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優質課教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石優質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開文本之面紗。
1、看大屏幕: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麗的搭石。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21 搭石),齊讀課題。請同學翻開課文103頁,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讀課文)2分鐘左右
二、初讀文本,相約便民之搭石。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師:同學讀書都非常的認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嗎?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請一生說)你找的很準確。
(2)、師質疑: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大屏幕出示:“挽”。“挽wǎn”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來的意思。)那脫鞋挽褲呢?(生:脫掉鞋子卷起褲子。)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
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
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挽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生:我覺得總要脫鞋挽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師評價:都有自己的體會)
……
師: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很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可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
師:了解什么搭石,讀了課文后,搭石又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預設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細讀文本,欣賞美麗之風景。
1、出示搭石的圖片,師:大家請看,這就是搭石。其實搭石就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作者卻給予搭石很高的評價,誰能從文中找出作者的這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一道風景。這么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2、默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寫風景美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
3、指名讀自己劃出的句子。
師:同學們找到了好多寫風景美的句子,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感到這里的風景很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請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自由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3)、理解詞語:協調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樣走搭石才叫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走過搭石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一走搭石。引導學生讀走搭石的句子。(一、三排讀:前面的抬起腳來,二、四排讀后面的緊跟上去。)人們為什么能走得這么協調有序?是有人在指揮嗎?(沒有)那是為什么?因為作者的家鄉有這樣一句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什么叫緊走搭石?(就是快走搭石)誰來讀出快走搭石的感覺。什么又叫俗語呢?俗語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話,文中有沒有介紹快走搭石的道理呢?誰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快走搭石的道理。正是因為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人們走搭石才走得那么協調有序。來,讓我們再來走走搭石。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一、三排讀:前面的抬起腳來,二、四排讀后面的緊跟上去。
(4)、發出踏踏的聲音像什么?(輕快的音樂)那就讓我們和著這輕快的音樂再來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樂齊讀。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5)、文中除了能聽到音樂,還能看到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漾”在字典中有兩個意項,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誰來讀一讀這兩詞。
(6)、學生閉目聽老師讀(大屏幕播放音樂)并想像,這給人以美感的畫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還有什么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帶著我們的想象,再來美美地來讀一讀。
(7)、這哪里欣賞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在吟唱一首輕快的小詩,看大屏幕齊讀。
總結:同學們,讀到這里你覺得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美麗的,漂亮的,優美的……)指名板書:美麗。
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那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四、演繹文本,感受純樸之民風。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說說面對面走搭石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2、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謙讓、)這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對我們來說做起來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們會怎么去讀呢?指名讀。
3、假如面對面走來的是一位老人,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伏下”是什么意思?從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
(2)、請兩名學生上臺表演年輕人背老人過河。師現場采訪。
師:說得多好呀!年輕人背老人無需感謝,老人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后也無需感謝。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什么?這是故鄉的一處民風。板書:一處民風。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殘疾人,故鄉的年輕人又會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 ,年輕人總要 。
師:故鄉的年輕人又是跟誰學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話是寫老人的,誰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
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4)、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老人的負責),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語來描寫老人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來采訪你:老人家,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你需要人們感謝嗎?為什么?(理所當然)這種以老帶小,以老傳小,以小學老逐漸形成了一種傳統,形成了作者家鄉一處獨特的、純樸的民風,請學生板書:純樸。
過渡:我在閱讀課文時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純樸的民風,還隱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些什么?
五、齊讀文本,感悟難忘之鄉情。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表達對搭石的贊美嗎?(作者同時還表達了對故鄉純樸民風的向往,對故鄉的一份思念。這份思念就叫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4)、作者時隔多年還在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搭石,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一份鄉情?(難忘)
(5)作者在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發現了美,同學們先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教師點評。請同學們在課后也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結:同學們,有誰走過搭石?(沒有或很少)是呀!可能一個人的一生都不曾走過搭石,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搭石,他們是 ,他們為我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朋友、陌生人等等)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作者劉章爺爺故鄉的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了這一處純樸的民風,回味了這一份難忘的鄉情。同時也成為了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希望你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踏出你們的亮麗人生。
濃縮文本,浮現板書:
一道風景 美麗
21 搭 石 一處民風 純樸
一份鄉情 難忘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意思,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惰”。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教學重點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談話,并課件出示:
(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同學們,我們的家鄉溫州,有著數不勝數的風景名勝,你認為什么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師生交流。
3、在作家劉章的家鄉──河北承德,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搭石
4、學生質疑:
看了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劉章?
