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桶樂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教案設計
名稱:區域活動教案――桶桶樂
適宜對象:適用于托班2―3歲幼兒
材料與工具:
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絨絨棒、彩色即時貼、軟繩、毛線等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搖身一變:娃娃桶
制作方法: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1.娃娃臉: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各種表情的娃娃臉(2―3種以上)。
2.頭發:在桶的一端或兩端鉆出若干小孔,綁上絨絨棒或毛線。
玩法一:梳梳頭
用彩色塑管穿“頭發”,用彩色小夾子將“頭發”夾好,邊夾邊說:“我給娃娃梳梳頭。”
價值:手眼協調、感知顏色、語言發展。
玩法二:穿衣服
給娃娃桶穿衣服,要求注意娃娃的表情,并將大小不同的紐扣一一對應扣好,邊扣邊說:“我給娃娃穿衣服。”扣完后要求幼兒數一數一共扣了幾個紐扣。
價值:手眼協調、點數、感知表情。
搖身二變:大胃王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制作方法:
1.嘴巴: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挖出各種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四周沿邊粘上彩色即時貼。
2.動物頭:在桶的一端貼上可愛的動物頭飾。
3.在桶上鉆若干小孔,穿上軟繩。
玩法一:喂娃娃
根據動物不同的口形喂入對應形狀的珠子或積木,喂時說出相應的形狀名稱,如方形、圓形、三角形。
價值:手眼協調、感知形狀、語言發展。
玩法二:投娃娃
一幼兒將小桶背在身上,另一幼兒站在一定的距離處(距離的遠近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練習將小玩具投入桶內。
價值:投擲能力、社會交往。
玩法三:故事桶
桶內裝一些手偶,寶寶可自己套上各種手偶表演故事,或者說出手偶扮演的角色,聽教師編講故事。
價值:語言發展、角色意識。
搖身三變:滾滾桶
制作方法:
1.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的桶身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美麗花紋。
2.在桶身內加入彩色珠子或積木。
3.在桶的一端貼上可愛的動物頭飾。
玩法一:滾滾樂
一人玩法:將桶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下來,感知速度的變化。
二人玩法:兩名幼兒面對面坐好,將動物滾桶滾來滾去。
價值:社會交往、感知物體滾落速度會因坡度的不同而變化。
玩法二:趕小豬
幼兒手拿小棒,一邊滾動豬桶,一邊向前行走,感知“小豬”滾動帶來聲響的樂趣。
價值:運動、身體協調、感知物體滾動與坡度的關系。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搖身四變:搖桶車
制作方法:
1.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毛毛蟲的花紋。
2.在桶的一端粘貼上毛毛蟲的頭。
3.毛毛蟲內可裝不同的物品。
4.用一根軟繩穿連在毛毛蟲的身體上。
玩法:拉小車
幼兒拉毛毛蟲走或跑。教師可變換毛毛蟲身體內的物品,或提醒幼兒變換走或跑的速度,讓幼兒感知不同物品發出的聲音以及速度的快慢與物品發出聲響的關系。
價值:走或跑的運動能力、聽聲音辨物體、感知速度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搖身五變:桶桶罐
制作方法:
1.將圓形塑料桶的上下端挖空。
2.用絨絨棒沿著桶口的一周包好。
3.在桶身的中間挖大小能伸出手的兩個洞。
4.用彩色即時貼粘上美麗的服裝。
玩法一:鉆桶樂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嘗試用多種方法鉆桶。
價值:鉆爬、身體協調、感知桶的大小與鉆爬速度的關系。
玩法二:搖桶舞
幼兒將身體鉆入桶后,兩手從洞口伸出,跟隨音樂扭動和搖擺胯部、腰部和臀部,自由舞蹈。
價值:對節奏快慢的感知、創意運動能力。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教案――套套樂
名稱:區域活動教案――套套樂
班級:托班
內容:感知大小
材料:多于幼兒人數4倍左右、大小不同的舊紙盒
方法: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誰會將這些盒子藏起來?”
2、教師演示藏盒子的方法。
3、幼兒動手操作。
4、教師可經常問幼兒:小盒子到哪里去了?小盒子能否套進大盒子呢?
