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
教學內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創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3.配樂散文:《春》。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V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復地練唱中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系,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如:
(1)可以通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可用優美的旋律導入;
。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人;
(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入。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并選擇適當的樂曲做背景音樂,有感情地表演。
教師也可以發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并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合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后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也可以用鋼琴伴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樂句的開頭:(插圖)并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如(插圖)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①音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诟枨莩牧Χ仁鞘裁礃拥模汉苋酰╬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蹜撚迷鯓拥那楦胁拍芮‘數乇磉_歌曲的情緒?
、苣阆矚g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老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領唱、齊唱。之后,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2
教學目標:
1、聆聽《幸福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
2、深入認識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的主要表現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問題。
重點和難點:
理解這首民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
教學方法:
欣賞法、談話法、表演法等。
用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1、介紹湖北天門:
天門歷史悠久,曾有燦爛的`石江河文化,是全國最大的棉鄉,天門是全國內地最大的僑鄉,天門是全國久負盛名的文化之鄉,如楚國令尹子文,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陸羽,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鐘惺,譚元春,清朝狀元蔣立鏞等人物。
2、聆聽歌曲《幸福歌》。
3、討論歌曲的風味。
4、教師總結:歌曲的旋律吸取了湖北農民勞動時所唱“媷草歌”的音調,以天門民歌的音樂素材為骨架,揉進荊東地區的兩種特征性音調5 1 2 1 5和3 5 6 5 3 。演唱上一領眾和,情緒熱烈歡快,充滿樂觀向上的激情。
5、引導學生注意襯詞部分進行復聽。
6、唱襯詞部分。
7、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就已經廣泛流行著“楚聲”和“吳聲”,楚聲是長江中下游兩湖一帶的民歌;吳聲則是長江下游江浙一帶的民歌。它們的風格與北方民歌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南方民歌的歌詞都比較含蓄、內在,善用比、興;其旋律多表現得婉轉、流暢、細膩、抒情。
8、教師總結:
。1)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主要表現在歌詞內容、節奏、旋律、調式、結構、演唱形式、伴奏樂器等因素上。
。2)影響民歌民族風格、地方風格的主要原因,多為人們生活的地域環境、經濟發展、生活條件、風俗習慣、語言特點、文化傳統、文化交流、審美觀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區的不同,在音樂風格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因為該民族的民歌會受到當地音樂文化的影響,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相交融,最終造成音樂風格發生變化的結果。
9、小結:
讓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學生談本課主要收獲。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3
教學目標:
1、聽賞《春之聲》,感受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大自然的春色。
2、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文化,在音樂的啟迪和感染下,產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音樂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春天,使他們能運用各種表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教材分析:
春天象征著生命,象征著希望。從古到今,無數文人墨客、名家藝人無不為春的多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機所打動,留下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藝術作品。春天,永遠是藝術家永恒的主題。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春之聲》就是音樂大師用音樂來表達和贊美春天的美麗。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圓舞曲資料,錄音機等。
教學方法:
聆聽法、討論法、啟發法、評價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播放聲音(春之自然界的聲音)
師:剛才大家都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鳥鳴聲、小溪的流水聲、下雨聲、風聲等。
師:這么美的聲音,我們知道是什么季節來了?
生:春天來了。
師:請大家再來欣賞一組春天的圖片。
師:剛才我們用眼睛看到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安老師請同學們來聽一段非常好聽的描述春天美景的音樂?纯匆魳芳以鯓佑靡舴麃碣澝来禾斓摹
二、啟發導入、初步感悟。
播放音樂《春之聲》片段A
師:聽的過程中,可以隨音樂輕輕東移動,用身體表示出你的感受。(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聽完后告訴老師:在這段音樂中同學們感受到了什么?想做什么?有沒有想跳舞的沖動?情緒怎樣?能不能聽出是幾拍子的?(活潑、歡快、節奏感強,是三拍子的) 一般舞曲都是三拍子的。(三拍子引出圓舞曲。)
介紹約翰施特勞斯被稱為“圓舞曲之王”,他一生做了五百多首樂曲。 (講解一下為什么是小約翰施特勞斯,因為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父親是叫約翰施特勞斯,為了加以區別所以加個小。他父親也是個音樂家,著名的《拉德斯基進行曲》就是他父親創作的`。而小約翰施特勞斯主要創作的是圓舞曲。
下面就帶大家來欣賞一下由奧地利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春之聲》。)
師:我們都知道音樂根據速度、力度、情緒、旋律等音樂元素的變化,可以分成不同的樂段。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春之聲》就是一首比較長,音樂元素變化比較多的樂曲。