(預設歸納學生的話題: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為什么劉章認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出示課文的中心句,導入新課,并且看課題質疑,在“搭石”和“風景”之間劃上聯系的同時,也打上了問號,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隨文解詞,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明確目標:用自己喜歡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并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書聲朗朗,也要靜思默想。讓學生朗讀課文,可以有效解決生字的讀音問題,而讓學生再朗讀的基礎默讀課文,則能讓學生更好的思考。)
3、檢查反饋:
⑴ 課件出示: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師:看得同學們讀得入情入境的樣子,一定是成竹在胸,看看這些詞語,誰能讀正確。
⑵ 理解“脫鞋綰褲”:
師:還有一個詞,雖然不是生字詞,但是它比較難讀,請大家看老師寫這個詞。
師板書:
脫鞋綰褲,
把“綰”字突出
指名讀,查字典了解“綰”的意思,再創設情景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
讀著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劉章所描述的情景:沒有搭石時,人們出工、收工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需要──(生:脫鞋綰褲),來來去去,需要──(生:脫鞋綰褲);有了搭石后,人們出工、收工不再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來來去去,都不需要──(生:脫鞋綰褲)。
師:也許正因為如此,(手指課件,引讀)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
⑶ 學法遷移,理解其它重點詞語:
師: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詞語,還有哪些詞語讓你似乎看到了一道家鄉的風景。
結合理解運用: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把這些詞帶入中心句“,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朗讀。
⑷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評價。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應該是有層次,有質量的,“脫鞋綰褲”的教學先從讀準字音開始,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字意,做動作理解詞義,再結合課文語境理解,然后把“脫鞋綰褲”帶入課文中心句朗讀,再把這種學習方式遷移到“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教學中,力圖把詞語教學高效、豐滿、立體。)
三、初品“搭石”,小結本課,引發深思
1、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學生自由閱讀第一個自然段,劃出相應的記號。
2、出示句子: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⑴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
⑵ 自由朗讀,質疑:
你讀懂了什么?
(解決學生之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正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搭”,兩岸普通的石頭才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搭石,它們構成一條“路”,架起了一座“橋”,聯結了兩岸的小村莊,也聯結了鄉親們的生活。)
⑶ 小結本課,引出下節課要討論的話題: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那么,為什么作者劉章深情地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那又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的結尾,教師出示下節課需要研究的話題,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既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延伸,又能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課外,他們會在課后思考下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學習動機被喚醒,真正做到主動學習。)
四、學習寫“惰”,規范書寫
1、課件演示“惰”的寫法,介紹與“惰”字相關的文化,觀察字形,并得出要點。
2、學生書寫。
3、點評。
(設計意圖:寫字是中年級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可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這個訓練要求。中年級的寫字教學應該有重點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選擇“惰”進行書寫指導,除了要求寫正確之外,還要求寫美觀,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構建閱讀背景
1、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復詠嘆了這句話──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指名朗讀)。
2、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出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道風景?
(2~4自然段。)
3、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你是從哪句子讀出來的,把這些句子畫下來。
(設計意圖:構建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本課時圍繞中心句展開學習,達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進行三個板塊的學習。
預設1: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朗讀,質疑:讀著讀著,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相機板書: 善良
2、理解“踏”:
師:你現在就是這位大叔,您今年高壽啊?您這么急著趕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剛才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么又回來了呢?我還發現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啊!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啊!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寫滿善良的風景。
預設2: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讀。
2、理解“協調有序”:
板書:
協調有序
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師(引述):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師: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后面的──(生:緊跟上去);我──(生:抬起腳來),你呢──(生:緊跟上去);你──(生:抬起腳來),他──(生:緊跟上去);我們──(生:抬起腳來),你們──(生:緊跟上去)……這就是──(生:協調有序)
3、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師: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范讀),你似乎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相機體會兩個比喻:“像輕快的音樂”、“畫一般的美感”。)
4、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布滿和諧的風景。
預設3:出示“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謙讓、尊老、理所當然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贊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贊美他們呢?
(生交流)。看樣子,你還真不是劉章的老鄉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5、先扶后放,寫話訓練:
師:是的,家鄉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謙讓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不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為與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你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幾句話。
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 , 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寫話,稍后交流。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畫滿謙讓、尊老的風景。
(設計意圖:三個畫面,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且通過三次吟誦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體會和感悟,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一詠三嘆,不露痕跡的理解文本人文內涵。)
三、總結全文,升華課文人文內涵
1、師(小結):
今天,我們走進了作者劉章的家鄉,和他一起欣賞了搭石構成的美麗風景。同學們,現在你們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是什么?
2、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樸的鄉親,就讓我們飽含著贊美之情,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3、羅丹說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搭石發現了美,我想,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事物,你發現了哪些蘊含著美的事物?
4、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塊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調優美;一塊搭石,就是一段諧調的舞,姿態婀娜;一塊搭石,就是一首謙讓的詩,娓娓動聽;一塊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畫,賞心悅目。然而,這些美好的行為,在鄉親們的眼里,是那么的──(生:理所當然),而在我們眼里,卻構成了最美的風景,這就是──(生齊:搭石)。
教學反思: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如本節課在重點指導朗讀“看得見的具體美”這一段時,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角度地讀,感受當時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之美、聲音之美、人影映入小溪中的影之美,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
2閱讀中感悟。如在第二、四自然節學習中,讓學生閱讀后體會、交流,學生通過老人擺搭石時的動作,想象這些詞語傳遞的生活畫面及當時人心理活動,感悟到了老人那為他人著想的心靈之美。在第四自然節中,通過閱讀兩個假設句子,讓學生感悟到了鄉村人與人之間的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幼的心靈之美,這些都是透過外在的描寫感悟到文中蘊涵的人性美。
3、讓學生在體味中升華。在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學生情感與文本產生了共鳴,感受到鄉親們濃濃的鄉情。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洪水、暴雨、猛漲、懶惰、平穩、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通過課題引發疑問,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小組合作,概括搭石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相互交流。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概括回答。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從學生最喜歡的風景開始)
1、一行人“走”搭石。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師范讀。
(2)引導學生用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3)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4)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5)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6)感悟“和諧”之美。
2、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后幾幅圖畫情景,體會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在第 幅圖畫中,我遇到了 ,他們 (怎樣做的),我感受到了 ?