5、幼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朦朧地感知大小的關系。
提示:
1、教師可與家長一起收集盒子。
2、盒子以規則形狀為主,可適當提供些不規則形狀的盒子,增加一定的難度。
3、此活動材料還可以讓幼兒玩盒子疊高的游戲。
名稱:套手指
類型:區域活動
內容: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知道拇指、小指等的名稱
材料:
彩色手指套(見圖示)
方法:
1、教師出示各種彩色的手指套,讓幼兒往自己的手指上套,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有意詢問幼兒套的是哪個手指,引出拇指、小指等的名稱。
3、幼兒找找自己的拇指和小指是哪一個。
4、找找同伴的拇指和小指在哪里。
5、將彩色的手指套套在自己的手上(右手套左手或相反)。
6、請同伴將自己另外的一只手上的紙套套好(相互)。
7、照鏡子,扮演外星人。
提示:
1、紙套的粗細要適合托班幼兒的手指。
2、紙套的外形可有變化。
3、游戲在同一時間內反復進行。
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套套樂
內容:感知大小
材料:多于幼兒人數4倍左右、大小不同的舊紙盒
方法: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誰會將這些盒子藏起來?”
2、教師演示藏盒子的方法。
3、幼兒動手操作。
4、教師可經常問幼兒:小盒子到哪里去了?小盒子能否套進大盒子呢?
5、幼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朦朧地感知大小的關系。
提示:
1、教師可與家長一起收集盒子。
2、盒子以規則形狀為主,可適當提供些不規則形狀的盒子,增加一定的難度。
3、此活動材料還可以讓幼兒玩盒子疊高的游戲。
名稱:套手指
類型:區域活動
內容: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知道拇指、小指等的名稱
材料:彩色手指套
方法:
1、教師出示各種彩色的手指套,讓幼兒往自己的手指上套,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有意詢問幼兒套的是哪個手指,引出拇指、小指等的名稱。
3、幼兒找找自己的拇指和小指是哪一個。
4、找找同伴的拇指和小指在哪里。
5、將彩色的手指套套在自己的手上(右手套左手或相反)。
6、請同伴將自己另外的一只手上的紙套套好(相互)。
7、照鏡子,扮演外星人。
提示:
1、紙套的粗細要適合托班幼兒的手指。
2、紙套的外形可有變化。
3、游戲在同一時間內反復進行。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紙(綜合區角教案))
活動次主題:
紙的發明、紙的種類
紙的特質
紙的用途及發展
紙文化
年齡組:大班、學前班
一、活動區導入活動:什么東西在里面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種類的紙。
2.初步感知這些紙的特性。
(二)活動準備
1.口袋一個。
2.各種紙:蠟光紙、植絨紙、牛皮紙、圖畫紙、砂紙、宣紙等。
3.蔡倫造紙過程小書、紙的種類三段卡、造紙術的傳播示意圖三個活動。
(三)活動過程
1.以神秘的情景口吻開始活動:我收到了一個郵包,請小朋友們告訴大家里面是什么?只能夠用手去摸,不能夠用眼睛看,看小朋友說的對不對。
2.請小朋友把手放進口袋里觸摸里面的紙,說出是什么紙之后,把它拿出來。大家看他說的對不對,如果不對,請小朋友一起摸一摸,說出其名稱。
3.介紹活動區里關于紙的各種活動,請小朋友說出其操作方法,建議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愛的活動去探究紙的不同種類的紙。
二、活動區指導
1.小朋友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活動區域。教師根據活動區的'表格多少來調控進入區域的人數。
