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漁歌子》教案

時間:2022-07-15 13:24:17 教案 我要投稿

《漁歌子》教案(精選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漁歌子》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漁歌子》教案(精選14篇)

  《漁歌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2、體會詩詞內容,通過想象,由詞到畫,感受到鄉村風光的畫意詩情;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3、學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鄉村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學法滲透:

  通過此課,讓學生意識到,詩詞可讀,可畫。結合課文,想象畫面、聯系作者生平和已學詩詞是學習詩詞的好辦法。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讀課題。了解本首詞的詞牌名。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要注意把詞讀通順。

  2、再讀詞語,理解詞義——“西塞山、鱖魚、箬笠、蓑衣、不須歸”等。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奏,讀出它的韻味。

  三、走進文本,想象畫面。

  1、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為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學生圈畫,交流。

  你找到了幾種景物?

  3、一起看九種景物,看著看著,這九種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畫,就成了一首漁歌子,我們一起看這九種景物誦讀這首詞。

  4、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鋵嵅粌H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作者僅用27個字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有聲有色的畫面,老師不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還聽到了悅耳的聲音,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了,你們感受到了嗎?

  請聽老師讀這首詞,然后告訴我,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聞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

  詞人向遠方望去,他看到了什么?怎樣的西塞山?怎樣的白鷺?

  西塞山:郁郁蔥蔥,不是墨線勾勒,而是綠色渲染的山水畫。

  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多么快樂而悠閑。

  西塞山前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5、讓我們把這樣的美景讀出來吧。

  四、入情入境,體悟心情。

  1、這首詞中,不僅有這些景物,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這個人是怎樣的穿著?怎樣的姿態?

  悠然自得的漁夫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ň渥铀鑼懙木拔镏畜w會到詩人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里的“歸”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

  五、深探“不須歸”

  1、同學們,讓我們聯系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所以這里的不須歸是指回哪里?后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

  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每次垂釣,他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

  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不愿歸的情感。

  2、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漁父?

  3、我們學過的《江雪》,這首詩的漁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同是漁父,為什么《江雪》中的漁父如此孤獨郁悶呢?有理想卻不能實現,只能被迫泛舟江湖。

  4、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恒畫卷吧!

  六、作業

  1.背誦《漁歌子》。

  2.根據《漁歌子》想象畫面寫一篇文章。

  《漁歌子》教案 篇2

  一、教材簡析

  《漁歌子》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的主題是田園生活,伴隨著詩一般的語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園風景展現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張志和更是以凝練的語言再現古老的鄉村,田園的意趣。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全詩不僅畫面美,而且情意濃。張志和十六歲,舉明經,曾獻策肅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貶官,不再復仕,在湖州隱居五年,后來到會稽隱居,十載后再回湖州,寫下千古絕唱《漁歌子》,傾吐了他對悠閑生活濃濃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對象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二、三學段的銜接期,學生的求知欲強。他們已經有了近四年的學習經驗,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不斷加強。學生在課內已學習了本組的前兩首古詩,在課外收集了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對于田園生活的主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對田園生活的詩情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學目標

  認識4個生字塞、箬、笠、蓑,指導書寫鷺等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句,并能熟讀成誦。

  體會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積累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入境,讀中悟情。

  五、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六、課前準備

  (一)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ǘ⿲W生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張志和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初讀,建構田園生活的主題

 。ㄒ唬┙處熡谜Z言渲染,用圖片輔助,幫助學生對單元本題溫故知新。

 。ǘ⿴熒涣鳎斫庠~牌名。

 。ㄈ┱垖W生自由朗讀詞句,把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ㄋ模┙處煓z查整首詞的讀音,重點指導塞的讀音及鷺等字的書寫。

 。ㄎ澹┱垖W生再讀詞句,指導讀出詞的節奏。

  【設計意圖:

  1.詞這種體載在本冊第一課中已經出現,學生對其特點已有所認識。通過師生交流,再次回顧詞的特點,讓學生加深對詞的了解。

  2.扎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努力做到讀不通順,不開講!