3、體會方法,運用方法,自主學習面對面走搭石,擺搭石等風景,感悟“謙讓”、“奉獻”之美。
五、創設情境,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1、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 , 總是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升華情感,回扣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升華情感,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21 搭 石 =風景
尊老美 謙讓美 奉獻美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作者劉章的家鄉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彎彎地從幾個村莊之間流過,在與鄉間小路交會之處就有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跨過小溪。這就是——搭石(示題)
這一塊塊搭石有什么用?(讓人們走過小溪)它不但聯結這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出示中心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為什么說它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呢?讓我們默讀2-4節,走進這個美麗的小山村。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邊讀邊用曲線劃出來。
二、學習2-4自然段(讀文交流)
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秋涼以后,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里的人懶惰。
①你為什么選這句話?
②從哪些詞語里找到鄉親們的勤勞?(早早、唯獨、譴責)
③他們會怎么說呢?指名讀一讀。 板書:美
▲ 師:這里的人們很勤勞,就象一排排搭石,(讀中心句)
2、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著急趕路,只要發現哪塊石頭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為他人著想)
哦——請大家輕聲得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看在你的腦海中都出現了哪些畫面?(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時、挑到了滿意的搭石時、滿意離去時)
那位上了點年歲的人,當發現搭石不平穩了,他會怎樣想?
這時他又怎么樣做?你能想象出他調整搭石的畫面嗎?
為什么要踏上幾個來回?
要是還不穩呢?要調整到什么樣子才走?從哪里看出來?(直到滿意了 )
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你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老人?(板書:奉獻美)
調整搭石,讓我們看到家鄉老人的善良、純樸、勤勞、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就像是一排排搭石,(讀中心句)
3、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從哪里看出這一行人的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其實,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發生,你發現了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做廣播操,唱國歌時整齊嘹亮的聲音……老師從大家整齊協調的動作中看出同學們朝氣蓬勃,而這些鄉親們踏踏的腳步聲和著悅耳的流水聲,演奏出了一曲優美的音樂。
誰能把這段話讀得像音樂一樣美?
這情景不但是一曲音樂,還是一幅美麗畫,畫里有什么?一起來感受這人與景和諧的美。(板書:和諧美)
畫面美,音樂美,而家鄉的人——更美!怪不得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讀中心句)
4、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向背而行。
這樣的舉動讓你感受到什么?
這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這平常的小事卻感動了我們。你會怎么去讀呢?指名讀。
請同桌同學面對面,一起讀讀這句話。
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事,在小小的搭石上經常出現,看來在那里“謙讓”已成為一種習慣,這看不見的美撞擊著我們的心靈,我們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讀中心句)。
5、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理所當然”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說就是“應該”。
課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板書:敬老)
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
鄉親們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讓人敬佩的心靈美,相信我們班的同學的心靈也很美,正如這一排排搭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同學們美好的情感。
師:同學們,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難怪課文中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而說是風景美還不如說是家鄉的人——更美!
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同學,能夠成我們馬站小學的一道風景,大家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板書設計:
21
景 人
搭石
美 美 奉獻
和諧
謙讓
敬老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隨文識字的方式認識“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家家戶戶、應接不暇”等詞語,并且會寫其中的6個生字。
3、 運用做批注的閱讀方法,抓住關鍵詞感悟美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4、 初步感受到德國的異域風情、異域文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教學重點:
運用做批注的閱讀方法,抓住關鍵詞感悟美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到德國的異域風情、異域文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教學方法:
談話啟發法、朗讀品悟法、課件演示法。
教學準備:
課件、打印板書、查閱“脊”的筆順。
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 初識景色的美麗
一、談話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大樹季羨林先生。(課件出示簡介)早在1935年,季先生就遠赴德國,在的哥廷根大學留學,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當先生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已是滿頭銀發。人家問他對德國、對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長地說——(出示: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2、到底是怎樣的美麗讓先生經歷四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念念不忘?先生后來寫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選內容——(齊讀課題)
二、初讀、教學生字詞
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出示兩組詞語。
脊梁 家家戶戶 莞爾一笑(第二自然段)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應接不暇 耐人尋味(第三自然段)
3、指名讀,正音:脊梁讀輕聲,莞爾一笑的菀要變調,應接不暇的應讀第四聲。
4、書寫指導:點紅上述詞語中的生字:脊、莞、錦、姹、嫣、暇
哪個字最難寫,哪些容易寫錯,需要提醒大家?(脊的筆順,嫣中“與”的變化,暇是日字旁)并在書桌上書空。
5、讀完課文之后,你想用課文中的哪一句表達自己的感受?(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也是季老先生的感嘆。
第二板塊 感悟景色的奇麗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先生的眼中,哥廷根的景色是——(板貼:奇麗的景色)奇是奇特, “麗”是美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看到了怎樣奇特美麗的景色,讓他一嘆再嘆?快速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找到描寫景色奇麗的句子多讀幾次。
2、指名交流:你讀的是哪些句子。(課件出示語段: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__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3、我們再入情入境地來讀讀這些句子,讀著讀著,又感受到了什么?請邊讀邊做好記號、批注。
4、交流學習收獲。
預設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A、你感受到了什么?(我覺得花很美。它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B、請你把這種美麗讀出來吧。
C、多美的花呀,誰再來讀?