2.教師分別指導各個區域活動的小朋友,對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于小朋友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3.記錄小朋友在活動區域的活動情況,并及時引導小朋友深入的進行自己的活動。
4.根據小朋友在各自活動區域內活動情況進行小組講評。
5.聽音樂聲小朋友整理活動用具離開活動區域。
三、區域活動設置
(一)環境中對主題的體現
1.主墻布置立體連環畫蔡倫造紙過程示意圖。
2.蔡倫造紙過程的內容拼音講解及配對過程數字。
3.走廊的各種紙制品博覽會:各種紙制品的名稱標記(文字及拼音)。
4.各個活動室的各種紙制品裝飾:幼兒制作的紙環、紙盤子裝飾、撕紙作品、紙制作蜻蜓、剪紙作品、折紙作品、紙的編織作品、紙的拓印作品、懸垂的紙的吊飾柳樹的枝條等。
(二)語言活動區域
拼讀蔡倫造紙過程的圖片
制作蔡倫造紙的過程小書
紙的拼音的拼讀及描寫
紙的漢字的描寫
利用廢舊圖書制作的故事板3塊;圖片100余個,種類包括植物、動物、鳥類、人物、環境背景等。
紙制作的各種卡片:反義詞卡、動詞卡、環境卡、謎語卡等。
具體活動設計:
本小組為5人活動:
1.兩人合作進行蔡倫造紙術的小書的制作,學前班級的小朋友拼讀拼音內容,大班兒童尋找相應的圖片。
2.三人一起進行故事板的活動,每個人選擇一個或者幾個動物、人物、鳥類的角色,分別出場,展開角色對話,有錄音機記錄其故事內容。
(三)益智活動區域
紙的種類三段卡
紙的吸水性的實驗
紙的承重實驗
紙的神秘袋
紙制商標分類
紙制七巧板
具體活動設計:
1.兩人合作進行紙的承重的實驗,一個人進行實驗,一個人記錄其結果。
2.兩人進行紙的種類三段卡的活動,一個人出示圖文卡,另一個人出示圖卡,出示字卡的時候一個人讀字,一個人找位置。
3.兩個人進行紙的吸水性實驗,教師指導,一個放紙一個記錄時間。
(四)美術活動區域
嘗試制紙的過程
貼紙模型(紙制花瓶)
粘貼紙花卉
紙的編織
搓紙球做雞蛋
折紙、看圖示折紙
制作紙花
粘貼:紙環
宣紙染紙
各種紙的拓印
繩子畫:在不同紙上進行
玻璃球畫:在不同紙上進行
粘貼活動:飄動的紙帶
(五)音樂活動區域
制作紙盒琴
敲擊紙盒打節奏
用紙制品探究各種音色
用紙棒打擊節奏
各種樂器三段卡
感知水瓶琴、沙棰琴
制作沙錘琴
具體活動設計:
1.兩人合作進行紙花瓶制作,一個抹膠水,一個粘貼。輪流進行。
2.兩人合作做紙盒琴。
3.兩人一起用紙棒為音樂伴奏。
(六)建構活動區域
各種鞋盒
各種大小、材質的包裝盒子
各種建筑的主題圖片
記號筆
具體活動設計:
通過活動建構房屋讓孩子學習如何合作、分工,如何合理的進行房屋的承重、支撐等設計。同時使孩子感受紙制品游戲帶來的游戲的樂趣
四、家長工作
1.請家長幫助收集各種關于紙的多方面的資料,與大家一起分享。
2.登陸班級推薦的紙文化的網站,了解相關資訊。
3.和孩子一起尋找家庭中出現的各種紙制品,并將收集到各種紙制品到班級和大家分享。
4.和孩子一起按照親子活動中關于紙的DIY的介紹動手制作手工紙。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案:中班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2、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材料準備:
音樂區:鋼琴、鈴鼓、響板
動手區:編制板、細紙條
認知區:小動物圖片若干
實踐區:火腿腸,小刀
游戲區:娃娃家所需材料
計算區:數字卡片、計算題板、水筆
探索區:雞蛋若干
生活區:筷子、小碗、菜、鞋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談話活動:你們喜歡玩區角活動嗎?(在上次的活動中王定渙學會了系鞋帶的本領,還有的小朋友發現了磁鐵的許多秘密)
2、要求活動時保持安靜,專心操作、探索,不影響別人。遇到困難,不怕失敗,不輕易放棄。
3、介紹新增設的區域:今天在探索區放置了蛋寶寶,等會請小朋友動腦筋讓蛋寶寶站起來,好嗎?
