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游歷華夏》教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幾種主要的交通方式特別是幾條重要的鐵路交通路線;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查尋、收集、整理、演示作業進一步了解考察城市的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的概況。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自己考察體會和他人交流的能力。通過網絡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網絡知識和上網技巧,培養學生上網查尋、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了解社會的興趣;通過網上游覽祖國的美景、名勝和重要城市進行考察、交流和訪問,感受到祖國的廣袤、博大與美麗,從而激發起學生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內容分析
本課從形式上看,是一節網絡活動探究課,但從內容上看,則是對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總結和運用,其中蘊藏著豐富的信息,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本課的教學內容有二:第一,臨行的準備。出發前首先討論、設計一條科學、合理的線路是前提。此外,通過課前資料的收集,對自己所考察城市有一定了解,并要討論、設計好考察或觀光、采訪地的目的及形式。第二,熟練操作和利用互聯網進行模擬旅行及匯報。這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應鼓勵、支持與幫助各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擅長的方式向全班同學呈現自己的調查結果,可以利用電腦用“報告、圖片、采訪、小品”等方式,或幾種方式同時并用。通過此次考察與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巨大差異,從而增強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學生分析
在認知能力方面初中學生觀察的目的性、自覺性提高了,觀察的時間更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確性上有所提高,在明確學習目的后和面臨問題時能夠較快地從根本上抓住矛盾焦點,能夠獨立、批判地思考,對同學、老師、家長、書本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所以在課堂整體目標的指導下,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確立相應的學習重點,再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個人興趣選擇學習角度,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這樣便于開展網絡形式的本次自主探究式課堂活動;喜歡爭論和懷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不迷信權威,這樣便于開展討論活動;但有認知能力的差異,在注意、記憶、想象和觀察等認知能力上,中學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如記憶,有的學生善于聽覺記憶,有的善于視覺記憶或混合記憶,在記憶強弱上,有的記憶快而遺忘慢,有的則相反;在想象能力上有的鮮明生動,有的模糊混亂,這樣便于開展合作式教學。由于多媒體網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多媒體網絡教學卻能充分借助動感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深情的文字,豐富的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真見其人,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生學完了第三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后利用生動而又詳實的`網絡課件資源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用網絡作平臺處理好教材。給學生一個“模擬旅行”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深入了解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網絡為學生遠途旅行提供了可能,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創設合理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參與探究。在時間和金錢不可能不現實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能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培養其好奇心、求知欲,就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合作與競爭并存。進行以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能讓每個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合作學習能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優勢互補,集眾人的智慧,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能使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由此還能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合作是為了小組間的競爭,競爭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生間和小組間的合作,合作與競爭并存,既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精心設計,處理好師生關系。綜合探究課尤其需要教師做好師生“學習共同體”中學生探究的引導者,并且教師的引導應貫徹課堂的始終,做到精導妙引,否則學生的探究活動會顯得漫無目的,最終使課程目標難于實現。為此,我在設計“模擬旅行”的課堂教學過程時,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貫徹始終。如在“導游”這一情境中,教師扮演游客一起旅行,引導學生做導游,這樣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又能使教師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利用教師機平臺有效控制教學進程,最終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的要求。
2.關于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3.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學環境只有擁有黑板、粉筆、書本等簡單器具的一個教室。按照傳統的教學,就只能憑一張簡單的地圖和教師的敘述,加上學生“豐富”的想象了。而如果利用多媒體網絡來教學,就能憑借多媒體網絡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通過詳實的聲音、圖片、影像等資料來呈現祖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時間和金錢不允許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模擬旅行”能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培養其好奇心、求知欲,既可以讓學生領略無法“身體力行”的祖國壯麗河山,又可以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決心。同時基于網絡環境的電腦等現代多媒體參與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廣闊而自由的學習空間,從而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發展獨立自主的個體,培養思維能力的教學效果,優化了課堂教學。而本課《綜合探究三--游歷華夏》有更多的地理知識圖片、圖像、資料需要演示和收集,利用建立在網絡基礎的多媒體網絡教學不僅具有各種媒體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功能,便于開展探究、合作式教學,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網上多媒體信息傳遞和多媒體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了一種較為理想的教學環境,代表了多媒體教學應用的最新發展和必然趨勢。
