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1
師:讀讀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也有一種情趣,我們二年級學過詞串:金秋、煙波 水鄉、蘆葦、菱藕、荷塘、夕陽、歸舟、漁歌、楓葉、燈火和月光。
師:誰能邊讀邊想象,讀出詞串里的韻味。
生讀。
師:今天我們來讀一首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看看我們能不能把它的韻味讀出來。
板書課題:
清平樂·村居
師:這個字讀“樂”,一起讀課題。
生讀。
師:古代的詞是可以配樂來唱的,這個課題讀的時候,詞牌名和后面的“村居”略有停頓,一起讀。
生讀。
師:看到村居你們會到什么?
生:在一個小村子里,夕陽西下時,人們打漁的船回家了,人們在做飯。
生:我腦子里想到的是在太湖邊上有幾戶人家,他們打漁歸來,他們做飯,煙囪里冒出白煙。
生:我想到有幾間小茅屋,還有一塊田地,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夕陽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門前的躺椅上,一手抱著小孫子,心里甜滋滋的,他一手搖著蒲扇,一邊低沉美麗的晚霞。
師:掌聲送給他。我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一起讀課題。
師:辛棄疾筆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樣,請同學自讀課文,要求八個字:字字響亮,字正腔圓。
生讀。
師: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一下。
生:媚。
師:領大家讀“相媚好”。
生領讀。
生:溪頭臥剝蓮蓬。
師:把蓮蓬的皮去掉叫──生:剝(bāo)蓮蓬。
師:把香蕉的皮去掉叫──生:剝(bāo)香蕉。
師:把花生的皮去掉叫──生:剝(bāo)花生。
師:把蘋果的皮去掉叫──生:剝(bāo)蘋果。
師:錯了。
師:把這兩個連在一起讀。
出示:
剝削。
生讀。
師:錯了。
師:帶著大家讀。生領讀正確讀音。
生:還有“翁媼”。
師:翁上面是個公字,猜猜什么意思。
生:主人翁。
師:那詞中的主人翁是誰?
生:老公公。
師:那媼呢?
生:我猜是老奶奶。
師:是的,滿頭青絲的老年夫妻就是──
生:翁媼。
師:誰來把課文讀一讀。
一生讀。另一生讀。
師:先停一下,有意見要發表嗎?
生:我覺得她讀得是很好,但是似乎還要一點詩意。
師:等一下可以讀出詩韻,你覺得她哪里讀得好。哪里停頓了一下?
生:在“醉里吳音”那個地方。
生讀。
師:再請一個同學接著往下讀。
師:讀得真好,我們一起把這首詞念一下。
生齊讀課文。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居呢,我們再來讀,輕輕地讀,緩緩地讀,看誰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來。
師:你看到了怎么樣的景象。
生:我看到一對老夫妻坐在家門前聊家常。
生:我看到一個小孩在池塘邊剝蓮蓬。
生:我看到一個不是成年人,也不算小了,正在紡織著放雞的雞籠。
生:我還看到一個大人在耕田。
師:在什么地方耕田?
生:一個大人在小溪的東邊耕田。
生:我看到一個矮矮的房子里有一對老夫妻。
生:我補充一點,那個小孩還在看蓮花,準備采一朵送給他媽媽。
師:想象真豐富。我們通過想象,基本讀懂了詞的大意。你在讀的時候,你覺得哪些詞句需要提出來討論一下的?
生:第二段往下數第三行,他說“最喜小兒無賴”,我覺得小兒很聰明,他在剝蓮蓬,我覺得他的思想是豐富的,為什么說他是“無賴”。
師:把“無賴”這個詞圈出來,學語文應該有這樣的敏感。誰來把這兩句讀出來。
生讀。
師:正確。你再來讀一遍。
另一生讀。
師:咱們一起把這兩句讀一讀。
生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我有個發現,讀這兩句,很多同學都是笑著讀的,為什么?
生:我覺得“無賴”的意思是特別頑皮。小孩比較淘氣。在剝蓮蓬,所以我覺得無賴的意思是頑皮。
生:因為是老夫老妻最喜歡的小兒。
生:因為我覺得那個小小朋友是天真活潑可愛,他的笑是甜的,所以我們讀的時候是笑瞇瞇的。
生:我覺得他臥剝蓮蓬應該很開心,所以我們笑著讀。
師:是啊,我們讀的時候覺得非常有童趣。剛才你們說,小孩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
生:無賴。
師:是你們自身讀懂的。誰能把小小朋友臥剝蓮蓬的童趣讀出來。
生讀。
師:誰和他比一比。
生讀。
師:表情非常好。
一起讀。
生讀。
師:你覺得哪有哪些詞句的理解是需要討論一下的。
生:“醉里吳音相媚好”不理解。
師:你覺得“相媚好”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生:我認為是這一對老夫妻很恩愛。
師:非常好。
生:我覺得是整個家庭的和睦。因為我看圖上,依照文中的意思應該是大兒子,他年紀大了,就去鋤地,中兒子不能去,就在家里織雞籠,小兒子雖然沒事,但他會考慮。
師:我理解是夫妻倆很恩愛,他把相媚好推到整個家庭,為他的發現鼓掌。
師:這是老夫妻倆聊天的情景,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笑著說──
生:看哪,咱們的大兒子多勤快,還幫我們做家務。
生:看著我們的兒子真勤快,真調皮,我們可以享福了。
師:看著老爺爺的話,老奶奶怎么說呢?
