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的活動教案
合唱是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有關活動教案,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教具:多媒體、鋼琴
教學目標
學習、體驗大合唱的聲樂演唱形式,并欣賞作品《黃河大合唱》里相應樂章,增強對這些藝術形式表達的效果的了解;同時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
重點難點
在欣賞作品《黃河大合唱》的同時,使同學了解這支樂曲的創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爭精神與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偉大力量。
一、課前預習及導課。
1、 《黃河大合唱》是我國近代合唱音樂的一座光輝的里程碑,也是我國近代大型音樂作品的典范之作。
《黃河大合唱》創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飽滿的筆墨,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歌頌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作品以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一黃河為背景,熱情地謳歌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保衛祖國的必勝信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創作熱情,僅僅用了6天時間,就完成廠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5月,《黃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來,很感動地說了幾聲‘好’。”(冼星海日記)
2、《黃河大合唱》誕生于1938年武漢淪陷后,著名詩人光未然寫成長詩——《黃河吟》。和光未然有過多次合作的冼星海凝神傾聽后,突然,他一把奪過光未然的.詩稿,沖回宿舍——他要立刻把這部長詩譜上音樂!
從3月26日開始,冼星海窯洞里的燈光徹夜通明。他支撐著病弱的身體,在土炕上日夜趕寫。奔騰的樂思常常使冼星海無法自抑,他時而斜躺在土炕上抱頭沉吟,時而坐起來振筆疾書。六天后——1939年3月31日,《黃河大合唱》脫稿了。4月13日,經過10多天的排練,《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從此以后,伴著抗日的烽火,隨著復仇的巨浪,《黃河大合唱》響徹在青紗帳里、長城內外,合唱人數從30人、60人、80人,壯大到100人、500人、1000人;演出地點從延安、重慶、香港,擴大到紐約、神戶、多倫多。
二、新課
1、同學們好,我們同學從中間分成兩部分,左邊的同學和右邊的同學。清楚了嗎?好,下面先請左邊的同學跟我一起唱,再請右邊的同學跟我一起唱。都熟悉了嗎?下面看我手勢,先左邊這一方唱,然后再右邊唱,準備,起-(可以再來幾遍)。我們剛才所演唱的形式就是齊唱。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合唱。請同學們看到書P89面,用兩分鐘的時間,學習大合唱的介紹。大合唱是一種多樂章的大型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與輪唱(有時穿插朗誦)等。(多媒體)
2、同學們,你到過黃河嗎?你渡過黃河嗎?你知道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那么你聽吧!(音樂欣賞《黃河船夫曲》)齊唱給我們欣賞者一個什么感覺?(表現出萬眾一心、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精神)
3、下面請同學們唱這個練習,(|1234| 5-‖)用“啦”,起(跟琴唱),很好,對。再請右邊的同學跟我一起唱(|1234| 5-‖)用“啦”,起(跟琴唱)。兩邊的同學熟悉了嗎?下面兩邊的同學一起唱,各自唱各自部分的旋律,起――
同學們,這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很好)
下面請同學們看到書P85,《黃水謠》,我們來嘗試一下歌曲合唱,第一句,“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里長。”(兩部分不同的旋律)
同學們,感受怎么樣?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合唱《黃水謠》。(多媒體)
《黃水謠》這首女聲、混聲合唱前后所表現的情緒有變化嗎?(可要求同學回答,開始婉轉、秀麗,表現黃河兩岸人民生活怡然自樂;中間低沉,悲痛的呻吟;后面借用黃河水奔流不息,痛訴侵略者帶來的災難)
4、大合唱還有一種歌唱形式,對唱。欣賞《河邊對口曲》(對唱采用一問一答,舒說了千家萬戶妻離子散)
5、《黃河大合唱》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樂章,知道嗎?請聽,反復了四遍,注意仔細聽辨。(欣賞《保衛黃河》)
有怎樣的區別?請同學說說。
齊唱——二聲部輪唱——三聲部輪唱——齊唱
輪唱,此起彼伏的音樂,如咆哮的黃河水,一波推一波,前浪推后浪,表現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氣勢。(再來聽辨一次)
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首均有配樂朗誦。
A、《黃河船夫曲》(齊唱)
B、《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
C、《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
D、《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
E、《河邊對口曲》(對唱)
F、《黃河怨》(女高音獨)
G、《保衛黃河》(輪唱)
H、《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
三、總結
1、了解什么是大合唱
2、學習體驗黃河大合唱中四個樂章
四、下課
【《大合唱》的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校園大合唱活動策劃書范文(通用5篇)04-08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說課稿11-04
保衛黃河大合唱教學設計02-16
幼兒立夏的活動教案04-25
大合唱主持詞(精選5篇)05-09
嘟嘟的寵物說活動教案04-28
課件活動精品教案05-14
中班區域活動教案04-25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04-25
中班游戲活動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