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教案
一、導入:
師:我們先來看作家巴金對落日的兩段不同描寫:(讀)
A
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了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巴金《鳥的天堂》
B
遠處有一帶青山,斗大的太陽正向著山邊慢慢地落下去。它的平時的射得人睜不開眼睛的金色光芒也已經漸漸失去了,變成了一面紅得像丹一般的大圓鏡。它愈走下去愈紅,而它所放出的紅光,更擴大起來。藍天已被染紅了一角,青山的頂也帶了燦爛的紅光。離太陽不遠的幾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別的顏色,還鑲上一道寬的金邊。太陽只剩下了一半,卻是更大更紅,到后來終于完全落下去。霎時間萬邊金色霞光渲染了半邊天。山哪、樹哪、云哪、霞哪,都打成金色的一片。
——巴金《滅亡》
明確:兩段文字都在寫落日,但兩段文字在描寫力度上明顯不同。A文字相對精煉,但我們讀下來還是覺得有神韻,特別是最后一句“只留下了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B文字把太陽落山的過程寫得富有層次,抽絲剝繭,不惜筆墨力求細致入微。
通過對這兩段文字的觀照,我們引入今天的寫作話題: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
同學們能說說什么叫用墨如潑,什么叫惜墨如金嗎?
明確:首先,惜墨如金追求言簡意豐,力求數字乃至一字傳神(板書:言簡意豐一字傳神);用墨如潑描摹物態,求其窮形盡相;刻畫心理,能使細致入微。汩汩滔滔,雖十、百、千字也在所不惜(板書:窮形盡相(描寫刻畫細致生動)細致入微)。
其次,這是寫作時的兩種表達技巧。
第三,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沒有好壞的差異,只要各得其宜,就能各盡其妙。
二、惜墨如金
思路:用墨如潑:1、描寫2、記敘
一、描寫
思路:①多角度多層次觀察自然,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②渲染手法
講解過程:
師: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體現在寫作的方方面面,我們先來看朱自清《綠》中的一段文字。
那醉人的綠呀,------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雜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指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
——朱自清《綠》
師:這段文字從表達方式上看屬于描寫。同學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來描寫梅雨潭的綠的?
明確:1、作者用比喻、排比、通感、比較等手法從形狀、觸感、色澤、顏色深淺等角度來寫“綠”。
這樣我們就引入在描寫上用墨如潑的第一種方法:①多角度多層次觀察自然,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
下面請同學來展示你用這種方法是如何寫老樹“古老蒼勁,大得驚人”的。
實踐演練:《銀杏》(圖片)那棵老樹屹立著,只見它古老蒼勁,大得驚人。
——《老樹》
要求:用200左右字按照1的要求進行描寫。
請兩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范例:老樹樹干粗大,虬枝盤曲。樹皮布滿褶皺,這些褶皺似乎在向我們訴說那些曾經的歲月。它的枝干造型奇特,有的儼然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這些枝干又如無數的大手把綠葉向四面八方無限地送出去,如巨大的傘一樣,幾乎把整片藍天都遮住了,只有絲絲縷縷的陽光像碎玉一般從搖曳的縫隙中漏下來。樹下幾位老人或躺或坐,隨意聊天,愜意享受這難得的陰涼,仿佛這是一個完全與外面那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師:在描寫上用墨如潑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可以②運用渲染手法。所謂渲染,是指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外貌、行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鋪敘、形容和拱托,以突出描寫的主要對象或主要方面,加強藝術表現效果。渲染的具體手法主要有反復、排比、夸張、層遞、鋪陳、烘托等。
北朝著名的敘事詩《木蘭詩》,寫花木蘭替父從軍凱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時,成功地運用了渲染之法:“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些詩句運用鋪敘手法充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蘭還家的熱鬧氣氛,合乎情理,真摯動人。
實踐演練:《瘋狂球迷》(圖片)
鋪敘是渲染的具體手法之一,也是寫作中常用的手法。所謂鋪敘,即充分展開敘述,使描寫的事物窮形盡相。
多方鋪敘。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鋪敘,二是指采用多種方法鋪敘。
比如,你觀看了一場足球比賽,如何在筆下再現足球場看臺上因進球或獲勝時的那種熱烈、火爆的場面?