下面我們就分段來欣賞一下,請同學們仔細聽,感受各樂段速度、力度及情緒的變化。想想如果你是指揮家,每個樂段你會怎么指揮。
1)聆聽第一段主旋律:
師:這段音樂就是我們剛才聽過的,也是《春之聲》主旋律。(本曲沒有序奏,而是在四小節充沛的引子之后,貫穿全曲的第一主題(降B大調)隨之出現,復雜而具有裝飾音色彩的旋律給聽眾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我們剛說了,這首曲子比較長,為了方便比較記憶,我們給各樂段都起個名字:這一樂段命名為A。
2)聆聽第二樂段: 第二主題(F大調)進入,旋律趨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動;情緒依然比較活潑。命名B。
3)聆聽第三樂段: 重復第一主題的旋律,再次讓人深刻體會春天的感覺。命名B。
4)聆聽第四樂段: 經過重復第一主題之后,優美的第三主題在豎琴的琶音伴奏之下緩緩進入,給人以春水蕩漾般的舒暢感;命名C。
5)聆聽第五樂段: 第四主題運用大音程的跳動,顯示出無窮無盡的活力;命名D。
6)聆聽第六、七樂段: 第五和第六主題略帶一絲陰暗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寫春日里偶爾飄來的陰云;命名E。
7)聆聽第八樂段: 第七主題節奏自由,陰郁的氣氛一掃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機盎然的感覺;命名F。
8)聆聽最后一個樂段: 樂曲的結尾也較為簡單,只是重復一遍第一主題之后,利用第一主題的旋律加以變奏,干凈利落地結束全曲。(主題A) (黑板上完整列出全曲的結構:ABACDEFA )并講解回旋曲的定義。
三、充分體驗、情感交流。
師:下面我們來再欣賞一下《春之聲》,閉上眼感受一下歌曲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在聽到樂曲主旋律的時候可以動一動,再次體會春天帶給我們的活潑、歡快、充滿朝氣的感覺。
師:剛才的《春之聲》,你都聽到哪些樂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鼓……
師:對,這些樂器都屬于西方的管弦樂器,像這樣有很多的西洋樂器共同演奏完成的樂曲是叫管弦樂曲。
師:小約翰施特勞斯是用管弦樂的演奏形式來表現春天的。下面請同學們用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一下自己心中春天。
四、配樂朗誦、總結下課。
欣賞《春之聲》,進行配樂朗誦,體驗音樂與朗誦在情感上的和諧。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春天象征著生命,象征著希望,希望同學們像約翰施特勞斯一樣,永遠充滿活力。下去之后你們也可以自己搜集一些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一些圓舞曲,聽一聽,多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教學后記:
音樂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的目的。音樂課堂教學應更多地建立在參與和感受的基礎上。學生只有通過不同形式感受音樂才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小學的音樂欣賞課應攆棄傳統的灌輸式的以掌握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方式,重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和感受,愉悅地學習,潛移默化深入作品,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4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根據唐詩《春曉》譜寫的抒情歌曲。歌曲構思精妙,節奏平穩,速度徐緩,曲調流暢、柔美,與詩句的結合自然貼切,像行云流水一般平易自然,但又含義有緣深厚,給人無窮的想像。
全曲為2/4拍子,六聲羽調式,對比再現的二段體結構。A段四個樂句為典型的起承轉合式樂段,旋律舒展優美。B段的前兩個樂句通過節奏、音區、演唱形式(二部合唱與朗誦)等變化與A段構成對比,特別是虛詞“嗚”的運用,有力地烘托了詩歌的情境,表現出歌曲的意境美。B段的后兩個樂句再現了轉句與和句,但力度加強,情感逐步推進,情緒更為激動。特別是全歌結束在高音“6”上,造成強收,強烈地抒發了對大自然、對美好春天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教學年級:
小學四年級
教學目標:
1.能充滿感情地學會演唱歌曲《春曉》,并體驗詞曲結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二聲部合唱的音準與協調。
教學重點:
用柔美和充滿激情的歌聲表達古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
二聲部合唱的音準與聲部間的協調統一。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聽唱法、模唱法、教唱法、示范法
學習方法:
模仿——感悟——表現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唱師生問好歌及音階歌。
二、創設情境,發聲練習 ——小樹長高了
教師:同學們,今天是三月幾號?(3月12日),是什么節日?(植樹節),那就讓我們種一顆小樹吧,讓我們伴著小樹一起長高。
三、學唱《春曉》旋律
解決合唱難點——春姑娘與春媽媽的歌
、拍3呗暡啃伞汗媚锏.歌
、俳處煟盒湔娴拈L高了,吐著嫩芽,迎風搖擺。小鳥兒也唱著甜美的歌從遠方飛來了;花兒綻放著燦爛的笑臉,小草也從泥土里探出了小腦袋……哦!春來了,春天真的來了。瞧!春姑娘婀娜多姿、花枝招展的,邁著輕盈的舞步,朝我們走來了。聽,春姑娘在唱歌呢!(教師范唱高聲部)
、谥笇W生模唱高聲部旋律。
、颇3吐暡啃伞簨寢尩母
①教師:春媽媽也不甘示弱,聽,春媽媽怎么唱?(教師范唱低聲部)
、趯W生隨琴模唱低聲部
、嵌暡亢铣猴L春雨交響曲
教師:春姑娘如風,春媽媽如雨,春姑娘和春媽媽在一起唱歌就好比春風春雨交響曲。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5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通過對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賞與學習,激發學生喜愛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質樸美。
2、知識目標:通過聆聽、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并了解湖北民歌的風格特點,了解本曲節奏方面的基礎樂理知識。
3、德育目標:通過對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賞與歌詞的理解,抒發同學們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是由民間歌手蔣桂英根據湖北天門的民間小調改變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領唱和合唱相結合的演唱形式。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以重復的手法鞏固了主腔的地位。第二部分以擴充的手法將情緒推向高潮。其旋律表現出細膩,婉轉,抒情,高亢的特點,具有濃郁的南方民歌的風格。本歌以優美,輕快的'旋律,表現出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幸?鞓返纳。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重點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能力。
2、難點讓學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節奏方面的知識。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等直觀教學手段,進行討論練習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學內容。
教學教具:
地圖,大歌譜,視聽音響設備.電腦等教學設備。
學法指導:
1、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分小組進行討論并個別回答問題,讓其發揮獨創精神。
2、啟發學生自己探索,通過歌唱表演的方式給予表現機會。
3、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學,加強師生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浙江的民歌的情韻,今天我們再來欣賞湖北民歌的音樂風格。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三首民歌。
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歌曲,回答哪一首是湖北民歌?
