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課文教學教案
【教學重點】
1、說的文體特點:奇巧而善辯、文藝性的議論文
2、《馬說》的寓意、比喻說理
3、虛詞也的用法,體會文中的氣
【教學難點】
1、由馬到意,透過文中情,體會文中氣
2、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歸納這一類懷才不遇文學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文學研究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托物寓意的.構思。
2、掌握本文靈活多變的語言。
3、理解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等名句的含義。
【教學設計】
《馬說》是一篇簡短的議論文,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疏通文意,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性學習,深入領會文章的深刻含義。
【主要學法】
朗讀法、品味、交流。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查工具書、結合書下注釋疏通課文。
【課堂類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簡介文體及作者:
說(見前文)
韓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稱《韓昌黎集》)。
2、閱讀課下注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理解詞語意思。
⑴ 駢( )死于槽櫪( )之間
駢死:駢,兩馬并駕。駢死意為并列而死。
⑵ 才美不外見( )
外見:從外表上顯現出來。
⑶ 食( )之不能盡其材(食,同飼)
邪同耶 材同才
3、教師范讀全文。
4、學生朗讀課文。
5、閱讀課文并思考:
⑴ 課文的中心與層次:
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手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6、重點朗讀第3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感情。
7、課堂練習:閱讀課后練習,完成練習三。
8、課后練習: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1、檢查復習:背誦全文
2、課文學習指導
⑴ 第一節:伯樂知馬(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著決定作用)首句千古感嘆到底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全文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次句──憤憤不平千里馬倒常有,可沒有伯樂發現,憤世嫉俗。
末句──描寫千里馬的終身遭遇,不以千里稱也也 肯定語氣,寄予無限同情。
⑵ 第二節:不知馬,害了馬(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馬的特點特別能吃,因此特別能跑。
次句──全節之關鍵,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末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一頓,作低回之勢。接著,以不飽,不足,不外見,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層層蓄勢,反問作結。也反問語氣,憤怒譴責食馬者害了千里馬,向讀者尋求公道與正義。
⑶ 第三節:太不知馬(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首句──活畫食馬者的愚妄無知的丑態
神態:執策而臨之洋洋自得愚妄淺薄
語言:天下無馬有眼無珠
末句──發表感嘆歸結全文中心不知馬
其真不知馬也( )也推測語氣,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句末可以用!(強烈的諷刺感情)?(推測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
(問而后答,一錘定音)學生可以自由討論,發表看法。
⑷ 歸納寓意,附板書設計,并作課外拓展。
學生思考:本文的觀點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樂與千里馬來比喻什么 ?
〖板書設計〗
馬說
韓愈
全文觀點: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奴隸人(食馬者) 不知馬 害了馬
(辛辣嘲諷) (憤怒譴責)
〖課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憤出奇文──中國古代懷才不遇文學初探
1、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懷才不遇?寫了些什么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么內容?
(山水風景,男女之情,詠史懷古,托物寓意)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古代文人哪一位?
韓愈 懷才不遇文學 蘇秦 懸梁刺股發憤 董邵南 另尋高就發展
將上述你的觀點寫成一篇小論文,下節課交流。
【馬說課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馬說的教案05-08
課文《馬說 》教案05-18
課文《馬說》的教案11-07
課文《馬說》教案10-25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09-10
馬說這篇課文的教案10-02
《馬說》教學課文分析11-23
《馬說》課文翻譯09-19
《馬說》的課文翻譯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