生:我們有三個這么好的兒子,我們可以享享清福了,我們可以衣食無憂了。
師:我們一起讀。
生讀:醉里吳音相媚好,青絲翁媼。
師:多么溫馨的情景,我們再讀。
生讀。
師:我們還可以想象,詩人多喝了一點酒,來到這里,看到和平安定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生讀:醉里吳音相媚好,青絲誰家翁媼。
師:這里的醉僅僅指的是醉酒嗎?
生:我覺得不光是醉酒人醉,還有看到這樣的局面,陶醉了。
生:我覺得是他們一對夫妻說方言在聊天很開心,陶醉在里面。
師:當時作者在什么地方居住?
生:吳國。因為吳國的話就是吳音。
師:當時作者住的地方歸吳國管,所以說的是吳音,和我們這里的吳音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我們讀懂了“醉”,有陶醉的意思,也是我們自身讀懂的。還有哪里?
生:“誰家”,是什么意思?
師:是作者發出的疑問,對嗎?
師:茅檐低下,溪上青青草。從青青草,你又讀出了什么?
生:我讀出了草地更加青了。
生:我覺得是春天吧,小草都竄出來了,青青的,綠油油的,給我清爽的感覺。
師:把清爽的感覺讀出來。
生:我試試吧。
生讀。
師:給點掌聲。那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們一起讀。
生讀。
師:讀到這里,有什么問題?
生:茅檐低小,低小是什么意思。
師:我來回答,我從你的提問中又發現一個問題。從茅檐低小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這家人很貧窮。連茅屋都又低又小。
師:從這里還看出一個問題,是什么?
生:假如是貧窮的話,怎么還喝酒,怎么還醉呢?
師:還有什么問題?
生:茅檐的“檐”是什么意思。
師:我覺得這個問題比較重要,老夫妻的生活不富裕,還沒小康呢,他們怎么會陶醉在其中呢。請大家默默地讀,靜靜地讀,把自身的想法簡要地寫下來。
生默讀。
生交流。
生:也許是他們很幸福,以水當酒。
生:我覺得他們很快樂,看到三個兒子在干活,不知不覺陶醉在里。
生:我覺得他們生活很貧窮,可是精神上很富裕,他們有三個兒子。所以他們過得很快樂。
師:是的,精神上富裕是金錢買不到的。
生:他們雖然貧窮,可是精神上很幸福,他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他們一家是非常和藹的。
師:你說了兩個意思,這樣的環境很──
生:優美。
師:第二個是這樣的家庭很──
生:幸福。
師: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生:他們老兩口覺得自身的兒子很懂事,所以陶醉在里面了。而且其樂融融,他們陶醉在天倫之樂中。
師:好一個天倫之樂。老兩口陶醉在和睦的村居中,和美的村居中,課文中還有誰在醉?
生:作者。
師:我們讀書的時候,是誰在陶醉。
生:讀者。
師:也就是──
生:我們。
師:你能不能把陶醉的感覺讀出來。
生自讀。
師: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還缺點什么。
師配樂。
生讀。
師:讀得真好。獎勵你推薦一個人來讀。
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生齊讀。
師:老師又被陶醉了,辛棄疾的村居給我們帶來了寧靜,帶來了美好,我們不能從他筆下的村居中走出來,但是我們要下課了,再回到江南水鄉的村居中吧,剛才我們背了詞串,老師依照清平樂的詞牌給我們的詞串重新改了,我們來念一下──
生齊讀。
師:語文是有韻味的,語文學習是有韻味的,我們的村居,我們的生活也應該是有韻味的。謝謝大家。下課。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生字,理解生詞;理解并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學法
1、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
首先,“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情景導入,理解課題
1、出示課文的插圖,伴著悠揚的古琴曲,讓學生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起這個名字?
2、告訴學生,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畫的。板書課題,指出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過渡:辛棄疾在這首詞中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讀讀這首詞。
(設計意圖:教學以畫導入,伴以琴聲,創設了恬靜的田園氛圍,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然后以起名作引,并說出理由,可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對課題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1、聽說學校電視臺要招幾位主持人,今天我就來選一選,然后推薦給學校電視臺。大家有信心嗎?然后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學生評價、打分。
2、告訴學生竅門(假裝只告訴剛才指名讀的學生一人,其實大家都聽到),古詩詞的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有感情,還要注意停頓,讀出詞的節奏。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頓的地方,讀時要做到“停而不斷”(老師范讀),而不能……(舉反例)學生再次自由讀,再指名剛才那名學生讀,學生再評價、打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可以自己讀,同桌互讀,找自己的好朋友讀。)
(設計意圖: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以及吟詠的指導,使學生能讀出詞的韻味。)
三、合作探究,質疑探索
1、通過剛才的朗讀,對這首詞你理解了多少,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
2、學生交流:
著重理解:
⑴“醉”字的.似醉未醉,“吳音”的伲噥細軟,想象“翁媼”會談些什么?
