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么呢?
2.揭示課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生,拯救了孩子。當地震災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八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明確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4)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注明自己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由讀文,交流學習收獲及不懂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堅定顫抖等詞語。
三、學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師生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
(1)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體會。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進行描寫來表達父愛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
1.學生細細品讀課文,找出能體現父親救助兒子心理變化的句子。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體現父親心理變化的重點句子,并體會父親當時的心理。
(1)沖向廢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體會父親的悲痛和絕望。
(2)尋找兒子(第5──10段),抓住父親與其他父母的對比和父親與救火隊長、警察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悲傷和堅定。
(3)發現兒子(第12──19段),抓住父親與兒子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欣喜。
(4)父子相見(第22──24段),抓住顫抖了不起緊緊擁抱,體會父親的幸福和自豪。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偉大的父愛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從一次大地震中,一對父子靠著互相堅定地信念,父親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14名同學的事情)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自由朗讀課文后,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師生交流后,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了什么?(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痛苦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4.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生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二、總結全文,發散思維
1.總結: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學習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師小結: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們的感受對父母說一說,或是記在日記中。
三、小練筆
請學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14個七歲的小伙伴,阿曼達和小伙伴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用找近義詞、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虛墟、疾步、絕望、瓦礫堆、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與的佳句。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人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現父愛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現父愛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找近義詞、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目標1中的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 )的事。
3、默讀課文,全文中心句是( )。這句話的意思是( )。
4、默讀課文1~12自然段,勾畫地震中表現父親了不起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的重點句子,思考、批注這是一位( )的父親。
5、默讀課文13~24自然段,勾畫地震中表現兒子了不起的語言的重點句子,這是一位( )的兒子。
6、討論:
為了表達偉大、深沉的父愛,全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二、練習提綱
1、抄寫、背誦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5個。
2、以“父愛”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寫父親愛你的'事。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⑴ 正音:礫、顫、爆、墟。
⑵ 難字書寫:杉、磯、砸、顫。
⑶ 用時、地、人、事四要素概括主要內容。
⑷ 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2、抓住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會父愛的偉大。
⑴ 喊、跪、站、走。
(悲傷、絕望中堅信兒子等著……)
⑵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三次)→不顧危險、勸阻,堅持救兒子。
① “他挖了8小時……36小時……”(時間漫長)
②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挖掘過程漫長、艱辛)
堅決救兒子,深愛兒子
③ 抓住“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想象兒子堅決救兒子的困難及心理活動,深化父愛的偉大。
④ 比較:
外貌描寫的順序能否打亂,為什么?
3、抓住兒子語言、神態的重點句子,體會兒子的了不起,體會兒子的美德。
兒子:堅信父親救自己 先人后己
4、總結寫法特點:
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刻畫人物特點。
5、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3
設計理念:
課文情節復雜,找準閱讀的突破口,以點帶面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緊抓“了不起的父與子”這條主線,重點抓住父親“不斷挖掘”這個震撼人心的畫面,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在研讀中感受親情可貴,感悟做人之道,提升感悟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學生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父愛的偉大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資料和有關父愛、母愛的故事、文章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說到地震,讓老師想起了20xx年發生在我國汶川的5·12大地震,始終有這樣一個畫面,這樣一個動作,這樣一段回憶定格在你我的心中。(播放課件并解說)
二、品讀感悟
(一) 學習2—11自然段
同學們,地震是殘酷的,地震中的父子之情是不能泯滅的。中國汶川的地震中有這樣可歌可泣的父子,在美國洛杉磯的地震中也有這樣的一對父子,他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1、 讓生默讀課文,找一找作者用了哪三個字來評價這對父子?(了不起)
2、 這節課就讓我們先走近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讓學生找一找當地震發生后,父親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指名讀句子)
3、 (出示課件)反復讀一讀,同桌說一說兩個句子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4、 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
5、 當父親趕到學校,學校變成一片廢墟,父親會怎樣?(指名讀)
6、 在絕望中,父親做出了了不起的決定,請同學們自由讀5-11自然段,找出描寫父親的句子反復讀一讀,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的了不起。(生匯報)
(1) 追問有哪些人來勸他,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2) 面對這些好心人的勸告和阻攔,父親放棄了嗎?他依然不停地挖著,那我想問問這位父親,人們這樣勸你,情況這樣危急,你為什么不離開呢?