D、出示語段幫助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E、詞語積累:像這樣形容花美的詞語你還積累了哪些?(課件出示:繁花似錦、百花齊放、百花爭艷)把它們寫在書的旁邊。
F、齊讀句子。
預設二: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__上,應接不暇。
導:除了這句讓你感受到美,誰還從其他句子中同樣感受到了?(出示句子)
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美?
花的海洋——花多、色彩鮮艷、美麗多姿。指名讀。
應接不暇——還有誰從這句話里的哪個詞感受到花多?指名讀。
如入山__——如此多如此美,讓人仿佛漫步在(山__上。)關于山__有這么一段文字描述(課件出示)。從中你知道了什么?(紹興的一條官道、景色很美)課文中指街道兩旁——高高的樓房上,臨街的窗戶邊都種滿了美麗的鮮花,讓人感到美麗舒服。指名讀。
5、 兩句連讀:誰能夠把花的美、花的多、花的多姿多彩讀出來?(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大家都讀得很好,把老師帶到了奇麗的哥廷根。給你們一個獎勵吧!我帶你們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一走。(出示圖片)齊讀句子。
第三板塊 體會風情的奇特
四、學習第二然段
1、導:好一派奇麗的景色啊!可是為什么會有如此奇麗的景色呢?我們用心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做好批注。
2、指名交流學習收獲。
家家戶戶——德國人愛花,每個人都養花。引讀(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走過任何一條街……)
三個“都”——人人為他人著想,將花最美的一面給別人看。每一朵花上都綻放著一顆真切的愛心。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滿窗的綠色,很難看到鮮花的爛漫。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走過任何一條街……
3、難怪,先生要發出這樣的感慨——(出示、生齊讀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4、這樣愛花的真切,愛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驚。于是——(出示句子: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莞爾一笑——是怎樣的笑?這么令先生吃驚奇麗景象,女房東只是“莞爾一笑”,這笑里包含著什么?
5、是啊,對于他們來說太平常了,本來就是這樣的,那是哥廷根人長期以來的習慣和風俗啊。(引讀)正是這樣,每一家都是這樣——(出示句子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6、小結。
原來先生說的美麗并沒有變,也包括這樣美好的習俗啊。這樣的人才組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的民族啊。(板貼:奇特的民族)
生齊讀 “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第四板塊 了解異國的文化
五、總結升華
1、可是,你們知道嗎?先生留學德國時期,德國正處于怎樣的情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是的,正是德國社會激烈動蕩的十年,正經歷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圍里!物資奇缺,吃飯和取暖都無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可是,它卻為何依然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2、是啊,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確實讓人感到吃驚。一面是饑寒交迫,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生齊讀 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3、一面是炮火連天,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
4、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四五十年以后,季老重返哥廷根,看到的依然是這樣奇麗的景色——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__上,應接不暇。
5、假如你以后有機會去德國,去哥廷根,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目之所及的,依然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__上,應接不暇。
6、這樣奇麗的景色,在中國看不到,在美國看不到,在法國估計也看不到。這就是德國的風情,這就是德國的文化。因為,在那里——生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7、愛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真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啊!季老的這篇課文,為我們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打開了一扇奇特的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們還將感受更多的異域風情、異國文化。
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洪水、暴雨、猛漲、懶惰、平穩、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體會到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課前準備:
自制PPT、各色粉筆。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山村美景圖)師:同學們請看,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林,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鄉,作者劉章爺爺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
請同學們讀一下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交流展示:請學生把自己最喜歡、讀得最好的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檢測并指導。
3.勾畫批注:把你認為能回答同學們剛才的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還可以寫下批注。
三.緊扣質疑,解決疑問。
1.回憶質疑。預設:什么是搭石?沒有搭石,人們會怎樣過小溪?搭石有什么用?選搭石、擺搭石有什么要求?……
2.抽生自主選疑釋疑。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指導“暴”、“猛”的書寫。
四.作業設計:
1.聽寫詞語:山洪暴發 溪水猛漲 褲子 暴雨 兇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感知美
1.(點擊課件:配樂出示一幅幅鄉村美景圖。)
2、教師深情講解:
同學們,還記得那一塊塊搭石嗎?(板書課題)作者劉章爺爺離開家鄉已多年,是什么讓他對家鄉的搭石情有獨鐘、念念不忘呢?(教師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圖)
二.初步感知——尋找美
1.師: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睜大雙眼去發現美,欣賞美。
2.細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勾畫批注,你從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師: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從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為他人著想美、聲音美、畫面美、謙讓美、尊老美……
3.重點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樂美、動作美、畫面美。
(1)學生朗讀相關語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板書。
(2)聯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
(3)教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5)抽生配樂朗讀。全班配樂朗讀。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理所當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問:什么叫“理所當然”?文中人們把什么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覺得在劉章爺爺的家鄉還有什么事也會被人們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5.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6.學習中心段(最后一段)。
師:這一排排搭石,它們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么多的美,所以劉章爺爺對它們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說——(學生接讀最后一自然段)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親們有什么聯系?
