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它選自于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藉。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著重敘述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于心理發展正處于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這是升入七年級后第二次學習文言文。七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善于思考并且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是在對文言文這一語言形式的把握上還略有欠缺,而且學習興趣較低。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學古文的興趣,并要求他們能通過學習,自主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掌握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打好扎實基礎,從而為今后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解《論語》和孔子;積累文言詞匯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合作探究法和讀寫結合法傾吐閱讀感悟,使閱讀產生現實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五、教法學法分析
1、誦讀法。反復誦讀,體會文章內蘊,在讀中理解、領悟每一語錄的主旨,力爭當堂背誦。
2、質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節的內容提出問題,并共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組織教學,并形成自己的認識。
3、競賽與自由表達法。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能快速背誦課文,并讓學生聯系生活暢談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4、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應用多媒體及電子白板等電教化輔助手段,豐富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前有位老師,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一個問題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他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他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他的學生說,我不如那個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師是誰嗎?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引出孔子及《論語》。]
(二)作家作品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四書五經之一。
[設計意圖:解孔子及《論語》,明確孔子及《論語》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及對當下社會有何現實意義。]
(三)讀文感知
1、學生讀前三章,掃清字詞障礙。
2、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3、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加以體會。
[設計意圖:熟悉文言文的讀文節奏,誦讀中感悟作品內蘊。]
(四)合作探究
1、教師示范講授第一章
2、學法指導文言翻譯九法
3、合作探究,完成后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學三章的內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與生、組與組、師與生等多邊合作突破重難點,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教師提出案例(以身邊發生的事例)
2、學生合作探究
3、結合所學,反思自己在學習、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辦法
4、誦讀感悟,體會精彩內涵。
(六)課堂小結
歸納所學文言知識點
(七)布置作業
背誦前三則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2
學習目標:1、理解各則語錄;2、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學習重點:讀懂《論語》十則,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態度等;
學習難點:讀懂《論語》十則,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態度等,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補充材料
一.作家作品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孔子從小就對“禮”感興趣,年輕的時候便精通“禮”,曾到東周向老子問“禮”。孔子30多歲就已經很有學問,在諸侯國中有了一些名氣。35歲時,為避魯國內亂,孔子去了齊國,齊國不能用他,他又回到魯國。在他50歲的時候,魯定公起用他,并逐漸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為,在外交斗爭中也取得了成功,魯國的風氣很快大有改善,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時期,大約有三四年的時間。但魯定公最終懈怠于政事,對孔子等人也輕慢起來,孔子見機而作,帶上學生開始周游列國。14年后,孔子返回魯國,致力于整理文獻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終。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思想較為全面地保存在《論語》一書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論語》共20篇,是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論語”這一書名的由來,據《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的篇名是從各篇開頭部分摘取的兩三個字,并沒有特別的意思。
二.背景材料
春秋時期,西周那種邦國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諸侯,各諸侯國朝奉周天子,為王室效力)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無力掌控、約束各諸侯國。各諸侯國致力于武力征伐,爭強圖霸。天下爭戰不斷,動蕩不安。春秋后期,諸侯國的數量已大大減少,只剩下十幾個。而諸侯國內部的矛盾又凸顯出來,不少諸侯國的國政被國內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國君之間矛盾尖銳,甚至出現了國君被逼出逃、臣子弒君篡國的事情。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關于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禮”。所謂“禮”,不僅指日常生活中、宗廟祭祀活動中的禮儀、禮節,還包括個人行為規范以及人與人之間、各個階層之間所應遵循的規范。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禮”已經很完備了,因此他主張取法周禮。從這種思想出發,孔子認為為政應以“正名”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禮”,社會則能重新走上正軌。很顯然,孔子“正名”的思想,是鑒于當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現實而闡發的。孔子也講“仁”,不過“仁”更是作為對個人道德修養的要求而提出來的。對于從政者,他提出要“愛人”,要“身正”,即講求“德治”。
三、字詞梳理
1.識字注音
論語()踰矩()盍各言爾志()輕裘()曲肱而枕()
2.通假字
(1)可謂好學也已()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3.古今異義
(1)敝之而無憾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克己復禮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詞類活用
(1)就有道而正焉()
(2)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知者動()
(5)飯疏食、飲水()
(6)克己復禮為仁()
(7)戒之在得()
5.特殊句式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四、導學問題
1、基本理解:
①如何評價子路、顏淵、孔子的“言志”?