(3) 找一找父親曾經和兒子有著怎樣的一句承諾?(出示課件)生齊讀。
(4) 這位父親,你的心里有這么多的想法,為什么不對大家說清楚呢?
小結:時間很緊迫,兒子還在廢墟中等著我,父親著急啊,甚至崩潰,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1、 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讓我們讀懂了父親的了不起?(出示課件)
并齊讀,追問36小時相當于多長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你都可以做些什么?父親呢?
2、 父親沒有任何工具,只憑自己的`一雙手在瘋狂地挖著,為什么
沒有人再來阻止他了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 他真的精神失常了嗎?他的頭腦清醒嗎?那他在想些什么呢?
4、 請同學們反復地讀一讀這個句子,進一步體會父親的了不起,并相機板書。
5、 面對這么多的困難和危險,父親仍然不停地挖了12小時?作者為什么不直接這樣寫,(播放課件)而是將時間羅列地來寫,請同學們反復讀一讀這兩個句子,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
6、 那這句話應該怎樣讀呢?請帶著你的體會把這句話一起讀一讀。
7、 時間在推移,艱難的挖掘還在繼續,可他堅持挖了12小時?
是什么在支撐父親36小時苦苦的挖掘?(是一句承諾)怎樣的一句承諾?除了承諾還有什么?(深深的父愛)
小結:這句話讓我們讀懂了如山的父愛,而此時此刻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1、 36小時過去了,讓我們看看這位父親現在怎樣?(播放課件)
父親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在這36小時當中都放生了哪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呢?請同學們閉眼傾聽,說一說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師朗讀生匯報)
2、 請你帶著這些體會把這個句子反復的讀一讀,(出示課件)說說你還能體會到什么?
3、 這哪里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話啊,而是飽含深深父愛的一首詩,讓我們齊讀這首詩。并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小結:父親為救兒子不惜一切,讓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父愛,又一次讓我們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
(二)學習11—23自然段
我們被父親了不起的行為震撼了,心中滿是沉甸甸的父愛,下面讓我們把目光聚集到他的兒子阿曼達身上,請同學們輕聲朗讀11-23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兒子的哪些畫面感動了你,讓你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并做上批注。(生匯報)
1、(出示課件15自然段)阿曼達為什么不害怕?
2、讓學生自由讀讀,體會不一樣顏色的字應該怎樣讀?并指名讀。 小結:兒子把對父親的信任化作了戰勝一切困難和恐怖的勇氣,所以我們說兒子(了不起)。(繼續匯報自己的體會)
3、(出示課件22自然段)說說阿曼達這樣做的原因?
4、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體會把這個句子讀一讀,老師相機指導。
(三)分角色朗讀(11—23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無比幸福的緊緊擁抱在一起,這種了不起源于父親對兒子的一句承諾,下面就讓我們用這句承諾來回顧一下這艱難的歷程吧。(出示課件)
(1)當父親看到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支撐他的一句話是()
(2)當他孤軍奮戰,傷痕累累時,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
(3)當安全的小出口在14個孩子面前被打開時,兒子卻最后一個出來,那是因為父親的話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
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譜寫了一首愛的贊歌(播放課件)讓生齊讀。 總結:愛是偉大的,愛是無私的,就讓地震中父與子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課件)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4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剛學過《秋天的懷念》,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傳奇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讀準本課的生字詞;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讀一讀,讀準即可。
2.默讀課文,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①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畫出文中使你感動的句子。并作簡單的`批注。
(新課標指出:鼓勵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學習方式。)
②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或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義。
(新課標指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小組合作學習,再交流。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師巡視,隨機解決簡單的問題。
(三)班上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讀并加以指導。
1.課文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么這樣說呢?談談你的看法。
2.投影出示并體會這句話:“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1)自由讀。
(2)談談自己的理解。
(3)還不夠理解的同學,再讀一讀,直到會理解為止。
(新課標指出: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品味”。)
(4)小結:父親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棄”和“責任感”;兒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對父親的信任和對同伴有責任感。
板書:不放棄責任感信任
3.你自己最喜歡哪些句子或段落,自由讀,然后讀給同學聽。
(新課標指出:重視個體體驗。)
4、分角色讀。
(四)以“父與子”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小本劇,然后排練表演。
(新課標指出: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五)作業。
把這個故事復述給自己的父母聽。
(作業的設計,既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又在學校和家庭之間營造出一種關心孩子的教育、人人擔當責任的環境氛圍。)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5
設計理念:
抓住主線“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設良好的對話氛圍,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品味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父愛的偉大。
3、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品味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把相關的句子、圖片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字詞
2、在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孩子生還無望。父親無比悲痛,讀句子: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二、父親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當時父親心里是想些什么?
