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看云識天氣》的教案設計
【課題名稱】看云識天氣
【教學目標】
1、認識說明文,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比較之前學習的記敘文,結合課文區別記敘文和說明文,了解說明文的特點和說明方法,理解文章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2、學習運用打比方的妙處,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3、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結合文章內容認識說明文的特點。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2、培養學生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比較法、研討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猜一個字謎,現在運動會快到了,那老師就以運動會為謎面,運動會上都有它的,猜猜是什么字?——(云)板書:云
很好,大家知道繁體字的云是怎么寫的嗎?(雲)結合課件的背景,從這個字上你又可以看出點什么呢?(下雨和烏云有關系……)繁體字與歷史文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可分離。我們從這個字也可以看出雖然古時候科技不發達,但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對云和天氣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大家都知道,烏云會帶來下雨的天氣,其實晴朗的天空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云,(課件出示各種云的圖片)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生活中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云,我們剛才看到的云和天氣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板書補充課題)。讓我們一起在作者的介紹下認識云和天氣的關系。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懂的字詞圈出來。
2、認讀生字。每個生字讀兩遍。
①提問:大家剛剛讀完這篇科普說明文,感受了一下說明文的感覺,誰能用自己的話給說明文下個定義。
(預設: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
同學們剛剛明白了說明文的概念,現在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說明文的分類,(出示PPT)說明文可以按照說明對象、寫作目的、語言風格進行分類。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寫作目的:實用性說明文(PSP說明書的作用是什么?預設:介紹某種產品的情況和主要用途)科學小品文;語言風格:平實性、文藝性。
同學們,我們已經讀過了課文,比較一下我們之前所學習的記敘文,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翻到前面的課文,我們一起看看,記敘文是有幾要素的?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經過、結果。
那說明文有幾要素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說明文有四要素,分別是:說明對象,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下定義、打比方、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語言(準確性)。板書說明文的四要素。
除了要素的不同,記敘文和說明文還有什么不同嗎?
(預設: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記敘文抒發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而說明文只是客觀地說明事實。)
同學們,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說明這篇文章的內容具有——(科學性)。(板書:內容科學性)
過渡語:剛才大家只是初步閱讀課文,接下我們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學習說明文的特點。
3、再讀課文。
(1) 快速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看云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什么。
預設: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叫卷云,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提問:作者用了“往往”“常常”作限制詞,可以去掉么?為什么?
(預設:這兩個詞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板書:語言的準確性))
(3)本文的`課題叫做看云識天氣,那文章肯定會涉及到云,作者在本文介紹了哪些云呢?請同學們再瀏覽一遍課文,把作者介紹的云的名稱圈出來,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回答。
回答的時候,請用這樣的句子:請大家看到第幾自然段的第幾行,作者給我們介紹了……
卷云 卷層云
卷積云 高層云
積云 雨層云
高積云 積雨云
寫“積云”變化為“積雨云”的一段用了一些表示時間的詞,找出來,說說它們的作用。預設: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說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說明了語言的準確性。
過渡語:這些介紹的都是云的——(形態)。除了介紹云的形態,作者還介紹了什么?——(云的光彩)文章的說明角度是怎么變化的?(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中心句)
云的光彩:暈、華、虹、霞。
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的形態和云的光彩,作者是怎么在文章中安排的?
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大家看一些我們剛才圈注的云的形態和光彩的詞語,都集中在文章的哪幾段?(云的形態是第3、4、5段,云的光彩是第6段)說明這里是分別介紹云的形態和光彩的(板書:分),那文章前面的部分是——(總的概述)板書:總,后面的部分是(總的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板書:總。
作者介紹了這么多種云的形態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起來卻不覺得混亂,說明文章的結構——(預設:條理清晰)(板書:結構的條理性)。
總板書:
看云識天氣
說明對象 內容的科學性
說明文四要素 說明方法 特點 語言的準確性
說明順序 結構的條理性
說明語言
三、小結:
通過剛才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云的形態和云的光彩,也了解了說明文的知識。我們發現只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任何一樣細小的事物,都會發現它蘊藏著的獨特的魅力。但當我們需要將它們描述出來,又怎樣才能做到精彩、生動、有趣呢?那我們下節課再來品讀。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1)全班朗讀課文。(板書課題)(7mins)
(2)板書回憶說明文的特點。
二、重點研讀。
1、結合課文內容,了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1)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但是老師發現大家讀得時候十分投入,說明文章很吸引大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解說得生動活潑?(板書:說明方法)
(預設: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
教師講解: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稱為打比方(板書:打比方)。雖然本質是一樣的,但放在記敘文和放在說明文中,它的叫法改變了。就如你在學校時是老師的學生,可是回家后你是父母的孩子。你的身份沒有變,但叫法變了。大家明白了嗎?