②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志向?
③孔子為什么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深入理解:
①請結合孔子的經歷探究他為什么主張“慎于言”。
②如何看待孔子對于富貴“于我如浮云”的思想?
五、練習
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B.五十而知天命
C.可謂好學也已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逾:超越。
B.愿無伐善,無施勞施:施行。
C.知者動,仁者靜動:活躍。
D.小人長戚戚長:總是。
3.下列各句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A.請事斯語矣
B.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D.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可謂好學也已
B.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C.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D.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5.下列各句中與其他三項句式特點不同的一項是()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月出于東山之上
D.亦將有感于斯文
6、默寫出下列名句。(4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文本選段,完成1~4題。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以上“公治長”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以上“顏淵”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以上“季氏”篇)
1.下列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聞子之志愿:希望。
B.克己復禮為仁克:克制。
C.回雖不敏敏:敏銳。
D.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既:已經。
2.下列語句被編成四組,全都能表現孔子“仁”的觀點的一項是()
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⑤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對節選部分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詢問顏淵、季路的志向時,子路表現得比較坦率,顏淵則比較含蓄。
B.從子路敢于詢問老師的志向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師徒之間平等的關系。
C.孔子認為,“仁”是瞬間可以實現的,實現“仁”不在于別人,而在于自己。
D.針對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的心理和生理的不同特點,孔子提出了“三戒”之說。
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①如何評價子路、顏淵、孔子的“言志”?
三人“言志”的語言顯示出他們不同的個性。子路搶先回答,急躁而不謙讓,神情、個性躍然紙上;顏淵則表現出溫文、舒緩的儒雅風度,內容上顯示其極其重視德行修養,語勢上顯示出他是一個謙謙君子;孔子態度莊重,語調舒緩,完全是長者風范。“言志”的三句話簡明、精確、含蓄而內蘊豐富,極具啟發性。
②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志向?
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就是為了人類生活所確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準則,也就是以仁愛的精神協調人際關系,并由此解決社會問題。男女老少,每個人平等相處,安分守己,這是孔子所主張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③孔子為什么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的這句話是從君子的人格修養上來說明智者與仁者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質特征的。“知者樂水”,是因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動的特點,這同智者捷于應對、敏于事功的精神品質相類似,能夠引起智者精神上的共鳴。同樣,“仁者樂山”是因為山屹立不動、寬厚育物的靜的特征同仁者寬厚愛人、沉著穩健的品質有相通之處,能給仁者帶來精神上的喜悅。
2、深入理解:
①請結合孔子的經歷探究他為什么主張“慎于言”。
孔子主張“慎言”,即少說話,說的時候要慎重,其原因是:(1)孔子很重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即“言忠信”“言思忠”,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而如果愛說話,就難免言過其實,言行不一致,于道德就有愧了。(2)孔子認為說話要擇取恰當時機,這樣才不會引起人的反感,也才能發揮作用。(3)孔子認為德是內,言是外,內在充實自然能發之于外,外在卻不一定對內在有所裨益,更反對花言巧語,他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
②如何看待孔子對于富貴“于我如浮云”的思想?