  二、細讀,走近田園生活的畫面

 。ㄒ唬┱垖W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回顧理解詞意的方法。

  (二)學生自主學習,理解整首詞的意思,并在小組內交流自主學習中的見解。

 。ㄈ┓答亝R報對詞意的理解。

  【設計意圖:

  1.理解詞意是體會詩人情感的基礎。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積累了理解詞意的多種辦法。通過師生交流,回顧已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詞意。

  2.匯報交流中,進一步引導學生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詞意,鼓勵學生對詞意有自己的理解,相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賞讀,觸摸一顆眷戀的內心

 。ㄒ唬┙處熍錁贩蹲x,請學生談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詩人的不須歸。

  (二)由不須歸切入,讓學生交流匯報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1.景美中感悟不須歸。

 。1)請學生了解詞中描寫的景物。

  (2)教師配樂范讀,讓學生想象詞中的畫面。

 。3)學生交流想象的內容,教師緊扣畫中的色彩及 飛字進行點撥,并引導學生用其他詞語來形容春景。讓學生通過多元品讀,繼而誦讀,感悟畫面的和諧與動態之美。

  (4)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初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2.鱖魚肥中感悟不須歸。

 。1)引導學生關注肥字,讓學生交流從肥字仿佛看到了什么。

  (2)讓學生品讀前兩句詞,感悟詩人用詞的精妙。

 。3)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3.箬笠、蓑衣中感悟不須歸。

 。1)學生感悟斜風細雨,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詞語形容春雨的特點。

 。2)學生品讀,繼而誦讀第三、四句詞,感受春景的寧靜之美。

  4.讓學生把感悟到的畫面用文字描繪下來,并在全班中交流,提升畫面的整體美。

  【設計意圖:

  1不須歸是詞眼。抓不須歸作切入點,是觸摸詩人眷戀的內心的有效途徑。

  2.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是本課的教學要求。詞句中描寫色彩的詞語有很多,因此引導學生在想象中感受色彩的繽紛,在交流中體會色彩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3.誦寫結合是本環節的特點。背誦的落實在于讓學生在品讀中達到熟讀成誦。而小練筆則在學生對畫面的感悟達到一定程度時,用語言文字再現詩境!

  四、拓展,感悟一份眷戀之情

  1.出示補充資料: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讓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

  2.師生交流詩人的生平,教師補充對詩人的介紹。理解詩人不須歸的是什么地方,進而走進詩人的內心。

  3.教師引讀第三、四句詞,提升情感。

  4.補充學習詩人的另一首《漁歌子》,讓學生初步了解詞意,并朗讀積累。

  5.回顧詩人生平的著作,師生帶著對整著詞的感悟,一起誦讀《漁歌子》。

  【設計意圖:

  1. 知人論詩,以詩帶詩是教學古詩詞的方法。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是本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梳理資料,補充詩人的資料,引導學生與詩人心靈的對話,感悟一份眷戀之情。

  2.補充學習另一首《漁歌子》,既起到積累田園生活的詩詞的目的,又能進一步感悟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留戀之情,深化了情感!

  《漁歌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漁歌子》教案 篇4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憶江南》,引入古詩詞意境。

  2、出示《漁歌子》,介紹張志和。

 。▽τ诒臼自~的作者要詳細了解,更能體會詞的內在深意,繼而為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

  先給學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時間,然后教師補充。這樣才會使學生查找資料的愿望長久保持下去。)

  3、請學生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詞

  1、誰愿意把這首詞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邊看邊小聲地讀,把生字的讀音讀準。

  2、讀這首詞,邊讀邊想,這首詞都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導學生關注詞中描寫的景物,為想象畫面做準備。)

  3、白鷺、套話、流水、鱖魚、微風、細雨,這使一幅多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一幅春的畫面嗎?

 。òl展語言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借助這些詞匯所展示的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既接受古代漢語的熏陶,有發展現代語言,一舉兩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創作的小散文。

  5、出示圖象。

  觀看圖像,結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鳴。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體會情感

  1、齊讀《漁歌子》,說說如何理解“不須歸”.

  指導學生理解不歸哪兒,體會作者不回家,棄官隱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導學生結合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來理解。

  2、帶著體會到的、作者熱愛淳樸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能背下來更好。

  3、總結。

  四、課堂練習

  1、讀下面的句子,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背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五、實踐活動

  為了更好地了解張志和、白居易,請同學們查找白居易、張志和的詩詞,并有感情地誦讀,開一個古詩文朗讀會,從朗讀中賞析古詩詞。

  《漁歌子》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

  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

  3、吟詩成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ㄒ魳罚┤藗兂Uf: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

  你發現了嗎?對了,許多詩詞當時就是被譜上曲子傳唱開來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張志和的《漁歌子》。

  二、整體把握古詩:

  首先請聽周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我讀得怎么樣? 指名上臺劃節奏。

  下面,請大家把這首詩試讀幾遍。

  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報名讀。

  齊讀。讀完整首詩,你認為他主要寫了什么?

  你從這首詞中,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緒?

  三、細細品味古詩。

  下面,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首詩。

  首先,請女孩子齊讀前兩句!拔魅角鞍橈w,桃花流水鱖魚肥!蹦阒肋@兩句中哪些字詞的意思?

  誰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讀了這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

  多美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報名讀、齊讀。

  如此美景,無人問津啟不可惜?后兩句又寫了什么呢?男孩子來齊讀!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讀了這兩句,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情景?