A《太陽出來喜洋洋》
B《小拜年》
C《幸福歌》
學生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今天我們欣賞的就是湖北民歌《幸福歌》。
師:(出示地圖)請問有誰能找到湖北省呢?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湖北風光。
教師介紹湖北省的地理知識和人文景觀。
師:通過介紹,我相信大家對湖北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聽這首民歌,請同學們經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回答,《幸福歌》的特點?
。g快,婉轉,抒情,高亢。)
教師介紹湖北民歌的風格和特點。
。ê钡拿窀杓词闱橛直容^高亢,歡快而熱烈,每段的結尾就會有眾人的吆喝呼應,節奏也是比較快的,有顯著的南方的民歌的特點。)
二、創造性表演
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本曲,用各自喜歡的表達方式來演繹這首《幸福歌》由老師做指揮來并分為三組:
A、舞蹈組同學隨音樂即興起舞。
B、歌唱學生演唱領唱部分。
C、部分同學隨音樂唱合唱部分。
。ㄍㄟ^表演環節,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熟悉歌曲并且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體驗歌曲,使學生在幽默和歡快中感悟歌曲的內涵,從而達到熟悉歌曲,掌握知識點和審美教育的目的。)
三、課堂小結
首先讓同學們自己回答學到了什么?老師再做點評。
今天我們欣賞了湖北民歌《幸福歌》,讓我們了解、感受了我國民族音樂的魅力;了解湖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和本曲節奏方面的基礎樂理知識。通過大家的互動表演,能熟悉這首歌曲,進一步的了解到這首歌的內在精神,培養學生熱愛黨和祖國的高尚情操。
師生告別:我們通過聽賞。共同感受了陜西民歌。有機會我們再共賞他的更多作品,同學們再見!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6
教學目標
1.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一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4.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回答曲名、作者。
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樂曲奏出了與命運抗掙的最強音)
貝多芬的耳疾起于28歲的時候(1798年),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二十余年時光全是聾疾為祟的時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卻在這時期產生。站在演奏臺上聽不見聽眾掌聲的時候,他仍是繼續作曲,終于作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而擱筆,所以,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只在于他是一個音樂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極度苦悶并將他的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抗掙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看看耳聾后的'貝多芬,這個被命運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形象?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朗讀,教師正音。
“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明確: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后一次指揮機音樂會的情形。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觸動心弦的句子,用筆畫出來。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義,然后全班討論明確,教師適時點撥或補充。
a.“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棵樹好比一個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脫出來。”應如何理解?
d.“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死苟浞颉罚谀潜緯锪髦粭l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的,并且加以引申開的!睉绾卫斫?
e.“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f.“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2.我們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理清了課文的思想內容,我們再一起認真聽一聽《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明確:對不幸命運的抗掙。
3.你認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三.小結
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在于他是一個音樂家。他有對于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亡。整個世界死亡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還重創那已經死亡的世界,重創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的創造力,只要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進入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初步了解了貝多芬,卻仍對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樣刻畫的?
二.研讀課文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2.學生精讀6、7、8、9段,勾畫出關于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說說這些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心世界。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脫著失效的助聽器——-浪漫不拘小節,典型的藝術家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外貌描寫(神情、臉、頭發、鼻子、嘴)——是一位剛毅、頑強、善良、執著的人,透出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體驗與反思
1.學生朗讀6、7、8、9段
2.教師點撥:描寫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征重筆刻畫,要做到以形傳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臉譜化。
3.學以致用:用學到的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鐘人物速寫,所刻畫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學,不說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據所寫的外貌來判斷是誰,最后學生互評,論其寫法的得失。
4.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這次訪問的收獲。
5.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并聽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明確;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音。
6.拓展作業
a. 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修養。
b. 將外貌速寫整理出來,寫在作文本上。
c. 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唱《當兵的人》這首歌,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飽滿有力、連貫抒情的聲音,表達解放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豪邁情懷。
2、初步了解當兵人的生活,熱愛當兵的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當兵的人》
難點:歌曲演唱情緒的把握;附點音符、切分音符準確時值的把握。
三、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教學錄音磁帶
四、教學過程
。ㄒ唬、情境導入
1、師:今天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度過這快樂的四十五分鐘,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曲,同學們聽一聽歌中唱的是誰?播放《游擊隊歌》聽后回答(唱的是游擊隊員、神槍手----),他們的戰斗生活是怎樣的?(艱苦),但是他們的是?(樂觀向上積極地)。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表揚。
2、師:這些游擊隊員、神槍手在現在我們稱他們為?(解放軍),說的最通俗一點就是“當兵的人”板書課題那現在和平年代,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還是讓我們來聽聽他們自己是怎么說的吧!
。ǘ⒃⒔逃跇
1、播放《當兵的人》學生完整聆聽歌曲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當兵的人》,同學們想一想,歌中表達了解放軍怎樣的情懷?學生回答有難度的話可以提示(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旗幟上飛揚),生回答出(解放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豪邁情懷)
2、下面我們再來聆聽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詞),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懷著怎樣的情緒、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的?聽后小組討論一下(慷慨激昂、飽滿有力、積極向上、豪邁----)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3、這首歌曲屬于進行曲體裁,(介紹進行曲)聽著這首具有陽剛之氣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們想聽嗎?()聽后你們要回答我哪幾句唱的飽滿有力,那幾句連貫抒情?
