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鞏固走線,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圓柱體。
3、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CD,圓柱體積木。
活動過程:
一、走線
1、幼兒傾聽音樂,請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線。
2、教師從旁提醒幼兒注意重點,雙手張開,腳尖頂腳跟,目視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兒人手一個圓柱體積木,問:這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
2、幼兒左手拿圓柱體積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問:積木有幾個底?是什么形狀的?
3、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積木的底是圓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教室里有什么東西是圓柱體的?
固體膠,燈管小鼓…
四、活動總結
圓柱體有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圓形的,像根柱子。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東西是像圓柱體的,第二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讓小朋友認識圓柱體,先要讓幼兒了解圓柱體是立體圖形的,與平面的圓形是有區別的。然后通過摸讓幼兒知道圓柱體的的組成,初步了解圓柱體,有上下兩個圓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來的,讓小朋友只是看著這個積木,小朋友會感覺枯燥,讓小朋友找找什么東西像圓柱體,很好的激發了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對圓柱體的認識。
小百科:圓柱是由以矩形的一條邊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其余三邊繞該旋轉軸旋轉一周而形成的幾何體。它有2個大小相同、相互平行的圓形底面和1個曲面側面。其側面展開是矩形。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幼兒認識圓柱體的基本形體特點。
2、正確辨別生活中的圓柱體,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自制可拆解的圓柱體一個、雙面膠若干,等同雙面膠大小的圓若干、表格一張(生活中的圓柱體與類似圓柱體的物體若干)、幼兒記號筆小紙條若干、卡紙若干(長方形、正方形)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今天圖形王國里來了些老朋友,你們還認不認識它們,我把它們請出來。
出示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幼兒進行復習。
2.接下來,又來了位特殊的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出示自制可拆解的圓柱體)
(二)教師操作,幼兒發現圓柱體的基本特征
1、我請小朋友們張大眼睛來瞧瞧,這個數學王國里的形體有什么特點?從上往下看,是一個什么形狀?從下往上看又是一個什么形狀?
2.教師操作對圓柱體進行解剖:先豎的解剖,打開來瞧一瞧是什么形狀?
橫的解剖發現什么?切一刀看一看,切一刀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這切開來的圓一個個我把它放在一起它們的大小你們看都是怎樣的?(一樣大)
垂直的切。
揭示圓柱體概念:由無數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后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三)觀察操作區分比較
1.請幼兒將自己的學號寫在每張小紙上然后辨別生活中這些物體是否圓柱體?
2.教師進行小結,對有疑意的進行個別交流指正,有必要的話就驗證該物體。
(四)幼兒制作圓柱體
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卡紙,請你用雙面膠和這張卡紙也來做一個圓柱體。
小結:圓柱體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細的,只要它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站起來是一條直線,表面光滑,放倒后能滾動,不管它有多高、多矮、多粗、多細,都是圓柱體。
(五)、生活中的圓柱體
你能說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體嗎?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探索學習興趣,有初步的立體概念。
2、認識圓柱體,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
二、 活動準備:
1、教具:球一個、圓柱體一個,可拆圓柱一個,圖示一份,判斷圖一份,卡片若干。
2、學具:圓柱體、球體若干,可拆的圓柱體人手一份,圓柱體積塑、旺仔牛奶罐、作業紙、筆、橡皮泥、記錄表等各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比一比:較圓柱體與球體,探索圓柱體的特性。
A、直接引入,出示球體、圓柱體引導滾一滾,疊一疊。
“請小朋友將球體和它的朋友放在地上滾一滾,疊一疊,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B、結合圖示,引導幼兒說出圓柱體與球的差異。
“你發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結合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圖示)
C、教師小結圓柱體的特性。
“剛才小朋友在玩的過程中,都發現球體和球體不能疊在一起,但它的朋友可疊在一起,
可球體能到處滾動,而它的朋友只能側面地來回滾動”。
2、動一動: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A、幼兒動手拆圓柱體,感知圓柱體的特點。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一個穿衣服的球體朋友,等會兒請小朋友將它的衣服拆開,看看它的上面、下面和側面是什么形狀,大小一樣嗎?
