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情結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和重點:
1.體會作者心中“鄉土情結”的內涵所在。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詩文的作用。
3.學習評點的讀書方法。
教學方法:
教師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教會學生評點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本、研習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課時安排:一課時
導讀:
這篇文章有比較深的內涵,老師讀起來也要經一番回味思索,才能領悟得較深。課前讓學生仔細閱讀,同時思索以下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文中有答案的,請生務必在文中畫出來;有的沒有現成答案,請生思索并組織語言來回答。
預習題:
1.第一段寫了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內容)本段引用詩文有何作用?
2.第二段寫在家鄉度過童年,童年時期打上了家鄉的烙印,作者認為會打上哪些烙印?(在文中畫出來,注意“哪些”,不只一點)
3.讀三至五段,思考:人們為何要離開家鄉?(概括內容)
4.讀第四段第五段,思考離鄉的人和故鄉還有什么關系嗎?為什么要寫到戰爭?(思考回答)
5.讀第六、七段,思考,什么樣的鄉土情結是值得贊頌弘揚的?這兩段作者是如何深化主題的?(畫出關鍵句,并思考回答問題)
另:畫出生字詞,和富于表現力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人,對家鄉總有很深的情感,離開了家鄉,會有一種鄉思鄉愁涌起。現在我們有的同學已經離開家鄉,來到丹陽求學,這種情感或許已經體會到。
思鄉之情,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我們平時只知道思鄉,可能沒有深入的想想,人為什么會有思鄉之情?這種情感又有什么內涵?思鄉之情是應該壓制還是應該弘揚呢?思鄉情結,值得我們思索,值得我們回味。作家對此往往想得透徹,思考得深入,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習《鄉土情結》這篇文章,一起來體會鄉情的內涵。
二、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心中“鄉土情結”的內涵所在;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詩文的作用。
3、學習評點的讀書方法。
三、導入研習文本:
昨天布置了大家預習,相信大家在昨天的預習之下,自讀自悟自加體會,能夠或多或少地看到這篇文章的一些妙處。下面大家把預習的活頁本拿出來。
過渡:從量上看,大家完成地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質如何?
四、研習文本:
1、第一段寫了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內容。(注意依據)
明確:鄉土情結的內涵。(什么叫鄉土情結)
那么究竟什么是鄉土情結呢?要具體闡述,把要點說出來。
我們平時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稱為“鄉土之情”,本文為什么稱它為“鄉土情結”?“情結”意思為“心中的感情糾葛,深藏在心底的感情”本段如何體現?
劃出關鍵詞。齊讀本段
-----------關鍵詞是“魂牽夢縈“隨時隨地”,“情不自禁”“永不褪色”等。
說明:本文寫的是鄉土情結,所以開頭先說一下,什么是鄉土情結,這是寫文章的一般順序,以后寫作可學習。
這段還有一些古詩句,這些詩句有什么作用?(先看對話欄,編者什么看法?)贊成否?你還有對編者評點的不同見解嗎?
你能理解這些詩句嗎?請幾位同學來說說詩句內容。老師辨正,引導。一為思鄉情,一為近鄉情怯之情,一為他鄉遇鄉人之情,三個側面。
1、突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鄉土情結,說明了鄉土情結的久遠。
2、從三方面寫鄉情,也充實豐富了文章內容。
3、加強了文采和詩意。
2、,第一段寫的是什么是鄉土情結,第二段其實是寫人為什么會有鄉土情結,我們昨天的問題是:
人在童年時期打上了家鄉的烙印,會有哪些烙印?畫出關鍵句,概括一下。
① 父母、親族的愛(或家鄉使人懂得了愛)
② 家鄉的山水草木(或家鄉山水草木給人的印象)
③ 悲歡離合的家史(或祖輩的經歷)
④ 鄰里鄉情(或鄉音鄉俗)
(此為03年高考題,可讓學生明白怎樣仔細讀書,明了要點。怎樣精練概括。有何方法訣竅。)(查找信息,精練概括)
第二段的語言生動有味,請全體同學朗讀體會一下。
的確,童年時期,故鄉打在身上的烙印確是難以磨滅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生談
總結過渡:的確,一個人的出生地,不僅給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給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為“這個人”,故鄉的文化起決定作用。人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是故鄉為它涂抹上色彩。
可以說,有什么樣的故鄉就有什么樣的人。正因為這些,人們才對故鄉有著刻骨銘心的愛。
3、既然人們這么愛家鄉,那又為何要離開家鄉?這是讀者很容易想到的一個問題,于是作者來回答了。下面我們一起研習課文3-5小節。
作者在第3-5段中所描寫的離別家鄉的情況有哪幾種?