孔子這種思想和儒家提倡的安貧樂道的思想相一致。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封建統治者利用它要求被剝削人民安于貧困,以鞏固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發展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視和堅守民族氣節、革命氣概的優良傳統。沒有“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就做不到富貴不淫;沒有“不改其類”的精神,也就做不到貧賤不移。前一方面的影響是消極的;后一方面對我們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積極作用。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3
○教學內容
研讀有關修身做人的內容,小結全文,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
導入
儒家學說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們來研讀文中修身做人的內容。
探究學習后五則
①全班朗讀課文,教師正音。
②自主研讀,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
③班上交流,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a、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請同學們講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層含義。交流寫松柏的詩句,學生小組內交流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詩句。
教師要求學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樣的品性?要求學生討論交流這句話的現實意義。
學生觀點摘要:學習松柏高潔傲岸的品性,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
要求學生找一個與這句話意思相近的成語、俗語。
[探究第二、三句]
請同學翻譯這兩句話,其他同學評價、修正、補充。對重點詞句教師要講解。
請同學介紹儒家學說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要求點到為止。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學習小組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觀點摘要:
a、這樣的處世之道可取,因為人本來就不應該把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人;
b、這樣的處世之道不可取,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東西也許我們都不喜歡,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監獄、死刑等。如果什么東西都要去考慮個人的喜好,這個社會的秩序就沒法維持。
c、這樣的處世之道既有可取之處,又有不可取之處,看你用這種處世態度來對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師小結]
現代社會一方面經濟飛速發展,另一方面傳統美德亟待發揚。現代著名新儒學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在岳麓書院演講時曾預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華文化將全面復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傳統美德的蔚然成風吧!
朗讀全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積累、拓展
學生自由朗讀,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教師在學生交流后對本文出現的常用成語作歸結并板書:死而后已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師
背誦課文
作業
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資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熟練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2.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2.朗讀、背誦課文。
3.研讀前五段內容。
一、導入新課: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二、朗讀課文: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2.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3.正音、正字。
三、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重點詞語。
a.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根據詞義理解句子。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下列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于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傳不習乎?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四、朗讀、背誦:
反復朗讀,直到成誦。
五、作業:
①背誦課文。
②抄寫、識記字詞。
③預習剩余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①研讀后五段內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③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一、檢查作業:
①背誦課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理解后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余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
①見賢思齊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概括思想內容:
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①學習方法 ②學習態度 ③思想修養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學習體驗:
①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②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③“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④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五、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學習”
②搜集《論語》中有關做人道理的簡短的語錄四條,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圍繞“樂”,解讀孔子的快樂之道,從中獲得些許人生的感悟、心靈的快樂體驗。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朋友”
2、我們三類人都是“朋友”
3、熱情洋溢地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這句出自《論語》(第一則)
二、由“樂”引出的讀音解困
1、“樂”字,讀音有疑問
明確:多音字,解釋為“快樂”,讀“le”
2、再次齊讀這一句
3、自由朗讀《論語十則》再看看還有哪些字,在讀音上要引起注意的。
明確:多音字、通假字、生字等。——順帶把一句的意思都理解了。
(結合意思能更好地確定讀音,確定了讀音也能更好地理解意思)
4、再次齊讀全文(注意:已經疏通的讀音)
三、孔子的快樂之道一:向一切人學習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什么樣的 )朋友? 來( 干什么 )?
明確: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
2、背景:《史記》中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多,至遠方來”。
明確:既然來的都是跟他學習的人,可見學問都不如他,那有什么好快樂的?
3、引導誦讀:第七則(第六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釋義這句話(注意:三、必、擇其善者、從、改)意思
②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個別讀)
明確:肯定的語氣(必、從、改)重音
③齊背這一則、個別背
④小結板書:孔子之所以“快樂”,因為可以“向一切人學習”。
四、孔子的快樂之道二:坦然面對無知
1、因此,孔子擁有了弟子3000,其中有72賢(賢能賢德)人。
2、仲由便是其中一個,讓我們看看孔子是怎樣將“快樂”傳遞給他的學生的。
3、齊讀第五則。
4、這里你讀到“快樂”了嗎?這則說什么?
明確:學生很可能是沒有讀到的,沒關系,先理解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智慧的。”
5、孔子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讀一讀)
明確:學生自由想讀。生氣、溫柔、嚴肅……
6、為什么孔子這么強調分清“知與不知”?
