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踏雪尋梅》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第八冊第六單元中的一首歌。本單元的主題是“冬之韻”,根據本單元所表現的內容,我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最好把此單元放在特定環境中--冬天(且最好是下雪),這樣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對音樂的理解結合起來,更易把學生帶到歌曲的意境中,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這也體現新課標提出的:關注學生音樂情感體驗這一要求。 本單元共有三首歌曲,有演唱的《踏雪尋梅》,還有欣賞的《溜冰圓舞曲》及《我愛你塞北的雪》。《踏雪尋梅》教學是我在此單元中設計的第一課時。這是一首欣賞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全曲為2/4拍,降E或F大調,帶變化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一、 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對不同事物會有自己一定的見解。不重視音樂,抵觸傳統音樂,熱衷于流行音樂,學生音樂知識參差不齊,尤其是農村孩子音樂知識薄弱,大多數學生上課容易怯場,往往回避課堂交流。同時他們又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贊同,又想表現自己。
三、說學法
本課主要在教師啟發引導下,調動學生全身感官,把音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通過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把學生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并在這種有規律有情感的“動”中感悟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知識,形成技能。
四、說教法
新課程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是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是否獲得新知識去展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盡可能地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創設情境法、啟發聯想法、示范引領法、參與體驗法、學科綜合法等教學方法,誘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在感悟體驗中學習音樂。
五、說教學
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歌曲教學,主要內容是學會演唱《踏雪尋梅》,并感受歌曲所表達的高雅意境。在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在欣賞、歌唱、表演、比較、創編等一系列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學習音樂、表現音樂。并在音樂中感受冬季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是學生能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然、對待生活。
六、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時代風格和高雅意境,能對歌曲表現的畫面展開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動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現力的歌聲再現歌曲意境。
3、能對歌曲的歌詞、旋律進行賞析,并在聆聽、比較、表現、創編等活動中充分體會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七、教學流程
(一)、欣賞感悟,體驗雪的美
1、 在音樂《你那里下雪了嗎》中師出示美麗的雪景圖,學生交流感受。(通過在音樂中欣賞雪景,讓學生在看、說的過程中體驗雪后大自然的美)
2、 教師演唱《我愛你塞北的雪》,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在歌聲中進一步滲透音樂的美,讓雪的美深植于心。
(二)、導入 教師出示小朋友在雪地里的騎驢圖,讓學生在欣賞中自然進入新課。
(三)、學唱歌曲
1、復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意境與歌曲所展示的時代風格,是學生對歌曲所表現的畫面展開美好而富情趣的想象。
2、跟琴學唱歌曲,把學生易錯處單獨拿出練習,如“摘得供瓶養”休止的半拍學生很容易忽視,我就讓學生做著好比深身地聞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嘆唱出“好”字。也可以讓先會唱的同學做小老師教大家。(這是教學的重難點部分,幫住學生在琴的攙扶下,按節奏、旋律正確演唱。其中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大家,這可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3、歌曲處理 師彈琴范唱,讓學生在欣賞中明白歌曲中的音樂記號的意義,并感受音樂表現要素如強、速度、力度等的重要性,進一步引導學生有目的、明確的把它唱好。
4、歌曲表現與拓展 加入打擊樂器表現音樂,如“四個響叮當”用碰鈴,其余部分用響板伴奏。“四個響叮當”采用男女生接口唱,且要求用不同速度去唱。(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感知速度對于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學生加入打擊樂器的音樂實踐,指導學生體會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1、結束部分 師總結概括教學內容,并在音樂《踏雪尋梅》中,讓學生朗誦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并鼓勵學生多找一些描繪冬天的詩詞、畫、歌曲等中結束。(這一環節體現了基本理念中的學科綜合,同時我認為課的結束并不是學習的終結,鼓勵學生課后開展研究性自主學習,培養興趣,增長知識。)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通過學唱歌曲《踏雪尋梅》,體會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風格韻味。
以積極的態度體驗音樂家用何種音樂手段描繪東,以及冬季給人們帶來的歡樂,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然、對待生活。
2、知識目標:
了解黃自生平,能感知其藝術歌曲的風格。
運用強弱對比,連音與斷音對比,附點與非附點音符的對比等表現手法來分析與表現歌曲。
3、過程目標:
為歌曲創編伴奏陪襯聲部,主動參與合作音樂表現。
二、教學重難點: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尋梅》,體會歌曲情韻。
為歌曲即興創作伴奏,陪襯聲部。
三、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課堂樂器(雙響筒、三角鐵、碰鈴等)及自制打擊樂器。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歌曲《梅花引》片段。
提問:這首歌曲描寫了哪些景物?出示雪梅圖。
(二)、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欣賞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尋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尋梅”。
1、播放錄音,初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問:聽到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的心情怎樣呢?