A、1—16小節高音區有氣勢刻畫了當代軍人高大威武形象。
B、后16小節中低音區舒展親切發自內心的傾訴
4、聽了我的演唱,你想不想也唱一唱?下面就讓我們用步伐踏著節拍,隨錄音來跟唱一遍歌曲,并感受一下哪一句使你最激情?(唱唱自己喜歡的樂句)并引導學生感受“咱”字的力度處理(有彈性而有力的聲音要有先聲奪人之勢)
5、通過剛才的演唱你感覺有把握不準的或者不好長的地方嗎?解決難點:休止符、切分音、附點音符------
6、下面你們能不能隨著老師的琴聲把當代子弟兵那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的豪邁心聲唱出來?(隨老師琴聲演唱歌詞)給予鼓勵表揚
7、我們來學唱第二段歌詞,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詞
8、我們來和歌唱家比賽好嗎?比一比誰唱的最豪邁,誰唱的最抒情!體會著歌曲的情緒,用飽滿有力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隨琴演唱)
。ㄈ⒉潘囌故
1、體驗小小指揮家(44指揮圖示)
2、體驗小小歌唱家
。ㄋ模、拓展
想不想體驗一下當軍人的感覺?同學們應該見過軍人行進中的步伐吧?有誰愿意上來秀一下自己?模仿齊步走、正步走
。ㄎ澹、課堂
通過學習《當兵的人》你有什么收獲?或是什么感想?想法?說一說聽一聽()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時也會遇到小小的挫折,我們要學習當兵的人那種樂觀、振奮的,以積極進取的投入生活。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聆聽《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奏特點。
2、情感目標:樂于以積極的態度體驗美洲、拉丁美洲音樂的民族風格,喜愛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樂,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3、能力發展目標:能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應的動作,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能正確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以表演的方式體現出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奏特點。
教學內容:
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1、導入: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品《媽媽的今天》。(播放小品)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小品,笑過之后我們是否注意到在小品中他提到了一種舞蹈,有沒有誰能說出來呢?(學生回答),看來大家都很用心去看了,對,就是探戈這種舞蹈。
2、早期的探戈曲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紀后逐漸確立了鋼琴、六角手風琴和小提琴、低音提琴等幾種樂器的組合。六角手風琴的低啞音色與探戈的懷鄉、傷感情調相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樂器。
3、究竟探戈舞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同時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曲子的.風格、速度、節拍。
4、學生回答問題:探戈舞的風格、速度、節拍。
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
師生共同拍奏,感受探戈的節奏。(板書節奏)
5、請你說一說這段音樂使你想象了什么樣的場景?(學生回答)
剛才大家聽到的那段音樂就是一首很有名的探戈舞曲——《化裝舞會》,作者為作曲家馬托斯61羅德里格斯,他生于烏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這首舞曲描寫的是一家醫院的大夫和病人,為慶?駳g節而舉行化裝舞會的情景。在流行中有兩種不同的唱詞,現在流行的多是器樂曲。
6、師生共同分析作品,A+B+A講解復三部曲式a+b+A。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你們這堂課高興嗎?是的,正象音樂家冼星海說的那樣: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墒怯行┩瑢W卻不喜歡學習音樂,我們來聽一聽亞里斯多德是怎樣說的:音樂應該學習,并不只是為著某一目的,而是同時為著幾個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凈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為了你能夠更快樂,請學習音樂吧!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化妝舞會》對阿根廷的音樂表出能力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通過為旋律畫小節線和為歌詞配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及興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為歌詞配旋律時,應注意小樂句與大樂句的關系。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分析:
《化妝舞會》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戶曉的樂曲,被人們稱為愛根廷的第二國歌,也是最早傳到我國的探戈舞曲之一。這首舞曲描寫一家醫院的`大夫和病人,為慶?駳g節巍峨舉行化裝舞會的場景。其曲為g調,樂曲結構為復三步式。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這是一首描述慶?駳g節而舉行的化裝舞會時情景的樂曲。
方法:引導學生回憶和描述六一兒童節聯歡會時的情景,由此體會樂曲描繪的現場。
二、主要部分:
1、完整聆聽全曲。(要求聽出各種樂器種類)
2、介紹音樂背景。
3、復聽全曲,要求學生體會音樂情緒并為旋律劃小結線。
三、創編活動
1、如果我請你去參加化裝舞會,你會需要準備些什么呢?(學生回答、出示幻燈片7)
2、舉行化裝舞會。
(1)化裝晚會將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學生開始分組討論,確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節。
。2)怎樣打扮自己呢?我為大家帶來了兩個面具,你們也來感受一下探戈舞的魅力吧。
3、學生隨音樂表演、師生評價(出示幻燈片8)
4、接下來我們來觀看一段真正的探戈舞表演,去領略一下探戈舞的魅力。(播放《探戈舞片段》)
四、感受音樂的意境:
1、要求學生充分的展示想象,分組討論音樂表現的情緒特點。
2、分段復聽,要求學生體會音樂上鮮明的民族風格。
五、感受、理解、創造
1、聽辨判斷,1—2種節奏感。
2、節奏模仿,由學生擊拍模仿。
六、由學生編創節奏
方法:根據音樂上的節奏類型,進行節奏的的自由組合創編。
七、結束
教師引導學生們回憶本科所學的內容,以加深印象。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聆聽,欣賞電影《音樂之聲》,體會歌聲所傳達的情感信息,思考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熟悉四三拍的節奏,了解多種演唱形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分析:
通過學唱歌曲《音樂之聲》,不僅能拓寬學生的音樂欣賞面,還能讓學生了解這部優秀的電影,從而激發學生欣賞興趣,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音樂之聲》體會其中對于音樂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教學難點:
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訓練節奏感。
