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數學教案之認識生活中的數據
1、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據,為了幫助人們了解情況、發現規律、作出決策而引入這部分內容的,是為了讓學生們通過對數據的學習,掌握必要的統計知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節內容應突出一個特點——注重學生的活動。在認識百萬分之一和學習科學記數法的內容中,經歷觀察、實際操作、交流等活動,用身邊熟悉的事物,多角度對小數進行描述與估計發展數感。
從內容來看,本節給學生提供了較多的學習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數感,所以本節的教學應以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而展開,在教學上根據本節內容提出以下建議:
(1)在進行對小數的感受及表示的教學時,要重視小組活動,重視小數的實際意義,注意對小數的估測方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感受小數,估計小數和表示小數。
(2)本節的教學策略就是充分讓學生動口、動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特別是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
2、教學設計的主要思路
由于發展學生數感和科學記數法是本節學習的主要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所以課堂教學設計應圍繞學生的實踐活動這一思路展開。具體的設計思路如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問題情境應來源于實際,來源于學生生活中與數據有關的以及學生很感興趣的素材,讓學生體會所學內容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系。
(2)提出問題、組織學生活動
教師在學生認識一百萬分之一的活動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態度,協助有困難的小組。活動結束后,隨機抽取部分小組發言,教師應給以適當的鼓勵性的評價。在活動中要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用多種方法進行估算。
另外,通過這個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對冪的`意義進行回憶,弄清指數與其結果中零的個數的關系,以此幫助學生對科學記數法的理解。通過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用冪的形式表示數的簡便性從而導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小數。
§2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學習目標: 1、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數;
3、體會近似數在意義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建議:
1、分兩課時上;
2、第一課時建議:
(1) 通過具體的情境來辨別精確數和近似數,體會數出來的數是準確數,測量的結果是近似數,且測量工具的單位越小,所得的數就越精確.
(2) 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還有不少情境也用到近似數,如因為客觀條件無法或難以得到精確數(人口統計)以及實際問題無需得到精確數據(97人門票每人8元經需800元).
(3) 按要求取近似數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注意題目盡量要有實際背景,并且不宜在此做過多的練習,關鍵是掌握方法.
(4) 選取適當的內容引導學生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國家之間面積的比較.
3、第二課時建議:
(1) 對于有效數字的概念,要使學生明白右邊是到精確到的數值止,如精確到十位的近似數是20,有效數字僅為2.
(2) 注意本部分內容不作為評價的重點,故不宜作拓展,掌握教材中的題目即可.
§3世界新生兒圖
學習目標: 1、體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能從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運用統計圖描述 數據.
3、經歷估測平面圖形面積的過程.
教學建議:
1、分兩課時上.
2、第一課時建議:
(1) 估測平面圖形面積最好用方格紙,如教材中的世界地圖就很好,建議在世界新生兒圖中畫方格,以澳大利亞作為單位1,然后估測其他國家的面積.
(2) 求面積之比時可引導學生掌握連比方法:把最小的面積看成單位1,然后利用計算器就可寫出連比.
(3) 選取合適的內容引導學生能從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如世界新生兒圖.
3、第二課時建議:
(1) 引導學生理解比較形象的統計圖的特點,如四個國家森林面積統計圖.
(2) 人均森林面積與森林總面積進行比較討論時可引導學生體會絕對數量與相對數量比較的結果可能會不同,同時了解我國的森林資源的絕對數量和相對數量都不是占優勢這一情況,以及可讓學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議.
(3) 引導學生盡可能形象地制作統計圖,應給學生充分想象和實踐的時間,如制作統計圖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均森林面積.
課題學習 制作“人口圖”
人口圖知識簡介:人口圖反映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構成、人口變動等狀況的一種專題地圖。人口地圖的編制是把有關人口的統計資料經過整理后,選擇或設計適當的表現方法,繪制成為以地圖為背景的圖象,反映人口分布區域差異規律和發展趨勢。
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圖表地圖“人口圖”常用來反映有關人口的內容,這種地圖的特點在于:①統計單位不是按實地范圍,而是根據各單位數量大小決定其在圖上的面積;②各統計單位地區的實地輪廓界線簡化,近似于實地輪廓;③保持各單位地區間的相鄰關系。以市為單位的地區,各市在地圖上的面積是把實地輪廓稍加簡化并按人口數量計算所得的面積。
一、基本內容
本課題學習的基本內容就是制作一個類似于第3節中“世界新生兒圖”那樣一種人口統計圖。需要綜合運用數據分析與處理、比例、測量、畫圖等知識,學生將經歷觀察、比較、估計、推理、交流、反思等過程。
二、設計意圖
1、學生已經認識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相對于這三種統計圖,制作本課題學習的“人口圖”要更復雜一些,但也更有趣。因此,本課題是一個現實、有趣、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通過本課題學習,學生不僅進一步認識制作統計圖的全過程,而且也將有利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教材為了呈現內容的方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步驟,教學時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思路和步驟。比如,可直接把這一課題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尋找解決課題的思路和具體步驟(自己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制作統計圖等),教師只須給予適當的指導即可。
三、教學建議
1 、第一課時,可在復習圖3—1所示的“世界新生兒圖”基礎上,引入課題學習,組織學生完成“議一議”中各項任務,讓學生充分交流從中獲取信息,指導學生分析我國人口分布情況,初步了解其原因。通過染色分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簡單介紹“人口圖”的制作方法及要求,根據課題學習的特點,教師可以設置若干個小課題,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課題的討論。指導學生分組分小課題進行制作“人口圖”。
應鼓勵學生根據不同問題,進一步體會不同統計圖的特點,能選擇適當的方法把雜亂無章的數據通過統計圖整理得簡潔、醒目和富有個性。
2、 第二課時,可在制作“人口圖”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我國或我地區人口分布狀況,可通過資料的收集分析我國人口其它狀況,如年齡結構(反映老齡化)、文化結構等等。可以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從而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發奮學習的優秀品質
【優秀數學教案之認識生活中的數據】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之圓錐的認識07-18
數學教案之噸的認識11-03
生活中的數據教案09-07
有關生活中的數據教案09-07
關于生活中的數據的教案08-08
大班數學教案之認識球體11-25
人教版數學教案之數學圖形的認識10-22
數學教案之千米的認識08-31
生活中的數學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