明確:不知道裝作知道會讓人很煩惱(庸人自擾)
7、你有過這種“不懂裝懂”的經歷或者見過“不懂裝懂”的人嗎?當時有怎樣的.感受?(聯系自己談談)
明確:讓學生體驗到孔子看似責備的話語,事實上是將一種生活態度與“快樂”情感帶給子路。
8、齊背這一則,個別背
9、小結板書:孔子告訴弟子要正確對待知與不知,學會“坦然面對無知”(如果你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了,你也便可以活得更快樂)。
五、孔子的快樂之道三:學會寬恕他人
1、然而,我們知道人生難免會有不如意和令人氣憤的時候,比如:下面出現的幾個場景:
①場景一:語文課上,我和同桌輕聲討論書中一個生字的讀音,老師發現了,當眾點了我的名字,此時我心想: 。
②場景二:下課期間,我的同桌小明垂頭喪氣地從老師辦公室回來,一道仇恨的眼神,直射我的臉上,然后惡狠狠地丟下一句:“我今天偷帶漫畫書到學校的事,你告訴老師的吧!”“誰說是我干的!”我沖他大喊,他卻當做沒聽見,不予理睬,這時候我 。
2、面對這些我們可能無力改變的事實,一味地生氣好嗎?我們來齊讀第十則,看看孔子是怎樣看待類似的問題的?
①先解釋意思:關注“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為什么要寬恕別人的錯誤?(結合第一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和尚背女人的故事)
③學會“寬恕”,你能獲得什么?
明確:快樂
3、重新回歸場景聯想,這時你的言行會有變化嗎?
4、齊背第十則,個別背
5、小結板書:學會放下包袱,“學會寬恕別人”,該放下時且放下,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六、總結送贈言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值得高興的事或者令人困惑的麻煩,也許很多時候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就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學會“快樂”的生活,就是孔子以及《論語》想要傳遞給我們的真諦!
今天我們學習了僅僅才三句《論語》,卻已經有這么多的人生感悟了,可見《論語》是一部蘊含孔子大智慧的好書,我們一定還能在閱讀其他幾則中獲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齊聲讀全文,然后給你的好朋友或者同學選取一句你覺得最適合或者最能表達你期望的《論語》篇目作為贈言送給他們。
明確:學生背送的句子,談談理由。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6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得主要內容。
2、掌握關于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得名言警句。
3、了解《論語》得基本情況及孔子得教育思想。
二、學習要點
1、掌握有關《論語》和孔子得基本文學常識。
2、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得用法。詞語如“而”、“之”等;句式如賓語前置句等。
3、領悟《論語》十二章得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得“為學之道”。
三、作者生平
1、孔子圖片(參見本課PPT)
2、孔子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得開創者,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為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成年后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后罷官,曾周游列國,終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得學說。在世界觀上,對殷周以來得鬼神宗教迷信活動采取存疑態度,認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遠之”得見解。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得結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在維護貴族統治得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文化得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說得主要資料。
后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得贊譽,唐代得韓愈曾經有詩:“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后代得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得需要,也一再得追封孔子,封其為“至圣先師,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山東得曲阜得孔府是我國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得宮殿建筑,也是著名得旅游名勝。
四、作品概述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得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得經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得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得話,不寫出說話得環境(包括說話得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得一般原則;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得問題所作得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得原話,但沒有寫談話得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得話為主。其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得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得弟子們得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為“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得重要經典。舊注本有《論語注疏》(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m疏)和宋朱熹得《論語集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注》等。
五、創作背景
《論語》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得散文著作,主要記載孔子得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記載孔門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得言行。《漢書?藝文志》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初所傳得《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為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為齊人所學,魯論為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論,為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得何晏集漢儒以來得各家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得最早得《論語》注本。
有得學者以為,“論說”之“論”其名“始于《論語》”;然而在《論語》當中,有觀點、論據、論證過程得文字并不多見,大部分內容只不過有觀點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論語》就自身而言主要還是記事文。但若從先秦諸子發展得整體背景上看,它無疑又是諸子論議之文得第一個階段,為語錄體。《論語》得最大價值,在于真實再現了孔子平凡、偉大得人格形象;“蓋孔子人格之偉大,宜為含識之儔所公認;而《論語》則表現孔子人格唯一之良書也”。它所記載得孔子得言論,意趣深遠,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課文講解
①范讀: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②自瀆:學生自讀課文。
③感知:本文得內容包括學習得哪些方面?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得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大意,體驗人物
2、積累文言詞語,疏通課文
3、當堂背誦,積累成語警句
過程和方法:朗讀法、合作討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朗讀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學會修身做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疏通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你們了解他嗎?