2、師:這首歌曲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曲家黃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課件簡單介紹作曲家黃自生平。
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華學校學習,其間參加學生合唱隊和管弦樂隊,并學習鋼琴后赴美留學。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長恨歌》、《抗敵歌》、《旗正飄飄》、《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3、出示歌譜,師朗誦(按節奏朗誦)。
“霽”:雪后放晴。“灞橋”:有扶手的石板橋。
讓學生按歌曲節奏讀歌詞。
4、再聽歌曲,出示整首曲譜。分析歌曲。
師:這首歌曲有幾個樂段?(兩個)
第一個樂段到哪一小節結束?描寫了什么?
A段生動的抒發了人們騎驢去賞梅的興奮心情,而鈴兒的叮當響聲,則形象地描繪出這一生動情景。
師:B段一開始用什么聲音具體生動的描繪了騎驢踏雪賞梅的情景?哪一樂句與A段的曲調有相似之處?第二樂句則以變化再現A段曲調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結束全曲,抒發了賞梅后得到滿足的喜悅心情。
5、學唱歌曲。
師范唱;
師彈琴,學生跟琴用母音“la”唱旋律。
跟琴唱詞。
注意第六小節和第十五小節兩句弱拍起唱節奏和附點音符的準確把握,第六小節“騎”輕巧地一帶而過,強拍落在“驢”上;第十五小節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聞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嘆地唱出“花”字。
6、歌曲的演唱處理:
師提問:歌曲的'力度與旋律線的起伏有聯系嗎?這首歌曲的力度應該怎樣處理?請同學們給這首歌曲標上力度標記。生討論后,師可出示力度標記的課件,供學生參考。
師:歌曲中四個“響叮當”上方加了什么音樂記號?為什么要加?怎樣生動地來演唱?--加了斷音記號,表現驢兒清脆活潑的鈴聲。要唱得短促跳躍,
力度怎樣處理?作漸強,表現驢兒由遠走近的清脆的鈴聲。師指揮,生練習一遍。
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欣賞兩種版本(不同速度)的《踏雪尋梅》。
(三)、實踐與創造:
男生用第二聲部的“叮當叮當”為女生伴奏。
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和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拓展:
欣賞歌曲《梅贊》。
(五)、課堂小結:
《踏雪尋梅》這首歌表現了一種高雅的意境和純樸的生活情趣。雪映梅開是天景,踏雪尋梅是人趣。自古以來,人們不懼天寒地凍,不畏山高路遠,去探問,去尋訪。“踏”和“尋”也表現了主人公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輕快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踏雪尋梅》。注意斷音記號的演唱,感受斷音和連音的區別。
2、能用適當的力度來演唱歌曲,特別是掌握漸強和漸弱的演唱。
3、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韻味,能用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處理歌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能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熟練處理力度記號。
2、歌曲中出現的難點節奏和前八分休止節奏的演唱。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歌曲《踏雪尋梅》。
1、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小詩,詩的名字叫《踏雪尋梅》,想聽老師來朗誦一下嗎?
生:想!
師:好,那聽老師來朗誦一遍,聽的時候,請大家想象一下,這首詩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老師把《踏雪尋梅》的歌詞以詩歌的形式展現,老師再有感情的朗誦一遍)
音樂第八單元《踏雪尋梅》教案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臘梅花開,有個小朋友騎著毛驢去賞花,小毛驢脖子上的鈴鐺發出了叮當叮當的`聲音。
師:同學們描繪的真好,現在詩情畫意都有了,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樂韻,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這幅美妙的畫面所創作的歌曲《踏雪尋梅》。
2、欣賞歌曲。
師:這首詩是音樂家黃自于三、四十年代創作的歌曲《踏雪尋梅》的歌詞,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
(出示歌譜,并播放課件欣賞歌曲)
師:請大家說說聽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覺得很難?