B、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認識圓柱體,了解圓柱體的基本特征。
“小朋友都發現了球體的朋友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圓形,兩個圓一樣大,側面展開是長方形,中間一樣粗,我們就把這種形體叫做圓柱體。
C、結合圖示正確判斷圓柱體。
“我們一起來找找圖上哪些是圓柱體”。
3、玩一玩,通過游戲鞏固對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A、游戲《對與錯》,正確判斷圓柱體。(生活中圓柱體圖片)
“老師和小朋友玩個好玩的游戲——《對與錯》,如果老師取出的圖片是圓柱體,小朋友為
它拍拍手,并大聲說出對、對、對,如果老師取出的圖片上物體不是圓柱體,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做手交叉的動作,并大聲說出錯、錯、錯”。
B、游戲《找一找》,找找活動室里圓柱體的相似物。
“剛才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能判斷出哪些是圓柱體,哪些不是圓柱體,現在請小朋友用
眼睛瞄一瞄,看看我們活動室哪些東西也是圓柱體”。(幼兒尋找并表述)“除了這些東西,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呢?”
4、做一做,通過制作感受圓柱體的特點。
A、《穿一穿》,選擇合適的卡紙包裝圓柱體。
B、《涂一涂》,為作業紙中的圓柱體涂色。
C、《搭一搭》,壘高不同大小圓柱體積塑,并做記錄。
D、《變一變》,把橡皮泥變成圓柱體,并進行排列。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4
目標:
1、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2、在操作中感知數量的趣味。
準備:
1、各種圓柱體的玩具物品
2、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或硬幣狀的替代物。
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哪幾種圖形寶寶,還記得嗎?(讓幼兒說一說)今天呀,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新客人,它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 游玩“圓柱世界”
(1)、幼兒看各種圓柱體的玩具、物品。
(2)、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樣子的?”
(3)、介紹圓柱體
(4)、幼兒互相交流。
三、 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圓柱體與圓形有什么不一樣嗎?”
(1)、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2)、幼兒相互交流探索的結果。
四、 操作體驗
(1)、教師取出硬幣問:“這是什么形狀的?”“你能把硬幣變成圓柱體嗎?”
(2)、幼兒探索將硬幣變成圓柱體的方法。
(3)、幼兒疊硬幣,將圓形變成圓柱體。
五、 幼兒操作
請幼兒翻開操作材料《數學》第25頁,教師按提示指導幼兒完成此頁中《認識圓柱體》的練習。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發現孩子對電線桿、飲料罐等類似圓柱體的東西頗感興趣,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是模糊的,常常把它稱做棒。因此,在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進行了認識圓柱體的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比較認識圓柱體的特征(像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下圓面一樣大)。
2、 提供多種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并用語言表達操作結果,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加深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
3、 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易拉罐、一次性杯子、毛線、彩帶、橡皮泥、鉛筆、白紙等。
四、過程活動
(一)、組織教學
1、 教師:(出示罐子和杯子)看看它們長的一樣嗎?我要把它們放在地上滾一滾,用手輕輕一推,它們滾動的軌跡怎樣的?
2、 幼兒嘗試,發現軌跡。
在你們的椅子下面也放著兩樣和張老師手上形狀相似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也和老師一樣,放在地上滾一滾,看看你們滾動的軌跡是怎樣的?
3、小結:一個直著往前滾,一個繞著圓圈滾。(并在黑板上畫出兩種軌跡的方向)
(二)、引出概念“圓柱體”,在操作中感知圓柱體的具體特征。
1、 請幼兒找出兩個物體的不同之處:請你們把直著滾的放在左邊的桌子上,把繞著圓圈滾的放在右邊的桌子上。再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為什么這邊的東西都是直著往前滾的?而另一邊卻都是繞著圓圈滾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2、 幼兒結論:杯子的一個圓面大一個圓面小,而罐子的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
3、 通過測量,引出圓柱體的具體特征:你們憑什么說罐子的上下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今天剛好帶來了繩子,我來測量一下。(教師測量)你們真棒,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杯子的圓面一大一小,而罐子的圓面是一樣大的。要不我再到小朋友直著往前滾的地方隨機抽取一個來檢測,看看結果還是不是一樣的。(教師邊演示邊和幼兒一起說)
4、 數學里面,這種象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面圓面和下面圓面一樣大的形狀就叫做圓柱體
5、 判斷圓柱體與非圓柱體。
1)出示小鼓: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2)出示圓面一樣大而中間凹進去的實物: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6、 提供材料讓幼兒在眾多的物體中,尋找圓柱體:
1) 老師的桌上有很多的材料,我提供了毛線、彩帶、橡皮泥、紙和筆。請你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測量并將是圓柱體的物品找出來放在籮筐中。
2) 教師每組抽樣檢驗,小結:這是誰測量出來的?你是用什么材料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什么?所以,它是圓柱體。
(三)、自制手拉車,并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教師:圓柱體還可以變成好玩的手拉車呢,看!我用繩子一穿。手拉車就完成了。繩子一拉它就跟著我們走了。哦,出發嘍!