三、過去對兒子承諾,讓父親重燃希望,他決心找到兒子。請你默讀 1-12自然段,細細品味描寫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四、從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五、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啊!在廢墟前,
別的父母匆匆趕來,哭喊后又絕望離開,這位父親放棄了嗎?他要干什么?(課件)挖開廢墟 尋找兒子 救出兒子
當好心人拉住他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放棄了嗎?他要——挖開廢墟 尋找兒子 救出兒子
當消防隊長要他離開時,這位父親放棄了嗎?他要——挖開廢墟 尋找兒子 救出兒子
當警察要他馬上回家時,這位父親放棄了嗎?他要——挖開廢墟 尋找兒子 救出兒子
當人們認為他失常,不再阻擋他時,這位父親放棄了嗎?——沒有!沒有!他一定要————挖開廢墟 尋找兒子 救出兒子。
為了信守承諾,無論誰來勸阻,父親也決不放棄,(板書:信守承諾 決不放棄)這是多么的——了不起。
此刻,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面對好心人,他怎么說,面對消防隊長,他怎么說?面對警察,他怎么說?
誰也沒父親,誰也不理解父親,父親是多么的孤獨無助!可是,為了信守承諾,無論怎樣孤獨無助,父親也決不放棄,這是多么的——了不起。
六、下面,我們一起朗讀課文這些片段,好好地體會一下。
七、父親孤身一人,要徒手挖開廢墟尋找兒子,難嗎?從哪看出來?
從這些描寫,你想象出父親在挖掘中會有哪些困難嗎?
八、是啊,要找到埋在廢墟下的`兒子,談何容易啊,除了要挖,(課件變顏色)父親還要怎么樣?你想到哪些動詞?這么多的動作,作者為什么單單寫一個“挖”字,從這可以看出什么?
九、就這樣,父親在不斷的余震和爆炸中挖呀、抬呀、搬呀、抗呀、撬呀,一刻不停,分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想象:父親聽到埋在廢墟下的兒子對你說:——父親邊挖邊對兒子說:——
就這樣,8小時過去了,12小時過去了,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在余震和爆炸中父親挖呀、抬呀、搬呀、抗呀、撬呀。分析句子“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但父親始終沒有停下來,他還是挖呀挖呀,把我們的感受送進文字里,一起朗讀這段話。
十、是什么讓父親挖個不停,忘記危險、忘記饑餓、忘記疲勞、甚至忘記了自己?是愛!是父愛!(板書:愛)因為愛,父親用行動對兒子說:“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所以說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十一、如果沒有父親的堅持,廢墟下的阿曼達會怎樣?讓我們一起回放這動人的一幕吧。把書端起來,一起朗讀余下的段落。(課件)我讀旁白和父親的話,你們讀兒子的話,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說兒子也是了不起的?