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二、讀出氣韻
這是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第幾次接觸文言文?你們知道要如何才能學好文言文嗎?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讀中,我們可以讀出氣韻,讀懂人物,讀出智慧。下面就請同學們搖頭晃腦地,不受約束地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派一個代表吧。(指名朗讀,正音)(要讀出韻味,除了讀準字音,還要咱們進一步了解課文蘊涵的深意。)
全班齊讀。
三、讀出智慧
1.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多。
2.指名背誦,追問:
你為什么最喜歡這一則?精妙的語言,總能流傳千古,這七則中哪些作為成語被保留了下來?
(教師在此基礎上,明確這七則分別是講述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為人品行的`)
3.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任選一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你的啟迪,也可以聯想曾有的經歷。
四、總結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三句話作為臨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五、作業:
1、背誦五則
2、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8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精粹。它恰似一座連接圣人與我們的心靈之橋,通過它,我們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孔圣人門下,聆聽其循循善誘、孜孜不倦的教誨,完成一場滌蕩心靈的精神洗禮,從而領會為人處世的道理,感悟生命的大智慧。
|二十四|
子曰:“齊一變,至于①魯;魯一變,至于道。”
【注釋】
①至于:達到。
【譯文】
孔子說:“齊國(的政治制度和教育)一有改變,就達到了魯國的水平;魯國(的政治制度和教育)一有改變,就達到先王的仁義之道了。”
【解讀】
孔子這段話對齊魯兩國的政治、社會的歷史和現實作了評論,并提出了“道”的觀念。此處所講的“道”是天下的最高原則。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經濟發展較快,而且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為當時最富強的諸侯國。與齊國相比,魯國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保存得比較完備。所以孔子說,齊國改變就達到了魯國的樣子,而魯國再一改變,就達到了先王之道。這反映了孔子對周禮的無限崇尚之情。
孔子認為,“道”是治國安邦的最高原則,在這方面,齊國應效法魯國,魯國則應該效法先王之道。
|二十五|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注釋】
①觚( gū):古代盛酒的器具。原是上圓下方,帶棱角形狀的。后來改成為圓形不帶棱角的,因此孔子才認為觚不像觚了。孔子這句話是影射當時的很多事物都名不副實。
【譯文】
孔子說:“觚不像觚,這還是觚嗎!這還是觚嗎!”
【解讀】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孔子看到一個酒杯與原來叫作“觚”的酒器已經不同了,但是人們依然叫它“觚”。對此,孔子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滿。他覺得既然東西已經名不副實了,只是徒有虛名,應該趕緊給它正名,使其名實相符才是。在這里,孔子借助“觚不觚”感嘆,諷刺當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會現實。
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機構和家庭組成,而機構和家庭又是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無論是在社會上、組織里還是在家庭中,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社會上,或為商人,或為農民,或為服務人員;在組織里,或是領導,或是下屬,或是職員;在家庭里,或是做父親,或做妻子,或為人子女。不論你身處哪里,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這個角色會對每個人提出相應的要求,社會上也會對每個角色有著穩定看法和預期。只有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個社會才會穩定,并在穩定中發展。
如若不然,社會就會混亂。假如國君沒有國君的樣子,也不做國君該做的事情;臣子既不了解自己的職位,也不去管理本該自己負責的業務,那么整個政治秩序就會陷入混論,政治活動也無法推行。社會也是一樣,如果做生意的不講誠信,坑蒙拐騙;做農民的不務耕作,任由土地荒蕪,社會也將陷于混亂;家庭也不例外,如果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這個家庭也就不成其家庭。由此可見,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何等重要。
在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時,人們通常會犯的錯誤有兩種,一是沒有盡職盡責,尸位素餐不作為;二是干那些不該自己干的事,錯亂角色胡作為。譬如明神宗朱翊鈞,身為天子竟然27年不上朝,典型的不作為。很多官員,其職責要求他用手中的權力為民眾辦事,減少社會沖突和交易成本,但他們卻利用職權,貪贓枉法,魚肉百姓,這樣的官員就是不顧自己的職責胡亂作為。在當今社會,角色錯亂的現象極為嚴重。譬如一些本該教書育人的大學教授和維護社會良知的專家學者,卻利欲熏心,嘩眾取寵謀求私利。更有甚者,有些人可恥地出賣自己的`良知,甘當利益集團的吹鼓手或哈巴狗,故意扭曲正常的社會價值觀,嚴重敗壞社會道德,對社會發展造成阻礙。
國家要進步,經濟要發展,前提是社會的穩定。這個穩定,客觀上需要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們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地職業者,也無法對社會作貢獻。
I二十六|
宰我問曰:“仁者①,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②也?君子可逝③也,不可陷④也;可欺也,不可罔⑤也。”
【注釋】
①仁者:有仁德的人。②何為其然:何為,即為何,為什么。其然,這樣。③逝:去,往。④陷:陷入,陷進。⑤罔:愚弄。
【譯文】
宰我問孔子說:“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訴他,‘有一個仁人掉進井中了。’他是不是會跟著跳下去呢?”孔子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讓他想辦法去救人,但不能被陷于井中;可以被欺騙,但不能被愚弄。”
【解讀】
因白天睡覺而受到孔子批評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一個有仁德的人,如果別人告訴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會跟著跳下去呢?孔子沒有正面地回答。他認為君子會想方設法救助落難的人,但不會陷自己于危險境地。然后批評宰我問的問題不道德,說君子可以被人用正當的理由欺騙,但不可以被愚弄。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9
《論語》十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讀會寫“慍、罔、殆、矣、誨、弘、凋、恕”等字詞。
2.積累、理解“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三人行,必有我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詞語。
3.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理解、運用《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
2.培養文言注釋能力。
德育目標
1.感受孔子光輝人格魅力;開闊胸懷,提高成熟處事的思想修養。
2.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評點《論語》十則內容。
●教學難點
深層理解《論語》十則內蘊。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文所選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十則,主要是談學習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的,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營造背誦課文的氣氛,在讀中理解、領會每一則語錄,力爭當堂熟讀成誦。
