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