大家知道比喻在記敘文里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那么課文中的打比方也有同樣的作用。
請找出文中用了打比方的句子。
預設:
①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像奔馬。(提問,說明了云朵——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②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云和識天氣的關系“招牌”時商店的標志,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準確。
③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綾紗。(提問,說明了卷云?——輕盈和潔白)
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將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潔白的紗”,說明其輕盈、潔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積云比喻成“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形象地說明了卷積云的特點。排列整齊)
⑤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⑥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⑦當連綿的雨雪將要來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
過渡語:課文中大量運用打比方,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給人深刻的印象,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課堂訓練:請仿照示例造句,從形狀入手,展開充分的想像和聯想,既考慮靜態,又兼顧動態,以求動靜結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①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②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學生回答,教師示例:
①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駝峰,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②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打比方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
過渡語:打比方是說明文的其中一個說明方法,讓說明文顯得生動,不再枯燥。打比方的運用是為了將語言變得生動優美,為了將事物說明得更加清楚,還得講究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
(2)上節課我們還認識了云的各種形態和不同光彩,下面請大家閱讀課文中介紹云的形態和云的光彩的部分,一起來完成下表。
類別特征天氣情況
云
的
形
態 晴 卷云像羽毛,像綾紗陽光可以透過它照到地面
卷積云像鱗波它不會帶來雨雪
積云像棉花團在天空映著溫和的陽光
高積云像羊群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空
陰 卷層云仿佛白色綢幕它向前推進,天氣將轉陰
高層云像毛玻璃它預示著將要下雨或下雪
雨 雨層云布滿天空雨雪就開始下降
積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馬上就會下暴雨
云
的
光
彩 類別特征天氣情況
暈里紅外紫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里紫外紅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云層變紅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從上面的表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根據云的不同特點,把云分成不同種類,這樣使說明條理更清晰,更明確。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也是說明文說明方法的一種——分類別。(板書:分類別)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在文中,作者都是先介紹云的形態特征,再告訴我們這種云叫什么。這種說明方法叫做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下定義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同提問結合起來,先提出主要說明的問題,再用下定義的方式回答。有的先下定義,再作具體說明,如“激光是一種最亮的光。它比太陽光亮一百億倍以上”。有的先具體說明,然后概括成定義:“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吸收了太陽的光能,把碳酸氣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同時放出氧,這叫做光合作用。”下定義。(板書:下定義)
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系的特征。(板書:作比較。)
三、拓展延伸
云的光彩那一段引用了一些諺語。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諺語是人民群眾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總結經驗的結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瑯瑯上口。積累文中的有關諺語,了解識別天氣變化的常識。
文中出現的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教師適當補充,并做些解釋,如:⑴“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⑵“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⑶“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⑷ “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⑸“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 ⑹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⑺ “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四、小結
本文是一篇介紹云和天氣關系的科普文,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的層次清晰,很有條理。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另外,作為一篇科普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恰當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為了使文章表達更加清晰,作者還用了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對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細心思考,一樣可以從小事情中發現大道理來。
五、作業布置
【活動與探究】
1、你還懂得其他的看云識天氣的知識嗎?和同學一起查閱有關資料,搜集更多的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2、你對什么天氣現象比較感興趣?能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一下嗎?
參考題目:《流星雨》《月亮圓缺與潮汐的關系》《日蝕》《極光》等。
3、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去實地驗證一下,并寫一二篇觀察日記。
總板書:
看
云 ? ?內容的科學性 打比方
識 ? ?特點 語言的準確性 說明方法 分類別
天 ? ?結構的條理性 下定義
氣 ? ?作比較
【小學《看云識天氣》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看云識天氣》的教案設計08-26
《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08-13
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10-03
《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05-29
看云識天氣11-07
看云識天氣11-07
《看云識天氣》11-10
《看云識天氣》教案設計范文07-03
看云識天氣的教案設計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