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教案設計
一、課文的基本內容
這篇文章準確、翔實地說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實以及貯運,對荔枝的習性、產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紹,并對我國荔枝生產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10段),分三個層次說明荔枝的形態和果實。
第一層是第1段,以小學學習《荔枝圖序》向老師質疑為引子,引出“荔枝”這個話題。幼年時童稚的心里只知道“荔枝干的殼和肉都是棕褐色的”,與老師講的《荔枝圖序》中描述的荔枝不同,向老師提問,老師也無法說明白。這個開頭既親切活潑,又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原原本本地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詩句,為后文提到的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據。
第二層是第2~5段,主要寫荔枝的外部形態(外殼、顏色、果形、大。W髡邔Π拙右住皻と缂t繒”的說法提出異議,認為“繒是絲織物,絲織物滑潤,荔枝殼卻是粗糙的”;在說明“成熟的荔枝”的顏色后,作者感覺不飽滿,又用“絳囊”“紅星”“珊瑚珠”打比方,形象鮮明、逼真;荔枝的果形有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由蒂部到頂端及兩側,介紹得井然有序;說到荔枝的大小,作者用列數據的方法介紹荔枝的大小和重量,真實可信。
第三層是第6~10段,主要寫荔枝的果實(膜、肉、核、花)。作者對白居易“膜如紫綃”的說法又提出異議,認為白居易“把殼內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應該是“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對白居易“瓤肉瑩白如冰雪”的說法再提出異議,認為“瓤肉”實際不是肉,而是“膜”發育的“假種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說的連同果殼扔掉的那一層膜”;隨后,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對荔枝核(種子)的形狀、色澤、種類做了具體說明。荔枝的花從內容上說不屬荔枝的果實,但花與果實分不開,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帶一起介紹。其主要特征是荔枝花多,花期長。在這一層里,第8段還介紹了荔枝的貯運,很明顯,貯運不屬果實的范疇,但貯運主要是為了保持荔枝肉的鮮美,與果實關系甚密,所以放在“肉”后一并介紹。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荔枝果實,采用由外向內的說明順序。
第二部分(第11段~14段),主要介紹荔枝生產的有關情況。
第11段寫荔枝的產地分布,用“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證明荔枝原產于我國;用南越王向漢高祖進貢荔枝,證明荔枝的栽培在我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第12段用現在知道的13種講荔枝的古書,特別是“蔡譜”,更有力地說明荔枝原產地在我國。第13段為說明荔枝“喜溫暖”的習性,“成都、福建是它生長的北限”,作者列舉漢武帝、宋徽宗和文徵明詩中的顧氏與荔枝間所發生的故事,說明前人酷愛荔枝而欲北移,但均未成功,而用“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這樣的話語激勵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刻苦鉆研,突破難關,創造科研新奇跡。第14段引用蘇軾的詩句,古詩今用,意在于今。古代能享受荔枝的只有楊貴妃之流,今天我們發展荔枝生產,要造福于廣大勞動人民。
從全文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二、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動。如把荔枝比作“絳囊”“紅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種比作“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運用列數據的方法,使得事實確鑿,更具說服力。如介紹荔枝大小時說,“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紹荔枝貯藏時說,“現經研究證實,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30天左右”;又如介紹荔枝結實時說,“一個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結實總在一百以下”,等等。
運用舉實例的方法,增強文章的厚重感和說服力。如唐明皇為了讓楊貴妃吃上鮮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如為證明廣東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的例子。
應該指出,本文最突出的說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多達二十多處,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比如引用古詩文,引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給人感覺開頭新穎,引人入勝,并為后文作者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據。
三、準確、簡潔的說明性語言
作者要把說明對象和內容客觀地、科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語言因素非常重要。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簡潔。如第12段,“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一句,加“現在知道的”就比較客觀,因為“13種”僅是從目前發現的'文獻來判斷,將來也許還會有新的發現,那就不止13種了。如第13段,“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用推測的語氣,實際上是說將來也許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但能不能發生還不一定。如第14段,“盛產荔枝的地區,應該大力發展荔枝的生產”,不是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大力發展荔枝生產,“盛產荔枝的地區”圈定的范圍較小,有條件大力發展荔枝生產。
●解題指導
一、本題旨在訓練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脈絡、把握思路的能力。
說明荔枝的生態,按照由外到內或由表及里的順序;介紹荔枝的生產,按照由古到今的順序。從全文看,兩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二、本題旨在讓學生理解引用的說明方法,同時積累一些古詩句,豐富文學素養。
