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和7的加法解決問題教案
教學主題:《6-7的認識和加減法》
課時:第五課時
授課對象:一年級學生
【學習目標的設置】:
(一)設置學習目標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陳述
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7的加減法》中的一節解決問題課。學生已有6、7的加減運算和一圖四式的知識基礎,本節課則主要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同時將計算學習和意義理解、思維訓練相結合;加強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對學習對象的直接感知,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把握數的意義和運算的意義,發展數感和符號感;并通過觀察、接觸(擺一擺、畫一畫等)等各種手段將生活材料數學化,在具體、半抽象、抽象之間建立一座橋梁,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熟練掌握6、7的加減法和一圖四式的解法,但他們性格比較活躍,認知水平仍舊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他們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數感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等。結合這些我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位在“理解”層面。
(二)學習目標
依據對目標的定位,對學生現實的深入思考,和學習過程的對應設計。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1、通過對主題情境的觀察思考、討論交流,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
2、通過說、擺、畫等方式,能夠借助圖畫正確分析題意,解決問題。
3、在借助情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初步感知生活經驗的積累與對學習對象的直接聯系,將生活材料數學化。
(三)評價任務
任務1:交流式評價,通過學習過程中對情景圖的描述:
“(1)圖里有什么?(找出圖里的數學信息和問題)
(2)怎樣解答?列出算式解答
(3)解答正確嗎?讓我們認真檢查,最后不要忘記口答。”
【評價學習目標1包含目標3達到觀察情境圖提取、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計算出結果。體會步驟的同時,進一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意識】
任務2:紙筆評價,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及判斷對錯,提出一道問題并解答等練習。
【評價目標2、3,達到給定題目,我會做——我能從生活中自己發現問題、獨立解決——我能給別人出題,并判斷】
【用6和7的加法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6和7的加法解決問題)09-03
6和7的加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7-22
6、7的加法和減法教案設計04-08
6的加法和6減幾教案07-02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案(精選7篇)08-19
《用連加解決問題》教案07-04
《用連加解決問題》教案08-26
得數是6和7的加法評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