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試講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字詞在文中的特殊語義。
2、能力目標:體會敘事的詳略、學習人物與景物刻畫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從寫人、敘事、繪景中領悟作者的情感取向(人情美、風情美、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戀之情……)
2、難點:如何通過語句與事件表情達意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童年生活中有過什么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呀?(讓幾個同學起來發言,跟大家分享下,老師不做闡發,意在勾起同學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好,同學們的童年果然是豐富多彩,下面咱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看他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作者又是怎么把這些事情呈現在紙上的。
(板書課題,播放課件:有關社戲的圖片,同時,播放課文的.錄音)
(二)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整體感知,請兩三個同學用一句話簡短地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我”在鄉村和農村小伙伴看戲的一次經歷)
(三)研讀課文
1、默讀——劃分段落、理清情節
(1)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
(2)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
(3)看社戲錢的波折
(4)夜航去看戲途中
(5)趙莊看社戲
(6)歸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讓學生自己完成,完成后,請同學站起來說出自己劃分的段落與概括的段意,最后從幾個同學中選出一個劃分最好的寫在黑板上,老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發表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
2、在文章中做旁注
品味文章重點詞語、句子、語段。學生把自己認為精彩的、重要的有寓意的詞語語段勾出來,進行旁批,寫出自己的看法,并追問學生覺得文章哪里寫得好,為什么覺得寫得好。最后請同學發言。
A 例子(詞語):“咱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只櫓……”
幾個動詞,將少年開船的動作合作劃船表現得頗為詳細,顯示了熟練的駕船技巧和勤勞肯干的品格,心情愉悅。
B例子(語段)“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留了艇子看著連喝起彩來……”
運用的手法:比喻。好處:富有童話色彩;反映了兒童富于幻想的特點和愉悅的心情,而老漁父的喝彩是通過旁觀者的贊美來襯托孩子們的駕船技術。
C語段例子(11段)這是月夜行船的一段,景物描寫,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景物立體感由此而生。(讓學生進一步分析)
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真的是豆子好吃?戲好看嗎?
明確:“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老人孩子那份樸實真摯的感情和那份特有的農村風光,以及人與人之間誠樸、祥和、親密的關系。這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未曾見過的,在后來的人生路上也非常少見到,這正好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深情回憶,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3、重點品評偷豆的是與非
“偷”是不好的行為,為什么在我這個有修養的城里人看來卻是有趣的?
偷的豆:貶——褒——(作者覺得)好吃——為什么?可以看出什么,體現了作者什么情感取向?向往什么(人情)?討厭什么?
送的豆:褒——貶——(作者覺得)不好吃——為什么?體現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取向?向往什么?討厭什么?
由此不難得出這是一種什么種寫作手法,體現了作者什么感情。
討論——學生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來,由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解答
(四)拓展延伸
A:選擇一件讓你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B:以說故事的形式復述本文。讓同學們給文章改變標題,分析“社戲”這標題好不好,由好在哪里?有沒有更好的標題?為什么要換標題?
(五)小結作業
回顧本課所學,給同學們傳授記敘文的學習方法,學習詳略得到的寫作手法以及寫景、敘事、寫人的表現手法。背誦喜歡的段落、句子。
【社戲試講教案】相關文章:
社戲教案07-29
《社戲》經典教案08-25
社戲的教案09-03
《社戲》教案08-27
社戲-教案08-29
社戲-教案07-14
精選社戲的教案07-14
《社戲》教案07-14
社戲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