你能像下面這篇習作一樣寫出球迷們的瘋狂勁兒嗎?(讀)
瘋狂球迷(節選)
球入網的那一剎那,“噢……”的一聲,整個看臺都沸騰了。輸球的一方大罵守門員的呆笨。有的人臉漲得通紅,歇斯底里地叫喊著,脖子上綻出了青筋;有的人攥緊拳頭,用腳使勁地跺地,仿佛想把那股子情意和不滿踩進地底去……‖贏球的一方高興得手舞足蹈。有的人腳下仿佛裝著一根彈簧,不停地往上跳;有的人仰天大笑,笑得全身發顫,笑得臉上肌肉收縮在一起,隆起老高;有的人使勁舞動著大彩旗,“呼隆”一下蓋過你的頭頂,又“呼隆”一下掠過你的耳際。‖整個人群就像熱分子運動,讓人想起集體出巢的蜜蜂,想起鍋里翻滾的稀粥。每個人都扯著喉嚨朝賽場喊,亢奮的、憤怒的,尖嗓門的、啞嗓門的,平日能言善辯的、沉默寡言的,此刻都提高了16度,整個和在一起,沙嗡沙嗡地響。那響聲被支離成千百萬的分子,充斥在空氣中的每一個角落.如山呼海嘯,鋪天蓋地,震耳欲聾。‖每個人的血液都在激烈地奔涌著,每根神經都在高速傳遞著亢奮的元素,每個細胞都憋足了勁在擴張,每個人只管將心中的狂喜、怨氣、興奮、惋惜一古腦兒傾出個來……
教師講解時注意:
一、作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狀寫“沸騰的”看臺。首先細致地描繪渲染輸球、贏球兩方球迷各自的表情與行為;接著展開聯想,以“熱分子運動”、“出巢的蜜蜂”、“翻滾的稀粥”作比喻,進一步地渲染喧囂的場面;然后鋪寫各色人等和在一起發出的響聲,以及那響聲充斥全場的廣度;最后想像每個人生理、心理、情緒上的激烈的反應。
二、作者善于采用多種方法來鋪敘。如概括描寫與細節描寫相結合,既有點上的細描,又有面上的勾勒;還運用了比喻、排比、夸張、反襯等修辭方法。
讀完這個片斷,我們不能不嘆服作者行文之細密,表達之細膩。這種細密、細膩的感覺,主要在于作者善于多方鋪敘,因而將足球看臺上熱鬧喧囂的場面描寫得如此震撼人心。
二、記敘:
思路:①鋪墊②繁復
講解過程:
師:這種使用多方鋪敘來渲染以達到窮形盡相之妙的寫法在劉鶚《明湖居聽書》中也有淋漓盡致的發揮。
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后臺簾子里面,出來一個男人:穿了一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仿佛風干的橘皮似的,甚為丑陋,但覺得那人氣味到還沉靜。出得臺來,并無一語,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張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和弦,彈了一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后來彈了一枝大調,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這曲彈罷,就歇了手,旁邊有人送上茶來。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里面出來一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副銀耳環,穿了一件藍布外褂兒,一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的。雖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鏦鏦彈起。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里,便丁了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的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就是窯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學,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一個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說著的時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這時滿園子里的人,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賣瓜子、落花生、山里紅、核桃仁的,高聲喊叫著賣,滿園子里聽來都是人聲。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后臺里,又出來了一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一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簡了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臺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里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干仞,以為上與大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
寫作指導《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公開課教案2,
師:節選部分第四段作者寫白妞說書之妙,用的是多層次鋪敘,“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寫其聲之悠遠,用“傲來峰、扇子崖、南天門”寫其高腔之無窮,用“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寫其音調之婉轉,用“彈子上天”寫其音色之燦爛,用“花塢春曉”寫其聲音之嫵媚。其次作者用通感、比喻、排比等手法,來寫白妞說書的妙處。
當然同學們也發現了,能傳神地傳達出白妞說書的這種“三日繞梁”之妙,還不僅僅在于作者對音樂的這種極致描寫,用墨如潑的能事。
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在白妞出場前,作者還提到一個男人的彈弦和一個姑娘的唱書。作者記敘這兩位對白妞說書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為白妞的出場或者說書作鋪墊的。
作者先讓與白妞相關的琴師和黑妞亮相,用這兩個次要人物作為鋪墊,以至于有人誤以為黑妞就是白妞。先寫次要人物的優秀,再寫主要人物的更加優秀。層層鋪墊,造成山外有山、葉綠花更紅的表達效果。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篇文章《漫長的等待》來看看在記敘時如何極盡鋪墊之能事做到用墨如潑。
漫長的等待
好容易,長長的六天從教室里穿過,從飯碗上走過,從我的身邊溜過了。終于,可以回家了!開學的第一個星期,我體會到了與初中完全不同的高中學習生活。我對這一轉變還不適應,因此六天顯得特別難熬,我也更加的想家。今天星期六,我要回家了!