五、反思
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很強的學科,但它又無時無刻的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一片樹葉、五個好朋友、馬路邊的廣告牌是方形的、小朋友的鉛筆很多都是圓柱體的……既然它如此貼近我們,我們為何就不能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奧秘呢?因此,我設計了《認識圓柱體》這活動。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征。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于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后,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游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設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經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幸福的感受到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帶班時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難有跳出來思考的時間。觀摩卻給了我們更客觀、更冷靜地了解我們的工作環境,甚至了解自己的機會。今天作為一名學習者的我,覺得自己擁有這樣的機會而感到慶幸。慶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名師和同盟姐妹給我指點彌經,望各位多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柱體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激發幼兒探索圓柱體秘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已認識過球體。
2、材料準備:
(1)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積木、固體膠等,準備印泥、紙張。
(2)一樣大小的硬幣若干、透明膠、長方形紙張、固體膠、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并自由探索。
1、它們與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圓柱體立在桌上和側放在桌上會出現什么不同的現象?
3、把圓柱體上、下兩面印下來,發現了什么?
4、小結:上下兩面都是圓形,這兩個圓形是一樣大的,側面沒有棱角,而且從上
到下都是一樣粗細,叫做圓柱體。
二、 組織幼兒討論:你在社會中還見過哪些像圓柱體的物品。
三、 玩一玩、變一變。
1、怎樣把許多枚硬幣變成圓柱體?
2、怎樣把長方形紙張變成圓柱體?
3、怎樣把橡皮泥變成圓柱體?
四、 活動延伸: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計算角:提供各種圓柱體實物,供幼兒繼續探索發現圓柱體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繼續變成圓柱體。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主動的探索精神。
2. 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3. 在動手嘗試的基礎上,會自己說出、找出并制作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材料投放:
1. 教具準備:用各種圓柱體制成的機器人一個。胡蘿卜、粉筆 、小刀、磁帶、錄音機
2. 操作學具: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漿糊。
①長方形紙8張、水筆8盒;
②廢衛生紙筒8個、各色臘光紙若干;
③吸管一籃、薯片筒若干;
④各種空心小形體、鐵絲。
3. 環境創設:
① 體育角,內放高蹺、圓柱狀沙袋、棍、易拉罐、滾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陳設會叫的陀螺、望遠鏡、萬花筒、柱狀風鈴等;
③ 實物角,內置電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狀物體、花瓶、廢舊蛋糕盒等。
指導要點:
一、通過機器人柱柱激發幼兒參觀圓柱世界的興致。
1. 介紹機器人引題: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請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宮玩,你們想去嗎?
2. 聽音樂開火車帶領幼兒到柱柱世界。
二、通過反復嘗試初步認識圓柱體,引導幼兒體驗圓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導幼兒第一次游戲嘗試,知道圓柱體的名稱。
① 讓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自由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② 啟發提問: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狀?
B、你還發現了圓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 鼓勵幼兒完整表述自己的經驗,重點能說出它象什么形狀?
④ 以機器人口吻小結--柱柱世界里的每樣東西都象柱子一樣,這種形體就叫圓柱體。
2. 量一量,說一說:
引導幼兒第二次測量嘗試,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① 啟發嘗試:
A、你發現圓柱體是什么樣的?它跟圓形一樣嗎?
B、請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個圓柱體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覺?請你用繩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嗎
②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③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④ 小結:圓柱體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放倒了還會滾動。
三、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鞏固認識圓柱體,提高幼兒對圓柱世界的辨別能力。
1. 疊一疊,變一變:
讓幼兒在比較嘗試中 加深對圓柱體的印象。
① 啟發提問:
A、你知道硬幣是什么形狀的?
B、你能不能用許多硬幣變一個圓柱體?
② 幼兒操作,思考:你是怎么變的?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什么?