⑵“無賴”一詞的意思,感受古今詞義的區別和小兒的天真可愛。其他地方則相機點撥,一帶而過。
(設計意圖:維果茨基認為,學生是通過與教師和同伴的共同活動,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的。因此,教師不多作講解,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著力感受吳音的特點,白發翁媼的親密、浪漫,小兒的調皮、可愛。教學節奏張弛結合,從而實現了能力和情感目標。)
四、感悟詞境,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配樂,學生想象,問:
你好象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學生準備后,指名學生說。此刻學生僅會簡單翻譯一下。
2、教師點撥:
古詩詞語言含蓄,有許多想象的余地。你能不能通過想象,使它變得更加具體呢?比如“幾杯酒下了肚,老倆口的話也多了起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當然,你也可以描述鄉村的景色,還可以說說大兒,中兒,小兒……
學生邊低聲吟誦,邊想象。再次指名學生說說好像看到了什么。
3、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因此,教師結合課文插圖再現詩境,讓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田園的恬靜、和諧,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五、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交流辛棄疾其人其作,推薦學生課外閱讀。
結束語:
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對宋詞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宋詞中盡情遨游,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設計意圖:以一課引一串,以本課為突破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打開學生的詩詞的認識之門,樹立大語文觀。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3
《清平樂·村居》一課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如何使學生在理解詞內容的基礎上,來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育的熏陶?可作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在古樂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詩詞(讀對讀通)
教學伊始,在揭示課題前可以先出示了一幅鄉村生活的圖畫,讓學生在古箏樂曲的相伴中欣賞這幅畫面,然后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在悠揚的樂曲中紛紛踴躍的舉手發言,交流熱烈,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之后,讓學生對照出示的圖畫,借助課后的拼音,帶著自己的感受,將這首詞讀正確,讀通順,從學生的朗讀情況來看,他們已初步感知了詞的內容。
二、在吳音中“走入村居”,悠閑走進詩詞(自己讀懂)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之后,再次讓學生帶著感受,對照圖畫讀這首詞。
這里采用 “以圖畫為先導,以音樂作鋪墊,以語言描繪作引子”的方法,讓學生在想象中朗讀,朗讀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為學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教學時圍繞“你讀懂了什么?”這個問題展開交流。交流時,學生躍躍欲試,相互啟發,思維碰撞。
當學生談到讀懂了“醉里吳音相媚好”一句時,相機提了這樣兩個問題:
1、“這里是誰在講吳音?”
2、“你想象一下他們會講些什么呢?”真是一波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后,可以播放了一段吳地方言的錄音,這時學生更是興致盎然,手舞足蹈,以講自己所在的吳方言為趣,仿佛個個身臨其境,整個教室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最后,再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詞的意境。學生會在輕松、悠閑的音樂中對詞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欣賞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詞意(讀好讀出來)
在學生能讀出意思的基礎上,又該如何使學生的身心與朗讀內容融為一體呢?一首詩詞不但要讀懂而且要讀好,這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心放進去,再讀這首詞,談自己的感受。(提示:你感覺這戶農村人家生活得怎樣?)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生活得很溫馨。”;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很和睦,我好羨慕。”;也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毫無一點煩惱,我也真想去那里生活。”……同學們個個說得頭頭是道,可看出他們感受到了這安寧、悠閑的鄉村田園生活,也充滿著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同學們通過字字到位的讀、讀出圖意、讀出韻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讀練習,理解了詞意,領悟了內蘊,在讀中獲得了情感的熏陶。
四、在積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進詞海(讀寬讀下去)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薛法根老師的組塊教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發動學生與老師一起在信息平臺查找有關江南、村居的詩詞,在縱向回憶低年段閱讀過的《江南》、《憶江南》、《水鄉歌》后,學生找到了辛棄疾的《西江月》“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等好詩好詞,甚至找到了卡秀網站上的FLASH動畫賀卡《夢里水鄉》、《江南》;在語文實踐活動課上,孩子們通過吟誦詩詞,不僅能增長見識、廣博見聞,而且懂得要和作者息息相關、心心相印,在語文實踐活動的體驗中自豪地感慨:“中國不愧是詩詞的國度,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不朽的詩篇,我們應當如蜜蜂采蜜,充實自己,沾上文人的雅氣……”相信厚積不僅可以薄發,而且會在孩子們的生命中多一分靈氣,為將來的美麗人生做好奠基。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
3、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中\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田園生活的純樸和情趣。
難點:體會詞的意境。
教法與學法教法:讀議法學法:自悟法與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詞作,感知宋詞
1、課件出示(居)。
師:看屏幕,這個字讀什么?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創造這個字的——出示“居”的古字演變。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家,所以有人說居然之家,還有人說安居樂業。)
2、出示“村居”。
師:看到這個詞,你又想到什么?矮小的房子,勤勞的人們,安靜的氛圍……這村子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啊?