  “斜風細雨不須歸”,讀到這兒,你心中沒有疑惑嗎?

  漁人為什么不肯歸去?

  1、釣魚

  2、觀景(“可謂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樂也!”)

  張志和有個別稱叫“煙波釣叟”,晚唐時期,朝廷昏庸,做官的張志和被小人誣陷,遭到削職貶官,從此他歸隱山林自得其樂,詞中的漁人可能指誰?

  如果說詞中的漁人就是張志和自己,那我們細細品味一下,這首詞表達了他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ò澹簾釔圩匀唬蛲杂桑

  多么開朗、豁達的個性!讓我們盡情地讀一讀。同樣是江邊垂釣、同樣遭遇陷害、貶官,老師這兒帶來了另一首詩《江雪》,誰賴讀一讀?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聰明的孩子們,這首詩表達的還是高興的心情嗎?

  處事“寒江獨釣圖”,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啊!

  下面我們來玩個變魔術的游戲好嗎?怎樣使這副圖搖身一變,變成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

  小結:多奇妙!同樣的江邊垂釣,同樣的遭遇,但由于詩人的性格不同,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所表達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們看,煙雨迷蒙間,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彩明麗卻不失柔和,看似寧靜卻又充滿活力。這是一首清麗婉轉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如果我們今天不美美地來吟誦一番,啟不辜負了它的詩情畫意?誰來試試?

  齊誦。

  四、作業

  根據詞作一幅畫或寫一篇散文。

  《漁歌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

  3.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4.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檢查《江南春》背誦情況。

  二、學習《漁歌子》

  1.簡介作者。(可以播放視頻)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學。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么?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僦该v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趯W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劢處熜〗Y: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于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四、布置作業

  1.朗讀全文,能夠背誦的就把兩首詞都背下來。

  2.請你為其中的一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可以畫圖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彩筆畫,愛好畫畫的同學,請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板書設計

  3

  詞兩首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作業設計探究活動

  1.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和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同學之間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漁歌子》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蘇軾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并會寫3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2、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拓展相關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誦讀這首詞,查閱有關詞人的資料,復習有關詞的知識。

  2、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ㄕn前活動:背誦《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話題引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欣賞唐朝詞人張志和最出名的一首詞。說到詞,我們開學的時候才學過一首,它是?(請生背誦)

  2、關于詞這種文學體裁,你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答,師相機強調詞的相關常識)

  《漁歌子》教案 篇8

  知識目標:

  1、 學習“塞”、“笠”、“蓑”三個生字。

  2、 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能力目標:

  1、 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 詞的意思。

  2、 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 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 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 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同學們為我們展示了你積累的這么多的古詩,

  讓我們回到了古詩國度之中。詩和詞都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高峰,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寶貴的文學遺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板書)。

  我們學過詞嗎?一起背一背吧(《憶江南》)

 。、預習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對詞了解多少?你知道詞和詩的區別嗎?(課件出示詩與詞的區別)

  師小結:詩的格式整齊,每句字數相同,像我們課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詞句式長短不一。詩是脫離音樂的,而詞和音樂曲調同了一爐的。

 。、太好了,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語文知識。關于本課將要學習的詞《漁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你還知道有關他的什么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

  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師相機點撥。

  二、初讀,感知韻律

  同學們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非常強,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更深更好的學習這首詞,F在就讓我們來領略這首詞的風采吧,(出示課件)師讀詞(配樂)。

  1、你們喜歡這首詞嗎?

  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詞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詞讀準(課件出示生字)。

  第二遍希望把詞讀順,讀出詞的節奏

  2、指名讀

  第一名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準確。

  第二名讀,請其它同學聽他的節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哪種韻律?(其他同學修正)

  師指導,首詞可以用不同的節奏來讀,多讀幾個速度和停頓時間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奏必須一樣。還要注意斷詞時要音斷而意不絕。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節奏,自由的將這首詞再讀一遍。

  師:誰愿意展示你對詞的初步掌握。

  生自愿組合讀詞。

  三、品詩,體會情感

  1、同學們讀得真好,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我們常說詩情畫意,讀詞,不但要把它詩正確讀好節奏,更重要的是讀“情”讀出詩中的“情”,作者的“情”更要讀出你的“情”你的感受。

  2、你覺得詩中哪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最能打開你情感的閘門,放飛你多姿的想象?

  3、指名答,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一句寓情于景,也是全詞的中心句。

  4、這句話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戴青斗笠,身披綠衰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寫出了悠閑自得之情。)

  四、精讀,想象意境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如此的留連不返呢?