十二、為什么說兒子也是了不起的?(說話)
是啊,兒子信賴父親,雖然被埋在廢墟下,但堅強勇敢,關心他人。(板書:信賴父親、堅強勇敢、關心他人)最后化險為夷,所以說他是——了不起的兒子。如果沒有這個約定,(課件無論——)被埋在漆黑的廢墟下兩天一夜只有七歲的阿曼達可能——?可見,這承諾是父親決不放棄的動力,也是兒子絕境求生的勇氣,所以他對父親說——(課件出兩段孩子的話)這類似的話反復出現,不但前后呼應,還說明了父愛能創造奇跡。
十三、想象一下,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現在動筆把你想到的寫下來。點評。
十四、這節課我們走近了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其實,父愛不僅展現在大災大難中,更多時候偉大的父愛是潛藏在平凡的每一天里。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父愛無處不在。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師: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山崩地裂,橋梁坍塌,數條公路被震斷,幾萬座房屋倒塌,成千上萬人被埋在了廢墟底下。就在這片廢墟下,演繹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那就是──齊讀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師:這到底是一對怎樣的父子呢?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板書:了不起)
師:請快速瀏覽課文,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句子或詞語,并寫上自己的感受。
(特別是要勾畫出描寫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和詞語。)
生:學生瀏覽課文。(教師巡視)
師: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班的同學很會學習,在勾出句子后,還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這種學習習慣很好,會讓你受益終生的。
生:學生繼續讀書,批注。
師:有的孩子已經把手舉起來了。可以出聲的讀一讀。(學生仍然讀書)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父親了不起?
生:我從第2、3自然段看出父親的了不起。因為父親失去兒子很痛心,但很快能從痛苦中堅定地站起來,這種決不放棄的精神很了不起。
師:自由讀讀2、3自然段,想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讓如此痛心的父親堅定地站起來呢?勾出這句話。
生:是父親常對兒子說的“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出示)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就是這句話,讓父親看到了希望,相信兒子一定還活著,于是堅定地站起來,向廢墟走去。還從哪些地方看出父親的了不起。
生:我從12自然段,父親在不停地挖兒子的畫面:“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師:相信大家都找到了“他挖了八小時,──”(出示)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師: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生:因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從時間上看他一直在挖,是整整挖36小時,挖了這么長時間,我們一般人都做不到的。所以說他了不起。
師:是啊!整整36小時啊!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著。板書:挖。這36小時里,可能會發生一些什么事情?
生:可能會再次發生爆炸。
生:父親可能會受傷,可能會有很多人來勸阻他。
師:這36小時里,有哪些人曾經勸過他?
生:有好心人、消防隊長、警察……
師:誰來讀讀父親和他們的對話?
(師讀父親。生開火車讀。)
生:鄰居走過來,說:快走吧,你還要照顧你的孩子。
生:醫生走過來,說:走吧,我給你包扎一下吧。
師:可父親說: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引讀)兒子在等著我。三遍。
師:讀到了這里,你想說點什么?
生:我聽出了雖然很危險,但父親也沒放棄,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兒子一定在等著他。真了不起!
師:這段話通過語言、神態的描寫,可以看出父親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放棄拯救兒子。 有了這么多的體會,想想現在我們應該怎么來讀。
生:應該讀慢一些,時間應該讀的越來越重。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齊讀“他挖了──”
師:還從那里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
生:我覺得父親奮不顧身的精神讓我感動。他不停地在那里挖,36小時都沒停止過,眼睛滿是血絲。為了救兒子,父親付出了這么多,真了不起呀!
生:從“破爛不堪”這個詞語可以看出父親在挖的時候是多么的艱難。
生:從描寫父親的外貌中這句話“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說明父親在挖的時候發生了很多危險。從“到處”這個詞就能看出,父親可能把手劃破了,還可能挖到血淋淋的尸體。即使是手破了,衣服破了,但父親還在堅持的挖,不停地挖,挖地多么艱難啊!為了救出兒子,什么苦都能忍受。父親這種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真了不起。
師:這句話是對父親的外貌描寫。好,帶上這份感動,用你的朗讀,再現挖廢墟的父親。(生讀)
師:體會的深刻,讀的很動情。
師: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呀!請大家閉上眼睛,來想象一下父親挖廢墟時的情景,(放音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父親扒開滿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裸露的水泥,挪走倒塌的柱子。睜開眼睛,說一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生:我眼中出現一位不知疲倦,奮力拯救兒子的父親。
生:我眼前出現一位心中只有兒子,奮不顧身的父親。
生:我眼中出現一位 顧不得休息,很堅強的父親。
生:我眼中出現一位意志堅定,決不放棄的父親。
生:我眼中出現一位不顧一切,很有毅力的父親。
師:對,父親奮不顧身的挖著,瘋狂地挖著,他挖的哪是廢墟啊!他挖的是飽含血淚的情,令人心痛的愛啊──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再現眼前的父親。
生:配樂齊讀12自然段。
師:作者通過對父親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把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呈現在我們眼前。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這樣做?