引導學生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發現美
1.師: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看不見的美,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現在對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藝術家羅丹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五.超越文本——傳播美
(課件播放《愛的奉獻》)教師小結,升華情感:美是清潔工佝僂的身影;美是老師沾滿粉筆灰的雙手;美是媽媽鬢間的白發;美是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姐姐的笑臉……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 六.作業設計: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搭石》一課是本第六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散文,是作者劉章以家鄉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為素材,運用質樸的語言為讀者展現出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優美畫面,向人們傳遞著家鄉人淳樸的民風和為他人無私奉獻、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學習本課不但要使學生通過一幅幅美的畫面,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性美,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家鄉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么樣通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3.創設情境理解“什么是搭石,搭石對家鄉的人們有什么作用?”。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的本文的寫作背景資料及作者劉章的資料。 2.為本課制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自己的家鄉風景,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最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平凡而美的搭石。(結合PPT配樂引入情境,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檢查預習,介紹作者劉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我們這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
(第一段講)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 X擺搭石;(第
三、四段寫) X走搭石;(最后一段議)以石喻人。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整體把握。
(二)學習生字詞,多音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學生讀,并在課文中標出“山洪暴發、溪水猛漲、挽褲、間隔”邊讀邊學習生字詞;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習“譴責、懶惰、平穩”;
4、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習“俗語、平衡、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結合實際理解“俗語”就是(緊走搭石慢過橋)
5、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習“伏下、聯結、理所當然”;
6、學習多音字“漲(zhǎngzhàng)行(xíngháng)間(jiànjiān)
調(tiáodiào)”
(二)再讀感知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什么是搭石?如果沒有搭石會怎么樣呢?”(訓練學生默讀,要求略讀)用“ ”在課文中畫出相關句子。(學生回答)師:搭石就是用石頭搭成的橋。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挽褲)收工就必須(脫鞋挽褲)、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總之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挽褲)。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你體會到了什么?生:(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很重要)
師: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過河就必須使用搭石,再讀一讀什么是搭石。說說搭石又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
生:(很方便、很美)
師:同學們體會到了搭石給家鄉的人們帶來了方便,讓家鄉很美。家鄉的人們怎么走搭石?這又是一幅怎么樣的風景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創設情境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展現的情景,體會搭石中蘊含的美好情感。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寫作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你們的感受和作家劉章爺爺的心靈是相通的。
二、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1、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話寫了搭石很美,同學們找找看,找到本文的中心句。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注重點。)師:在作者的眼里普普通通的搭石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還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跟著劉章爺爺跟著家鄉的人們一起走走搭石吧。
2、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家鄉人是如何擺搭石的?想想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當時可能會怎么想?”(從老人擺搭石過程體會老人的品質及家鄉人們的品質)。
生:(搭石跟家鄉的人們有著密切的關系)
3、學習
3、4自然段,要求:“請邊讀邊從文找一找人們走搭石的語句,用“~~~”畫下來。(邊讀邊標注,勾畫、圈點訓練學生不動筆黑不讀書的習慣。)
4、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從哪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找學生讀一讀)
師:體會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的動作,聯系課文理解。
引讀:讓我們一起加入走搭石和行列合作讀一讀,體會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師生合作多讀幾次)。那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總結:沒有人指揮,卻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并對重點句用多媒體出示并多訓練。)
5、還有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到畫面的美?