2.評點、質疑法。教讀本文采用評點式,就內容、文字、寫法的評點。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探究、質疑,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講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認讀《論語》十則,整體感知,析讀十則內容,就其語言材料進行充分有效的分類整理的實踐。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從孔子對教育的貢獻、對世界文化的深刻影響入手)
同學們,我們國家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對我國、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聯合國還有他的塑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學生回答)對,他就是孔子。今天,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他關于學習的一些論述,看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提及“朝圣”,我們自然會聯想到那跪拜、跋涉著的虔誠的教徒向圣地麥加前行的浩蕩壯觀情景。(多媒體顯示孔府、孔廟、孔林)那么,人們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同學們知道它的緣故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曲阜是孔子的家鄉,人們尊稱他為“圣人”“先師”)(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同學們請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長九尺有六寸(注:約合現在6.4尺),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莊嚴、高大。作為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板書文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為儒家的重要經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的書籍里發現只有半部《論語》,所以世有“半部《論語》冶天下”之說。今天,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去聆聽先哲的教誨。
二、關于孔子和《論語》資料助讀
投影顯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度。孔子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被尊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在我國歷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第一人,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2.《論語》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于這種體式;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課文中的第10則屬于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三、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讀課文“閱讀提示”,慢讀全文。
2.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語調。
[教師提示]
(1)正音
①論語(lún) ②說(yuè):通“悅”,意思是愉快。 誨女知之乎:同“汝”,人稱代詞“你”。是知也:通“智”,聰明。(古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語言現象叫“通假”。但由于語言的演變,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間,現在已不同音了,朗讀中要讀本字的音) ③慍(yùn):生氣,發怒。 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檢查。 ⑤傳(chuán)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⑦弘(hóng)毅:強毅。 ⑧凋(diāo):凋謝。 ⑨矣(yǐ):語氣詞。
(2)句中停頓是句意層次的表現,誦讀中要正確停頓。如“溫故”章用陳述語氣讀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學生分則朗讀,結合課文注釋疏通文義。
教師提示字詞釋義:
(1)“學而”章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習。“時”,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
“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的“同學”“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對弟子說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2)“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九”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誠,誠實。
(3)“溫故”章
溫故而知新“故”,舊的,從前的。
(4)“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論語》中,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
(5)“知之”章
是知也“是”,先秦時代不作判斷詞用,而是指示代詞,相當于“這”,可譯作“這(就是)”。
(6)“其恕”章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4.小組內交流每則文意,領會蘊含。
如有疑難,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教師抽查學生翻譯難句: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確:(1)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2)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3)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4)我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5)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5.學生集體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6.學生跟著錄音輕讀,嘗試背誦。
四、析讀課文,深層體悟
1.學生試作批注,概括、歸類每則內容大意。
2.積累格言警句和成語。
指導學生運用“__________與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有關”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習慣有關,“人不知而不慍”與個人修養有關。
教師點撥,幫助學生完成分類式學習筆記如下:
(1)成語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 任重道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類
①談學習態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②談學習方法的
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③談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問題研討
(1)“學而”章
此章為儒家壓卷經典《論語》開宗明義第一段。三個“不亦……乎”的反問復迭,盡得一唱三嘆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個人在別人不了解他的情況下總是怨天尤人,這樣的人配稱為君子嗎?聯系孔子經歷,從中感受到孔子怎樣的人格呢?