生:這是一種偉大的父愛在支撐著他。
師:愛讓他不顧一切,瘋狂的挖。
生:這是一種超常的力量,憑著他常對孩子說的那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出示)
師:當父親看到漂亮的三層教學樓變成一片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生齊讀。)
師:當他一次次想放棄的時候,回想在他耳邊的也是這句話。
(生齊讀。)
師:當他傷痕累累就要倒下時,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話。
(生齊讀。)
師: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過幾次?(3次)請大家在課文中勾出這句話。父親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他對兒子的愛和這句最真摯樸實的話。
師:這句話讓父子倆心靈相通。這句話,讓父親成為一座不倒的大山,心中堅信兒子一定還活著。不管發生什么,也要和兒子在一起。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兒子和他的同學們才會創造奇跡。默讀課文,想想從哪些地方看出兒子的了不起,勾畫出來,寫上自己的感受。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兒子的了不起?
生:我從2、3自然段感受到阿曼達的了不起,他終于要見到了父親,他自己不出來,卻讓同學先出來,可以看出他對同學們那無私的愛。多么的了不起!
師:就是這種親情使阿曼達勇敢、無畏,親情使阿曼達無私、高尚。
生: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兒子憑著對父親的信任,沒看見人,就已經斷定是父親救他來了。
生:“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從“只要”“一定”我覺得兒子對爸爸是無比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會來救他,這讓我感動。
師:你抓住了這兩個詞語來談的。對,我們讀書就應該細細地品味語言文字,不要放過每一個詞語。
生:我覺得阿曼達七歲,比我們還要小,就能憑著父親的這句話,安慰同學們,告訴大家不害怕這種精神很了不起。
師:是呀,親情,使人產生信賴;親情使父子心連心;親情使兒子堅信,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
師:阿曼達在廢墟下等待著,他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還會做些什么?小組交流交流。交流完了,拿出手中的筆,把他寫出來吧!
師:同學們,停下你手中的筆,讓我們一起走進阿曼達的內心世界,去傾聽他在想什么?他會說什么?
生:阿曼達在廢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堅持住!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爸爸說過,不論發生什么,總會和我在一起的,他不會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會來救我的!
師:你寫出了阿曼達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他對父親是無比的信任。
生:他對同學們說:“你們不用害怕,我爸爸很偉大,他答應過我,不論發生什么,總會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會想辦法救我們出去的。”
生:阿曼達在廢墟底下等待著、盼望著,他相信爸爸不會離開他。他對同學們說:“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他決不會放棄的。如果爸爸真有危險,別人也會救咱們的,但我總相信,我活著,爸爸也一定活著。”
師:7歲的小阿曼達,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頑強地等。一直等了三十八小時,幾乎是39小時的生死離別啊!現在終于逃出死神的魔掌。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份感動,帶著這份驚喜,把他們父子倆個,創造生命奇跡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現給大家,我讀父親的話。你們讀阿曼達的話。
(分角色配樂朗讀。)
師:阿曼達是那么的信任他的父親,是那么的.無私、勇敢,是什么力量讓兒子在死神面前那么做?
生:這都來自一句話: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當他被埋在廢墟下,讓他滿懷信心的就是這句話。
(生讀。)
師:當安全出口開辟出來,讓同學們先出來的那一刻,他想起的也是這句話。
(生讀。)
師:阿曼達和伙伴們就在漆黑的廢墟底下整整等待了38小時啊!在這38小時里他都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把了不起的阿曼達用手中的筆寫出來。也像剛才我們領悟到的表達方法那樣,通過描寫他在廢墟里的語言、心理、動作來表現阿曼達的了不起!