過渡:只是閉上眼睛想象,我們就覺出了村居生活的安寧、美好。那么讓你站在這村子邊,走進這村子里,真實地感受這美麗的村莊,你會做些什么啊?(作詩、畫畫、吟誦)是啊,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對著美麗的村居都忍不住心懷感慨,就算曾經在戰場上叱咤風云,金戈鐵馬。這樣的安寧還是觸碰了他心里最深的細膩,于是讓我們后輩人為之贊嘆的佳作就這樣破繭而出了。
今天我們就感受一下其中一位詩人細膩的感情,一起走進詩人辛棄疾的《村居》(板書)
3、簡介詞名
出示整首詞。
師:這和我們平時學過的古詩一樣嗎?這是我們接觸到的一種新的文體——
詞,它是詩的另一種形式,起源于隋唐之際,在宋朝達到鼎盛。古代的詞,都合樂而歌,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這曲調的名稱叫“詞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清平樂”,又叫“憶蘿月”、“醉東風”。
4、簡介作者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二、初讀詞作
1、檢查學生自讀。
2、指導朗讀
師:古人詩興大發時,會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我們不妨也來效仿一下古人。(手舞上闋,足蹈下闋,合之)
三、詮詞釋意
過渡: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過這么多遍之后,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指導朗讀)吳音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家鄉話和老師說句話?翁:年齡大的老公公。媼,年齡大的老婆婆。師:這翁媼在干什么?相媚好?很親熱的在一起打趣交談。翁媼你們在聊些什么啊?(x翁、x媼)
過渡:你還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大兒鋤豆溪東”(出示畫面)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正需要x大兒來鋤草,來x大兒把你的辛勤勞動讀出來。
“中兒正織雞籠”(出示畫面)師:“看來翁媼的兒子們都是干將,那個字寫出了了中兒的專心工作?(織,所以這個字要?重讀。)指導朗讀。
“小兒臥剝蓮蓬”(出示畫面)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小兒就在溪頭蓮蓬處。”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臥在那兒剝蓮蓬)“臥”什么意思?(趴的意思)師:帶進詩中去讀一讀。好不好?為什么?師: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兒是怎么臥的?可以是趴著,可以是躺著,還可以是側著身子,想怎么臥就怎么臥,想怎么剝就怎么剝,怎么臥舒服就怎么臥。師:看他的神情,他怎樣剝的?送一個詞給他,他在剝蓮蓬時態度怎樣?(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想必他吃得也是(津津有味)。師:這樣的小兒讓我們覺得?天真,活潑、可愛、頑皮……那這樣的小兒在父母眼里就更受?所以“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那“無賴”指?可愛、頑皮。
2、(出示整首詞)師:我把你們看到的畫面全部呈現出來了,我認為還有一處重要的景色可以把大家看到的畫面連到一起,是什么?你發現了么?你看見了么?
“小溪”,溪上?——青青草。溪東?——大兒鋤豆。溪頭?——小兒臥剝蓮蓬。
這小溪簡直就是這幅村居圖的“點睛”處,因為有了這溪水,所有的畫面和諧地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完美的畫面。聽,這流水聲。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溪?(涓涓的、潺潺的、嘩啦嘩啦唱歌的……)
師:閉上眼睛,伴著這流水聲我們眼前出現了矮小的房屋,溪上綠油油的茂盛的小草,呢喃著軟語的有點喝醉了的老公公和老婆婆。還有他們勤勞的兒子們以及那正在聚精會神剝蓮子的小兒子。這畫面多么的?——美。這美多么的讓人?——陶醉。你能不能陶醉著把這美讀出來?(讀的真美,老師也陶醉了,我們都醉在這吳音的美景中,“沉醉不知歸路”。)
四、合作探究
過渡:這種沉醉讓我們忍不住想走上前和翁媼聊聊天,問一問這是“誰家”的翁媼。(這是誰家的翁媼啊?)x翁啊,看您住的草房子這么矮小,您為什么這么開心啊?x媼啊,你的日子過得這么清苦,您怎么還有興致喝酒談心啊?x翁:你家這么多人就住在這茅屋里,冬天來了,你們怎么過?你們為什么還總是笑容滿面呢?(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
看著這和睦的一家人,我們不禁心生?羨慕。是啊,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尚且羨慕他們,何況處于戰亂之時的作者呢!辛棄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寧的生活,一直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卻遭受奸臣打擊,被貶到遠離戰火的江西農村,一住就是十八年。這首詞就是他在被貶之后寫的。
你覺得作者喜歡這樣的鄉村生活嗎?他向往這樣的'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
五、總結課文
過渡:想象一下胸懷愛國熱忱的辛棄疾在看到這么美麗的村莊,這么和睦的家庭畫面時,會怎樣地合樂而歌?