在本課教學中如果教師主導地位不突出、課件設計不完善、學生電腦操作不熟練容易出現以下不利影響:1、信息的豐富多元化與目標意識的迷失。學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階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甚至利用電腦做起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為此,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信息采集的目標意識,要求學生堅定執著地完成分配的目標任務。2、課件的精致豐富與學生想象力的缺乏。我們教師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通過研讀課文、搜集資料精心設計制作出的網絡課件一般是流程緊湊合理、資料豐富、精致近乎完美。但是可能是以教師自己的咀嚼欣賞取代學生的涵養品味,以自己的審美傾向排擠了學生的多樣化審美,以自己的權威壓抑了學生的揣摩與想象的空間。教師應多留空間給學生展示。3、學生主體地位的強化與教師主導地位在教學中的弱化。學生上網瀏覽了、下載了、發言了、討論了、跟貼了,主體地位加強了,教師主導地位反而弱化了,組織教學、控制節奏、引導思考的作用得不到跟進,勢必帶來課堂教學的失敗。雖然一方面學生交流是多元化了,但是另一方面師生交流卻淡化了。學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電腦屏幕,教師不再具有權威。為此,教師應加強自身各項能力的培養,培養與學生的平等互動的新型關系,有效利用電腦控制平臺掌握教學過程,以適應新變化、新需要。
二、教與學的過程
三、教學反思
1.多媒體網絡教學符合《歷史與社會》學科綜合探究課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特點。
本課《綜合探究三--游歷華夏》綜合探究課包含了歷史、地理、經濟、政治、文學、藝術、民俗等諸多領域的知識。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信息的暴漲,老師個人的知識體系非常有限,而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則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新聞、圖片、聲音、視頻資源的共享,實現各項知識的全面搜集和合理利用,學生就可以學到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知識。這是本課設計成網絡探究課的最有利特點,也充分體現《歷史與社會》學科特點,因為它融合了歷史、地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諸多領域,是初中階段新開設的一門綜合文科課程。由于多媒體網絡能提供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靈活、資源共享、超媒體、交互性等特點,甚至還能創設更接近實際情景的虛擬化實驗學習環境空間,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和認知方式。因此,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自由選擇學習資源,有利于因材施教。傳統的教學由于受條件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實現這一目標,而多媒體網絡教學卻能充分借助動感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深情的文字,豐富的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以“較真實”的地理時空感,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每次上多媒體網絡課學生都爭先恐后,激動萬分。
2.網絡課件的內容選擇和制作方式的優化需要教師要具備應用電腦的綜合能力。
在網絡教學最初課件中,我為學生提供過于豐富的學習資料,后來發現資料豐富但這些信息分散、無序,需要調配得法,才能利于教學。因此學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階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往往偏離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甚至利用電腦做起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為此,我認為應重視培養學生信息采集的目標意識,要求學生堅定執著地完成分配的目標任務。可通過增強目標趣味性、減小問題的切入口、引進獎勵機制等辦法來解決。否則提供給學生學習的資源將使得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導致效果不佳。通過對網絡探究學習的模式:WebQuest、拾荒式、Big6、完整式、自主式、主題推進式等課件的制作和課堂實踐,我認為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合理地對教師機和學生機的控制和轉播,有效利用電腦控制平臺掌握教學過程。所以上課教師應具備熟練操作網絡教室設備,制作網絡課件和多媒體輔助課件的綜合能力。
3.加強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同時提倡學生進行協作學習的網絡探究。
現在網絡教學中使用的個別化人機交互課件多是基于Windows平臺,這就要求學生對Windows的使用必須熟練。盡管都是些計算機基礎知識,但如果學生未能掌握,則必然會在網絡課時出現問題,如果總是遇到這些問題,那么學生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我在剛教初一學生時常常遇到類似情景,教師在網絡課上總要去幫助學生解決這些技術問題,那么教師又怎么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所以,網絡教學對學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必須熟練。這樣,學生上課時才能集中力量學習本節課內容。同時實踐表明,以協作學習的方式學習更優于個別化學習和課堂講授。協作學習的核心是讓一群學習者“共同”去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它可以是問題解決,也可是專題研究,還可以是個案設計。就象在學習《綜合探究三--游歷華夏》中,如果只有個別學生探究一個城市的基本情況一定是不夠全面的。由于大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和承擔最后的結果,因此學習者對知識的建構就在與同伴緊密的溝通、協調、合作下逐漸形成。通過協作學習,使學生們對知識產生深層認識,獲得最佳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小組間也形成了良性競爭。而網絡教學能為協作學習提供最好的學習平臺。
四、教學資源
1.本課用到的網絡資源及其網址。
無錫市蕩口中學教育在線網站網絡課件“游歷華夏──網上旅行”
2.本課設計的課件。
多媒體輔助課件:探究三:游歷華夏,利用該輔助課件進行導入、交流和總結。教師便于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和效果,掌握教學過程。
【七年級歷史上冊《游歷華夏》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游歷華夏說課稿11-13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說課稿 華夏之祖11-02
問聯思游歷史典故08-30
七年級語文上冊《化石吟》教案設計[精品]08-26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參考07-23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反思01-23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5篇01-25
歷史總復習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資料11-08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計劃04-06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五單元同步測試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