(學生寫,教師一邊巡視,一邊請幾位寫得有代表性的同學。)
師:如今骨肉團聚的幸福場面,我們怎能錯過呢?請大家齊讀最后一句話。
師:父子心靈相通,是親情讓他們幸福,是信守承諾讓他們幸福。是愛讓他們這樣幸福。讓我們再幸福地讀一次。
生: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師:兒子對父親的信任,讓我們感動;父親對兒子的愛,更讓我們感動。是呀,愛使人堅定和勇敢;愛,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更會創造奇跡。
(板書:愛)
師:在這個感人的故事中,這對了不起的父子正是用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完成板書)父愛是深沉的,和母愛一樣無私、偉大。老師還向你們推薦兩本書,《感悟父愛》和《父與子》,到知識的海洋里去感受父愛。老師讀了這兩本書后,我對父愛有了更大的感受,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出示)
師:其實,我們每個孩子都生活在愛的海洋中,有父母的愛,有老師的愛,有同學的愛。可以說,身邊處處都有愛。我想:因為有了愛,這個世界才會有歡笑;也因為有了愛,你們才成長為一個個了不起的孩子。愛是無私的,讓我們也學會愛自己,愛父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請你講一講生活中父母對你的愛。
2、是啊,父母的愛是平凡、樸實、無私的。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許,我們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這種平凡的愛在我們生命遇到危險時會創造出驚人的奇跡。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和作者一起去體驗偉大而無私的父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并互相檢測生字。
3、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指名讀課文,檢測學生是否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教師總結。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體會到愛與信任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教學重點:
通過讀課文,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
教學準備:
散文《背影》、古詩《游子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了解略讀課文的讀書要求。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3、互相交流。(引導學生把時間、地點、主要的事情作簡要敘述。)
二、自讀自悟,交流討論
1.討論要點一:父親是否精神失常?
(1)找到描寫父親因悲傷過度而精神失常的段落讀一讀。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句、段,動筆圈畫,認真朗讀,然后圍繞觀點展開討論。要讓學生感悟到:這位父親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說他失常,他的確失去了和一般正常人一樣的舉動;說他不失常,他確實不失常,是一種偉大的父愛的力量充溢著他的全身,是救孩子的頑強的信念支持著他,是偉大的父愛支持著他!
2、討論要點二:本文的標點符號,有什么特別之處?認真讀課文,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
(1)互相交流。(感嘆號多,而且大多集中在人物對活之中。)
(2)再讀課文,思考:這些感嘆號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試著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
表達出來。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幾處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這對父子的`“了不起”。)
三、課外延伸
1、閱讀朱自清《背景》片斷和古詩《游子吟》。
2、談讀后感受,體會平凡而偉大的父愛、母愛。
3、說一說父母親為我們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卻又飽含父母之愛的事。
4、動筆寫一寫,互相交流。
四、作業
抄寫一篇有關父愛的文章,讀給父親聽。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力量。(重點)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和你平時的了解,你能描述一下地震嗎?
2、地震是殘酷的,無情的。它毀滅了多少美好的家園,無辜的生命。地震雖無情但人有情。只要多一份信念,多一絲期望,就會多一個奇跡出現。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3、有誰愿意幫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對什么樣的父子?
4、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作者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父子的了不起。
二、感悟主旨
(一)請同學們打開書,想想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寫出你的理解與感受,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二)匯報
師:父親的了不起表現在哪?
1、 理解第2、3段:
1)“沖向”:體會出父親急切地想見到兒子。
2)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中的“漆黑”可以體會出父親以為已失去了兒子,心情沉痛。師: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該怎樣呼喚兒子?誰能喊?
3)猛地想起、堅定的站起”等詞句理解。
2、 理解第5段:主要抓住別的父母和父親的對比、父親的眼神和話來理解。
3、理解第12段:這段話展現了父親拯救兒子的過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學們齊讀這段,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現在哪?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可以體會出父親挖的.時間長。師:我也寫了一句話:他挖了36小時,沒人現來阻擋他。找生讀體會作者為什么那樣寫而不象我這樣寫。(作者這樣寫更能讓^人’體會到時間的漫長)
B、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是什么描寫?從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出什么?從滿臉灰塵可以體會到父親挖了很長時間;從雙眼布滿血絲可以體會到父親已經36小時沒睡了,很累了;從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可以體會到可能發生大爆炸了,也可能父親被什么東西劃傷了。師: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啊。作者也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句外貌描寫你們就體會出這么多,多精妙!多傳神啊!