你想聽聽嗎?可以跟著一起唱。
師:現在這和諧美好的村居就像這首詞當中的那條小溪緩緩地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流淌永遠……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整首詞。
2、你喜歡這樣的田園風光嗎?試著把它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3、你的家庭(或者老家)一定也有這樣的溫馨情景,這些情景一定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你把它寫出來,寫成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詩歌。
附:板書設計
26 清平樂 村居
情景(茅檐、小溪、青草)
人物(翁媼)
生活:大兒鋤豆 美麗的村莊生活
中兒織雞籠 (村居)
小兒剝蓮蓬
教學反思:
從整個過程來說,這節課并沒有達到原本設計的要求,內容安排較多,學生接受的容量還達不到設計要求;課堂節奏過于舒緩,與題目“村居”的舒緩有過之。雖然保證了節奏的一致性,但是一些環節拖得太長,照顧全體學生,反而導致了一些學生吃不飽的現象。
但是,本課中的一些環節也真正使得學生們在傳統文化熏陶,語文素養提高和知識的掌握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教育。在“踏歌”環節中,交給了學生一種全新的詩歌朗誦方法,不僅讓他們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而且在不知不覺中也記住了文章。舒緩的課堂氣氛雖然使得環節顯得有些拖沓,但是卻能夠保證全體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效果。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重點難點:
圖文結合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農村,農村生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2、農村生活有著許許多多的優點,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物質條件比現在差得多,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沒有車輛,交通落后,農村成了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當時社會的動蕩,連年戰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目睹著這一切,他渴望見到農村平靜、安寧、幸福的生活。今天,他來到了農村,終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貧樂·村居圖
3、圖上是怎樣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對照畫面學生練說)
4、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準備用什么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詩人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清貧樂?村居。配樂朗讀。
二、初學詩意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正音)
3、集體交流檢查,指名同學讀文、點評。(指正讀音bāo剝)
4、男女生賽讀,齊讀。
5、再讀課文,對照圖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獲:(注意學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兒鋤豆二兒
7、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翁媼老年婦女
臥剝伏在地上剝東西
吳音吳地方言
8、對照插圖說說整首詩意。
9、指名學生試說,集體練說。
10、再對照詩意再現畫面,說說你眼前呈現出了哪些畫面。
三、分塊品讀
1、教師引導過渡,出示清貧樂?村居分解圖。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場面來理解、想象、解說。
3、學生自由選擇準備。(想象要豐富)
4、集體交流。(體會與指導讀書相結合)
(1)小兒臥剝蓮蓬。我似乎看到了、聽到了
(2)大兒鋤豆溪東。
(3)二兒正織雞籠二兒會怎樣想
(4)醉里吳相媚好,翁媼
這一對老人會聊些什么?(大兒、二兒、小兒以后的生活)
指名讀這二句話,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們繼續往里走,還會見到什么畫面?
2、同桌互說交流。
3、指名說。
4、辛棄疾看到這樣的景象,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5、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五、再讀課文,品味情感,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小結、作業
選擇剛才你選擇的畫面,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6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了許多詩詞,從這些優秀的詩詞中,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感悟到人或物的志趣情操。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首詞《卜算子·詠梅》,還記得嗎?(師生接讀)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詩詞的殿堂,來學習一首由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簡介詞牌:清平樂,詞牌名;村居,詞的題目。]
2.這首詞向我們展示了怎樣一幅畫面呢?請看——(出示課文插圖投影片)看了畫面,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詞人是怎樣描繪的呢?請打開書本。
二、學習課文:
(一)
1.同學們,你們是學習的主人,老師相信通過你們自己的學習,一定能把這首詞學好。下面,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
2.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讀得好,請給同桌打上“”,如果還需要多練習,請給他打上“▲”,并指出哪兒有問題。
3.得“”的同學請舉手。好,請你讀;再請位同學。
下次有信心得到“”的同學請舉手。(讓老師聽聽你的信心!)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
1.書讀得真棒,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你們的智慧與信心。相信你們下面的表現一定會更出色!
2.自由讀課文,討論討論,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師:讀書使人快樂,因為我們從讀書中獲得了新的知識,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一定也有了收獲,講出來與我們分享一下。
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教他人,誰給他解疑答問。
4.誰能用自己的話連貫地說一說上片或下片的含義?
(三)
1.詩人用樸實、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農村秀麗的景色,把農戶們那合適安寧的生活刻畫的活靈活現。同學們,讓我們再次拿起書本,把自己完全投入到詞文中去,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請結合老師這里的句式,發揮你們的想象:
讀著,我仿佛看到(聽到)。
多么令人神往啊!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生評齊讀)
3.的確,這樸素恬靜的農村生活,恰似那美麗的桃花源,令人心曠神怡,充滿了向往!同學們,你們能根據畫面來編個故事嗎?可以是圖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幅圖。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的,試試看!(先小組練說再交流)。
三、總結:
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媼,這一切巧妙地結合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詞人辛棄疾是如此的熱愛、向往這恬靜的農村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誦讀全詞吧!你可以看著書讀,還可以閉上眼睛讀,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恬靜安謐的農村風光吧!
四、拓展:
美麗的農村風光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最愛,在他們的筆下,我們可以欣賞到許多不同時期的農村美景,老師這兒有一首名為《村居》的詩,它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同學們,你們品讀品讀,感受一下它與我們今天所學的《清平樂·村居》有哪些相似之處。
[出示《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注:醉:陶醉;紙鳶(yuān):風箏>]
板書:
農村秀麗
清平樂村居
(南宋辛棄疾)農戶安寧
溧陽市綢繆中心小學馬忠
教學后記:
本課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揭示課題時可告訴學生,“清平樂”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樂”要讀“yue”,不讀“le”,“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在教學時,教師可先范讀這首詞,使學生初步了解這首詞的內容,并感知這首詞的讀法。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檢查自讀情況時,要注意“媚”讀去聲,“媼”讀“ao”,“剝”讀“bao”。
學生讀對、讀通詞的句子后,應把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詞句上。有些詞語可以讓學生聯系句子,或結合生活實際自己體會。
在朗讀上片時,要提示學生邊讀邊想象出這首詞勾畫的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環境多么清新秀麗,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對正在聊天的老人又是多么悠閑自得。
指導朗讀下片,要讓學生抓住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邊讀邊體會詞的意境。尤其是小兒剝蓮蓬吃的那種活潑天真的神情狀貌,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以體會。
指導朗讀全詞時,可借助插圖,讓學生一邊誦讀,一邊看圖,結合對詞句意思的理解,想象詞作者所描繪的生機勃勃、和平安寧、樸實安適的農村生活圖景,讀出對這種景象的喜愛、贊美之情。
整個教學,教者抓住了詞所表達的特有的意境,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感悟,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詞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理解詩中語句,借助聯想和想象把握詩歌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詞。
引導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發揮想象,進行再創作,可以畫成圖畫或擴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
教學過程:
一、題解。
“清平樂”是詞牌名,這首詞是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打擊。壯志難酬。歸隱上饒地區農村時的作品。
二、自瀆,掃清生字。
1 、讀準字音。
2 、解釋詞語。
三、齊讀,指名談詞句的意思或描繪的`意境,學生評議。
四、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構思、寫法,討論下列問題。
1 、開頭兩句寫景,描會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點?
