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人生價值的含義;
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掌握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關系;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引導學生用貢獻和索取的關系理解人生價值問題;
通過“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相互關系的分析,提高學生對人生價值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培養學生熱愛平凡崗位,踏實肯干,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使學生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教學方法和手段
討論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重點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看待精神貢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活著是為什么?人生的價值在哪里?”這是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討論的問題,對此話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那你們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在用已有的尺度來進行著價值判斷,那么對人生價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尺度來進行價值評價呢?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么呢?
二、講授新課:
1.人生價值的含義:
回憶:從哲學上講,價值是指什么?
。ǘ嗝襟w顯示)
價值: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一種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人的積極意義。
從哲學上講,價值是從人的需要與事物的屬性之間的關系引申出來的。那么人的價值又應當如何確定呢?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不能由他自身來說明,必須放到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雙重關系中,才能得到正確的說明。依據哲學上所講的價值的含義,同學們能否概括出人生價值的含義?
學生回答:
教師分析總結:(多媒體顯示)
人生價值即人的一生對他人、對社會、對集體的積極意義。
2.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
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個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作為一種“事物”,必須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屬性去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身的不同個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社會和他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就是從這種關系中產生出來的。因而,人生價值也就包含了兩個方面:社會價值──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我們把它稱之為貢獻;自我價值──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我們把它稱之為索取。
多媒體顯示:
2.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
1)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價值(貢獻)
2)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自我價值(索。
請同學們思考:人生價值包括貢獻和索取兩個方面,你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地位的?跟同學們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教師引發思考:部分同學認為自我價值是第一位的,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獲得尊重與滿足。那么,一個人怎樣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與滿足,實現自我價值呢?
上節課同學們收集了2005年《感動中國》中認為感動自己的人物。下面我們來交流同學們所收集的資料(視頻、PPT),交流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討論一下幾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
討論:(1)他們各自從哪些方面感動了中國?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他們的自我價值是怎樣實現的?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在他們身上是怎樣體現的?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發言。
教師點評: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發現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盡管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工作領域不同、感動我們的原因不同,但是都體現了他們對社會的巨大貢獻,體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同時他們也獲得了社會的尊重和滿足,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梢姡暙I與索取是統一的。一方面個人要生存和發展,需要從社會中獲取一定的`物質資料,個人從社會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又會激發起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個人也需要有所貢獻才能實現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個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推動了社會發展,就為個人索取打下了基礎;但是貢獻和所取得地位不是等同的,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社會的貢獻(多媒體顯示)
請同學們思考三個問題:
一個社會如果貢獻等于索取,社會是什么狀況?
一個社會如果貢獻小于索取,社會是什么狀況?
一個社會如果貢獻大于索取呢,社會是什么狀況?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一個社會要滿足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首先需要把這些財富創造出來。社會成員如果只想從社會上索取,而少于風險,這個社會就會倒退,甚至會不可能存在,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失去了保證。
(多媒體顯示)(1)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
請同學們思考:魏青剛、黃伯云這等人的人生價值是如何體現的?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人生價值包含兩個方面,這兩方面都標志著人生價值的實現。魏青剛、黃伯云等等任何人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都需要從社會中索取,需要社會的尊重和滿足 。但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需要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離開了他們所做的感人事跡,他們獲得不到這么大的社會的尊重。因此當我們講到人生價值的時候,雖然離不開但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但最主要的是要看個人實實在在為社會做了些什么。因此,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中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也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一個人人貢獻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人人貢獻的集體,是一個溫暖的集體;一個人人貢獻的國家,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ǘ嗝襟w顯示)(2)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多媒體顯示)(3)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
學生活動:尋找感動,請同學們尋找曾經感動過我們,幫助我們的人物,交流、發言。
教師總結:同學們在自己的身邊,有這么多人為同學們的成長和成才創造了條件,他們為社會做貢獻的形式主要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兩種。
討論發言:在感動我們的人物中,你認為白芳禮和黃伯云的貢獻誰的更大?
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即要看他的物質貢獻又要看他的精神貢獻,特別要重視精神方面的貢獻。
多媒體顯示:4.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
教師點評: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往往注重物質貢獻而忽視精神貢獻。但是我們感到在感動我們的人物中,我們無法確定誰比誰的貢獻更大,魏青剛為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義無反顧,他雖然沒有救活落水女青年,但是他三次下水救人的精神帶給了我們深深地感動;黃伯云,所發明的飛機剎車片所帶來的物質貢獻以及他傾二十年磨礪不到的堅忍不拔的精神給我們帶來持久地激勵和感動;白芳禮老人17年來蹬三輪車捐資助學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精神的感召;我們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的物質貢獻,又要看他的精神貢獻。白芳禮老人的事跡感動了大江南北,在老人逝世后,有人在網上建立了《白芳禮老人網上紀念館》,(多媒體顯示)不少網友前往悼念,他們在表達自己的崇敬之心的同時,也深受老人高尚精神的感召,決定繼承老人的事業,這種精神的力量教育和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更多的物質貢獻。
(多媒體顯示)
。1)人生貢獻的兩種形式: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
。2)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即要看他的物質貢獻又要看他的精神貢獻
。3)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價值。
新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英雄人物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他們或者帶給了社會豐富的物質成果,或者成為我們精神上的偶像,或者兼而有之。這些人離我們很遠,又似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作為學生,并不一定非要和他們做出同樣的事跡,更多的是應該腳踏實地好好學習,培養自己優良的品質,努力為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打好基礎,在為人民的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像歌德所說:
。ǘ嗝襟w顯示)
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添價值。
──歌德
[課外拓展]
1.搜集其他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資料,了解他們是怎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的。
2.登陸校園網論壇參與“奉獻精神大家談”。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教案】相關文章: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說課稿11-06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說課稿02-23
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的作文11-22
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作文02-13
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的作文4篇09-14
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的作文(4篇)09-14
價值與人生的貢獻作文12-07
季羨林:人生真正的意義與價值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