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的學習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總體特征以及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陸地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
2.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其潛力是無限的,使學生學會辨證的看待問題,同時使學生懂得利用自然資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觀點、整體的和綜合的觀點,對資源的利用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首先使學生明確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是雙向的,即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有影響,同時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也會產生影響。其次,使學生明確本節側重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人類活動對資源的影響將在后面的學習中涉及。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雖然自然資源屬于自然環境范疇,不決定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發展,但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的自然資源狀況、開發利用程度對人口的發展有較為重要的影響。第二,自然資源必須經過人類的生產活動,開發其自然屬性,使其經濟屬性得以實現,成為社會物質財富。對于這一影響教材配有“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加以說明。第三,以能源的發展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為例,說明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時間變化的動態特征,因此分析其影響,不能忽視其歷史發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資源
本節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知識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中已具備的概念,在本節不再涉及,而是直接應用,對于自然資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經出現過,本節再次提出,是側重在資源在人地系統中扮演著什么角色?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教材為此配備了“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圖,概括說明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體現人類社會與陸地環境之間所構成的相互關聯的復雜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人類的活動以及人口的發展有可能打破系統的動態平衡,而自然資源正是人類所依賴的自然環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協調系統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時,還應注意兩個方面,第一,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既是同一類物質,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然環境是指人類周圍客觀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資源是從人類利用的角度理解;第二,能源屬于自然資源,本節包括關于能源的內容。對于自然資源的分類,由于學生在初中時學過,因此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現,并強調其利用方式。
關于“自然資源的特點”,教材從四個方面突出了自然資源最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二兩個特點是講述自然資源有限性和無限性的辨證關系,資源的有限性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間的有限性;一定時間內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分析,使學生明確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樹立珍惜和愛護自然資源的觀念。資源的無限性,是指資源的潛力是巨大的,這里特別強調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挖掘資源潛力的作用,使學生能夠辨證的看待資源的有限性,對資源的利用前景充滿信心。資源特點的第三和第四點,分別闡述了自然資源的地域性和整體性。對于地域性,教材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個方面說明,可再生資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熱條件影響顯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帶性,非可再生資源其分布受地質作用的制約,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不同地區資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個地域的資源由于其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各種資源之間也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當一種資源發生變化時,必然會影響到其他資源發生相應的變化。教材以熱帶雨林為例,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氣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對這兩個資源特點的了解,使學生明確對資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觀點,整體的綜合的觀點。
對于能源的概念及分類,教材主要強調了根據人類利用的技術水平和利用規模劃分的常規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劃分方法,教材沒有涉及,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靈活處理,地理教案《陸地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另外對于常規能源和新能源的劃分,應使學生明確,一種能源在沒有大規模利用以前,屬于新能源,但隨著人們對它認識的深入以及其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各個方面,新能源也就成為常規能源了。二者的劃分是相對的。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教學,應注意知識的遷移,教材中圖像的運用,以及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特點。關于自然資源的概念,在教學中注意與初中知識應有所區別,應將其深化,可以從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圖“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學生通過對示意圖的分析明確陸地自然資源在協調人地關系系統中所起的平衡作用。另外在分析示意圖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思考:“陸地自然資源”與“陸地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對于自然資源的分類,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說明,必要時,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實例并將利用方式細化,使學生對資源的分類能夠更清晰。
對于“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實例,從對實例的分析入手,說明其特點。前兩個特點具有辨證的關系,為突出這種關系,教師可以列舉同一類資源在不同技術條件或不同階段利用狀況的不同加以對比說明。“陸地資源的分布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分析某類可再生資源的分布特點,由此總結得出資源分布的地域性規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如果此類資源或其分布環境發生變化,在此環境中的其他資源是否會發生改變,由此得出“陸地資源整體性特點”。教師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壞對環境的影響”示意圖,首先請學生根據已有的氣候及自然帶等知識分析熱帶雨林分布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由此得出地帶性特征。在此基礎上再分析示意圖,說明資源的整體性特點。
關于“能源”,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能源屬于資源,并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例說明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幾種?世界廣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幾種?教材提供的兩幅圖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經被廣泛利用?由此明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的概念。這部分內容也可放到“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中關于能源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部分進行講述。
關于“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教師可以從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入手,說明自然資源就其自然屬性看,不決定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發展,但對人口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通過人類的生產活動,開發其自然屬性,使其經濟屬性得以實現,成為社會物質財富。對于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影響的發展史,教師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實例,以能源的發展變化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加以說明。使學生可以意識到對于地理學科某些內容的分析,應從歷史思維的角度出發,綜合分析某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特點,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①陸地自然資源的概念及特點;②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教學手段】多媒體素材庫:①“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圖;②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
【教學過程】
(引課)人類對陸地環境的改造和影響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的。
引導學生分析陸地自然資源如何在協調人地關系系統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明確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資源的種類,以及自然資源對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的平衡作用。
(閱讀教材中“陸地自然資源的基本情況”表格)引導學生從表格中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及利用方式,并引導學生補充各類資源的利用方式。
一、陸地自然資源及其特點
1.概念
2.分類
(提問思考)列舉實例如我國水能的利用或某種礦產資源的利用,說明“資源的有限性”和“利用潛力的無限性”。
由自然帶的分布及自然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共同構成的自然帶整體說明“自然資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整體性”等特點。
3.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
①陸地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②陸地自然資源的利用潛力是無限的
③陸地自然資源有一定的分布規律
④一個地域的自然資源組成相互聯系的整體
(閱讀“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自然資源怎樣成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出示幾種能源的圖片提問思考)我們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哪幾種?我國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哪幾種?新能源的含義是什么?根據工業革命的發展歷史說明能源的變化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是什么?
二、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1.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2.陸地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設計思想】
由于本節教材是陸地環境這個單元中最后一部分講述關于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有利的影響,學生對于前面各章節的內容已經有所了解,因此在本節教學過程中重在對知識的遷移,通過遷移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另外本節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列舉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例如對能源的利用,可以從學生生活出發,了解我國能源的消費構成特點,由我國遷移到世界,并由此理解常規能源和新能源的差別,對學生的學習會有較大幫助。
【自然資源的學習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對自然資源的學習教案06-14
自然資源教案01-28
自然資源教案示例03-25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反思07-12
自然資源與人類教案06-14
工業與自然資源課堂教案06-14
《中國的自然資源》復習教案11-26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范文07-12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反思范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