明確:茅舍、小溪、青草,這些農村中司空見慣的小景,將它們組合成一個畫面。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富于田園特色
2 、后六句寫人,寫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動? 為什么這樣構思?
明確:通過翁媼打趣閑淡,大兒鋤草,中兒編織雞籠,小兒臥剝蓮蓬的簡單情節,安排,寥寥幾筆描畫出一幅富于田園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現了農村和平安寧、自然樸素的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小結:這首詞在表現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純用白描,寫人物的活動富于變化,寫白發翁媼,先聞其聲:寫大、中、小兒,后見其人。寥寥幾筆,如實描摹,寫出—家兩老三少的活動,全詞只攝取了一個很平常的生活畫面,如同一幅素描,卻寫得生趣盎然。
五、學生朗讀、背誦。
六、課堂作業:
1 、根據詞的意境,畫一幅田園景象圖。
2 、展開合理的想象,將《清平樂》擴寫成300 字的短文。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8
一、古詩導入,試想畫面。
1、課件出示古詩《村居》,指名讀,讓學生說說詩句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讓遠離農村的學生對農村景色有個初步的印象。)
2、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學習的這首詞也和農村有關,請看屏幕。(課件出示:《清平樂 村居》,師介紹作者辛棄疾)
3、其實“村居”就是指“農村人家”的意思。讀了這首詞的詞牌名和題目,想到農村,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畫面?
二、疏通文本,自主解疑。
1、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你們的描述讓老師陶醉,大詞人的筆下又會給我們展示出一幅怎樣的風景畫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詞人所營造的田園世界吧!
生自由練讀,教師檢查初讀情況。
指準“翁媼”(wēng’ǎo)和剝(bāo)。
(2)優秀的詞,不僅內容引人入勝,讀起來也是瑯瑯上口,悅耳動聽。老師有個建議,你們看,這首詞描繪的鄉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讀得輕柔、舒緩一點。
生再次按要求練讀,師提醒學生注意詞尾“小、草、好、媼”“東、籠、蓬”的押韻。
2、默讀全文,自主釋疑。
同學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這首詞讀正確了,真好!學貴有疑,大家再默讀這首詞,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來。
(1)詞句和插圖結合,理解“翁媼”,并知道 “相媚好”所表現的就是這對老夫妻感情的濃厚與纏綿!
(2)老師記得生活中“無賴”的意思是“賴皮”啊!在詞中怎么是頑皮、天真呢?我不理解。誰能告訴我?
學生討論理解“無賴”。
(3)師介紹“吳音”的意思。
(4)通過組詞的方法理解 “醉”。
我們已經大致理解了這首詞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這首詞,把你的理解讀進去。
三、品評詩句,生成畫面。
辛棄疾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用寥寥的四十六個字就將一幅安寧祥和的鄉村生活圖景展現在我們眼前。請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詞,說說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指導學生用語言生動具體地描述:(根據學生的敘述,用課件相機展示畫面。)
1、風景圖
看到畫面了嗎?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不斷擴充畫面:你看到的溪水是什么樣兒的?水面上還長著什么?水面下還有什么……)
2、相媚圖
猜猜看,如此恩愛的老夫妻,他們可能在親熱地說些什么呢?
3、大兒鋤豆圖,二兒織籠圖。
看到兒子勞動的.場面,老夫妻倆會怎么說?(體會大兒、二兒的勤勞)
4、小兒剝蓮圖
(1)引導學生抓住“臥”,理解小兒的天真、淘氣,以及自由自在的快活之情。
(2)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兒是非常的頑皮,拿起筆,寫一寫你想象中的小兒剝蓮蓬的樣子!(注意觀察小兒的動作、神態)
四、體會意蘊,定格畫面。
1、你們看,這里有如畫的風景,有勞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溫馨……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你現在的感受。
2、你最喜歡哪幅畫面?為什么?
3、現在你覺得“醉”還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呢?
讓我們再一次把這首詞讀一讀,能背的背一背,讀出我們對鄉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
(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農村生活的安寧、詳和,更深切地懂得詞人對這種美好生活的渴望。)
五、拓展建構,走近作者。
這首詞帶給我們的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辛棄疾一生給我們留下了600多首詞,有愛國詞,鄉村詞等,我們今天學習的是一首——(鄉村詞)。
(課件出示辛棄疾的另外三首詞:《西江月》、《菩薩蠻》、《破陣子》)同學們,相信你們讀了這幾首不同題材的詞,你會對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師:今天第一次和同學們見面,得先打個招呼——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今天,是新的老師和新的你們,還有新的來聽課的老師,我們將要一起來學習新的一課。知道今天要上哪一課嗎?
