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教案
《清平樂·村居》一課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如何使學生在理解詞內容的基礎上,來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育的熏陶?可作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在古樂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詩詞(讀對讀通)
教學伊始,在揭示課題前可以先出示了一幅鄉村生活的圖畫,讓學生在古箏樂曲的相伴中欣賞這幅畫面,然后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在悠揚的樂曲中紛紛踴躍的舉手發言,交流熱烈,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之后,讓學生對照出示的圖畫,借助課后的拼音,帶著自己的感受,將這首詞讀正確,讀通順,從學生的朗讀情況來看,他們已初步感知了詞的內容。
二、在吳音中“走入村居”,悠閑走進詩詞(自己讀懂)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之后,再次讓學生帶著感受,對照圖畫讀這首詞。
這里采用 “以圖畫為先導,以音樂作鋪墊,以語言描繪作引子”的方法,讓學生在想象中朗讀,朗讀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為學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教學時圍繞“你讀懂了什么?”這個問題展開交流。交流時,學生躍躍欲試,相互啟發,思維碰撞。
當學生談到讀懂了“醉里吳音相媚好”一句時,相機提了這樣兩個問題:
1、“這里是誰在講吳音?”
2、“你想象一下他們會講些什么呢?”真是一波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后,可以播放了一段吳地方言的錄音,這時學生更是興致盎然,手舞足蹈,以講自己所在的吳方言為趣,仿佛個個身臨其境,整個教室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最后,再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詞的意境。學生會在輕松、悠閑的音樂中對詞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欣賞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詞意(讀好讀出來)
在學生能讀出意思的基礎上,又該如何使學生的身心與朗讀內容融為一體呢?一首詩詞不但要讀懂而且要讀好,這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心放進去,再讀這首詞,談自己的感受。(提示:你感覺這戶農村人家生活得怎樣?)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生活得很溫馨。”;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很和睦,我好羨慕。”;也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毫無一點煩惱,我也真想去那里生活。”……同學們個個說得頭頭是道,可看出他們感受到了這安寧、悠閑的鄉村田園生活,也充滿著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同學們通過字字到位的讀、讀出圖意、讀出韻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讀練習,理解了詞意,領悟了內蘊,在讀中獲得了情感的熏陶。
四、在積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進詞海(讀寬讀下去)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薛法根老師的組塊教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發動學生與老師一起在信息平臺查找有關江南、村居的詩詞,在縱向回憶低年段閱讀過的《江南》、《憶江南》、《水鄉歌》后,學生找到了辛棄疾的《西江月》“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等好詩好詞,甚至找到了卡秀網站上的FLASH動畫賀卡《夢里水鄉》、《江南》;在語文實踐活動課上,孩子們通過吟誦詩詞,不僅能增長見識、廣博見聞,而且懂得要和作者息息相關、心心相印,在語文實踐活動的體驗中自豪地感慨:“中國不愧是詩詞的國度,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不朽的詩篇,我們應當如蜜蜂采蜜,充實自己,沾上文人的雅氣……”相信厚積不僅可以薄發,而且會在孩子們的生命中多一分靈氣,為將來的美麗人生做好奠基。
【《清平樂·村居》教案】相關文章:
《清平樂村居》教案08-24
清平樂村居的教案07-03
清平樂村居教案09-19
《清平樂村居》教案范文08-24
《清平樂·村居》教案實錄07-04
課文《清平樂 村居》教案06-26
清平樂.村居09-27
清平樂·村居10-17
清平樂村居的教案設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