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狼》的課文教案
《狼》教案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
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
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
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1.知識導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
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
開始時參看注解,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①出處。
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
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 敗、科舉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詞;試通文句,弄清內容大意;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述故事情節。
【《狼》的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狼的教案08-25
課文《狼》的教案09-01
課文狼精選教案05-22
課文《狼》經典教案05-20
課文狼優秀教案04-09
狼的教案課文資料05-18
課文《狼》教案范文06-30
課文狼優秀教案08-25
《狼》課文教案10-28
課文狼的教案15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