品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是生字,有三種意思,出示: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理解綽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
加深理解:“人影綽綽”和“綽綽有余”的“綽”又是什么意思。
6、指導多朗讀幾遍,體會“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在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7、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么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朗讀談談對這幅畫面的感受。
8、“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么樣的情景呢?課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抓住重點詞“理所當然”會出一種村風、民風、道德風尚)。
9、運用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體會畫面的美。
10、訓練想象表達。“假如走過來的是抱著孩子的婦女、假如走過來的是一位盲人”試著用“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11、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出示最后一段,學生讀。)思考:透過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情感的紐帶,是無私奉獻精神。)
總結全文:在作者的筆下這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后老師留一個小練筆
(課件出示)妙筆生花:作者從不起眼的事中發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書:
21、搭石擺
家鄉的一道風景走景美人更美
贊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21搭石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詞語。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3.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重點:
讓學生們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
談談對搭石的了解。通過預習,你對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學習字詞,走進課文
1、抽讀生子
2、讀“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蕩漾理所當然聯結”、
三、小組合作分段學習討論
(一)學習
自讀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們是怎樣挑選、擺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詞語理解體會。
“平整方正”是為了讓人們??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均勻擺放是為了??從中感受鄉親們的善良、質樸。
(二)、學習2——4自然段。
在這美麗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睜大眼睛發現美、一起來欣賞美。
1、指名分段讀二三四自然段,邊聽邊想象,說說你都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
2、生談自己發現的美(1)老人及時調整搭石。 (2)一行人協調有序地過搭石。
(3)兩人相遇,招手禮讓;遇見老人,背負過溪。
3、欣賞第一幅:讀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穩的搭石會怎樣想,表情、動作會怎樣?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討論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讀。
4、欣賞第二幅:聽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進一步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生活默契,所以動作協調。配樂感情朗讀,讀中體會美好情感。
5、欣賞第三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拿起筆發現美、尋找美。然后各抒己見。重點體會“理所當然”感悟每一位鄉親都是這么做的,都具有無私奉獻精神。
四、用朗讀和討論來理解最后的情感升華。
在反復的朗讀中,悟出無私的搭石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
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讀通句子,正音。
⑵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⑶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⑷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⑸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⑹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⑺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指名讀:
正音:伏。
⑵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⑶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⑷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擺
整2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 協調有序理所當然
讓
背……過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10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指導書寫“暴”。
2、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讀中質疑的能力。
3、指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4、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并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2、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這個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當作者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麗的搭石吧。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收獲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本課字詞。(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詞語難不倒大家了)
第一組:俗語 譴責 懶惰 汛期(平翹舌音讀的很準確)
第二組:間隔 聯結 一行人
你發現了什么?(這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組:山洪暴發 清波漾漾 理所當然
2、指導“暴”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個日子,要寫的扁一點,下面有兩部分組成,撇捺要寫的稍微長一點,最下邊是個象水底,水字發生了變形。寫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課本,看看是否寫正確寫漂亮,寫不規范的同學,課下在練習)
三、初步感知,尋找美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1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聽明白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你找的非常準確,讀的也很流暢)板書,搭石簡筆畫,邊畫邊一起說說什么是搭石。
3、提問: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么過小溪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課件出示: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4、“綰”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確:卷起)
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么?(麻煩)
5、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就會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
6、你們都有自己的感受,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寫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它還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想不想去欣賞欣賞這道風景呢。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跟隨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找找人們走搭石的有關語句?用筆畫下來。
2、生自由讀。
五、細讀課文,體會美
過渡: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已經走進了大家的心里。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語句?
(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透過這個句子,我們仿佛看見了在瑟瑟的秋風中,一位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這些關聯詞,我們更能看出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也正是因為老人的這一善良之舉,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親的老人啊!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你還畫出了哪些句子,請你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們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協調有序)
2、怎樣的動作叫做協調有序呢?
3、這樣吧,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現在你們走的是什么?走不好,就要掉進水里,有沒有信心?)(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多么美的句子呀!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不是)
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的多好啊!
4、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們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還是這節課的生字呢,課下你查字典了嗎?查字典是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課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這個詞語中,綽是第幾種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閉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聽你們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這畫面是多么和諧啊!(板書和諧)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7、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麗的小詩,誰能讀出詩一樣的美,誰來讀?
多么美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8、是啊,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2、從這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謙讓)
3、這份謙讓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那就把這種友好、親切帶進句子里讀一讀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著讀著,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3、讀了句子,那個詞語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伏下,總要,理所當然)
4、正是這樣,老人才能輕而易舉地趴在年輕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5、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么?(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么?(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別的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么?(敬老)
7、正是因為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理所當人的事,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升華情感,總結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不是)那它是什么?
2、這像同學們說的那樣,走在搭石上一心為他人著想,相互謙讓,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鄉這道風景最美的風景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3、像作者這樣,通過描寫身邊的小事,讓我們見證了人間真情,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以小見大。
七、作業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拿起筆,寫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
此課被評為校級優質課。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
1、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伏下”以及“無論”等關聯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并通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
2、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象,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
3、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通過查閱工具書,給詞語找同義詞和反義詞、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和關聯詞理解體會句子,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盡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陳老師的家鄉在農村,那里有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每到秋天,那無邊無際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風吹來,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極了!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們走在縱橫交錯的田埂上,精神抖擻的、快活的唱著歌,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拿著籮筐。原來他們在互相幫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這樣一家一戶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諧、多么互助呀!鄉親們的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今天,陳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去看看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書課題。
二、質疑,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生紛紛提問。
2、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打開書103頁,自由的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不懂的地方做上?。生開始自由讀課文
3、生讀完后,自由匯報。
(1)當學生說什么是搭石時,老師相機鼓勵:你能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學習習慣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學習。學生一起齊讀什么是搭石。誰能用簡筆畫把搭石畫出來?學生上臺畫搭石。
(2)當學生說不理解的詞語時,老師相機引導并鼓勵學生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說到詞語,老師正好這兒有些詞語,我們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平衡 間隔 聯結 譴責 俗語 懶惰 理所當然 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 協調有序 山洪暴發 伏下
三、精讀課文,自主感悟。
在這個美麗的山村,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睜大眼睛去發現美,一起欣賞美。
1、請三名同學分段讀2、3、4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想象,你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用筆劃下來。
2、家鄉美,家鄉的人們美,你們讀得也很美。來,幾個學習小伙伴一起來說說發現的美吧。
3、美麗的事物讓大家一起來分享,誰來踴躍的告訴大家你發現的美?