具體分析見課文說明。
三、本題旨在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組織成平實文字,可以幫助學生體會生動的說明與平實的說明的不同特點和效果。
四、本題旨在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搜集相關的資料,寫作文藝短文。
●教學建議
一、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條理也很清晰,建議以學生自讀為主,讓他們一邊自讀一邊完成練習一。在理清全文內容和思路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二。教師不必對課文進行串講,過細的講解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可用一課時。第二課時用于練習三、四的寫作和交流。
二、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簡潔。在閱讀中,注意讓學生學會捕捉一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培養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的敏感。
三、北方和邊遠地區的一些學生,也許從未見過或嘗過荔枝,教師可通過引用詩句、講述故事等形式,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彌補他們對荔枝缺少感性直觀認識的遺憾。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寧人。早在30年代,他就有《中國植物圖鑒》等專著,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他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出版《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學碎錦》。賈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絢爛多彩的生物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有著相當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
二、關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通信
李鄉瀏同志在《賈祖璋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回憶與賈老的一次通信》一文中說,他于1983年暑假備《南州六月荔枝丹》課,頗感課本注釋不詳,曾寫信向賈老請教。信中詢及以下三點:1.標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全詩能否錄示,以便解題;2.明代徐的《詠荔枝膜》詩,請示予全首,有助于分析“夸張的說法”;3.“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8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毕M孟み@13種的書名及其作者。
賈老作復如下:
1.陳輝《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萬顆累累簇更團。絳雪艷浮紅錦爛,玉壺光瑩水晶寒。高名已許傳新曲,芳味曾經薦大官。烏府日長霜暑靜,幾株斜覆石闌干。
2.徐《詠荔枝膜》:曾向忠州畫里描,胭脂淡掃醉容消。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白玉薄籠妖色映,茜裙輕裼暗香飄。嫣紅狼藉誰收拾,十八閩娘裂紫綃。
3.×廣中荔枝譜 唐(?) 鄭熊(粵×書已失傳)
荔枝譜 宋 蔡襄(1059) 閩
×增城荔枝譜 宋 張宗閔 粵
×莆田荔枝譜 宋 徐師閔 閩
閩中荔枝譜 明 屠本畯(1597) 閩
荔枝譜 明 徐 閩
荔枝乘 明 曹蕃(1612) 閩
荔枝食譜 明 宗玨 閩
荔枝通譜 明 鄧慶采(1629) 閩
記荔枝 明 吳載鰲 閩
荔譜 清陳定國 閩
荔枝譜 清 陳鼎 粵閩川
嶺南荔枝譜 清 吳應逵粵
。ㄕ浴吨袑W詩文釋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三、幾點商榷(劉學仁)
1.第四段寫“荔枝原產于我國,是我國的特產!崩碛,一是“有野生的荔枝林”;一是很早已在我國培植。這兩點似乎還不足以說明“原產我國”,是不是別國也有野生的荔枝呢?是不是別國也早有栽培呢?沒有反面的論據。如果確有根據,應該明確提出。
2.第六段說“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說它‘如紫綃’,是把殼內壁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边@兩句話不易理解。前一句是說“膜”,后一句是說“花紋”。仔細體會好像是這個意思: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著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由于殼的內壁有紫色花紋,透過白色薄膜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便把這紫色花紋看作是薄膜的花紋,而說成“膜如紫綃”了。后面引徐詩描寫吃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好似“荷瓣”“桃花”,似乎是“殼”和“膜”分開了,似“荷瓣”“桃花”的是殼呢?還是膜呢?好像是膜才恰當,“薄”才“盈盈”“片片”,才“嬌”,才隨“風”飄落,可是膜又是白的,不像“荷”也不像“桃花”了?傊,這一段似乎說得不夠明白。
3.第七段寫荔枝“肉”也不夠明白。指出通常說的肉實際上是“假種皮”后,又說明前面說的“膜”才是真正的果肉。下面接著說“荔枝肉的細胞壁特別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边@句話里的“肉”指的是習慣上說的“肉”呢,還是前面已經講清楚了的“膜”呢?從后面的“入口……”看,應仍是指習慣上說的“肉”,那么這“肉”的“細胞壁”又指的是什么呢?顯然不會是“膜”(真正的肉),那是要扔掉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設計11-05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說課稿08-13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教案11-03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案06-29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8-21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8-22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1-03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7-11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