 。ò槨⑻一āⅦZ魚、微風、細雨)是呀,這是一幅多生動的自然的春天的景象,你有感受嗎?(美)是呀,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難怪詞人——

  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除了身外景物之外,還有作者生活中的原因,使他流連不歸,請同學們結合,張志和的資料來想一想。

 。ㄒ驗樗晟倬筒饺胧送竞笥衷饷饴毐懔骼穗[居于江湖,所以他不愛官場愛自由,更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這美麗的畫面,閑適的情懷你能想象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教師配合課件中的畫面和音樂有感情的加入旁白:

 。ㄔ~人張志和,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他對江南春景深情贊助以及淡泊功名,流連山水的人性情懷,在詞中表露無遺。你看,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初春的西塞山剛蒙上幾分綠色,遠遠望顯得更加柔美,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鴛在山上低徊,引來了成群的鷺鴛輕盈的飛翔于山間、江上,也輕輕落于船頭,與漁人一共蕩舟江面,淡黃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中,粉紅色的桃花開得正盛,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悠閑的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如此寧靜又美好的畫面,)難怪——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這樣一幅超凡絕塵的美景,詞人張志和用他的千古絕唱將它釋懷。

  我相信現在很多感想一定充滿了你的不腦袋,你想怎樣來理解這一首詞中的意境呢?回憶一下,我們都用過什么方法來理解詩文呢?

  生踴躍回答,教師出示課件,(有感情的朗讀、有獨特的理解詩詞、準確的概括中心、色彩明麗的繪畫、優美的填詞演唱、編成朗朗上口的拍手謠。)

  學生討論5秒鐘,找出喜歡的方式,要求盡量與其它組不重復。

  師:在小組活動對老師希望你一定要抓住對詩的理解,出示(課件)。那么好了,快點行動吧。

  重點抓好詞的理解,反復說透。

  匯報的順序:一讀,要求加入理解和情感;二解;三概括;四畫;五歌謠;六唱。

  師小結:這么美的圖畫,這么悅耳歌謠,這么動聽的歌曲,老師相信,對這首詞你一定有新的感受了,讓我們盡情的把你的情感讀出來吧!

  齊,老師也讀

  師總結做情感的升華:你們的詩聲讓我仿佛再一次觀看了絕美的畫面,祖國萬里山河美景不勝收,希望同學們繼續收集寫景的詩篇作為積累。

  在朗朗的詩聲中,我們即將結束今天的學習,我要祝賀每一們同學,你們不僅學習了《漁歌子》,還掌握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雖然詞人已作古,但是你們讓他的情,在我們這一方小小的空間中粒粒再現,你們繼承了他博大的情懷。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學詩吧,愛詩吧,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顆瑰寶只有在你們的身上才能盡顯光華。

  《漁歌子》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詞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2、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詞題

  我們已經學過《憶江南》這首詞。憶江南稱這首詞的詞牌名。今天,

  我們要又學習一首詞,題目是《漁歌子》。跟老師讀,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

  二、疏通詞句,感知詞意

  現在,請每位同學,把這首詞讀上2分鐘,注意做到兩點要求,第一

  要準字音,做到讀得字正腔圓;第二,讀通順,讀出節奏,試著讀得有板有眼。

  1、 學生自由讀詩

  2、 請個別學生讀,(其他學生聽他是否把字音讀準),再請學生讀出節奏(

  其他學生聽,他哪里作了停頓)

  3、 全體學生齊讀一遍(讀準音,讀出節奏)

  4、 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帶著這樣的'印象讀一遍

  5、 這首詞在描寫什么?讓我們靜靜讀這首詞,聯系課文中的注解,結合課文的插圖,試著想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

  三、解讀畫面,品味詞境

  (一)我來出個題目,了解你對這首詞的掌握。

  看到的——

  1、 你在詞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件出示)

  2、 誰來讀這些景物,把景物讀進同學們的腦海中去

  3、 誰能根據這首詞,把景物的特點讀出來?

  4、 你還看到了什么?除了景物還有許多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了嗎?

  聽到的——

  1、聽到了什么?(聽,清脆的鳥鳴聲,潺潺的流水聲,還有魚兒跳躍的聲音,仿佛還能到微風,細雨的聲音)

  聞到的——

  1、你還聞到了什么?