(1)當生讀無論怎樣……才肯離去時,問:從這你體會到什么美?學生答: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精神真的很美,這是一種心靈美。
老人的這份美德,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讀一讀。老師引讀這一段。無論怎樣、只要、一定、直到、才
(課件出示)想象: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動作、表情呢?
老人的心靈的美你們也看見了,真的不簡單,我們再來讀讀吧。(2)當學生讀到具體的美每當……美感時,我們分男女生讀讀這美麗的畫面。
誰來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讓五個同學走搭石。
現場采第一位、二位同學:你為什么走得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無處落腳,就會掉進水里。老師評價:你真是為他人著想的好村民。怪不得有句俗語叫緊走搭石慢過橋。你注意到了水里的景象嗎?生自由回答
問同學:他們走得怎樣?
指導朗讀,讓我們輕盈的、有節奏的讀一讀這部分。
(3)你們還發現了什么美?
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事?那么課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互相禮讓、尊老愛老
齊讀、
4、作者看到人們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們的心靈這樣美,發出這樣的感嘆,齊讀5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美無處不在,用心尋找,你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大家仔細找找。
老師總結:我們不但要用心發現,我們更加要創造美,這樣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業。
妙筆生花:只要有心,能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我們要來寫一寫。
搭石優質課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㈠導入
1、文本導入:出示情景圖及潺潺流水聲,師聲情報并茂介紹畫面就是作者的家鄉。
2、揭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師板書:21搭石 生齊讀
㈡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請同學們翻開書103頁,認真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讀課文。
3、檢查字詞:
⑴檢查生字:
①自己讀一讀,讀不準的問問學習伙伴。
②指生讀字,組詞。
③關于字音字形,你有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④請同學們把難寫的字在本上寫一遍,注意寫字姿勢。
⑵檢查新詞:開火車、齊讀。
㈢再讀課文、理清條理、知道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想好后與同桌交流。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同桌交流。
3、全班匯報:
⑴學生匯報一段時說“什么是搭石”,師引導:也可以說是鄉親們擺搭石。板書:擺。
⑵學生匯報二段時,師板書:調。
⑶學生匯報“一行人走搭石。”師板書:走。
⑷學生匯報“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讓對方先走。”師板書:讓。
⑸學生匯報“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師板書:背……過。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預設)
⑴生:課文主要講了鄉親們怎樣擺搭石和走搭石。
⑵師:還可以怎樣概括?
⑶生: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搭石和鄉親們怎樣擺搭石。
⑷師:還有其他說法嗎?
⑸生:課文主要寫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5、小結:(指板書)象這樣寫事物的文章,我們既可以用把相同段落的意思合并起來的方法來概括主要內容,也可以根據文中重點句子來概括主要內容。
㈣深入讀文,提出問題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都知道“風景”是指很美的景色,課文中的好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
2、提出問題:(大屏出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
⑴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⑵畫出有關詞句,認真品讀,體會其中含義,批注你的感受。
⑶有不懂的問題,標記下來,小組內交流,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
3、學生自主讀書,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4、小組合作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解決組員提出來的問題,提出小組不懂的問題。
二、整合問題
1、過渡:老師發現,同學們能按老師的提示邊讀課文,邊圈畫重點詞句,而且還能簡單批注自己的感受,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我們來交流讀書收獲。
2、我們先看同學們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3、學生匯報:(預設)
⑴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⑵“緊走搭石慢過橋”是什么意思?
⑶人們為什么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⑷文章中的美是怎樣體現的?
⑸為什么說搭石不但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4、通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看出同學們讀書很認真。(指大屏幕: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圍繞這個問題,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同時也來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解決問題
一自然段:
1、生讀一自然段第5句話,從“平整方正的石頭”“、二尺左右的間隔”感受到家鄉人很細心,為他人著想。
2、師點撥:作者觀察很細,語言表達也很準確。
3、生補充說:搭石給家鄉人帶來了方便,對家鄉人很重要。
4、師追問: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嗎?讀讀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5、自由讀,齊讀。
二自然段: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你還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感受到這道風景的美呢?接著匯報。
2、生讀“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說感受。
師點:文章二、三、四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其他同學用波浪線把這句話畫上,再讀讀,齊讀。繼續匯報。
3、生讀二自然段的②③兩句話,從“早早地”、“譴責”這兩個詞感受到家鄉人勤勞,也善良。
師點:家鄉人具有公德意識,這真是一種美德!你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說感受,值得學習。
追問:你能在文中找到“勤勞”的反義詞嗎?(懶惰)全班齊讀這對反義詞。
4、生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從“無論”“只要”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生補充:從“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感受到老人很細心。
師追問:老人可能急著去做什么?生想象說話。
師:無論多急,也要放下自己的事把搭石擺放平衡,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生:無私奉獻。
師:多好的老人,望著老人滿意離去的背影,你最想說什么?生說自己的感受。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句話。
師:多無私的老人,作者抓住了老人的動作特點進行了行動細致的刻畫,既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行為美好,又讓我們感受到老人——(生齊說)心靈美好。
5、老人走搭石就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師板書“。”)
三自然段:
1、生讀“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說自己的感受。
2、這句話所描寫的畫面的確很美。我們先來看這段開頭的一句話,誰能讀一讀?(生讀“緊走撘石慢過橋”)
3、誰能說說這句俗語是什么意思?(生說自己的理解)。文中是怎么說的?(生讀課文的②、③、④句話)
4、你覺得撘石好不好走?(生答)可一行人卻走得那么美,哪個詞可以看出一行人走撘石的美呢?(生答:協調有序)
5、你知道“協調有序”的意思嗎?