③ 小結: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圓柱體。
2. 找一找,削一削:
讓幼兒在尋找相似與不似中加深對圓柱體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夸獎操作認真的幼兒,并尋求幫助:你能不能幫我把象圓柱體的東西找出來?
② 引導幼兒觀察陳列柜內實物,分辨相似與不似圓柱體的東西,并說出原因。
③ 提出疑問:怎樣使胡蘿卜變得象圓柱體?
④ 教師操作:用削刀將胡蘿卜削掉,中間部分削去外皮,變成一樣粗細。
四、通過聯想生活中的圓柱體,開拓幼兒對圓柱世界的遷移發散能力。
想一想,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見到、用到的東西有哪些象圓柱體?
五、通過分組小制作延伸幼兒對圓柱世界的想象創造能力。
1. 制作望遠鏡--在長方形卡紙上先涂上花紋,再粘制兩個一樣大的圓柱體,并用膠水固定。
2. 花鏈數字玩具--在許多形狀中尋找圓柱體的小紙鏈,并串到彎好的鐵絲上,變成花鏈玩具。
3. 紙筒小動物--利用廢衛生紙筒,卷上色紙,粘貼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鳥、螃蟹等小動物。插吸管--把吸管有規律地插入紙杯,并調整吸管兩邊長度,變出各種形態東西。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認識球體、圓柱體》。
領域:
科學、藝術。
執教班級:
大班。
執教人:
孟爽。
活動目標:
1.萌發探索幾何形體的興趣。
2.能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區分球體和圓柱體。
3.認識球體、圓柱體的不同特征。
重難點分析:
重點:
認識球體、圓柱體。
難點:
區別球體、圓柱體。
活動準備:
圓紙片和球體物體(乒乓球、皮球、籃球)若干;球體、圓柱體的積木每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圓柱體薯片盒、露露盒、電池等各一。
活動過程:
㈠ 導入
出示圓紙片和球體物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咱們一起來玩吧”。(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自由動手操作。)
㈡ 展開
1.認識球體。
⑴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受球體的特點。
操作一:引導幼兒分別轉動圓紙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體),通過觀察感知兩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導幼兒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點。
⑵在操作的基礎上總結球體的特征。
提問:“你有什么發現?它摸起來怎么樣?”
小結:能向各個方向滾動,無論怎么轉動看上去都是圓形的,表面摸起來到處都是鼓鼓的'、圓溜溜的、光滑的,像這樣的物體就是球體。
⑶聯系實際,請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玩過的、吃過的、看見過的哪些東西像球體。
2.認識圓柱體。
⑴出示圓柱體學具,幼兒操作比較。
師:“這是什么形狀呢?請小朋友來玩一玩、摸一摸、滾一滾、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和小朋友說一說!”
⑵在操作的基礎上總結圓柱體的特點。
提問: “你有什么發現?他摸起來怎么樣?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嗎?上下兩個圓一樣大嗎?”
小結: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圓圓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樣的物體,我們叫他“圓柱體”。
⑶經驗拓展。
①請幼兒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引導幼兒了解這些物體盡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圓柱體。
②啟發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形狀像圓柱體。
3.游戲活動:“趕小豬”
玩法:球體、圓柱體的物體制作成“小豬”狀,幼兒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驅趕“小豬”,體會求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的道理。
㈢ 結束
1. 教師評價活動。
2. 延伸:區域內投放各種球體、圓柱體供幼兒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繼續鞏固對球體、圓柱體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球體和圓柱體是幼兒在生活中能經常接觸到的幾何形體。大班幼兒基本具備區別典型球體和圓柱體的能力,也能夠發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形狀相似的物體,但對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如何使幼兒通過直接體驗與感知發現、了解、表達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可引導幼兒從物體滾動方向切人活動,鼓勵幼兒大探索、仔細甄別并有條理地表達。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2.感知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能發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形狀相似的物體。
3.樂意與同伴交流,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玩具每桌 1 筐(乒兵球、皮球、海洋球、玻璃球等球體和瓶子、易拉罐圓柱狀的積木、薯片筒、管子等圓柱體以及不能滾動的物體)。
2.報紙,長方形硬卡紙,不同大小的硬幣,橡皮泥若干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觀察桌上的玩具,自由探索、交流,發現可以滾動的物體。
(1)引導幼兒按照能否滾動將玩具進行分類。
要求:把可以滾動的物品放在筐子里。
(2)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并通過演示進行驗證。
(3)引導幼兒將會滾動的物體再按形狀分類。
2.觀察圓柱體和球體,嘗試概括表達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1)引導幼兒摸一摸,轉一轉,從各個方向觀察圓柱體和球體的異同,嘗試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述。
(2)引導幼兒向不同的方向滾動球體和圓柱體,發現并說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小結:球體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摸起來很圓滑;能向任意方向滾動。圓柱體上下兩個面是圓的且一樣大,上下一樣粗:可以液動,但方向單一。
(3)鼓勵幼兒找出周圍環境中的球體和圓柱體,運用其特性進行檢驗。
3.分組操作,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球體、圓柱體。
(1)幼兒根據興趣自主選擇操作材料,分組進行制作活動。