  2、師小結

  3、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地方?(風景優美,幽靜,秀麗,美如畫卷)

  4、你帶著這樣的感情讀(個別)

  (二)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那里的風景,你會怎么介紹嗎?給你們兩分鐘時間準備。

  1、 生練說

  2、 交流

  3、小結:多么秀麗的江南美景呀。作者張志和僅僅用了27個字把這些美景盡收眼底,讓人浮想聯翩。真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不禁讓我們誦讀這首詞。(師生配合讀)

  4、 好一個不須歸(板書:不須歸)

  四、熟讀成誦,進入心境

  好一個不須歸呀。如此秀麗的水鄉美景,我們陶醉了,我們——不須歸,還有誰也不須歸?(漁翁,張志和)漁翁就是張志和,張志和就是漁翁

  1、他不想回家,在哪里做什么?(垂釣)

  2、創設情境,隨機拓展《漁歌子》三首

  他戀上了垂釣,不想回家。我們仿佛看到,在一個月明人靜的夜晚: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你看到了——

  我們又看到在一個秋風瑟瑟的日子: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飲莼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你看到了——

  我們還看到,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你看到了——

  1、 生質疑

  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

  2、 了解作者及詩文的背景

  3、 生回答,師總結

  是啊,他厭惡官場上黑暗險惡,厭惡哪些阿諛奉承,看破庸擾的紅塵,他想把心放回大自然中,回歸寧靜,回歸本真。他自稱自己為“煙波釣徒”

  4、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境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分大組讀)

  5、 他真的是在釣魚嗎?老師查詢了資料,他釣魚從來不放魚餌,你說他

  在釣魚嗎?他釣的是美景,釣的是一份心情,釣的是悠閑自在的生活。(板書)

  6、 讓我們悠閑自在地讀一遍(男女生讀)

  7、 小結:秀麗宜人的風景,讓人不須歸,悠閑自在的生活,讓人不須歸。

  10、回讀:最后讓我們一起回味這首詞。(配樂背誦)

  五、布置作業,延伸課外

  1、結合《漁歌子》作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景畫

  2、課外閱讀《漁歌子》五首

  《漁歌子》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詩,走進詞的美

  我們隨著詩人那優美而凝練的詩句一路從“接天連夜無窮碧”的夏,“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走進了銀裝素裹的冬,細雨霏霏的春。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流連于江南美麗的春景,在張志和的《漁歌子》中觀景、悟情。

  二、讀詞,讀出詞的韻

  1、板書:張志和。張志和是唐代的詞人,16歲就因才華出眾而深得皇帝的賞識,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2、今天我們就將學習他寫的一首詞。板書:漁歌子。指名讀。漁歌子和如夢令一樣,都是詞牌名,是古人用來表示音樂的節拍和旋律,有一定的節奏和韻腳。所以這里的“子”不能讀輕聲。再讀“漁歌子”。

  3、同學們,請你拿好的書本,認認真真地讀讀這首詞。老師要求每個同學最少讀三遍,第一遍,要讀得一字不錯,第二遍,要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第三遍,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韻味來,那你很了不起。

  4、檢查初讀效果。(指名讀詞,齊讀。)

  A“鱖”注意讀法和寫法。

  B箬笠、蓑衣見過嗎?你知道箬笠是用什么編的?(竹子)所以,是(竹字頭)!八蛞隆笔怯貌菥幍,所以是(草字頭),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圖片)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1、張志和不僅詞寫的美,畫也畫得好。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就這樣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請你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這詞中畫。

  2、交流畫面。你聽出來了嗎?這首詞中還藏了一幅美麗的畫呢。你在這畫里看到了什么?

 。ㄎ魅、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

  白鷺飛:快讀,帶勁地飛,慢讀,悠閑地飛,快活地飛?旎畹陌槼扇旱仄痫w了,咱們一起讀……青山、白鷺,一動一靜,這是一幅多么明麗、和諧的畫面。

  鱖魚肥:一個“肥”字道出了正是垂釣好時光。桃花紅、溪水藍,鱖魚跳,這是一幅多么艷麗、生動的畫面!

  斜風細雨:江南的春色,必定少不了“斜風細雨”,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一個“斜”字,寫出了春風的柔,春雨的細,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連忘返。

  如果說,這就是張志和筆下的那一幅畫卷,我們應該怎樣把這些景物添在這幅畫卷中呢?

  3、描繪畫面。

  這山、這水、還有這雨中桃花,箬笠蓑衣,構成了一幅蒙蒙煙雨中的山水畫。同學們,當我們揮舞畫筆,你準備給這些畫面圖上怎樣的色彩?

  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青箬笠,綠蓑衣:我們生活中所見的箬笠、蓑衣都是棕色的,為什么在張志和的筆下卻是青色的、綠色的?難道是他錯了嗎?

  這青山、綠水,這一篇綠意盎然,讓我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4、想象寫話。

  張志和的《漁歌子》給我們呈現出來的這幅畫面中,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你聽——(流水、鳥鳴)

  甚至我們還能聞到春天的氣息,你能聞到嗎?(春天泥土的氣息,雨絲拂過臉頰的氣息。)

  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漁歌子》里的春天,到詞中去聞一聞,用心去讀一讀吧——配樂

  5、拓展積累。

  (1)這桃花,這流水,不就是——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嗎?來,咱們對讀,你讀畫面,我讀詩句。(師生、男女對讀)

 。2)這斜風,不就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嗎”?出示句子,學生齊讀。這不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嘛!