學生經過討論,自己總結出歌曲的難點。
3、出示旋律并學習:
(1)用聽唱法重點練習剛才學生提出的難點。
(2)分句練習,跟琴自學歌譜。
(3)有感情的朗讀歌詞,自己填入歌詞演唱歌曲。(同樣難點樂句,用聽唱法反復演唱)
(4)把斷音記號重點練習下,曲中四次“響叮當”上方加了什么音樂加號?為什么要加?怎樣生動地來演唱?——加了斷音記號,表現驢兒清脆活潑的鈴聲。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作漸強,表現驢兒由遠走近的清脆的鈴聲。
音樂第八單元《踏雪尋梅》教案
(5)復習力度記號,在幾個樂句上添加合適的力度記號,請學生進行選擇填充,并說說用這些力度記號表現了怎樣一副情景。
音樂第八單元《踏雪尋梅》教案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繹一遍,注意歌曲中的斷音記號,力度記號。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用多種演唱形式來鞏固歌曲,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意境。
5、拓展練習
在完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最后一個樂句加一個聲部進行練習。一半學生唱旋律聲部,另一半學生用“響叮當,響叮當”的旋律作為第二聲部進行伴唱,感受和聲的魅力。
音樂第八單元《踏雪尋梅》教案
三、下課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4
教材分析:
《踏雪尋梅》這首歌意境高雅,運用了強弱對比,連音與斷音對比,附點與非附點音符對比等表現手法。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多注意曲譜,加強示范。
學情分析:
學生學唱歌曲《踏雪尋梅》,應注意正確地唱好斷音,多唱多練習,并體會斷音與連音唱法的對比。體會不同情緒情感的表達,對歌曲的學唱將有很大幫助。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動地演唱《踏雪尋梅》。
(2)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二聲部演唱。
(3)聆聽《踏雪尋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樂美,學習梅花勇于與嚴寒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歌曲《踏雪尋梅》中的斷音是歌曲教學的重點。
難點:歌曲中斷音與連音的對比演唱、二聲部演唱為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踏雪尋梅》(賞梅)
師:同學們喜歡花嗎?今天向同學們推薦一種我最喜歡的花兒,請看?(多媒體放映)
師:(看完短片)我最喜歡什么花兒呀?為什么呢?
生:回答。
師:怎樣才能尋找到梅的芳蹤呢?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踏雪尋梅”。(多媒體出示課題)
三、新課教學(聽梅)
1.初聽:
(1)問題: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時的景色,為歌曲創設意境。)
全歌洋溢著騎驢賞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響叮當”用斷音來表現,生動地描繪了驢兒頸上的小鈴聲。
(2)簡介歌曲創作背景與作者。
黃自:中國作曲家。代表作品還有清唱劇《長恨歌》、歌曲《點絳唇》、《南鄉子》、《玫瑰三愿》、《旗正飄飄》等。其中歌曲《思鄉》、《抗敵歌》、《長恨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他的音樂創作以聲樂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嫻熟,表現情感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設計意圖: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內容和作者的概況。
2.復聽歌曲:
問題:深刻體會歌曲的情緒特點?
設計意圖:分析歌曲的情緒特點,有利于歌曲的演唱。
3.又聽歌曲:
問題:歌曲的伴奏模仿了什么樣的節奏?
師:還有很多人唱過這首歌曲,比如xxx、范曉萱、陳慧琳等等,而且他們都選擇了不同的`情緒情感來表達出對歌曲的喜愛。(選擇欣賞其中的1—2首)下面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唱一唱這首歌曲。
設計意圖:分析歌曲的伴奏型,為演唱二聲部做準備。
四歌曲教學:(唱梅)
1、教師范唱。
2、學唱歌曲。難點處跟唱。理解“霽”就是雪后放晴。“壩橋”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橋。 3模仿毛驢鈴聲的節奏,注意情緒與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樂知識
斷音記號:表示音的間斷的唱奏記號。斷音記號是用實心或者空心的記號。寫在音符上面。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凈、短促、有彈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聲部演唱
注意音型:1 3 1 5叮當叮當
6、情感表達:
(1)學生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對比,體會不同情緒、情感的表達。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連音和斷音)生動地演唱《踏雪尋梅》。
設計意圖: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加上簡單的二聲部演唱,加強對歌曲情緒情感的表達。
五、課堂小結(暢想)
(略)
六、課后小記
《踏雪尋梅》是一首簡短而意境高雅的藝術歌曲,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讓學生多聽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師一味地教唱歌曲,學生在欣賞歌曲時,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過提示力度的對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動地演唱歌曲。在欣賞與演唱中學到知識,并體會到快樂。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5
教學目標:
1、了解黃自生平,能感知其藝術歌曲的風格;
2、學會歌唱歌曲《踏雪尋梅》,體會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風格韻味。
3、為歌曲即興創作陪襯聲部,主動參與音樂表現。
重點與難點:
1、為歌曲即興創作陪襯聲部;
2、體會歌曲情韻。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媒體播放音樂《送別》,引入課堂
二、導入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送別》是《城南舊事》中的插曲,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調,由李叔同填詞而成的。在這個時代,我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黃自。多媒體出示黃自照片及簡介。他創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風格的音樂作品。
三、新授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踏雪尋梅》就是這種風格的.歌曲。
1、媒體出示歌詞,播放音樂,學生想象意境;
2、提問:聽了這首詞,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的心情怎樣呢?
