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不寫教案的理由
首先聲明,作為一個敬業愛崗的合格高中語文教師,不寫教案,決不意味我不認真備課!下面言歸正傳,談談我的理由。
寫教案的必要性據說有兩個:
一是圖眼前,為了上課有案可依;
二是謀長遠,為了總結和提升。可對我來說完全無此必要。作為一名從教十年的教師,對上課的規則和“潛規則”已了然在胸,既然教案可以是物化的書面計劃,為什么就不可以是頭腦里的清晰思路?既然教學準備可以是多樣化的的產物,為什么一定只能寫成千篇一律的教案而不可以寫成書中夾注、興之所至的教材評點或只有本人心領神會的提綱挈領?不錯,教案記錄著教者的教學軌跡,反映著教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理應總結和升華。但總結升華的.方式很多,我可以結合實際有選擇地寫課堂實錄、教學片斷、教育隨筆、教育隨想甚至教育評論,為什么要寫那種統一格式、毫無個性的“規范”教案?又有多少人通過寫教案升華總結了多少教育理念? 不寫教案,源于我對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角色的理解。語文教學是極其開放靈活的,拒絕封閉僵化的程式。語文教師則是一個“知識型主持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激情、智慧、靈感、創造都是在這個對話過程中迸發出的。我不想通過編寫教案,制訂詳盡周密計劃,預設圈套,穩扎穩打,一步一步逼學生乖乖就范,“盡入彀中”,讓課堂成為思想的“屠宰場”。 教學拒絕克隆和重復。不寫教案,斷絕了原地踏步、重復自我的后路。因為沒有教案,我沒有任何“老本”可吃,每堂課、每篇課文于我都是全新的,都是無“案”可稽、無所“牽掛”、無所束縛的,我必須和學生一樣抱著好奇和新鮮感從頭學起,從頭備起。對于我來說,年年歲歲“文”相似,歲歲年年“課”不同。我喜歡并追求這樣的境界! 語文教學最忌照本宣科、一潭死水。一個離不了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的教師上課永遠不能貼著學生的學情“與時俱進”,也讓學生齒冷。不寫教案,徹底鏟除了照本宣科的基礎,我必須有意識地逼使自己學會備“腹案”、用“腹案”上課,以此煅煉自己的應變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記憶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使思維自始自終都處于一個緊張活躍、思如泉涌、靈感迭出的境地。所以,即使是講評高考語文模擬試卷,我都盡量白卷一張,不著一字。 不寫教案,還因為我想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備課”。蘇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談過這樣一件事:一位文科教師上公開課,極其成功。課后,有人問他:“您這堂課講得這樣好,請問您備課用了多長時間?”他回答道:“可以說這堂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但是要問直接備課的時間,那我告訴您,只有十幾分鐘。”這告訴我們“厚積”才能薄發。教師都很忙,每天把寫教案的個把小時省下來將會干多少更有意義的事呀!比如有教師寫高一課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教案,光時代背景就抄了滿滿兩頁紙;而我則想了“春秋無義戰”、“秦晉之好”、“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皮里春秋”五個成語,既概括了背景,也介紹了寫作手法和影響。當然這樣備課是要花時間的,另外我還要與學生交流,還要寫教學隨感,還要讀書……所以我不寫教案。 不寫教案,是因為我不想做無用功。現在我們許多教研部門和領導都在強調備課。但強調的往往是按刻板的模式備課,寫出詳細“規范”的教案。語文教案的內容除了生字詞和文章脈絡,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最后就是總結文章特色之類的,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罷了。教案寫成這樣,語文也死了。許多老師也認為寫教案毫無意義,寫的是一套,講的又是一套。但領導要檢查,要考評,所以形式主義的無用功還是要做,甚至有老師戲言權且把寫教案當練字。我無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我有拒絕和選擇的權利。 順便說一下,我也曾為不寫教案付出過代價,不僅與各種評優絕緣,還屢遭“修理”。好在我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應試成績也不錯,現任領導又比較開明,對我尚能“網開一面”。但我知道,不寫教案是許多教師的共同心愿,我權當做一回《皇帝的新裝》里那個口無遮攔、缺心少眼的小男孩,“童言”無忌吧!
【作為老師不寫教案的理由】相關文章:
不寫教案的六條理由12-07
作為老師座右銘01-26
作為老師的座右銘03-24
隨筆:作為女性我們等不起06-12
《作為偶像》教案05-28
作為老師的名言警句02-02
還有什么理由不微笑作文10-16
關于領導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的調研報告12-14
《做錯事不找理由》說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