(概括內容)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事業去闖世界。(追求理想,闖蕩世界)
②多數人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維持最低生活被打發出門。(為了生計,無奈出門)
③災難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戰爭不管是正義的,非正義的,都免不了流離失所,骨肉分離。(災難、戰爭、放逐)
想想現實世界里,人們離鄉,是不是這三種情況?從我們現在來看,離家的情況有沒有改變?(1、有和父母意見不合離家出走的。2、外面的誘惑。
雖說現在提倡弘揚個性,也常聽你們說“有個性,我喜歡”,但這種離家你們覺得提倡不提倡?我想面對這個還需冷靜思索,面對十八歲,我們還需和父母多加溝通。//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沒有金剛鉆,哪敢攬瓷器活?所以我們現在還需練就金剛鉆的本領。家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后盾!)
過渡:無論是創世界還是謀生存,浪蕩乾坤的結果有哪些?下面我們來看第四小節。
4、迅速瀏覽第四段:
思考:離家后的各種可能的遭遇有哪些?作者寫這些和“鄉土情結”有什么關系?
這一部分我們略講一下。
離鄉的人可能有幾種情況:失敗而歸;流連在外;倦于奔競;歸隱田園;衣錦還鄉。
因為鄉土的夢永遠追隨他們,且往往在人們遠離故鄉時表現得更為強烈。失敗時受傷的心需要家人的撫慰。得意時需要向家鄉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是否如此?
4、第三種離家原因是災難、戰爭、放逐,這和“鄉土情結”有何關系?
明確:為戰爭、放逐離家,使鄉情又加上了愛國情懷的內涵,是對鄉土情結的.超越。
為了國家為了正義而離家,誰可作代表?
--------林則徐。齊讀他的詩。明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了國家,生死不避,還在乎離開家鄉嗎?所以,離鄉,也因為高崇的情操。下文的孫中山等人也是因國家的原因而離鄉的。
這兩段在高考現代文閱讀的考核中被刪除了。似乎可以不寫,但充實了文章內涵,使得文章有厚重感,能引起讀者更多的思考。
6、讀第六、七段,思考,什么樣的鄉土情結是值得贊頌弘揚的?
(畫出關鍵句,并思考回答問題)
----------翹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作了慷慨的奉獻。
要點抓得很準,本文是為《香港文學》七周年紀念而作的。香港文學,面向海外,所以作者贊美那些心懷桑梓不忘家鄉的海外游子。
思考:第六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03年高考題)
1、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并升華了鄉土情結的內涵。(我們知道這是例子,為了證明什么?)
2、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鄉土情結)
3、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結構)
海外華僑思鄉報鄉,值得贊賞。但我覺得,并不一定要富豪才能回報家鄉回報祖國的,其實,你身無分文,只要有一顆愛家鄉愛祖國的心,就是對家鄉的回報。他日,你有了能力,也不忘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
下面我們齊讀文章最后一節,體會如今具有現代意義的鄉情。
五、作業:
1、常規作業歸納。
2、按常規預習《前方》
并針對第11、12小節選擇你最欣賞的一點進行評點。
4、積累字詞。(參照有關教案)
給加點字注音
魂牽夢縈(yíng) 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田塍(chéng)
悠邈(miǎo) 崎嶇(qí qū) 三匝(zā) 蕞(zuì)爾
鎩(shā)羽而歸 謫(zhé)居 欷歔(xī xū) 方興未艾(ài)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訕(shàn) 褪(tuì)色
發軔(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締(dì)造
翹(qiáo)首 殺戮(lù) 諦(dì)聽
2.解釋下列詞語
侘傺:失意的樣子。
鎩羽而歸:指失敗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來。
田塍:田埂。
蕞爾:形容小(多指地區)。
寄人籬下:比喻依靠別人過活。
功敗垂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
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美好的景致。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經受艱辛苦難。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一時不會終止。
翹首:抬起頭來望。
發軔: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