生:不知道。
師:不知道好啊,因為不知道,所以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就會帶來新鮮的感覺。那你們知道老師的名字嗎?
生:不知道。
師:不知道好啊,現以就請你觀察一下老師,說說我給你的第一印象吧。
生:你像個古人。
師:古人穿長袍子,你看到老師穿著這件風衣,像古人穿了袍子了吧。
生:(笑)
生:你像個闖江湖的。
師生:大笑。
師:嘿,還真讓你一眼就看準了,我3年從公辦學校出來,到民辦學校工作,行走教育的江湖已經三年多了,不過,我可沒有變成大俠啊,你看,手中無寶劍啊。
生:學生笑。
生:老師,你怪會搞笑的`。
師:笑一笑,十年少,為什么不笑呢?笑里面可是藏著智慧,藏著幽默啊!
師:好了,現在請讓我告訴你,請你們翻到《清平樂村居》,今天,我們就學習這一課。首先請同學自由地來讀課文。
生: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巡視,傾聽,把個別容易讀錯音的字寫在黑板上。請學生看看,再自讀課文。
師:馬上就到八點了,時間一到,我們的課就開始了,我想請同學回憶一下我們在四年級學的一首古詩,和今天我們今天要學的題目是一樣的。你來背背看看。
生: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欲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師:這是一個城市還是鄉村的孩子,他給你什么印象。
生:這個孩子很可愛,很頑皮。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正確地體會作者的
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詞這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詞。
1.同學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化中的瑰寶。對于古詩我們已經不陌生,今天我們到文化的長河中采擷另一顆璀璨的珍珠“詞”。有人說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
2、出示〈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引導學生觀察題目與以前學的古詩有什么不同。講解詞的有關知識。
2、放音樂,體會破陣子所表現的氣魄。
二、明詩題
1、放音樂,學生區別與前一首的不同。
2、出示“清平樂.村居”引導讀題,并談談看到“村居”二字會想到什么。
3、引入新課:我們看看辛棄疾筆下的村居生活是什么樣的。
三、解詩意
1、自由讀文。
2、指名讀。
3、男女生分上、下闕對讀。
4、配樂讀。
5、引導學生想象詞句所描寫的畫面,并進行朗讀指導。師:不知不覺中我們讀了這么都遍,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仿佛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和青草有什么不同,怎樣讀出這樣的感覺?把美好的感覺送到里面讀一讀。
還有怎樣的畫面?在整個畫面中我們忘了重要的一處景物,它把整個畫面連為一體,那就是小溪。這是怎樣的一條小溪呢?放溪流聲,小溪在——流著,在——流著,在——流著…..
在靜靜的溪流聲中讓我們在一起讀詞,感受村居生活的美好。
四、入詩境
1、抓詞眼,品味“相媚好”和“醉”
師:這里有如畫的風景,有勞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溫馨,讀著讀著就產生了感慨,我們給這幅畫送一個字,所有的景物都匯成了詩中的一個字(醉),我們都醉了,難怪辛棄疾會醉,在沉醉中,在陶醉中他又聽到了什么呢“醉里吳音相媚好”,誰在說話呢,說些什么,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翁會對媼說些什么,媼又會對翁說些什么呢,這么大年齡了還親親熱熱的,難怪辛棄疾忍不住問了,白發誰家翁媼,這是誰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看著他們如此的恩愛,詩人感動了,于是更加的陶醉了。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覺來讀這句話。
2、研讀描寫三個孩子的話語。
師:老公公、老婆婆可沒光顧著夸對方,他們還看到了三個兒子呢。說不定他們此時正在夸贊三個兒子呢。大兒子正在干什么呢,書上是怎么說的,我們想象一下大兒子在怎樣鋤地,一邊鋤一邊在想什么?多么懂事的大兒子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有如此勤勞的大兒子,難怪夫婦倆會那么開心呢!
除了一個勤勞的大兒子還有一個正在編雞籠的二兒子呀,書中怎么寫的,誰來讀讀,你看他編得(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他一邊編雞籠肯定一邊在想,我要多編幾個,拿到集市多賣幾個錢,讓父母高興。多么孝順的孩子,老兩口更高興了。他們不止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相媚好的恩愛中,更是陶醉在孩子們的表現中。俗話說的好呀“皇帝重長子,百姓愛小兒。”小兒在哪兒呢?一起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以前見過“無賴”這個詞嗎?是什么意思,在這里表示什么?小兒子是怎么剝蓮蓬呢?“臥”是怎樣的動作,還可以換成什么?送進去讀一讀,想怎么臥就怎么臥,想怎么剝,就怎么剝,真乃無賴也。我們送他一個詞語,送他一個成語。(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一起讀出小兒的無賴。難怪會最喜呦,不但夫婦倆最喜,辛棄疾也是最喜呀,這最中可有醉呀。
五、悟詩情。
這是怎樣的一幅村居畫面呀,詩人此時已經完全被陶醉了,忍不住走上前去“老公公,老婆,你們住在這么低矮、破舊的茅草屋里,怎么還會這么快樂呀?”是呀,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呀!一家人和和美美就是最大的幸福呀!看著這溫馨、和諧的村居生活,詩人陶醉了。此時他醉在田園。陶醉的同時他又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們來看辛棄疾的一些情況。學生理解詩人的感受,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當他征戰沙場,他醉渴望的是什么?醉里挑燈看劍,當身在田園,醉里吳音相媚好,同是醉里,雖然所處地點不同,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
六、內化情。
師:讓我們懷揣這份美好的情感再次走進這首詞,走進辛棄疾的內心世界。聽著同學們用心的朗讀,老師仿佛感到和諧的村居生活就像文章中的小溪一樣在我們心中流淌,流淌、流淌…..永遠地流淌。
七、延伸情
村居的和諧與美好深深地印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想把它變成我們筆下的作品?我們可以根據詞的下闋描繪的景象,編成一個小故事,也可以拿起畫筆畫下這美好的村居生活。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 篇11
清 平 樂作者:辛棄疾村居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多種方式靈活理解詞語
3.結合圖意,在正確解釋詞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詞描繪的意境,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6.通過理解這首詞中的意境和情境,感受到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和熱愛國家的赤子情懷
教學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2.感受詞的意境,體會安寧美好的鄉村生活,并能動筆將詞的意境描寫出來
教學難點:通過品味、想象、朗讀等方式感受詞的意境
教法學法:朗讀法、抓重點詞句品味想象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詞”
1.上新課前,我們先來復習一首古詩(課件出示:《尋隱者不遇》,生齊讀)
2.(出示課文)從形式上比較一下,這兩篇課文有什么不一樣嗎?
