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南亞》教案
教學目的:
1、東南亞的國家和范圍,聯系兩大洲和兩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東南亞的地形、氣候和農業。
3、東南亞人口分布的特征,了解華人和華僑對東南亞的開發和繁榮作出的貢獻。
教學重點:
1、東南亞的地理位置。
2、東南亞的地形。
3、馬六甲海峽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我們廣西出國旅游比較方便,緊鄰著廣西的國家就有越南等。
[提問]:它們大概位于中國的哪個方向?
[讀圖]:跨過中國的南部邊界,就到了與我國山水相連的東南亞。它包括了許多國家,從總體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塊,
一個是半島,因為位于中國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島,請同學們沿邊界畫下來
[總結]:指圖: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東面。緯度位置大約在10°S—25°N之間。地處
熱帶。
[思考]:我國著名革命家陳毅在寫給緬甸朋友的詩中曾說到:”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共飲一江水”,它有什么地理依據?
[活動]:請同學們在地圖上將主要的河流找出來,想想河流與山脈的分布有何特征?
[聯想]:在河流與河流之間,多是山脈和高原,用我們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島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思考]:這樣的地形條件有怎樣的好處?
——蘊藏豐富的水利資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地區,中南半島上的國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動]:讀圖歸納馬來群島的地形特征。
[討論]火山給人類帶來哪些害和利?
[活動]:下面請同學在空白圖上填出位于這兩個半島上的國家。
(1)與中國接壤的國家。
(2)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3)著名的“新馬泰”旅游項目所指的國家。
(4)2000年獨立的國家。
(5)其余的國家。
[討論]人們為什么稱馬六甲海峽是溝通亞洲與大洋州、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
[拓展]:我國鄭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壯舉,就是通過東南亞而到達了北非、西非等國家和地方進行了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
[展示鄭和下西洋的圖片]:
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地區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僅如此,直到今天,許多中國華人華僑都在為東南亞國家的發展積極努力著,在東南亞的國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分別占到該國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亞曾經發生反華暴力事件,對當地的華人華僑任意的屠殺,在國際上造成極壞的影響,使得他們紛紛撤回資金,重返祖國的懷抱。改革開放以后,華僑華人紛紛回國支援國家建設,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讀圖]:富饒的物產
[歸納]: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熱帶作物的生產基地之一。
[補充資料]東盟
[課后練習]:
1、收集關于東南亞國家的景觀資料,出一期《東南亞旅游景點介紹》小報;
2、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進一步加強給桂林或廣西帶來哪些機遇?
【《東南亞》教案】相關文章:
東南亞教學設計03-19
東南亞教學設計10-13
初中地理《東南亞》教學反思10-18
東南亞教學設計7篇03-19
東南亞教學設計(7篇)03-19
東南亞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11-25
地理《東南亞》教學反思(精選5篇)03-14
東南亞教學設計合集7篇03-19
區域地理課件東南亞(精選7篇)10-27
東南亞美食節活動方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