教學過程:
1、在《音樂之聲》的歌聲中走進教室,初步體會歌曲中對于音樂的贊美之情。
2、教師簡介《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的內容,播放課件,配合視頻和音樂讓學生了解電影的.時代背景和故事情節,圖像、聲音、內容合為一體,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為下面欣賞歌曲做好鋪墊。
3、介紹并欣賞主題曲《音樂之聲》創作背景及相關內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風格。
4、播放《音樂之聲》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賞原汁原味的電影歌曲,體會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內容,感受四四拍的節奏,讓學生說出欣賞感受,并再次欣賞《音樂之聲》,鼓勵學生跟著哼唱。提示學生注意演唱形式的變換。
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紹獨唱、齊唱,比較合唱與重唱的異同,并提醒學生注意在演唱二聲部時第一要注意唱準自己聲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和諧統一。
6、欣賞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Remi》和《孤獨的牧羊人》,分別播放從電影中剪輯下來的視頻,體會不同的音樂風格與樂趣。說出兩首歌曲帶給我們的感受(《哆來咪》歡樂有趣,《孤獨的牧羊人》詼諧幽默)。引導學生思考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氣氛,讓感情發揮的淋漓盡致,讓電影得到更完美的詮釋。
7、小結及作業:
適當的時間自己欣賞《音樂之聲》這部影片,完整體會影片和歌曲的魅力。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1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日出》,感受、體驗單簧管、英國管、長笛所代表的音樂形象以及單個樂器和樂隊和奏所帶來不同效果。在聆聽音樂時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意境美。
(3)、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有關組曲的知識,了解音樂能夠表現自然界的美景。
教學重點:
聆聽音樂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
教學難點:
標題性作品的特點。
教前分析:
啟發學生“聆聽音樂,發揮想像”。這首樂曲都是標題性作品,富于描寫性。教師在開始時僅提出一個大概的`命題和提示,讓學生在聆聽音樂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傾聽之后談談自己所想像的“畫面”,允許、鼓勵發表獨立的見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互相問好,開始上課。
二、導入課
師:聽一段音樂片段(日出的主題音樂),談談你對這段音樂的感受。音樂在描寫什么?
三、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美國作曲家格羅非創作于1931年《大峽谷組曲》第一樂章《日出》的主題音樂。
1、背景資料。
大峽谷是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河中游的游覽勝地,峽谷長350公里,深600至1800米,寬8至25公里,河谷的谷底寬度不足1公里,兩側谷壁呈階梯狀。1919年被辟為國家公園。大峽谷的景觀宏偉雄壯,氣勢磅礴。
《大峽谷組曲》全曲分五個樂章:第一樂章《日出》、第二樂章《赤色的沙漠》、第三樂章《羊腸小道》、第四樂章《日落》、第五樂章《暴風雨》。
2、唱主旋律。
師:下面我們把日出的主旋律再來熟練一下。
學生來一句句的跟唱。邊唱邊劃拍。再完整一遍結束。
3、師:完整欣賞一遍作品。同時邊聽邊思考: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大峽谷日出升起是一種什么景象?(壯觀、美麗)
師總結:同學們剛才講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細細的感受一下音樂是如何來表現漸漸升起的日出?
四、分段欣賞樂曲
師:下面來分段欣賞。首先欣賞的是引子部分。要注意聽出現的每一種突出的樂器是什么?
引子(先將引子部分完整聽一遍)。
師:思考:這部分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或者聽到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或想法?
師:音樂在表現大峽谷的什么景象?(寧靜、空曠)用什么樂器?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2
教學內容
1、認識:弗拉門戈。
2、欣賞《弗拉門戈》。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在欣賞《弗拉門戈》中,感知舞曲表現出的熱情、奔放、優美、剛健等各種音樂情緒。
2、學生能樂于參與欣賞、演唱、演奏、律動等活動,并且與同伴交流實踐后的感受和見解,分享學習過程3、通過音樂的欣賞以及學習和理解,希望能夠對西方的音樂有更多的掌握。
二、過程與方法:
學會用自主學習、體驗與合作學習等方式,在信息交流、聽、唱、奏、演等多種實踐活動中初步認識“弗拉門戈”這一體裁及其音樂風格特點。
三、知識與技能: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揮等方式表現舞曲《弗拉門戈》。
教學重點
欣賞《弗拉門戈》,感知舞曲所表達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
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現自己對音樂心情的體驗。
教學準備
一、教具準備:打擊樂器、口風琴、吉他、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預習:自主查尋、收集關于“弗拉門戈”的資料信息。
教學過程
一、邊欣賞音樂邊介紹西班牙。
通過背景音樂和文字說明,使同學們掌握一些有關西班牙的文化。
二、初步了解弗拉門戈
通過文字敘述,簡單了解弗拉門戈。
三、講述《弗拉門戈》的音樂內容
對節奏、速度、力度、節拍以及體裁進行了解。
四、完整欣賞《弗拉門戈》
說明:學生在完整欣賞舞曲時能夠鞏固舞曲主題的記憶,并且聽辨、感受舞曲主題情緒,培養學生獨立的.音樂感受和見解。
說明:通過視頻欣賞,使同學們以一個更直觀的郊區去理解和學習作品,并使同學對作品有更深刻的記憶。引起學生共鳴,領悟音樂的美感,愉悅身心,獲取樂趣,從而激起學習的情趣。
五、回答問題以及小組探討問題
說明:拓展質疑,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主動思考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作用,其樂于和參與電影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和特點。
2、能力培養:聆聽《悍牛與牧童》這首動畫音樂。能體驗、領會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信息。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電影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點:
了解電影音樂的主題思想,在樂曲中運用了人的聲音和樂器混合在一起的效果,讓學生體會其樂曲的風格特征。
教學難點:
樂曲的背景簡介、分析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短笛等。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分析法、欣賞法。
教學過程:
播放動畫片《悍牛與牧童》的.音樂
1、音樂中聽到了什么聲音?(人聲、笛聲、牛叫、打擊樂器。)
2、根據對音樂的理解選配畫面。
3、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音樂所表現的是什么情景?