早上第四節后,我沖出教室,外面,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中飄過一縷縷輕紗。花壇里花兒迎合著藍天、白云、微風,正熱烈的開著。而我,甚至沒有向這美好的世界多瞄一眼。心里只想大聲喊道:可以回家了!
我沖下樓梯,沖過食堂,胡亂抓了幾口,又沖回寢室。寢室里,大家都手忙腳亂的收拾東西。太興奮了!大家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很快的,我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胡亂收拾起東西來。突然想起,“呀”,大家嚇了一跳,“我忘了打電話了!”
于是我背上書包,拎起袋子,又沖出寢室,慌里慌張的跑下樓梯,我慌里慌張的跑下樓梯,險些滾下去了,以世界吉尼斯的速度跑到校門口,心里在祈禱千遍萬遍,希望那棵深綠的老梧桐下不要出現一個人影。可遠遠的看見一個長辮的女同學握著話筒靠在樹上,我的心猛的一沉,緩緩的走近電話亭,站在那女孩的`身后。
將就著等吧,只有她一個,我安慰著自己。旁邊的她甜蜜的聲音一個勁兒的往我耳朵里鉆,我還隱約的聽見那邊傳來的令人心醉的關切的問候:“什么時候回來?”“要媽給你買什么好吃的?”“要老爸去接嗎?”這一聲聲更勾起了我的思念,我真希望馬上把IC卡插進去,然后把六天來的一層又一層折折疊疊起來的心情,化為一句句嬌語送到父母的耳畔。也許在電話旁,我的媽媽正有一針沒一針的打著毛線,也許我的爸爸正一口接一口的吸著燃到盡頭的香煙,也許┄┄想到這里,我的心不禁像火烤那樣疼痛。我焦急的在旁踱來踱去,那一分一秒對我來說,仿佛一個世紀那么漫長。
我站在她旁邊,兩眼緊緊盯住那連通我與家之間的橋梁——話筒,真恨不得把它給搶過來。嘴里不停的催著:“求求你快點!快!快!快!”眼里也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期盼的光。
她被我盯得全身上下不舒服,輕輕的告訴我:“傳達室里也有一個電話┄┄我還有幾句話┄┄”一聽,我的心涼了半截,傳達室肯定也沒我的份。唉,打個電話也不能遂愿。
我放棄了對這話筒的希望,心急如焚的趕往車站。在東門車站,我終于打通電話了,我興奮地大叫:“老爸,我今天回家啦!”
經過幾番轉車,眼前終于出現了一幢我再熟悉不過的建筑物,白色的墻上灑滿了陽光,在深邃的蒼穹映襯下,它顯得那樣渺小。在眾多的建筑物中,它又是那么普通,但是那里有我溫馨的窩,那里有無盡的關懷,那里有家的感覺。
師:請同學們來講講作者是如何使用鋪墊來窮形盡相地表現等待的心情的?
