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教案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40—41頁上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并初步學會根據(jù)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 觀察照片,激活相關的生活經(jīng)驗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么照片會不一樣呢?(啟發(fā)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得出結(jié)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評析:通過觀察從自己教室拍的兩張不同的照片,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二、 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視圖
1 、給小熊“拍照”。
(1) 指導“拍照”方法:請小熊“坐”在課桌中央,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
(2) 實地“拍照”:
先自己選一個喜歡的角度給小熊“拍”一張照片,想一想這張照片拍出來會是什么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再變換角度,從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想一想這些照片拍出來又會是什么樣子的,把它們都 “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評析:以模擬拍照這一游戲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人人參與。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想一想照片的樣子并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腦子里,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么,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3) 辨認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應的位置去。當學生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xiàn)困難時,引導學生到小熊的左、右兩邊再次進行觀察,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臉是朝哪邊的。經(jīng)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并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評析:讓學生根據(jù)照片判斷拍攝位置,并站到相應的位置去,不僅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而且也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觀察、辨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注意讓學生帶著困惑有目的地再次進行觀察,并引導他們從注意觀察到的整體形象轉(zhuǎn)向注意局部變化,逐步領悟兩者的差別。]
2、給小貓“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貓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生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jié)果。
[評析:有了上面給小熊“拍照”的經(jīng)歷,學生不難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讓他們利用在上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進行想象并作出判斷。]
3、觀察茶壺。
(1)請組長拿出一把茶壺,按老師指定的朝向放在課桌中央。
(2)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后、左、右觀察茶壺的場景,并出示四種不同的視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在書上連一連。
(4)小組內(nèi)交流,全班評議并核對結(jié)果。
[評析: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后,通過觀察對象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視圖。]
4、觀察茶壺和茶杯
(1)請組長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它們的位置關系。
(3)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從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壺的哪一邊。
(4)請一組學生匯報觀察結(jié)果。討論:4個小朋友看到的一樣嗎?為什么會不一樣?
[評析:觀察對象由單個物體發(fā)展到兩個物體的組合,通過讓學生實際觀察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觀察到的結(jié)果,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總結(jié),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評析:在學生經(jīng)歷了三次觀察物體的活動以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活動過程、活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體驗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會。]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出示一張大樓的照片,說明:這是一幢長方體的大樓。
2、引導學生想象:從大樓的前、后、左、右去觀察,分別會看到什么樣子呢?
3、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想象的結(jié)果。
4、出示四張圖片,請學生判斷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評析:讓學生根據(jù)大樓的照片想象大樓前、后、左、右的視圖,由于在課堂里無法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需要綜合應用在前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相關的舊知才能展開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作支撐,這對一年級的的小朋友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這里向?qū)W生提出這一任務,主要是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提供一種機會。在學生展開想象并交流想象結(jié)果的基礎上,再出示各種視圖,一方面讓學生作出選擇和判斷,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想象活動提供了反饋。]
四、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后繼續(xù)觀察
你還想觀察些什么?請同學們課后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jié)果和同學交流交流。
[總評:本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積累活動經(jīng)驗。
設計者通過認真鉆研教材,在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活動作了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每一次觀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確,反饋及時,并盡可能讓學生人人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體驗。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各個層次的活動,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動線索而展開的,但在活動的具體設計和組織安排上,又能對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觀察物體》教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的教案04-05
觀察物體的教案11-24
觀察物體的教案04-09
觀察物體課程教案11-24
人教版:《觀察物體》教案11-25
觀察物體的實錄教案05-27
《觀察物體(2)》教案07-03
觀察物體的教案六篇12-22
觀察物體的教案(精選15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