C、沒人再來阻擋他:再來說明有人曾經來過但又走了。都有誰來過?找找。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們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幫助我?”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消防隊長和警察在這干什么?他們為什么來勸父親?(更能表現當時很危險)
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
師:人們搖頭嘆息地走開了,都認為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真的失常了嗎?沒有?你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理解父親說的這句話。當兒子傷心時,父親會勸他;當兒子高興時,父親會和兒子分享;當發生大地震時,父親也要和兒子在一起,所以才要挖。
4、師:在漫長的36小時,不!38小時里,父親又累又餓,受了傷,沒有一人來幫助他,但他卻一直挖。老師非常想讀這段給大家聽。(師范讀)誰也想讀?生練習后指讀。
5、那么,在這38小時里,是什么支撐著父親挖下去呢?
師:父親如此的了不起,兒子的了不起又表現在哪呢?
1、理解16段: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4個孩子,只的6、7歲大,都蜷縮在墻角,什么也看不見。餓了,沒有面包;渴了,沒有水。8小時過去了,12小時過去了,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你們聽到了嗎?聽到阿曼達的聲音了嗎?
2、理解23段:生談體會。如果你是阿曼達,怎么對父親說這段話?生讀
3、又是什么支撐兒子等了38小時呢?
4、現在阿曼達和他的同學得救了,讓我們把這一幕展示出來,一起讀這段父子^對`話。老師讀父親的話,同學們讀父親的話,再找一位同學讀旁白。
5、齊讀最后一段,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幸福的時刻吧!再讀一次。
三、總結升華
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我被那個為了尋找兒子在廢墟上挖了38個小時的父親而感動,為那個在廢墟下等了38小時的兒子而喝彩。你們呢?回憶一下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令你感動的一幕幕,找出來有感情的讀出來吧!(生練讀后指讀)
四、作業:
1、如果你是被救的13個孩子之一,會對這對父子說什么?做什么?回去寫在日記本上。
2、最后送給大家一件禮物:一本書《感悟父愛》在這本書的序中有一句話很感人,也很富有哲理: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10
一、教學內容:
本文講的是在發生大地震以后,父親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最后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的事,贊揚了這對父子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戰勝困難、獲取幸福、執著追求的精神。(第二課時)
二、教學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
2、通過課文的描述,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父親言行的描寫,體會其愛子之情。
2、通過對兒子言行描寫,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搜集有關xx89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的資料;準備朗讀磁帶以及寫有課文重點詞句的投影片。
七、教學程序:
(一)自讀課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對父子了不起?(教師建議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在書上圈點標畫。)
(二)合作交流,討論。
可以是四人小組進行討論,有感情朗讀的,有談感受的,有做記錄的;也可以學生自由組合。提醒學生人人參與,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三)小組匯報,討論。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堅持38個小時,終于在一片廢墟中救出了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和13個同學,譜寫了一首父愛的歌頌。
4、為什么文章的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談談自己的看法。
5、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勸阻他時,"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為了兒子,決不喪失信心;實現對兒子的承諾。)
(2)課文第
12、13自然段"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了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建議學生想像:這連續的38個小時,"爸爸"會是怎樣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雙手恐怕已被瓦礫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堅韌的父親,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可以讓學生演一演14個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礫堆下堅持了38個小時的情景。
(2)通過語句體會: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有的只是14個同齡小伙伴共人的恐懼,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3)老師總結:從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父親對兒子的'愛及真誠的諾言,為兒子提供了信賴和力量源泉:兒子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對生存的希望,對他人的關愛。
八、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著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跡。在教材的處理上,根據教學要求和文本的特點把課文劃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兩課時的教學立足語文,緊扣文本,設定目標的時候,力求做到簡明,這樣課堂上就能夠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學生就能在反復觸摸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簡明的教學目標既貼近學生,使每個學生通過文本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通過本文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點句,文本解讀。
第一課時抓住“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句子,貫穿整個教學內容。通過旁人與父親的對比,體會出父親那種近乎失常的舉動背后,蘊含的堅定的信念,體會深沉的父愛。通過揣摩父親的心理來更好地多元個性解讀文本。
在學習重點句描寫父親動作,外貌的這句話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
(二)靈活處理教材,發展思維。
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理解詞語跟感知課文內容聯系起來,在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梳理后分組進行教學。一組是地震后的場面,通過選詞說話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效果,而不是機械地說說詞語的意思。一組描寫父親的神態認讀并說一段話,概括了課文的內容,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通過語言的轉換,促進其語言的內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心理活動時,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當的補白,進而有感情地體會朗讀,更深層次地體會深厚的父愛。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縫隙,既訓練了思維能力,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說說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么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為什么這樣寫?又能反映什么呢?對于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11
【設計理念】
本節課要引導學生潛心鉆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讀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瓦礫、破爛不堪”等詞語。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語言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用課余時間搜集到的有關地震及其危害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地震的認識與感受。