明確:作者寫終于盼到周六放假的喜悅以及忙亂的心情是為下文等待打電話的焦急心情做鋪墊的。比如開頭的這段美好的景物描寫“外面,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中飄過一縷縷輕紗。花壇里花兒迎合著藍天、白云、微風,正熱烈的開著。而我,甚至沒有向這美好的世界多瞄一眼。”回家的那種心情一覽無余;還有這段文字“于是我背上書包,拎起袋子,又沖出寢室,慌里慌張的跑下樓梯,我慌里慌張的跑下樓梯,險些滾下去了,以世界吉尼斯的速度跑到校門口,……”這些動作神情的“用墨如潑”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慌里慌張”。這種回家的喜悅以及忙亂的心情寫得越淋漓盡致,越能鋪墊出那個漫長的等待的驚心動魄。應該說,這里的鋪墊是相對比較成功的。而這種鋪墊在我們同學平常的寫作中使用得還是比較頻繁的。
師:在記敘中我們還要注意一種“用墨如潑”的方法。我們來看魯迅先生《社戲》中的一段文字: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譚叫天:即譚鑫培,又稱小叫天,當時的京劇演員,擅長老生戲。)竟還沒有來。
——魯迅《社戲》
明確: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有誰像這樣來說話、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極點。然而在這特定的環境、條件、氣氛之下,魯迅用它來表現一種復雜微妙、難以言傳的心理狀態,卻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我們暫且把這種手法稱之為:繁復(繁多復雜)。
在《漫長的等待》中有段寫作者在等待打電話時的心理“我焦急的在旁踱來踱去,那一分一秒對我來說,仿佛一個世紀那么漫長。”我們能不能模仿魯迅的這種繁復的手法,也來嘗試著寫寫在這種特定的環境、條件和氣氛之下,所傳達出來的作者等待的那種復雜微妙、難以言傳的心理?
實踐演練:繁復手法寫“我焦急的在旁踱來踱去,那一分一秒對我來說,仿佛一個世紀那么漫長。”
三、惜墨如金:
師:今天我們同學難得啰嗦了一回,而且啰嗦得相當出色。我們都明白,不管是描寫中的多角度多層次或者渲染,還是記敘中的鋪墊或者繁復,都是出于文章的表達需要,當然我們也要明白,今天我們所講的這四種用墨如潑的方法也僅僅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讓我們的表達達到用墨如潑的極致效果。但是,很多時候,出于文章的表達需要,我們不能總是用墨如潑,所以這時我們要考慮惜墨如金。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惜墨如金要達到的效果是:言簡意賅一字傳神。這也是寫作的一種極致境界。我們都比較熟悉《水滸傳》中《武松打虎》這個片段,覺得非常精彩。但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這樣幾句話:
武松乘著酒興,只管走上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
——《武松打虎》
明確:作者寫景陽岡上的山神廟,用“破落”二字,便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岡子時,又這樣寫道:“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這里用擬物的修辭手法。“墜”指沉重東西往下落、掉,此處極言太陽落山之快,這是武松的心理錯覺,表現他的怯意,但返回不可能,故“武松打虎”勢成必然。這個場景盡管用筆極為精簡,但讀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那種神韻已經躍然紙上了。難怪金圣嘆讀到這里,不由得寫了這么一句:“我當此時,便沒虎來也要大哭。”
師:《漫長的等待》中有個細節:在東門車站,我終于打通電話了,……
同學們覺得這句話寫得好嗎?能不能用精煉但不失神韻的文字修改后,來表達出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后終于如愿以償的那種難以言傳的心情?
明確:
范例:在東門車站,我用顫抖的手指將電話卡送了進去,一接通,……
(字數相比原文,增加了10個字,并增加了一個細節:用顫抖的手指。注意“送”。表達效果明顯不同,更能表現欣喜欲狂的心情。)
預估:有學生肯定會寫得很長,提醒學生,根據文章內容的需要,這里不能再用墨如潑了。否則要偏離中心了。
四、總結:
師:有些同學聽到這里,就有點糊涂了,用墨如潑這么好,惜墨如金也這么好,那怎么才能在寫作中把握好這兩者的標準呢?這里我引入了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一段話:“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無論是用墨如潑還是惜墨如金,都可以拿“無可削”“不得減”作標準,所以這就都需要提煉。但是,這提煉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筆時的字斟句酌,否則寫作也實在太痛苦了,是不是?我們前面也講過了,這兩者的運用還主要要考慮內容和表達效果的的需要。希望今天我的這堂課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同學學會寫作,愛上寫作,讓寫作真正成為我們表情達意的最好的途徑。
【《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教案】相關文章:
如湯潑蟻的成語解釋10-26
秋夜月如潑現代散文11-11
惜墨如金造句04-11
惜墨如金成語解析07-25
用墨子造句10-01
關于惜墨如金的成語接龍05-31
惜墨如金的成語故事09-24
小兔子潑潑作文11-04
小兔潑潑作文450字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