思考:
。1)壯漢們馴服不了牛時,音樂是如何表現的。(音樂極不協合,旋律出現了半音關系。)
。2)牧童馴服了牛時,音樂又是如何變化的。(音樂平穩流暢,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ㄔO計意圖:讓學生利用音樂的表現選擇畫面,講解音樂表現的特點,讓學生真正體驗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4、為什么只有牧童馴服了牛,說明什么道理呢?
。1)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
(人與動物要溝通,人要發解動物,愛護動物,帶給我們最深的是人與動物、大自然間的和諧與質樸的關系。)
(2)實踐與創造
看幾段動畫片片斷,你覺得用什么音樂相配好?并作下列練習:
(3)課堂小結
通過欣賞,電影音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學習一些電影音樂,在以后的時間里再來探討。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4
設計思路: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對自己的祖國充滿了自豪和贊美。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紅旗頌》體驗出歌曲在表達熱愛祖國、歌頌祖國情感時的方式,掌握音樂演唱形式和演唱風格。
2、在學習〈在燦爛的陽光下〉中體會音樂能反映人的情感,音樂作品是時代的產物。
3、能準確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燦爛的陽光下〉,感知音樂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歌曲的風格、音樂效果及音樂的情感。
2、準確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的情緒及表現內涵,激發學生對祖的感激和贊頌。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看圖片。
提問:看了圖片有何感想?請你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這些圖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大典的慶典圖片,看到這些讓我感到祖國的日趨繁榮富強,我為祖國而驕傲自豪。)
2、 聽音樂〈紅旗頌〉情感感受一下
二、欣賞體驗
1、導言: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祖國的日趨富強的場面,這節課我們來欣賞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課題:音樂欣賞〈在燦爛的陽光下〉,播放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
(1)學生欣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 學生哼唱,體會在演唱歌曲時的情緒變化。
三、 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
2、聽完這首歌想到了什么?(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師范唱,學生隨哼唱主旋律。
4、教師指揮,隨音樂演唱〈在燦爛的陽光下〉一遍,學生自己尋找不足之處。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風格、音樂結構圖式和表現主題。
全曲分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現。歌曲的A段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風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運用十分樸實的語言抒發了對中國共產黨創建新中國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輕人含著深情地在娓娓訴說著長輩給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啟迪。B段的節拍變為4|4,音樂轉向進行曲的風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滿了為祖國的自豪和贊美。A1部分重復A部,激情的把音樂推向高潮。
五、復聽樂曲的A部分,請學生跟著唱主題,感受新時期表達愛國主義情懷的特點。有感情地齊唱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
六、小結:
讓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自豪,為我們是中國人而驕傲,讓我們再一次唱響這首歌曲〈在燦爛的陽光下〉。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5
教學內容:
1.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
2.配樂詩朗誦。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三角鐵、小鈴鼓。
教學目標:
學會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夠用三角鐵、小鈴鼓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夠選擇適當的音樂為詩朗誦配樂,并勇敢地即興表演。
教學過程:
1.播放《新世紀的新一代》的歌曲錄音,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熱烈,充滿活力的情緒,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2.學生討論:對剛剛聽到的歌曲進行初步的分析,例如,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歌曲的速度為什么用“中速稍快” 而不用慢速、很慢來表現?歌曲演唱有什么特點?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錄音,結合討論的問題再次聆聽,進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緒。
4.學生聽錄音學唱《新世紀的新一代》,邊唱邊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輕聲哼唱。
5.請學生仔細觀察,找一找、議一議、談一談,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例如,第一樂段四句節奏完全相同;歌詞與旋律結合緊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節第三拍處標有拍擊節奏的記號和“小過門”;第二樂段1—12小節的第一拍和13、14小節的第一、三拍都標有“三角鐵”記號。讓學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樂段的節奏有什么變化和特點,這些手段都是為表達歌曲意境、情感服務的。
6.在教師的鋼琴伴奏下,進一步練唱歌曲,直至熟練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處拍擊節奏,在“三角鐵” 處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自信地演唱1~2遍。
8.將學生分成兩組,比一比哪個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節奏準確。
9.學生討論:這首歌曲還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獨唱、領唱等)
10.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討論的意見,采用多種方法和演唱形式練唱,邊唱邊拍手打節奏。還可由學生自主設計其他方式進行表演。
11.以下方法供參考:
。1)在拍手處可以邊拍手邊喊:“嗨、嗨”,烘托氣氛。
(2)可以根據歌詞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飽滿地和著音樂踏步。
。3)教師為本課教學準備一些渲染氣氛的道具:鑼、鼓、镲、彩綢等,便于學生邊歌邊舞。
12.學生轉入下一內容的學習──配樂詩朗誦。
。1)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上的詩歌,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學時代》《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錄音,學生安靜地聆聽,感受作品的情緒。
。3)教師再為學生播放幾段音樂,由學生自主選擇樂曲給詩歌配樂。
(4)教師宣布:小小詩歌朗誦會現在開始。
。5)學生自薦、自愿為老師和同學表演詩朗誦。
(6)教學評價:生生互評、師生共評。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6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與畫面的結合,了解影視音樂的特點,體會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電影《臥虎藏龍》的故事梗概。
教學重點:
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影視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參與音樂活動創編和表演,并能在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影視音樂的`情感表達與內容有緊密聯系的作用,主題音樂有統一影片風格的作用。
請同學們回憶下,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學生回答,師鼓勵。)
2、場景音樂起烘托劇情、渲染氣氛的作用。
。1)聆聽《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樣一個畫面?