生1:“協調有序”就是很有順序,很有規律。
師:你能從字面理解詞義,這可需要讀書積累。
生2:“協調有序”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省上去,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這是好方法,值得其他同學學習。
6、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撘石的隊伍中。師生合作讀這句話體會“協調有序”的意思。
7、你還從哪個詞感受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答:清波蕩漾、人影綽綽)。
8、出示“綽”的三種解釋,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
9、那么“清波蕩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生1:我好像看見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蕩起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極了。(師點評:你是在用想象理解詞語,值得大家學習。)
生2:我仿佛看見清澈的溪水蕩起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導語:水波在輕輕蕩漾,人影隨著波紋在悄悄移動,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兩個詞。誰想讀?(指生讀)其他生閉眼睛想象畫面內容。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有如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課件出示這段文字詩的樣式,配樂)。
師動情講述: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指生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道道地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課件變回原文形式,齊讀)。
10、師小結: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真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啊!師板書“!”)。
四自然段:
1、過渡:我們已經置身于這首風景中了,快看看,在這道風景中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美?
2、生讀:“如果兩個人……才相背而行。”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兩個人很謙讓。
3、齊讀這句話。
4、生讀“假如遇上老人……理所當然的事。”從“伏”字看出年輕人尊敬老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5、(點擊課出示這段話)追問:“這”是的是什么?(生答:年輕人背老人過小溪。)
再追問:僅僅是“背”老人過小溪這件事嗎?文中還有哪些?(生答①擺搭石②調搭石③以及一行人走搭石④兩個人面對面讓搭石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6、好一個“理所當然”!理所當然什么意思?(生答:應該做,必須做)
7、是啊!這一個又一個的“理所當然已經積淀成山村一種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人更美。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怎能不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呢?師板書“?”)
8、想象一下,在搭石上還會發生哪些理所當然的事呢?
9、假如……誰會怎么做……,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大屏出示: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發揮你的想象,說一說你心中的假如。
10、生匯報:(預設)
①假如遇上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有力的大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的確是一道難忘的風景)
②假如遇到扛著行李的外鄉人走搭石,年輕人總會接過他們行李,扛在自己的肩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③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人總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1、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兒雖小,情卻濃。搭石聯著小路,鄉音系著鄉情,水繞山環,一路歡歌,一路情。
12、我們齊讀課文最后自然段。
13、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生說自己的理解。
14、師小結:不錯,這段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不但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是借搭石贊美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家鄉人們,而且也使一股暖流悄悄地流入我們的心里。
四、歸納概括
1、請同學們捧起書,再讀讀課文,想想:
⑴《搭石》這課讓你感悟到有什么?
⑵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想好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歸納。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匯報:
⑴讀了《搭石》這課,你感悟到了什么?生自由答。
⑵這篇文章讓同學們有這么多的感悟,那么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些情感的呢?
⑶生匯報:
生1:作者之所以寫得這樣感人,是因為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十三年,用心觀察生活,抓住了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動作來描寫。
師點:作者發現平凡的搭石上所蘊含的美,通過家鄉人走搭石的動作細節刻畫,表現了美。(板書:平凡、細節)
生2、作者借搭石,贊美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家鄉人。
生3、作者對家鄉人有深厚的感情,才把他們寫得那么好。
師點:正如作者所說“半生體驗,一日寫成,是生活的賜予。”這篇文章飽含了作者對鄉親們濃濃的情。
5、小結:看來,好的文章,不僅靠華麗的語言,更能打動人的往往是真情流露,用心抒寫。
五、拓展應用
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2、誰來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生成創新
1、過渡:聽著,讀著這樸實無華的語言,感受著家鄉人的一份真情,我們心中也泛起層層漣漪。
2、同學們,學習了《搭石》這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3、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你就會驚奇地發現美,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每一處動人的細節里,只要你抓住這平凡事物中的一個個細節,你的筆下也會寫出感人的故事。
4、請同學們課后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景、物,把你發現的美,及時記錄下來,在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交流,完成課后小練筆。
七、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課文字里行間無處不流淌著的這些美,其實就是什么?(生答:愛。師板書)
2、是呀!愛,就是為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課件播《愛的奉獻》樂曲)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同學們,只要我們將美撒播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世界就會因我們的愛而充滿溫暖。
【搭石優質課教案】相關文章:
《搭石》教案01-04
《搭石》教案07-28
有關《搭石》優質課的教學設計11-18
關于《搭石》的教案11-19
搭石優秀教案02-28
講《搭石》教案06-13
搭石的優秀教案09-02
《搭石》優秀的教案11-23
《搭石》教師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