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衛風·氓》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詩經》基本常識,以及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現實。
2.過程與方法:分析主人公復雜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敘事詩的特點與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賞析詩歌比興和對比手法的使用。
【教學重點】學習“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詩中運用的比興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討論法
【教學時數】兩課時
一、導入
在人類永恒的感情世界里,愛情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如:
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戀花》
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③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李白《長干行》
④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⑤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裴多菲《自由與愛情》
《氓》是詩經中最長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較有代表性的棄婦詩。春秋初,封建的生產關系尚處于萌芽狀態,封建的思想意識也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統。以戀愛而言,當時男女間的交往還比較自由。《氓》詩中的女主人公與氓的戀愛、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結婚僅三年,即被遺棄。這首詩就是她被棄回娘家后寫下的。
二、作品簡介
《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記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的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相傳《詩經》為孔子所編定而成。《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禮義……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認為,現存的.《詩經》基本上經孔子刪汰選編而成的。
《詩經》的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風”——“國風”,民間歌謠。共15國風,160篇。
“雅”——“大雅”“小雅”,宮廷樂歌。共105篇。
“頌”——“周頌”“魯頌”“商頌”,宗廟祭祀的樂歌。共40篇。《詩經》的表現手法主要為 “賦”“比”“興”:
“賦”——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陳其事,鋪陳,排比。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
以上六項被稱之為“《詩經》六藝(六義)”。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疏通字音(書下注釋)
愆期qiān 將qiāng子無怒 載zài笑載言 卜筮shì 于嗟jiē
徂cú爾 淇水湯湯shāng 罔wǎng極
2.重點字詞:
實詞
⑴將子無怒 愿,請。
⑵來即我謀 靠近。甲骨文像一人跪坐鍋前
⑶至于頓丘 到,“于”為介詞。
⑷載笑載言 動詞詞頭。
⑸自我徂爾 往。
⑹女也不爽 過錯。
⑺言既遂矣 言,助詞。
⑻三歲食貧 古時指“年”。歲歲年年。
⑼總角之宴 總角,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扎成丫髻,叫總角。
通假字
⑴氓之蚩蚩蚩,通“嗤”。
⑵匪來貿絲匪,通“非”。
⑶于嗟鳩兮于,通“吁”。
⑷猶可說也 說,通“脫”。
⑸隰則有泮 泮,通“畔”。
實詞活用
⑴其黃而隕形—動,變黃。
⑵三歲食貧形—名,生活貧困。
⑶二三其德 數—動,使動用法,使“德”有時二,有時三。
⑷夙興夜寐名—狀,在早晨,在夜里。
3.內容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它以一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自己的婚戀悲劇。
(1)提問: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的情節線索是什么?
明確:一個女子的婚戀悲劇。
情節線索:“戀愛”——“婚變”——“決絕”
(2)提問:詩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請概括每層的主要內容。
明確:第一層(1—2):追述戀愛生活。
第二層(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層 (6) :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3)從詩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對于往事是一種什么心情?
明確:女子在回憶往事時,心情是很復雜的。
從一二兩章詳寫他們戀愛時的幸福可看出她對氓仍懷有一些感情。
從三四五章寫他們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對“氓”非常怨憤。
思前想后,對“氓”反感到極點,斷絕關系。
四、分析詩中女主人公形象
1.詩中女主人公有著怎樣的思想性格?
A.溫柔、熱情——“送子涉淇”“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B.勤勞——“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D.清醒、剛烈、堅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戀悲劇?你認為女主人公被棄的原因是什么?(討論)
提示:(能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認為女主人公的婚戀悲劇是氓用情不專所致。
五、寫作技巧
1.對比手法 ①提問:詩文中怎樣體現出氓用情不專的?
明確:使用的“對比”的手法。把氓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變心、兇暴——“士貳其行”“至于暴矣”
②提問:這首詩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 明確:女主人公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婚前:幸福——“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復關……載笑載言”
婚后:痛苦——“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勞累——“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③文中這兩次對比有何作用?
明確: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運,反映了我國古代婦女的悲慘生活。
2.詩中運用的比興手法
詩文中“賦、比、興”的分布情況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
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
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
提問:詩中哪些詩句是比興句?好處是什么? 明確:“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作用:
①結構上:
A.敘事中插入比興句,避免了平鋪直敘。
B.起過渡作用。
②內容上:
A.比興句喚起人豐富的聯想。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般認為它
們分別比擬女子容顏的潤澤和衰老,并推測女子年長色衰是“氓”
變心的重要原因。
B.以桑樹作比,與女主人公勞動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氣
息,還暗示了她的勤勞。
六、小結
這首詩以“戀愛——婚變——決絕”為線索進行敘事,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溫柔、勤勞、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七、作業
1.背誦全詩,默寫全詩。完成練習冊習題。
2.預習《詩經·采薇》,完成預習題。
八、詩經原文及翻譯
《詩經·衛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
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參考譯文】
那個人老實忠厚,拿布來換絲(有兩說,皆可通。一是將“布”釋為布匹,則“抱布貿絲”意為拿著布來換我的絲;二是將“布”釋為古錢幣,則“抱布貿絲”意為拿著錢來買我的絲)。他并不是真的來換絲,到我這來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過淇水,直送到頓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時間,而是你沒有好媒人啊。請你不要生氣,把秋天訂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墻,遙望那來的人。沒看見那來的人,眼淚簌簌地掉下來。終于看到了你,就又說又笑。你用龜板、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嫁給你。
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唉,斑鳩啊,不要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愛情中。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姑娘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擺脫了。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了。自從我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女子沒有什么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多年來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兒沒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你的心愿滿足后,就對我開始施暴。兄弟不了解我的處境,都譏笑我。靜下來想想,只能自己傷心。
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相伴到老的想法使我怨恨。淇水再寬總有個岸,低濕的洼地再大也有個邊(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少年時一起愉快地玩耍,盡情地說笑。誓言是真摯誠懇的,沒想到你會變心。你違背誓言,不念舊情,那就算了吧
農家小伙笑嘻嘻,抱著布幣來換絲。原來不是來換絲,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頓丘才告辭。并非我要拖日子,你無良媒來聯系。
請你不要生我氣,重訂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墻上,遙望復關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見人,心中焦急淚汪汪。
既見郎從復關來,有笑有說心歡暢。你快回去占個卦,卦無兇兆望神幫。
拉著你的車子來,快用車子搬嫁妝。
桑葉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潤真好看。唉呀班鳩小鳥兒,見了桑堪別嘴饞。
唉呀年青姑娘們,見了男人別胡纏。男人要把女人纏,說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戀男人,撒手擺脫難上難。
桑樹萎謝葉落凈,枯黃憔悴任飄零。自從我到你家來,多年吃苦受寒貧。
淇水滔滔送我回,濺濕車簾冷冰冰。我做妻子沒過錯,是你男人太無情。
真真假假沒定準,前后不一壞德行。
結婚多年守婦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
家業有成已安定,面目漸改施殘暴。兄弟不知我處境,見我回家哈哈笑。
凈思默想苦難言,只有獨自暗傷悼。
與你偕老當年話,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雖寬有堤岸,沼澤雖闊有邊涯。
回顧少年未婚時,想你言笑多溫雅。海誓山盟還在耳,誰料翻臉變冤家。
違背誓言你不顧,那就從此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