明確:“君子”,在《論語》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義。
孔子一生際遇坎坷,但這位大智者能從理智上保持一種心理平衡,表達出一種坦蕩曠達的氣度,自謂之“不慍”,這種“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的精神足可為百世之師。
(2)“溫故”章
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能說是好老師嗎?結合孔子的思想談談。
明確:《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了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3)“誨女”章
《論語》中這段話非常簡練,也沒有交代說話的背景,而《荀子》書里記子路盛服見孔子的談話背景,就詳細得多,書中說子路穿戴得整整齊齊去見孔子。臉上還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經孔子批評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舊。從這個背景看,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遜的態度,不可強不知以為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生活體驗,談談該怎樣看待。
明確:曾子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孔子用這句話給“恕”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對這一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5)“歲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確:何晏集解:“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會現象。
4.學生集體背誦全文。
五、課堂小結
《論語》全書今本485章左右,課文所選的十則主要是語錄體,若干章為一篇,每篇從第一句話中抽2至3個字作篇名,題注里提到的《學而》《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
過去有句俗話“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這七個字都是最常見的文言虛詞,學習中要加以比較、品味。
六、課堂練習
投影顯示:
1.下列句子朗讀中,停頓處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B.思而/不學則殆
C.擇其善者/而從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比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順接)、B(轉接)分別歸類,將字母填入括號內。
(1)學而時習之( ) (2)人不知而不慍( )
(3)思而不學則殆( ) (4)擇其善者而從之( )
3.在括號中解釋加粗字,在橫線上解釋整個文句。
(1)溫故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見賢思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重道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而不思則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出對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A.別人不知道就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B.別人不了解,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C.別人不了解就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D.別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嗎?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選擇其中善良的跟隨他,其中不善良的讓他改正。
B.選擇他們的優點就學習,選擇他們的缺點(自己如果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們的優點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讓他們改正。
D.選擇他們的優點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加以改正。
5.根據提示,用課文原句填空。
(1)真正有修養的君子應具有的風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__,不亦說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樂乎?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學而》)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仁以為己任,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 (《泰伯》)
6.《論語》中的許多內容,后來逐漸演化固定為成語,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請看《論語》中的下列語句各是什么成語的原型。
(1)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4)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參考答案:
1.B 2.(1)A (2)B (3)B (4)A
3.(1)舊知識 復習舊的知識,能有新的發現。 (2)相同 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一樣。 (3)路程 擔子很重,路程又長,比喻責任重大。 (4)走 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 (5)迷惑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 (6)有害 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4.(1)B (2)D
5.(1)人不知而慍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學而時習之 有朋自遠方來 人不知而不慍 (5)任重而道遠 不亦重乎不亦遠乎
6.(1)見賢思齊 (2)盡善盡美 (3)舉一反三 (4)道聽途說 (5)巧言令色 (6)誨人不倦
七、布置作業
(分發講義資料)閱讀文段,回答1~8題。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小子④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禮記檀弓》)
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橫木。這里理解為“憑著軾”(表敬意)。②壹似,很像。③舅:公爹。古時女子稱丈夫的父親。④小子: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1)孔子過泰山側( )
(2)夫子式而聽之( )
(3)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為不去也( )
(6)小子識之( )
2.“小子識之”的“識”應讀為_______________。
3.“式而聽之”中的“而”表示( )
A.順接 B.轉接
4.文中的“夫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婦人當時在墓前哭的是_______________。
6.婦人的丈夫與兒子因何而死?