3、(多媒體出示)敘情景,配合情景畫面
4、學唱歌曲(解決難點)
四、激勵表現:
1、歌曲處理:討論、互評、集體評議
2、即興創作
五、拓展、延伸
聽賞黃自的作品《抗敵歌》,并由此延伸開,讓學生搜集更多關于黃自的資料,為接下來的欣賞課做準備。在音樂聲中結束課堂。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的時代風格和高雅意境,能對歌曲表現的畫面展開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動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現力的歌聲再現歌曲的意境。
3、能對歌曲的歌詞、旋律進行賞析,在歌唱中將對歌曲的感性認識與樂譜的理性認識統一結合起來,充分體會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
歌曲高雅意境的感受以及用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教學難點:
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演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下雪嗎?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組美麗的雪景圖,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1、課件播放出示雪景圖。
天寒地凍、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種花卻在傲雪怒放、幽香襲人。這是什么花?(梅花)
請你想一想學過的有關梅花的詩?(提問后出示幻燈片)
踏著皚皚白雪,聞著幽幽花香,真是別有一番情趣。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鈴鐺聲,一個小朋友正騎著小毛驢向我們走來,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去踏雪尋梅吧!(出示幻燈片,初聽《踏雪尋梅》)
2、課件播放《踏雪尋梅》。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歌,它的名字叫做《踏雪尋梅》(課件演示),同學們知道這首歌曲是由誰作曲的嗎?
3、簡介黃自。(課件演示)
二、學唱歌曲。(課件演示)
1、復聽音樂,思考:有沒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1)“霽”讀ji,雪后放晴的意思。
(2)“壩橋”指有扶手的石板橋。
2、有感情的讀歌詞。
3、認識休止符。
4、歌譜教學。聽琴聲逐句唱歌曲的譜子,整體連起來唱一遍,注意要正確地唱好斷音。
5、跟琴演唱歌曲,把學生易錯處單獨拿出練習。
①“騎驢壩橋過”的“騎”輕巧的一帶而過,強拍落在“驢”上。
②“好花摘得供瓶養”,休止的好比深深地聞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嘆地唱出“好”字。
6、跟隨錄音小聲的唱歌曲。
三、歌曲的.演唱處理。
歌曲中出現了很多表情記號(出示幻燈片)
1、歌曲開始有一個“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敘事性的口吻來演唱。
2、四個“響叮當”下面都有斷音記號,要怎樣唱?(短促跳躍,力度表現驢兒由遠及近的清脆鈴聲)
3、“騎驢壩橋過”的“騎”輕巧的一帶而過,強拍落在“驢”上,在驢處做一個騎的動作,提示學生挺起胸、自信驕傲的演唱。
4、“好花踩得供瓶養”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強,感嘆地抒發情感,可以在這一句前半拍休止符的位置處加上一個聞花的動作,深呼吸一下,然后感嘆地唱出“好”字,巧妙的解決教學難點。
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歌曲表現與拓展。
1、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出示打擊樂器:串鈴、碰鈴、雙響筒。
提出問題:如果讓你用打擊樂器來表現這首《踏雪尋梅》你將會選擇哪件打擊樂器,你想表現什么?