。2)這個場景音樂由人聲吟唱、簫、弦樂器多層次交織所產生的意境,你是否聽到了人聲?(一聽到人聲就說出來。)
(3)考慮:場景音樂起什么作用?(烘托氣氛、增強故事表現了的作用。)
3、總結影視音樂的功能(作用)。(學生總結,師補充。)
(1)突出主題,體現影片的主題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繪作用,烘托畫面情緒和氣氛,加強視覺形象的情緒和節奏。
。4)背景氣氛,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特定的基調和背景氣氛。
(5)深化主題,推動劇情發展。
(6)概括劇情。
(7)結構統一作用。
4、欣賞電影《臥虎藏龍》主題音樂電影片段,并談感受。
5、再次聆聽歌曲《穿越竹林》,結束本課。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7
一、教學目標:
(一)對所學電影歌曲及音樂感興趣。并運用所學電影音樂的知識,分組為《西游記》唐僧師徒設計選配音樂。
。ǘ┬蕾p《冰山上的雪蓮》、《我心永恒》及《悍牛與牧童》的音樂,體驗音樂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體驗幾首電影歌曲及電影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了解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作用。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1)、作者簡介
。2)、歌曲分析
《悍牛與牧童》是選自電影動畫片《悍牛與牧童》的音樂,它始終配合動畫片牧童馴服悍牛的劇情發展。作者運用了現代音樂創作技法,使音樂與畫面、情節緊密配合相得益彰。
。3)、討論電影音樂、電影主題音樂與電影插曲的區別。
a、電影音樂是影片中體現影片藝術構思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是20世紀新出現的一種音樂藝術體裁。
b、電影主題音樂是概括影片主題思想和感情的音樂。大體上包括三種類型:
、僭谟兄黝}歌的影片中,大都是把主題歌器樂化,反復出現,貫穿發展。
、诟鶕捌男枰瑒撟髦黝}音樂。
、垡霉诺錁非鳛橹黝}音樂。
c、電影插曲是影片中不起主題歌作用的歌曲。有時是與劇情發展的某一過程有聯系,有時與劇情發展無關,有時表現生活場景的時代特征、民族特征、環境特征,有時起著把一組有內在聯系的畫面連接起來的作用。
。4)、分組討論欣賞感受。
2、學科長組織小組討論,本小組同學各抒己見。
3、討論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
4、對其他小組的討論結果見一見或建議的可以提出來
5、教師總結,布置下節課內容。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8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船工號子》,能夠認識勞動號子的特點。
2、通過欣賞,體驗船工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點。
3、通過學習勞動號子,使學生了解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之情。
重點:
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
難點:
《船工號子》的各段體驗和感受,辨別各段的不同音樂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勞動號子
1、學生活動:四人抬一重物。
先請4位學生抬一重物,這時候學生搬起來不一致。
師:誰有辦法能讓他們抬起重物?這時候學生就會提出,讓一個學生喊口令。師接著喊:“1、2”學生一起叫“加油”搬。請同學說說感受。通過有口令和沒口令兩種方式,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口令的作用。
2、學生感受勞動號子:賽龍舟。
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做劃船姿勢,師當領隊喊口令,同學們劃槳賽龍舟。(通過這樣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號子的特點)
3、討論交流勞動號子的特點。
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喊得就是號子。通過剛才我們的活動勞動號子有什么特點呢?過渡語不知道怎么連?
a、在集體活動中。
b、一領眾和。
c、節奏與動作的節奏一致。
4、列舉生活中,哪些活動還需要號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勞動中使用的工程號子;在裝卸、挑擔、推車等勞動中使用的搬運號子;在打麥、舂米、車水等勞動中使用的農事號子;在水運、打漁、船務等勞動中使用的船漁號子……
二、欣賞《船工號子》
1、出示圖片,介紹船工背景。
師:來,我們一起看一組圖片,你知道這些人是做什么的嗎?(船工)。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川江岸邊。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來,在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動力可不是機械的,你們猜木船靠什么動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動力來自我們船工的身體。川江船工順水推橈,逆水拉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川江上闖蕩。
2、你對船工勞動時的.哪個姿勢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嗎?
3、初聽。
a、請同學們豎起耳朵來聆聽這驚天動地的船工號子,請你說說你的聽后感。
b、介紹歌曲的勞動塊景: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出示視頻或圖片)。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運行當中往往會出現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等勞動過程。船上的號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都聽專門的號工。號工根據江河的水勢水性不同,明灘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根據勞動節奏,編創出一些不同節奏、不同音調、不同情緒的號子。就是流行于這一帶的一種船工勞動號子,有“平水號子”、“見灘號子”、“上灘號子”、“拚命號子、“下灘號子”聯綴而成。
4、欣賞“上灘號子”,說說船工們是怎么樣上灘的?然后模仿。
師:前面就是明灘暗礁,驚濤駭浪,船工們卻不畏懼,做好準備迎刃而上,我們來聽聽船工是怎樣上灘的?