3.簡介“詞”這一文學形式: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它興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種配樂歌唱的詩,所以每首詞都必須按一定的歌譜填寫,這歌譜叫詞牌如,題目中的“清平樂”就是詞牌,“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全詞
1.我們一起來把課題讀一讀
課件出示:清平樂 村居
強調:樂: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yuè)!“清平樂”與“村居”之間注意停頓
2.這首詞的題目“村居”是農村人家的意思,辛棄疾筆下的農村人家是怎樣的一戶人家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課件出示全詞)讀一讀這首詞,希望大家讀正確、讀通順
4.這幾個字的讀音要注意:翁媼、鋤、剝、蓮
5.讀詞不僅要讀得字正腔圓,還要注意詞的停頓上、下闕之間也要注意停頓(聽范讀錄音后生自由練讀)我們再來讀一遍
三、理解詞句
1.剛才大家讀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還真有了些詞的韻味有不理解的字或詞嗎?
2.學生質疑
3.教師預設
①“吳音”不是指蘇州、無錫這一帶的方言,而是課文中“農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饒地區,所說的方言叫“吳音”
②說著“軟軟吳音”的是誰呢?從字形上我們不難發現,“翁”指老公公;“媼”則指老婦人“翁媼”就是一對老夫妻
③你是怎么理解“相媚好”的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詞的內容來說說
④“鋤豆”是怎么回事?
⑤“無賴”一般指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小兒”是這樣的無賴嗎?從這首詞中我們也能體會出作者對“小兒”的喜愛之情
4.理解了這些詞語,我們對這首詞的內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層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詞,注意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四、品味意境
1.這首詞樸實易懂,說說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讀懂
2.這首詞中哪種景象你特別欣賞,并從中品出了味道?(村居美景、翁媼圖、鋤豆圖、編織圖、頑皮圖)
3.能拿起你的筆,為大家描寫一下你最感興趣的畫面嗎?
4.這一個一個的畫面是通過什么事物連成一個整體的?(溪)
5.重點賞析“醉”字
①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這首詞的意境,你會選哪個字?(醉)
②誰為什么而醉?
③(配樂響起)看著山清水秀的鄉村美景,老夫婦倆醉了!看著勤勞、活潑的孩子們,老夫婦倆醉了!喝著美酒、悠閑地聊著天,安寧舒適的生活更是讓他們陶醉!一起讀一讀,把老夫婦倆的幸福、滿足、陶醉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讓我們也一起醉上一醉!
6.體會詩人的情感
①醉的僅僅是“白發翁媼”嗎?
②看著眼前的景象,詞人辛棄疾也醉了,他又為何而醉?
③讓我們像作者一樣,陶醉地讀一讀這首詞
7.詞是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讓我們來試著唱一唱,好嗎?(先聽一遍,再自由地唱一唱)
五、拓展閱讀
1.辛棄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還有金戈鐵馬的壯烈讓我們來看一看辛棄疾的另一種“醉”吧!
2.課件出示《破陣子》
3.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又為何而醉?
4.辛棄疾的一生,經歷了力主抗擊外族侵略的金戈鐵馬的歲月,也經歷了被貶鄉村、陶醉物外的沉淪詞的風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學們更多地了解辛棄疾,了解辛棄疾詞中或壯懷激烈,或恬靜淡然的情感
六、課外作業
1.認真書寫“翁、鋤、蓮”;
2.背誦這首詞,并想象整首詞描繪的情境,寫下來念給家長聽;
3.搜集辛棄疾寫的其他的詞,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清平樂 村居
景 溪 青青草 美
人翁媼 相媚好大兒 鋤豆 醉中兒 織雞籠小兒 剝蓮蓬
【課文《清平樂·村居》的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清平樂村居》公開課教案09-24
課文《村居》教案02-08
課文村居的教案08-25
《清平樂村居》教案03-10
課文《村居》教案范文08-25
課文《村居》教案1篇02-18
清平樂村居的教案設計09-24
清平樂村居的教案設計08-30
小學語文《清平樂村居》教案09-14
清平樂·村居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