報紙組:引導幼兒用報紙制作球體或圓柱體,鼓勵幼兒通過測量、比較等方法進行驗證卡紙組:提供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硬卡紙,引導幼兒制作圓柱體。
硬幣組:提供各種硬幣若干,引導幼兒將其變成圓柱體和球體。例如:把一個硬幣豎起來迅速轉動,看看像什么把相同大小的硬幣疊放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么。
橡皮泥組:引導幼兒用橡皮泥做球體和圓柱體,鼓勵幼兒采用觀察、觸摸、液動等多種方法進行驗證。
(2)各組操作后,集體交流、分享請幼兒將制作好的球體和圓柱體滾一滾、試一試,重點引導幼兒交流怎樣利用材料讓球體滾得更流暢,讓圓柱體上下一樣粗。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 篇10
一、說教材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社會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兒已認識了個中平面幾何圖形和球體的基礎上,我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二、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認知與能力、情感與態度二方面的目標,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
1、初步認識圓柱體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激發幼兒探索圓柱體秘密的興趣。
三、說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
(1)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已認識過球體。
2、材料準備:
(1)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積木、固體膠等,準備印泥、紙張。
(2)一樣大小的硬幣若干、透明膠、長方形紙張、固體膠、橡皮泥。
四、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為了達到完美的教學境界,我除了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外,還運用多種形式的方法進行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發現法
皮亞杰認為:教學不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兒童的心智發展。教師應盡可能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好問,又有一定知識經驗的特點,我引導幼兒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說一說中進行探索,從中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的興趣。
2、討論法
新《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并能愉快地與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兒探索前后和探索過程中,我都引導幼兒積極地與老師、同伴交流、探討問題,讓幼兒的思維相互碰撞,在分享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操作法
本活動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動的目的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動都提供了相應的、適宜的材料,讓幼兒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發現和鞏固。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發幼兒與材料互動,注意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創造的樂趣”的精神。
五、說活動程序
新《綱要》提出:創設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為此,本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幼兒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動設計的開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問題以任務的形式交給幼兒,讓幼兒自由地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找到以后和球體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說一說立在桌上和側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圓柱體上下兩面印下來,看一看發現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確,幼兒急于發現老師的問題,所以興致勃勃。最后,教師再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讓幼兒初步了解圓柱體的基本特征,從而順利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二)組織幼兒討論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幼兒把學習到的知識聯系到社會中去,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為后面的環節作鋪墊。
(三)玩一玩、變一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幼兒充當“小小魔術師”,這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每個幼兒都躍躍欲試,情緒高漲。
幼兒的探究欲望被激發以后,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來操作”。教師抓住時機介紹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動要求,讓幼兒正確、有目的地進行操作。在幼兒自由動手操作中,教師邊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邊驗證:“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們變成圓柱體?把你變的圓柱體玩一玩。”并鼓勵幼兒想出多種方法來變魔術。這樣既開發了幼兒的智力,又培養了幼兒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四)活動延伸
《綱要》提出,教師應為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探究、經歷、體驗的機會。我在區角活動中繼續提供豐富、適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深入探索。
【幼兒園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圓柱體大班教案11-20
《認識圓柱體》大班教案11-18
大班認識圓柱體教案03-28
《認識球體、圓柱體》大班教案11-20
《認識球體、圓柱體》大班教案11-22
認識圓柱體和球體大班教案04-16
認識圓柱體的教案09-17
認識圓柱體教案12-29
大班數學認識球體和圓柱體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