 。3)這細雨,也正是——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4)此景此情,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一曲《漁歌子》,學生讀詞。

  6、走進獨釣者。

  這情、這景,讓我們沉醉其中。我們似乎還忘了什么呢?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悠閑、從容、自在、快樂)

  是啊,青箬笠,綠蓑衣,藏著是一份悠閑和自在。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岸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吟起這一首《漁歌子》——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1、走進詞人。

  就是這樣一首《漁歌子》,詞中有畫,詞中含情。張志和自稱是“煙波釣徒”。流連于青山綠水之間,所以,他才能深情地寫下《漁歌子》,讀——

  可是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流連忘返,隱居不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你知道哥哥在勸弟弟什么?(這是在勸弟弟早日回家。

  2、和詞悟情。

  現在,老師來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我用哥哥的詞來勸,你們就用弟弟的詞來答。

  一和: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二和:狂風浪起且須還。

  三和:且須還哪。

  一問:賢弟啊,你為何不歸?

  二問:據說張志和在垂釣時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么哪?(美麗的風景,自在的生活。)

  你真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人啊!這就是張志和一生的追求。(板書:心志平和)

  一讀: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他多么希望自己能遠離世俗的爭斗,在這樣和諧秀麗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讀

  二讀:他是多么希望人們都能以自己的勤勞,換得這樣一份安寧的生活——讀

  三讀: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的垂釣,釣來清閑,出世。也只有這樣清閑出世的心,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

  五、延伸,研究“釣”之蘊。

  垂釣,正因為具有這樣豐富的內涵,所以,歷代古詩就有很多是寫垂釣、漁翁的生活。

  出示幾首古詩,學生齊讀。

  讓我們記住這位千古詞人——張志和。記住這首千古絕句——《漁歌子》。

  《漁歌子》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這首詞。

  3、想象這首詞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準備

  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了解張志和、積累張松齡的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教師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詞

  回憶并背誦《憶江南》。

  2.關于詞,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3、那么,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詞的詞牌又叫——“漁歌子”。

  4、看老師寫課題。[一筆一劃地板書]拿出手來跟我一起寫:漁——歌——子。來,一起讀課題!

  5、指導學生把題目讀正確。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讀著這“漁歌子”,猜一猜這首詞在寫什么?

  2、這“漁歌子”又名“漁父”。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漁歌子》又是怎樣描繪張志和的垂釣生活的呢?翻開語文書110頁,我們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詞。注意,仔仔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后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明白了嗎?

  3、自由練習朗讀,開始。(生自由讀《漁歌子》)

  4、(課件出示《漁歌子》。)好,誰來讀一讀《漁歌子》?其他同學注意聽,看字音讀準了沒有。生1讀

  5、讀的字正腔圓,真不錯!誰再來讀一讀?(接著請三位學生讀詞,學生互相幫助正音。)

  6、想讀的同學這么多,那好,我們一起讀,開始!生(齊讀)

  7、很好!誰再來讀一讀《漁歌子》?你來讀,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在讀詞時,句子中間是怎么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生8、很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位同學在讀“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時候,哪個地方停頓了一下?

  9、你還注意到沒有,他在讀“桃花流水鱖魚肥”和“斜風細雨不須歸”時,哪兒停頓了?師:你們都聽出來了嗎?

  10師:對,這就叫有板有眼。古詩詞特別講究音律和節奏,讀的時候要有板有眼,像詞人一樣讀。來,我們一起讀。

  11、有些孩子還隨著節奏搖頭晃腦的,有意思。來,我們模仿這些同學讀。生:(齊讀)

  三、想象畫面,深入感悟

  12:有那么一點詞人的感覺了!這首詞很優美,《漁歌子》描繪的景象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老師讀詞,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畫面。(師配樂朗誦《漁歌子》,學生靜聽想象。)

  13、同學們,你們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誰來說一說?

  14、里邊藏著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讀一讀書,看看他為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梢阅x,也可以小聲地讀。

  15、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16、這樣說著,我似乎覺得這畫面中還有一些聲音、還能讓人聞到一些氣息。

  17、想不想看看現代版的漁歌子(課件出示) 作者是誰? 你們想不想也把這美麗的畫面寫下來。可海▽懺挘

  18、這么美的畫面,這么美的詞,最適合美讀了。來我們一起讀一讀。

  19、能給人美的感覺,但還不夠。為什么呢?沒有請詞人來呀!詞中寫了詞人嗎?從哪兒看出來?師: “青箬笠,綠蓑衣”留給我們的只是背影而已,面對此情此景,他心情如何?

