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流動的自然空氣教案參考
教學資源開發
本課通過學生親歷活動,指導學生探究空氣是否是流動的,空氣流動的常見原因,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空氣流動的路徑,并了解風的成因,以達到課程標準中制定的以下目標:重證據研究科學,意識到科學技術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出假設性解釋,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在學習這課以前,學生已經對科學探究活動的途徑有了初步的實際操作經驗,在對空氣占據空間的認識中,對空氣的其他問題也產生好奇,有了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就為繼續研究“空氣會流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根據學生的經驗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 第一環節,從前一課空氣占據空間的問題引入本課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是否會流動,讓學生伴隨著教師的引導,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玩玩學學,潛移默化地發展認知、培養技能、陶冶情感;第二環節,注重經歷、體驗和發現,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讓學生在活動中,多看、多想、多問,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們去做和學;第三環節,進一步合作探究空氣流動的路徑和風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優勢,再現國外和中國古代空氣研究的成果,讓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
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 能有理由地對空氣具有流動性做出假設,并能自行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現象;
● 能借助煙霧觀察空氣的流動,并能描述。
知識與技能
● 知道空氣是流動的及流動的常見原因;
● 知道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會上升;
● 了解風的成因;
● 了解人類對熱空氣的利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體會科學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認識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悠久歷史。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導入
1 談話: 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空氣要占據空間,大家是不是都對研究關于空氣的問題感興趣?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空氣。先請小朋友觀察,我握著氣球的'手一松,氣球發生了什么變化?
2 學生觀察后發言。
3 提問: 氣球為什么癟了?剛才氣球里面的空氣到哪里去了?
4 學生思考后解釋,空氣流到別的地方去了。
5 所有的空氣都會流動嗎?
【評析】
探究強調動手做(hands on),但更強調動腦筋(minds on)。畢竟,真正的學習并非發生在學生的手上,而是發生在他們的腦袋里。這包括強調學生在觀察中的思考,對探究結果的猜測(假設),為后續探究制定計劃,考慮變量的選擇和控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等處理,在與同伴的對話和交流中相互質疑和評價,反思自己的預設,考慮可能的其他解釋,最終得出結論和報告,并向其他人展示或陳述,等等。這一切,都是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隨著年級的不斷提高,對動腦的強調會越來越多。
二、 探究空氣是否會流動
1 請小朋友利用我們桌上的材料設計一些實驗,來證明空氣是會流動的。
2 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案,選取需要的材料。
3 分組實驗驗證。
4 教師巡視,并對需要幫助的小組進行必要的指導。提醒學生做熱風車實驗時,可使用材料袋里的鋁片做風車,如果用普通紙張要注意離火苗遠一點,以免烤焦或點燃。用手感受熱空氣時也要注意距離,以免灼傷手,還應在燭火周圍不同位置獲取感受。
5 小組匯報討論: 做了怎樣的實驗?怎么做的?實驗中發生了什么現象?空氣流動的原因通常是什么?在熱風車的實驗中,把手放在燭火周圍的不同位置,會有什么感覺?它還能告訴我們什么?
6 把我們剛才討論的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評析】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通過面部表情、手勢身姿、語言語調,尤其是說話的具體內容來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思想的火花、創新的靈感。例如:“這點子真妙!”“你干得好極了!”“試試看,也許我們能成功!”等等。積極暗示有利于促進師生思想、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強化學生原有的學習行為并引出新的學習目標。
三、 引導學生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
1 播放課件,觀看熱氣球表演和孔明燈。
2 想一想: 熱氣球和孔明燈為什么能上升?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
3 小組討論。
4 談話: 能否利用老師給你的材料來設計實驗證實你們的想法呢?那我們就來親自試試,好嗎?
5 打開課本做第6頁上的實驗。
6 匯報交流實驗情況,并做好實驗記錄。
四、 空氣流動的路徑和風的形成
1 想像: 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教室里和倒扣在水槽里的杯子中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空氣看不見,怎樣才能知道它流動的路徑呢?
2 出示實驗器材,組織學生討論實驗方法。
3 分組實驗,同時提出觀察記錄要求。
4 分析討論現象,明確是冷熱的不同形成了空氣的這種流動。
5 小結: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些什么?
6 討論: 風是怎么形成的?
【評析】
以探究為中心的學習指導策略不太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而是關注學生是否通過一次次學習過程逐步地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形成了探究的能力,這些探究的方法能否在新的時空條件下推陳出新,這些探究的能力是否能夠遷移到對新問題的解決之中去。因此,應用探究為中心的學習指導策略的教師,往往給學生創設一些情境,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作出預測或假設,然后想方設法搜集證據,得出探究結論,而且還要把各自的探究結論用文字、圖表、實物模型等各種形式公諸于眾,一方面接受檢驗和質疑,一方面推進新一輪的探究。
教學片斷賞析
研究熱空氣為什么上升的教學環節
師: 預測一下,當我點燃紙袋下面的蠟燭,紙袋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 紙袋可能會大一點。
生: 時間長了紙袋或許要變焦。
生: 紙袋里面的空氣會變熱,另一只紙袋里的空氣是冷的。
師: 那么,原來平衡的木條可能會變化嗎?
生: 可能會不平衡了。
師: 什么理由?
生: 蠟燭在下面加熱,那個紙袋里的空氣就熱了,熱氣會把紙袋頂上去的。
生: 可能不會變化。
師: 就是說紙袋里的空氣變熱后可能引起紙袋的不平衡了,是嗎?
師: 如果不平衡,原因有幾個?
生: 只有空氣的冷熱引起的,因為其他條件都沒有改變。
【片斷評析】
許多研究證實,兒童自發的探究中存在許多錯誤的推理過程和概念。為了讓學生的探究更有時效,我們不能放任。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給予恰到好處的扶持與點撥。即使在討論時也應該體現出來。所以,
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時,要提醒同學,幫助他們抓住事物變化的特點和內在聯系,找出引起變化的關鍵。
小資料: 中國熱氣球的發展
從熱氣球在中國著陸的那一刻起,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熱氣球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雖然還未被更多的人所嘗試,但對絕大多數人顯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近幾年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更尋求嶄新的休閑娛樂方式。熱氣球運動符合現代人求新、求變、求刺激的摩登時尚,已成為繼攀巖、蹦極、滑翔之后的又一休閑娛樂的熱點。加之熱氣球運動本身兼有體育、娛樂、探險、旅游、廣告發布等多重功能,熱氣球在中國大地形成熱勢將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最早的熱氣球,是1982年由美國人福布斯(作為與我國合作開發平朔煤礦的哈默先生的私人代表)帶到中國的。
☆ 1983年,中國航協派人到美國學習熱氣球駕駛技術。
☆ 1985年中國生產出了自己的熱氣球,并開始派選手出國參加熱氣球錦標賽。
☆ 1986年舉辦熱氣球培訓班。
☆ 1987年中國首次舉辦了國際熱氣球邀請賽。
☆ 1991年在北京舉行的邀請賽上,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和30只氣球參加。
☆ 1999年由北京中航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一屆全國熱氣球錦標賽在秦皇島舉行。
☆ 目前中國約有熱氣球100只,參加運動者多是業余愛好者。
【會流動的自然空氣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最新《流動的空氣》教案08-26
自然空氣的成份教案01-27
流動的空氣教學設計03-31
流動的空氣教學設計及反思06-22
空氣受熱后會怎樣流動10-01
《會流動的風》大班教案10-05
自然測量教案參考11-19
壓縮空氣自然課教案04-04
流動的空氣教學設計(通用3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