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公開課教案范文
語言是一位了不起的魔術大師。它形成不同的組合,就能傳達出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氛圍,營設不同的環境。《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把我們帶入深沉回憶、摯誠熱愛的氛圍中,調子是深沉厚重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讓人感覺的是激情謳歌,滿懷喜悅,調子是抒情流暢的;《山民》則把人帶入哲理思索、艱苦探求的境界里,調子是和緩低回的;我們現在再來感受一種歡快活潑、幸福爛漫的語言氛圍。請大家自讀新一代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自讀的要求是:
1.感受詩歌所創造的美好意象,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感情,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美好感覺。
2.欣賞詩歌輕松流暢、自然淳樸的語言美和積極歡快、和樂天真的情感美。
(解說:導言把前面讀過的詩聯系起來加以比較,既加深印象,又暗示要善于運用系統的思維和比較的方法總結學過的知識,并把學習的內容與語言聯系起來,強調文化與藝術綜合素養熏陶。這首詩文字障礙不大,語言淳樸,學習要求重在引導學生學會在自然淳樸中發現其美的韻味,喚起美的體驗和美的共鳴,起到熏陶的作用。)
自讀程序
1.放聲誦讀,充分感受詩歌的歡快幸福的情調。
2.感受詩歌意象,想想這首詩的意象有什么特點。
3.感受詩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4.試著把這首詩的意境用散文表現出來,比較一下詩和散文表現形式的異同。
(解說:這個程序是實現自讀要求的具體步驟。這個程序仍按由感性到理性的規律安排。第一步先誦讀,讀熟了,才會喜歡它,喜歡了,才能去探索它,探索了,才能更深入地欣賞它的美。第二步是橋梁。第三步意在引導學生由文入情,融情入文,形成共鳴。第四步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閱讀,并加深對詩歌這種形式的感受。)
自讀點撥
1.這首詩的意象特點是怎樣的?
點撥:這首詩的意象可以分兩組,一組是詩人所憧憬的物質世界,一組是活潑鮮明的抒情主人公(人)的世界。人是這首詩的中心意象,物質是這個人的陪襯,是環境。在這“春暖花開“的環境里,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資料,抒情主人公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和親人們、朋友們親切交往,互送祝愿,從而表現出一派和樂景象,表達了詩人的一種美好理想。
2.怎樣理解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感情?他能引起我們哪些感情共鳴?
點撥:引導學生思考幾個中間問題:
①詩人在詩中所稱幸福的內容是哪些?(自由:“喂馬,劈柴,周游世界”;自食其力:“關心糧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并且環境優美:“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②怎樣理解“那幸福的閃電”?(理想中的一閃念,追求中的一夢境。)
③想像抒情主人公的動態、表情、語言及整體形象。
④把自己放進去,談自己的感情共鳴。
3.詩和抒情散文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點撥:主要區別是,詩的跳躍性更強,語言更簡潔;抒情散文更重細節,善抓一瞬間的感受,并把它放大、渲染。詩講外在韻律,也講內在韻律;抒情散文主要重視內在韻律,外在韻律較自由。詩的篇幅限制較多,一般短小;抒情散文則可以不拘一格,可長可短。
自讀思考
閱讀下面的散文,思考后面的問題。
藍天可讀
我喜歡仰望藍藍的天空。天空藍藍的喲,你是一首激情的`詩,一首不老的歌。
小時候,獨自到河邊嬉戲。只見,水藍藍。我捧起一捧水。怎么還是透明的?我一抬頭,哦,天藍藍。我像只歡樂的小鹿撒腿赤足奔跑在小路上,高興得說不出話來。藍藍的天第一次映入我的眼簾,鑲嵌在我幼小的心靈上。沒有母親的童年里,我常常與藍天作伴。我倚在大樹旁對著藍天唱歌、流淚、說悄悄話,說我的幻想和憧憬。天空一片湛藍。明凈而悠遠。我久久地凝視著,不敢出聲。我似乎被感應著,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激動和美好,止不住滾燙的淚流下來。這天空,藍得多么純、多么美。我為之而震撼。我覺得她神圣而不可冒犯。她向我敞開一扇天真、浪漫、長青的心靈,我在努力破譯它深邃而神秘的語言,去接近她,與她交流。
凝望碧藍、干凈的天空,我想,被功名利祿遮蒙的雙眼是看不到天空的顏色的——這藍色。于是,我要求自己心中不能有一粒灰塵。污垢的心靈不配享受這純美的天空,亦得不到她博大的精魂。
有時,我被世俗的藩籬圍困,我感到是這藍色的天穹讓我突圍,不要貪戀紅塵。
先哲說,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信。
遠眺天空可調整視力,而藍色天穹可調整人的心靈。她又像一面奇妙的鏡子,照透你的五臟六腑。你擁有干凈而青春的靈魂嗎?你敢面對這藍色天宇發誓嗎?
(選自《中國青年報》1990年10月28日)
1.比較這篇散文與詩歌在抒情上的異同。
2.假如讓你以這篇散文為素材寫一首詩,你怎么寫?
(解說:意在遷移,引發創造欲望。)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案11-28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01-30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01-28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案)參考10-03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教案07-18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歌12-2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賞析08-26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08-26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散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