  20、是不是只有這個原因呢?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張志和這個人。

  課件播放:(張志和本名張龜齡,他從小便才華過人,16歲的時候,他中了舉人,還給皇帝寫了一份折子,列了許多治國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但后來他因事而被貶官。之后,他干脆辭官歸隱。隱居在太湖一帶,整日扁舟垂釣,過著悠閑自在的漁家生活、他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但他釣魚卻很奇怪,《唐書.張志和傳》中曾這樣記載:師:怎樣記載得呢?讀!生:“志和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師:“每垂釣,不設餌”,你讀懂了嗎?生:他每次垂釣都不投魚餌。師:沒有魚餌,怎么可能有魚兒上鉤呢,是不是?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了很多很多。想一想,你覺得他釣了些什么?齊讀《漁歌子》,回歸主題,升華詩情。

  《漁歌子》教案 篇12

  教師簡介

  1996年畢業于南平師范,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多次在市、區課堂教學比武和演講賽中獲獎;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究,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形成自己自然質樸又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

  設計說明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里最亮麗的瑰寶,作者將自己的悲或喜、情與物,濃縮在方寸之中,讀來令人神思激蕩!稘O歌子》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優美春色和垂釣時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顯示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本節課重點抓住詞眼“不須歸”,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文本,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思考、想象、表達等實踐活動,理解詞的內容,感受詞的意境,欣賞詞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經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經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教具準備:

  1、音樂

  2、圖片

  3、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學,感知詞的內容

  1、由張志和的別號——“煙波釣徒”引入教學,板書揭題。

  2、生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

  3、正音,認讀“箬笠” “蓑”。指導生字書寫,掌握“塞” “鷺”的結構特點。

  4、齊讀全詩。

  二、質疑細學,體會詞的內容意境

  (一)議詞眼,初步體會“不須歸”的含義。

  (1)“不須歸”是什么意思?相機理解“須”的含義。

 。2)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覺得沒有必要回去呢?

 。ǘ┮龑胂螅w會詞的景色之美

  1、一讀全詞,發現美景之多。

  2、二讀全詞,描繪景物色彩之美。

  引導學生將色彩與景物聯系起來,體會詞的色彩之美。

  (1)找出詞中已有的白、青、綠三種色彩。

  (2)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詞后面的色彩。

  3、三讀全詞,體會景物動態之美。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展開想象,學會用上排比、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心中的畫面說具體,體會景物動態之美。

  4、議一議,將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動態之美,較完整地描繪出來。

  引導生用上“我喜歡這( ),你看——”的句式

  三、品悟詞眼,感悟詞人心境

  (一)品讀詞句,體驗意境之美 。

  1、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運用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訓練。

  2、引讀一二兩句。

 。ǘ┙庾x詞眼,體會“不須歸”的情懷

  1、創設情景:遠山傳來悠悠的呼喚……面對此情此景,張志和的感受怎樣?請用詞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

  3、深入理解“不須歸”。

 。1)簡介張志和生平。

  (2)小結。

  4、齊讀全詞

  四、多種形式誦讀,演繹心中的《漁歌子》

  1、師生合作,學習多形式的朗讀

 。1)師生配合讀,引導體會詩詞一詠三嘆回環復沓的表達方法。

 。2)生生配合讀,選擇自己的伙伴一塊兒讀 。

  2、啟發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改編成童謠。

  3、師生合作,利用童謠引讀全詞,誦讀《漁歌子》。

  五、總結全詞,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高飛

  桃花流水

  不須歸 鱖魚正肥 樂而不歸

  青青箬笠

  綠綠蓑衣

  斜風細雨

  《漁歌子》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詩人、畫家張志和。詞中描繪了一片畫意詩情。色彩明麗,畫面清新,加上斜風細雨,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生分析:

  學生初次接觸詞,對詞的特點不熟悉,這首詞內容淺顯,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背誦《漁歌子》。

  2.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有畫,詞中有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資料卡、彩筆。

  教學過程:

  一、班級詩詞大會

  1.詩詞比賽:老師說前一句,學生答后一句。

  2.圖中有詩:根據圖片回答詩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漁歌子》和《江雪》。學生根據課本注音讀一讀,找找它們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詞的特點。

  2.介紹詞和作者: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詞,又叫長短句,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詞可以歌唱,每一首詞根據格律,都有一個曲調名,成為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就是詞的題目,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漁歌子》。

  張志和:唐代詩人、畫家,今流傳《漁歌子》五首。

  3.自學

 。1)根據注音自讀兩遍,讀準字音。

  (2)同桌檢查讀。

 。3)齊讀,欣賞配樂朗讀,學生再讀。

 。4)學習生字生詞。借助圖片認識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5)對照詩詞后的注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小組合作學習,不懂的可以討論可以問老師。

 。6)全班交流詩詞大意。

  (7)詞講究韻律,讓我們一起雙手擊掌,打出節拍,隨節拍讀。

  三、品味詞中畫,畫中情

  1.思考,詞中介紹了幾種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的嗎?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僅有景還有人,不僅有色彩還有聲音,不僅有動態描寫還有靜態描寫,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一寫或畫一畫。

  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體會出詞中有畫。

  4.作者寫的這些景物給你的印象怎么樣?這色彩明麗的“畫”在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哪位同學能把作者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出來呢?