7.“而曰”前省略了主語,如果補出來,應該是_______________。
8.文中哪句話可作為本文主題?翻譯這句話。
參考答案:
1.(1)經過 (2)婦人的哭聲 (3)是的 (4)從前 (5)離開 (6)這件事
2.zhì 3.A 4.孔子 5.兒子
6.被老虎吃掉。 7.婦人 8.苛政猛于虎。苛酷的統治比老虎還兇猛。
●板書設計
《論語》十則
《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活動與探究
1.以小組為單位,舉行學習情況座談會,讓每位同學談談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總結出自己的學習名言。
2.學完課文后,哪一點對自己最有啟發,寫篇隨筆,字數、形式不限。
3.開放探究
閱讀文段,請任選一個角度,簡要說說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50字左右)
動筒(人名)嘗于國學(國學:京師官學的通稱)中看博士論難(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辯論)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著冠:成年)?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結無文。”動筒曰:“先生讀書,豈合(豈合:怎么能)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
可探究:(1)敢于懷疑。
(2)不迷信,不盲從。
(3)要培養創造性思維等。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論語》中關于學習的主要內容。
《論語》中關于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實的精神,默默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于學習的方法。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其三,關于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
其四,關于學習的目的。孔為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二、課文賞析
“學而”章賞析
首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指“退而修詩書禮樂”。孔子自言“學”,司馬遷謂之“修”。《禮記檀弓》注:“修,治也。”即研究(如今之謂“治學”)。《說文》:“習,數飛也。”即鳥兒不斷地練飛,這是“習”之本義,此處亦應按本義解,有“演練”之意。儒家講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是必須掌握的六種技能,這當然要學,但更強調的是操作(演練)。故“學而時習之”是指孔子整理六經,制定禮樂。孔子只言“學而時習之,一則自謙,二則示“述而不作”之意。這是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學者一生完成的一件大業,是對中華文化的不朽貢獻。孔子是深刻理解自己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的,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亦、殆、誨、厭、齋、輔”等6個字。
(2)了解“說”“識”等字的特定讀音。
(3)了解孔丘和《論語》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熟讀、背誦課文,初步學會對照注釋學文言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古人論學的道理,并借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
二、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并理解文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意,并能聯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介紹作者及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是儒家的經典之一。 《論語》的體裁:語錄體
二、朗讀課文
三、分析課文內容:
第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論語》中是指孔子。曰:動詞,說。
時:副詞,時常,常常。
習:動詞,溫習,復習。
說:通“悅”,形容詞,愉快,高興。
乎:相當于“嗎”。
朋:文章中指同一師門的師兄弟。
慍:怨恨,心里不滿。
君子:文章中指道德修養高的人。
翻譯:
孔子說:“學了并時常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好好學習,享受學習。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友互相激勵,探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君子的風度。
第二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動詞,溫習。
故:舊,指學過的知識。
知:這里有理解、領會的意思。
為:動詞,做。
矣:相當于“了”。
翻譯: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便能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這個)做老師了。”
第三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通“惘”,迷惑不解。
殆:危險。
翻譯: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陷入困境。”
第四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動詞,喜愛。
樂:愉快,快樂。這里的意思是“以為樂”。意動用法。
翻譯: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第五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表示數量少,不是確數。
其:代詞,他的.,他們的。
從:采納,聽從。
翻譯: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師在其中;選取他們好的東西加以學習、采納,他們(身上)不好的東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第六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通“又”,用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耳:聽覺。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過。矩,本指木工用的曲尺,引申為法度。
翻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有所成就,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么,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譯07-18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08-03
論語十二章翻譯及原文01-28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賞析08-25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07-21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11-01
孔子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09-27
《論語》十二章原文、注釋及賞析08-20
論語十二章原文以及翻譯04-24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及賞析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