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教案參考
《親子之間》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識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理解父母的用心,學會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2)能力目標:通過主體體驗和討論,培養學生思辯能力及判斷分析能力。學會辨識各種情境下問題產生的原因,增強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識,培養學生寬容他人的品質,幫助學生實現與父母和諧相處。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實現親子和諧”是本課的重點,
正視“親子矛盾”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
1、活動式教學法
2、情緒調節教學法
3、信息技術教學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講述自己成長歷程中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引發學生思考并回答:你與父母親之間是否發生過摩擦或矛盾?親子矛盾究竟是誰的錯?這種矛盾有什么辦法可消除呢?
通過自己的成長體驗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從而導入新課《親子之間》。
活動一:
(一)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成長歷程中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故事,并引導全體學生就學生講述的故事進行分析、討論、回答問題:1、從子女的角度看,親子間矛盾產生的原因有哪些?2、從父母的角度看,親子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二)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從子女角度看:1 心理斷乳期、獨立意識的增強,逆反心理的出現.2 閉鎖心理的出現.3 不良習慣的養成。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1 父母習慣把子女當成未長大的孩子,規定子女的人生目標。2 可能會采取一些令子女最“不能忍受”的行動。3對子女的要求過于完美。
(三)教師講述代溝的含義。
活動二:
就課本P42“辯論”中“代溝的主要責任在父母”VS“代溝的主要責任在子女”分成兩組進行辯論。此環節讓學生在辯論中展示觀點,在比較鑒別中辨認觀點,在價值沖突中澄清觀點,在自主探究中提煉觀點。
活動三:
(一)全體學生自讀P42的小故事,然后思考:爸爸媽媽為我們做的事有哪些?
(二)學生對自己成長過程中自己與父母之間細節的回顧,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辛勞及對子女無私的愛,從而引導學生從個方面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關愛、理解父母的期望、理解父母承受的壓力。
活動四:
引導學生閱讀P 44的材料內容,并思考:王娟的做法對嗎?為什么?如果你是王娟,你會怎么辦?
活動五:
(一)、教師講述:孝敬父母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德,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具備這種道德品質。
(二)、思考:中學生應該怎樣孝敬自己的父母?
(三)、學生自主發言后教師做適當的總結。
(四)心靈有約:回家后,主動與父母深談一下自己的心聲。
結束全課: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 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家庭和諧的美好,做到以知導行。
板書設計: 親子之間
一、正視親子矛盾 二、實現親子和諧
多種原因導致親子之 1、理解父母
間存在矛盾甚至代溝 2、學會向父母表達
三、孝敬父母 3、學會必要的讓步和道歉
教學反思:
本堂課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從而認識到親子和諧的重要性,掌握實現親子和諧的方法與技巧,能身心健康的度過青春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的氣氛十分活躍,教學目標基本實現。
【《親子之間》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描寫親子幸福的句子參考12-09
朋友之間教案01-28
師生之間教案08-30
朋友之間教案09-01
關于會議內外同事之間的禮儀參考06-15
同學之間的道歉信參考范文11-18
親子閱讀家長感言參考例文04-25
《植物之間的愛恨》的教案11-20
《動物之間的聯絡》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