  5.面對垂釣者,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我們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樣的心境中寫下的這首詞,才會對詩詞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閱讀資料,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不須歸”還有什么含義。

  6.作者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1)師生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2)志和啊,你為何不歸?指學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讀出張志和的心聲吧。

  四、有感情朗讀、吟唱。

  1.郁郁蔥蔥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開,白鷺飛翔,碧波粼粼,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同學們,讓我們伴隨優美的音樂,把作者悠閑愉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2.一首優美的詞也是一首優美的歌,這首傳唱千年的詞也改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五、把這首詞畫成一幅畫,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漁 歌 子

  唐 張志和

  景 美麗如畫

  不須歸

  人 悠閑自在

  《漁歌子》教案 篇14

  設計意圖:

  在學習《漁歌子》(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23課)以前,通過《憶江南》(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1課)的教學,學生已對詞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拓展性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而豐實的語文實踐,還原張志和這位詩詞書畫的大家“詞中有畫,畫中有詞”的意境。豐滿對此人張志和的認識,體會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有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背誦《漁歌子》。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3、根據詞中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煙雨江南,碧水藍天,詩情畫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圖片)唐代大詩人張志和就是在這里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漁歌子》(板書,齊讀課題)

  2、教師簡介詞的內容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能聯想到什么?

  師:是的,“漁歌子” 又叫“漁父”, 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是一種詞牌名。 “我們先前還學到過哪些詞牌?”不同的詞牌每句話的字數不一樣,節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稱長短句。

  二、讀中渲染,理解詞意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同學們,學古詩詞,首先得把古詩詞讀通順,還要讀出節奏來。自己讀兩三遍,開始吧!

  師:讀得非常好,請坐。同學們,古詩詞光讀通順還不夠,它是有節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間也有停頓,同學們看(大屏幕呈現整首詞),你能夠把這首詞句子和句子之間的停頓讀出來嗎?哪位同學試一試?

 。ㄒ簧x整首詞)

  讀通句子(生朗讀整首詞)指生讀

  師:有點味道了!我們連起來讀,我讀后三字,你們讀詞,注意那個節奏,那個味道。(師生交換)

  2、師:同學們,學古詩詞,讀通了,讀出節奏感了,那是遠遠不夠的,咱們還得讀懂它的意思。

  師:請同學輕輕地再讀讀這首詞,借助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大概意思。開始——

 。▽W生借助注釋,自由說)

  師:哪位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意思?(教師輕輕提示:可以借助注釋)來,你說說看——

  師:同學們,這古詩詞,懂得了它的意思,我們再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不相信我們就來試試看。

  3、師生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張志和不僅詞寫得好,還是一位大畫家,顏真卿說張志和寫的詞是畫中有詞,詞中有畫,那么我們看一看,張志和的詞中,給我們畫的什么,用筆圈出來。

  師:請你說,他的詞中畫了什么?(9種景物)

  師:9種景物按順序數一數,西塞山……

  4、畫景

  師: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框,誰能把這9種景物工整地寫到框里,使人看上去像一幅畫。比如說:鱖魚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寫在畫面的最下方,如果在這個位置畫蓑衣、箬笠該怎么畫?(師指圖的右下方)

  師:“笠”是生字,該怎么寫?(請生上臺寫)

  請兩位同學合作把它補充完整,其他同學把它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師:但是這個“鷺”字,也是一個生字?“鷺”字怎么寫,才能寫得漂亮?這個字有個訣竅,上面的“路”字要寫得小一些,寬一些,下面的“鳥”字要寫得窄一些,長一些。

  師:同學們,一起看黑板的這幅圖,看著看著,就成了一幅畫,就成了一首詞——《漁歌子》,我們一起看著板書朗誦一下。

  把你看到的這幅畫讀出來。

【《漁歌子》教案】相關文章:

《漁歌子》教案精選11-25

《漁歌子》教案08-26

漁歌子教案08-24

關于《漁歌子》的教案10-25

《漁歌子》教案范例10-18

《漁歌子》教案設計09-25

小學語文《漁歌子》教案02-16

漁歌子的教案設計01-20

小學語文《漁歌子》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