5、哼唱“下灘”時的旋律。
師:船工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頑強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揚的歌聲。讓我們也隨著船工們一起唱一起航行吧。
6、介紹《船工號子》
《船工號子》這首歌是常蘇民和陶嘉舟兩位音樂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和結構特點為影片《旋渦里的歌》而創作的插曲。歌曲通過平水、見灘、上灘、拼命、下灘再現了闖灘奪險的勞動場景。這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展現了川江號子的音樂特點。因此我們欣賞的和真正在川江邊上的號子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7、完整的欣賞《船工號子》。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段?
三、小結
昔日里川江上那幾人、幾十人劃船,十幾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纖,號子聲震撼河谷的場面已經看不見了,甚至連昔日的號工也余下無幾。但是“川江號子”作為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經深深地融進了川江流域廣袤的大地中,讓我們愛護它、保護它如同珍惜中華民族的每一項文化遺產。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19
教學內容:
1、唱歌教學——《牧歌》
2、欣賞教學——無伴奏合唱《牧歌》、長調民歌《遼闊的草原》、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3、音樂知識——蒙古民歌的長調和短調的旋律形態
教學目標:
1、自信而有感情的演唱《牧歌》
2、了解蒙古民歌的旋律形態,認識民族樂器馬頭琴及其音色。
3、對音樂與地理環境和當地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教學過程:
(一)唱歌教學《牧歌》
(1)播放歌曲《天堂》片段引入問題。
(2)問題:這段音樂描述的是哪里?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3)導語: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和學習蒙古草原上的音樂。古詩有云:“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下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28頁,我們來學習第四單元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首先,我們來學習一首蒙古民歌《牧歌》。
(4)播放歌曲《牧歌》,讓學生一邊聽一邊從歌詞中找出描繪顏色和景物的詞,想一想,歌詞描繪了多少景物?表達了歌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教師隨伴奏范唱《牧歌》,或根據條件播放《牧歌》,學生小聲跟唱。
(6)教唱歌曲《牧歌》兩遍。并演唱《牧歌》簡譜。
(二)欣賞教學
1、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
(1)播放錄音,學生聆聽,并思考問題:
(2)這首《牧歌》與原先播放的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能否聽出這首歌是用什么樂器來伴奏的?
(3)師:《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多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合唱等。剛才我們欣賞的就是由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無伴奏合唱可以說是合唱的藝術形式之一。
顧名思義,它沒有伴奏樂器,但由人聲的不同聲部音色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同樣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比如我們聽到的這首無伴奏合唱《牧歌》,在藝術價值,表現意境上與原民歌相同,但在表現力和表現的幅度上,較原民歌的單一聲部要豐富。聽起來,更易于感受到蒙古草原的遼闊和美麗。
2、欣賞蒙古族長調民歌《遼闊的草原》
(1)帶著問題欣賞《遼闊的草原》
(2)問題:這首歌的節拍是怎樣的.?邊聽音樂邊嘗試擊打節拍試試。你能找到節拍點嗎?
(3)介紹蒙古民歌的長調和短調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系。
(4)文字介紹:蒙古民歌大體可以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旋律形態。長調民歌節奏自由、舒緩,旋律悠長,有獨特的裝飾音。短調民歌節拍律動鮮明、結構句法清晰。
(5)長調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長調不僅是一種歌曲,而且是牧民的生存方式,是他們構成牧業生產勞動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長調的話,一個人不可能在那樣一個遼闊的環境里面長期生存,也不可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平和。
短調是光緒二十八年,扎薩克圖旗、鎮國公旗招墾、官墾放荒后,這兩個旗由純牧業經濟逐步轉變為半農半牧經濟。隨著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蒙古民歌出現了長調和短調民歌并存同進的格局。
(6)播放幾首音樂讓學生辨別長調和短調。同時思考問題,請你用語言來形容一下蒙古族民歌具有什么樣的風格?
a.柔美婉轉
b.富有動感和舞蹈性
c.粗獷豪放
(7)欣賞騰格爾《蒼狼大地》片段,想一想,蒙古民歌旋律粗獷豪放、節奏舒展、悠長的特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播放不同地域的民歌作對比。
江南——草長鶯飛,溫柔似水的水鄉,音樂柔情婉轉。
云南——山清水秀,音樂清亮,甜美。
(8)師:藝術是時代與環境的產品,一定的地域環境孕育具有個性的地域藝術。蒙古民歌粗獷、豪放,節奏舒展,悠揚。他產生于“天蒼蒼,野茫!钡沫h境中。作為游牧民族,居無定所,使其音樂更透露出一種豪邁,蒼涼的內在品質。(地廣人稀,在狩獵、放牧、馴馬、套馬等生產活動中喊叫溝通)
3、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談談聽后的感受。
(三)問題:
1、蒙古民歌按旋律形態大致可以分為哪兩種?其中節奏自由、舒緩,旋律悠長,有獨特的裝飾音的是()。節拍律動鮮明、結構句法清晰的是()。
2、蒙古民歌粗獷、豪放,節奏舒展,悠揚的風格特點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下列民族樂器中哪一項是蒙古族的?
a.冬不拉
b.二胡
c.馬頭琴
d.葫蘆絲
4、它是合唱的藝術形式之一,沒有伴奏樂器,但由人聲的不同音色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這種合唱形式是什么?
(四)小結:這節課通過欣賞學習歌曲《牧歌》,我們了解了蒙古民歌的特點以及地理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對這些特點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如果同學們對我國的草原文化產生了興趣的話,我們下節課接著探討!
(五)下課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的教學總結09-13
音樂課教案05-09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03-14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03-24
七年級下冊《根》的教案06-21
《馬》七年級下冊教案05-17
七年級下冊《狼》教案05-17
七年級下冊教案系列05-05
七年級歷史下冊的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