各樂器的表現:用雙響筒可以表現驢兒清脆的蹄聲;四個“響叮當”用串鈴,其余部分可用響板。沒有打擊樂器的同學拍腿伴奏。
2、四個“響叮當”采用男女生接口唱。
3、嘗試輪唱的演唱形式,兩個聲部相差一小節,此起彼伏,交相輝映。
4、欣賞動畫版《踏雪尋梅》,跟隨視頻完整的演唱歌曲。(課件播放)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在歌聲中踏雪尋梅,渡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我們從梅花身上學到了什么精神?對,讓我們學習梅花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高貴品質,愿梅花精神陪伴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動地演唱《踏雪尋梅》
2、鞏固學生對拍號的理解和運用;培養演唱二聲部曲譜的能力。
3、聽賞《冬天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歌曲《踏雪尋梅》中的斷音是歌曲教學的重點。后半拍起的樂句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學思路
《踏雪尋梅》是一首簡短而意境高雅的藝術歌曲,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讓學生多聽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師一味地教唱歌曲,學生在欣賞歌曲時,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過提示力度的`對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動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學生保持正確姿勢做斷音練習。
三、節奏游戲:
放《踏雪尋梅》的錄音,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
四、導入新課《踏雪尋梅》
1、簡介歌曲,放錄音。
全歌洋溢著騎驢賞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響叮當”用斷音來表現,生動地描繪了驢兒頸上的小鈴聲。
學生欣賞歌曲,想象一幅畫面,并把它畫下來。
2、歌曲教學:
(1)齊讀歌詞。
(2)理解“霽”就是雪后放晴。“壩橋”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橋。
(3)再次欣賞歌曲。
(4)學唱歌曲。難點處跟唱。
(5)鞏固幾遍。
(6)請個別唱得好的同學獨唱歌曲。
(7)歌譜教學:聽琴聲逐句唱歌曲的譜子。整體連起來唱一遍,注意要正確的唱好斷音。
(8)全體同學唱歌曲,個別同學打擊樂器伴奏。
3、歌曲處理
(1)學生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對比,體會不同情緒、情感的表達。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連音和斷音)生動地演唱《踏雪尋梅》。
五、聽賞《冬天的故事》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感知梅花的基本特征。
2、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將5片花瓣圍成圈狀。
3、在操作過程中,體驗手指點畫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1、音樂響起,幼兒伴隨著音樂聲,邊唱邊跳進入教室。
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節奏跳舞進入教室。(歌曲《踏雪尋梅》)
2、展示梅花的視頻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顏色和形狀。(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教師出示梅花視頻,幼兒觀察
教師總結:原來梅花是長在樹梢上的,不僅有紅色的、粉色的,還有白色的,而且是由5片花瓣圍成的.一朵圓形的花。
3、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一起畫梅花。
出示繪畫視頻
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范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范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4、教師提出點畫要求,幼兒操作點畫梅花。
5、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9
一、詩歌簡介
《踏雪尋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七絕詩,共有四句,詩歌描繪了詩人在冬天里踏雪尋梅的情景。
二、詩歌分析
1、首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歌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天景象,暗示了接下來的內容會更加精彩。同時,“千樹萬樹梨花開”也暗示了這是一個嚴寒的冬天,這種強烈的反差為接下來的情節奠定了基礎。
2、次句“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詩歌接著描繪了詩人在雪中尋梅的情景,散落在珠簾上的'雪花,濕潤的羅幕,暗示了外面的天氣十分寒冷,而狐裘不暖,錦衾薄也說明了詩人的處境十分艱苦。
3、第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詩歌最后一句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暗示了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黃花是秋天的花朵,因此用黃花來比喻人的容顏,表現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孤獨和悲涼。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踏雪尋梅》的詩歌背景和內容。
2、掌握詩歌的基本格律和表達技巧。
3、學習運用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學重點
1、詩歌的基本格律和表達技巧。
2、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如何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教學方法
1、講授法:介紹詩歌的背景和內容,解釋詩歌中的格律和表達技巧,引導學生學習運用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組討論法:分組討論如何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袁枚的生平和創作背景;
2、熟悉《踏雪尋梅》的意境和意義;
3、能夠朗誦、理解和分析這首詩歌的語言、意境和意義。
二、教學準備:
1、袁枚的生平和創作背景的介紹資料;
2、《踏雪尋梅》的`注釋和朗誦錄音;
3、白紙和黑筆。
三、教學步驟:
1、引入:老師可以通過展示袁枚的畫像、介紹袁枚的生平和創作背景等方式,讓學生對袁枚和《踏雪尋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朗誦:老師可以播放《踏雪尋梅》的朗誦錄音,讓學生先聽一遍,然后再跟讀,并對學生的朗誦進行指導和評價。
3、解析: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逐句解析這首詩歌的語言、意境和意義,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首詩歌的內涵和價值。
4、練習:老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袁枚的詩風,自己寫一首類似的詩歌,以加深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5、總結: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誦和創作練習,總結出這首詩歌的意義和價值,并讓學生自己談一下對這首詩歌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互動,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老師也應該注意課堂的秩序和學生的學習狀態,確保教學質量和效果。
【第六單元《踏雪尋梅》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教案08-25
第六單元寫作《表達要得體》教案07-20
第六單元燃燒與滅火單元總結03-15
語文第六單元練習試題01-12
第六單元教學計劃11-11
語文第六單元教學反思03-24
踏雪尋梅教案03-14
三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案03-07
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