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課文教學教案
【教案設計說明】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現象喊了幾年要改,但到現在為止基本上還是原地不動。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基本上還是以語文老師的講為止,學生仍處于接受中,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一直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受江西南昌特級教師張富“跳摘教學法”啟發,本學期開始著力進行教學改革,雖然時間還不算太長,但現在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已由過去怕說、怕寫、不會聽而想說、想寫、注意聽,由過去被動的去聽、去說、去寫到現在已成為我要說、我要寫、我想聽。本課的內容設計就是我把課型分為學課、習課后的學課教案設計。
【教案過程】
一、宣布學習重點,提出問題
這節課學《蠟燭》(板書),本文學習重點有三條:
1、圍繞中心精心選擇材料;
2、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主題;
3、結合特定的語境理解句子的含義(板書)。這篇文章圍繞“蠟燭”,描寫了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和一個蘇聯青年紅軍之間的感人故事。
這節課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本文是一篇戰地通訊,通訊以敘事為主,向讀者交待清楚報道的事件的前因后果,即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請問: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要敘清楚是不容易的,必須有一定的篇幅。全文共44節,分幾個部分敘述其前后事件?請劃分文章層次并概括段意。
除敘述的表達方式外,通訊還往往借助于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景物描寫是其中一種手段:它往往能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和交待故事背景的作用。本文中伴隨著老婦人的出現,有兩處景物描寫,請找出來并分析其作用。
動作描寫是刻劃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婦人在炮火下平靜地整理烈士的遺體,清理墓坑,吻別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這一切行動的?
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點燃在紅軍戰士的墳頭,老婦人又靜靜地在寒夜守護著紅軍戰士。全文就是這樣在詩意般的境界中抒寫了那“不會熄滅的火焰”,這樣的結尾又有怎樣的含意?
二、帶著問題讀書,做答
共五個問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快速閱讀課文,做書間筆記。
學生答完,在小組中作答后,在班上作答。
三、精講教材
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后,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7),講紅軍戰士偷襲犧牲。第二部分(8~31):講老婦人冒著炮火掩埋烈士。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可分三層。第一層(8~13):炮火余生,發現烈士。第二層(14~26)冒著炮火,掩埋烈士。第三層(27~31):點燃蠟燭,守護烈士。第三部分(32~42):老婦人的英雄行為感動了紅軍戰士。第四部分(43~44):再現并并贊美蠟燭的火焰。
“附近一帶”一段環境描寫,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殺人民造成的恐怖氣氛,烘托了主人公的無私和勇敢。她早已置個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靜地整理烈士的遺體,清理墓坑,吻別死者,掩埋烈士,守護英靈。這些是只有母親才有的對兒子的動作,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婦人育乞西滿心的哀痛。“天氣很冷,四下里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聲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再次渲染了濃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氣氛,烘托了老人失去愛子般的傷痛。
第(28)自然段中“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詞,可見蠟燭非比尋常的意義。老婦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貴,今天卻把這份過日子珍貴的感情獻給一個異國的烈士。它點燃起的火焰是“永遠不會熄滅的”。結尾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請同學們結合精講內容,自改書間筆記,并看著板書,將老師對教材的講解復述一遍。
【附:結構提綱】
一、戰士偷襲犧牲
二、老婦人掩埋戰士
1、發現烈士;
2、掩埋烈士;
3、守護戰士。
三、老婦人英雄行為感動戰士
四、再現并贊美火焰
環境描寫:渲染氣氛
烘托人物心情
動作描寫:整理
清理
吻別
掩埋
守護──母對子:敬意與哀痛
母親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蠟燭》課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蠟燭》的教學設計01-18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01-17
《蠟燭》課文精品教案05-08
課文《半截蠟燭》的教學設計01-17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范文01-17
課文《蠟燭》教學設計范文02-03
課文《蠟燭》教案設計05-20
課文《蠟燭》說課稿04-26
半截蠟燭課文教學反思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