二、幼兒自主活動;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進入活動區活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4、活動記錄:今天在探索區放置了蛋寶寶,并要求幼兒利用教室里的各種材料讓蛋寶寶站起來,活動剛開始時,一起玩的幾個幼兒都徒手想讓蛋寶寶站起來,試了好些時間也不行,于是陳一鳴想起了去拿一塊長方形,中間有鏤空的積木,結果蛋寶寶站起來了,經他的提醒,旁邊幾個幼兒也想到了用積木讓蛋寶寶站起來,后來,他們又找到了杯子、瓶蓋、瓶子等各類材料,都能讓蛋寶寶站起來。
三、師生交流共享:
1、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欄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體驗并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并引導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作品及成果。(王定渙表演彈鋼琴、林子怡把編織的生梨展示給大家看等)
2、請幼兒講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困難,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想辦法克服,就會學到更大的本領。
3、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
文章提要: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多種領域的學習區域。并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教師的任務是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關鍵詞:區角活動
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游戲一直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孩子。人們對游戲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游戲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它重在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以及選擇廣泛的內容。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因此,孩子們學的特別輕松、自然、沒有壓力,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幼兒園《綱要》所提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滿足”的最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活動區規則,引導幼兒自主進行區域活動。
活動區是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為所欲為。而應該是掌握規則之后的一種自主游戲,在創設活動前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而制定區角
活動的主體應該是教師和幼兒,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1、在活動前提出規則
有些活動規則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幼兒在活動中務必要遵守,對于這類規則,我們可以在活動前就向幼兒提出來,比如:使用玩具時需注意的衛生、安全問題,游戲結束后的整理、歸放。活動中遇到問題應開動腦筋想辦法等等。區角活動規則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2、在自然活動中形成規則。
在小班的孩子經常會帶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當區角活動時,他們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時是玩自己的,有時和別的小朋友交換著玩。過了一段時間,通過老師和孩子一起討論,班上就逐漸有了一個全體認定的規則: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時,一定要事先征求別人的同意。
3、在解決問題中建立規則。
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著幫忙解決問題,而應當引導幼兒自主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并建立起相應的活動規則。比如:在建構游戲中,孩子們玩的很盡興,可到最后卻沒有多少作品展示,這是為什么呢?當我把問題拋給幼兒后,得到了多種答案。有的說:“我搭了一間漂亮的房子,但被別人搗亂推倒了”,有的說:“收玩具時我們自己拆掉了”還有的說:“我快搭完時,自己倒下來了”等等。“那怎么才能讓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時候你來告訴我好嗎?”經過多次玩后,孩子們把發現告訴了我:“玩的時候搭牢一點,建房子時在旁邊建一條路,別人就不會不小心踩壞了。不要有太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撞壞。”在大家的建議下,孩子們掌握了保護作品的方法,同時玩游戲的規則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二、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材料
首先,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使每一個區域都有相對寬松的
活動范圍,同時也有利于材料的擺放與收整。某些內容相近區域的合并有利于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比如:益智區、語言區、美工區、計算區等放在小籮筐中合并為一個區,可以讓孩子資源共享,也便于老師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為教育目標服務。比如:小班生活區的目標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那么,應投放一些為娃娃穿衣、戴手套、扣紐扣、喂動物寶寶吃東西等材料,做到目標在前,選材在后,使材料有效的為目標服務。
另外,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幼兒總是喜歡在一個區活動,而對別的區角卻沒有興趣,但我們又不能強迫那個幼兒一定要離開那個區,或是一定要去某個區活動。此刻,我們就要對照目標看一下,所選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戲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兒才愛玩。比如:小班時,總有幾個幼兒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而對美工區、生活區不感興趣。于是我采用表揚美工區和生活區的幼兒,并在這兩個區內投放更多有趣、可操作的材料。果然,沒多久那幾名幼兒也開始進這個區玩了。因此,投放材料時要突出材料的新穎性和趣味性,要不斷增添新的活動材料,不可一勞永逸,要常換常新。
三、參與孩子的活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
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通過觀察,我們看到孩子并不是無知和無能的,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和富有創造力的小主人。因此,在游戲活動中,我們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好伙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角色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
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么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出現突發情況時,進行隨機教育。如:娃娃家不小心把桌子打翻了,東西灑了一地。這時,小朋友們都涌向娃娃家看熱鬧,教室里一下子亂了起來。面對這一場面,我們不能馬上責備孩子,不管是打翻桌子或是湊熱鬧的,我們可以輕輕的招呼孩子一起整理娃娃家,又可以用游戲的口吻說:“剛才在娃娃家的小朋友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以后你們
可要小心一點,今天這么多熱心的小朋友幫助了你們,下次娃娃家可要好好準備,請大家來做客,表示感謝。”這樣闖禍的小朋友緊張的情緒大大減少,其他孩子也穩定下來了。不但教育了小朋友,而且豐富了游戲情節。
四、注重幼兒能力差異,安排適當內容
每一個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許多人眼里的乖孩子可能在動手能力方面卻差強人意,而一個平時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構區可能會有突出的表現。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設立榜樣,組織幼兒“說第一”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哪方面最棒。并在區角設立成果展示臺,隨時放上幼兒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絕技”。此外,我們還開展區角內的手拉手活動,鼓勵幼兒互相指教,體驗同伴間互動學習的快樂。
在區角活動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都在不斷的積累經驗,只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開展區角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桶桶樂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區域活動教案-桶桶樂(托班)07-13
故事桶小班區域活動教案01-29
托班區域活動《套套樂》的教案03-13
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套套樂教案04-02
幼兒園托班區域活動教案之套套樂03-14
《哭泣的垃圾桶》幼兒園活動教案設計04-25
好桶與破桶_哲理故事09-10
好桶與破桶哲理故事11-04
《草桶滾滾樂》中班游戲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