2.教師導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多么地驚心動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它給人類帶來多少災難!但是面對這樣的災難,有一對父子卻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要我們來學習17、《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是對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力的訓練。在上課時讓學生談自己對地震的認識與感受,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又為學好課文打下基礎,更為口語訓練提供了一個平臺。
二、初讀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4)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標出。
2.學生自由讀文,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初讀感受和不懂的問題。
【設計意圖】
在初讀中認識生字、讀好詞語促進學生的再讀感受,在小組交流中讓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問題更是深入再讀課文的動力。
三、檢察反饋,初入情境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匯報:
(1)大家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我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出示本課生字,糾正讀音,重點記住“虛、礫、顫”等字形。
(3)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3.討論交流: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說說你受感動的理由。
(3)練讀感受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感情。
以“小組練讀、分角色讀、評讀”等形式,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小結: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基本讀懂了課文,而且同學們能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濃厚的父子之情。
【設計意圖】
人們常說“學貴有疑”,而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一個字?讀,所以在第一課時,重點仍以“讀”為主,讀會詞語,讀順句子,讀通課文,讀出讓你感深感動的地方,讀出個人獨特的體會,讓學生充分與文本交流,為第二課是時打下堅實基礎。
四、課后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摘抄課文中感人的句子。
【設計意圖】
課后讓學生講故事,能很好地訓練學生“說話能力”和“概括能力”。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難點:
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導入課
同學們齊讀《父愛》這首詩歌,并談談讀后的感受。
師:是的,父親是一棵大樹,用枝枝葉葉給予我們世界上最安全、最溫暖的庇護。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深沉而寬廣的父愛。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地震中父親與兒子之間又發生了什么故事?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在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三、認讀生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交流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并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
2、觀看洛杉磯大地震留下的圖片,并從中認識課文中必須掌握的生詞。
3、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 品讀課文,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1、 快速瀏覽課文,文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2、 學生齊讀“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生靜心默讀課文的1—12自然段,體會父親的了不起,并找到相關的語句寫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4、 交流:
<1>抓住父親面對不同的人的勸告,回答的卻是同樣一個意思的三句簡單的問話,“你是不是來幫助我”體會父親不同的心情。創設情境,指導朗讀,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討論: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父親挖了36小時,而要這樣羅列時間的進程?
創設不同的情境,指導朗讀這句話,在讀中感受如山的父愛。
〈3〉抓住“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外貌描寫,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5、 小練筆:36個小時過去了,可兒子仍生死未卜,父親會對兒子說些什么了?
五、 總結
同學們動情的話語,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下節課我們走進阿曼達,看看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又有怎樣一位了不起的兒子。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 13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章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感受父愛的偉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愛與信任。讀中感悟,讀中表達。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二、大聲快讀、整體感知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讀全文,了解課文故事的梗概。讀的過程中畫下面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三、接讀課文、復述故事
操作:選定幾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錄出問題的地方,然后集體糾正;指定一二名同學復述故事的.梗概。
四、小聲細品、提出問題
要求:輕聲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亦可選擇重點段落細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線畫出來打上問號,把自己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在空白處寫出感悟。
五、歸納問題、小組探討
操作:老師歸納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集體探討,邊探討、邊讀文、邊記錄。老師巡視深入小組與其共同討論,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六、整理思路、班機匯報
各組指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七、整理筆記、反思收獲
整理自己在這節課中所提過的問題、參加討論的問題及得到的收獲。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6-23
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8-25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說課稿04-01
小學語文觀摩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案06-1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6-18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8-15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說課稿07-12
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模板04-2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模板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