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的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良、食”,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自主、合作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第一節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難點】
讀悟結合,體會情感。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你們都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來給我們簡單講講。
聽完故事后,你們覺得馬良的神筆神在哪兒?
馬良用神筆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這樣的神筆呢?
一、故事導入,情感鋪墊。
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愿望,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就叫做——《假如》。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大家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想聽聽小姑娘的心愿嗎?師范讀。
你們想讀嗎?你可以學著像老師這樣讀詩歌,注意把詩歌讀通順,找到藏在詩歌里的生字寶寶,把它們讀準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詞語,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2)、“還”字還有另一個讀音,你知道嗎?
(3)、那些帶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4)、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它們嗎?
(5)、它的小伙伴也走了,我們把它們也送回家吧。讀單字。
3、學寫字
(1)、屏幕上還有兩個生字寶寶(良、食)不肯離去,它們說想考考大家能不能寫好它們。看看這兩個字寶寶,你有什么發現?你能不能給我們提醒一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師范寫,學生練寫。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可愛的字寶寶已經跳回了課文中,讓我們再去讀一讀詩歌,看那個小朋友許了哪些愿望。
2、你能把課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連起來說一說嗎?
四、讀悟結合,體驗情感。
這么多的心愿你想實現哪個,就請你把那節詩讀一讀。(以下教學環節隨機)
(一)、學習第一節
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2、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點擊課件,隨機出示與圖相對應的句子。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3、請你們也來做一做這棵小樹吧!創設情境。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你在嘆息什么?
全體小樹把這句話再讀一讀。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4、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怎么幫助小樹的?
有了這紅紅的太陽,它就能 ——快活地成長。
5、小朋友,你想和這樣有愛心的人交朋友嗎?你真的愿意去幫助寒風中的小樹嗎?那誰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讀出來?指名讀
6、那我們一起把心里話讀出來吧:齊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看!鳥窩里的小鳥兒在干什么呀?(課件出示小鳥圖)
2、此時的鳥媽媽到哪兒去了呢?
理解:“遙遠”“尋食”。想像說:鳥媽媽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去呢?
小鳥在家等得多—— 理解“苦苦”
3、朗讀指導。
4、善良的小朋友是怎么幫助小鳥的,請你來讀出他的幫助。
(三)、感悟讀第三小節。
1、誰最想幫助西西,指名讀,讀的怎樣?
沒有好腿的西西過得怎么樣?
當我們在運動場上玩單杠時,西西呢?
當我們在花園里捉迷藏時,西西呢?
當我們在操場上玩滑板時,西西呢?
引讀“他只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有了好腿呢?你能讀出不同的感受嗎?
2、我們來一起有感情讀讀第三小節,讓西西感受到我們和作者對他的愛!
(三)、學習最后一小節
小朋友的愿望只有三個嗎?
1、出示最后一小節。
2、指導朗讀。
(四)、配樂詩朗誦。
小朋友的幫助讓小樹不再寒冷,讓小鳥不再挨餓,讓西西不再可憐,你想對這個小朋友說什么?讓我們伴著音樂,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歌,讀一讀這美好的'祝愿。
五、拓展想象,升華情感
假如有一天,馬良的神筆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會為誰畫呢?能學著課文的樣,也來當當小作家嗎?
六、總結
你們寫得多好啊,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都有一顆美好善良的心靈, 希望你們能將愛的種子撒遍周圍,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
教學反思:
時隔一年又上二年級的課,這時的我已經升到四年級了,怕自己適應不了低段的教學,我提前15分鐘去班上和他們見面。這個班的孩子很可愛,熱情地和我交談,我也盡量用孩子氣的語言接近距離。
這次上課我最大的感觸是,生成的課堂更精彩。以前上課,我總是用心背熟自己的教學設計,包括課堂用語,可能語言流暢些,但自己太關注教案,往往忽視了學生的生成。這節課,我更多地關注來自學生的聲音。當一個孩子質疑:“西西又不是這個小朋友撞殘的,為什么要去幫助他呢?”時,我抓住了這個學生的質疑來調整教學設計,決定在第一課時先教第三節,這正是學生最需要的學習啊!
在教學中,我注意抓住關鍵詞句去理解課文,感悟情感。雖然是低段的教學,我認為語文教學決不能忽視語言文字的訓練,決不能重人文而輕工具。所以,我采用調動學生的情感經驗的方法來理解小鳥的“苦苦”等待,用創設情境,對比引讀的方式來體會西西的“不幸”,先感受沉重,激發幫助的欲望,讓學生用心讀出不同的感受。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的朗讀進步了。
但是,這節課也有不少遺憾。學生積極性不是很高,發言面不廣,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光是口頭的表揚還不夠吧。而且這首現代詩,頌揚幫助他人的情感,如何喚醒現代小孩對他人的關心,激發他們的情感,還要采取很多手段。比如多用直觀的圖片來刺激,用音樂來渲染。詩歌的朗讀對于低年級的小孩也是難點,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味,確實不容易。開課時,我試圖用自己動情的范讀去打動他們,激發他們參與的欲望,示范詩歌朗讀要有節奏,要求他們學著這樣讀。但是,效果并不如我預期。楊老師建議范讀時配樂,應該會更富有感染力吧。其實我也想過,考慮到下面的環節也有配樂,就放棄了,還真應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還有教學第三節時,我提問:“西西是個怎樣的孩子?”孩子沒答到點,我又換問:“西西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孩子才答到。這樣的問題設計太窄,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陳校長建議問:“你讀懂了什么?”這樣的問題應該更有益于孩子思維的發展。
我想,教學還是經驗說話,對于教材的把握、教案的設計、學情的考慮、課堂的調控,都是我要努力學習的。
【《假如》的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觀滄海》的教案及反思11-17
《假如》教學反思05-09
《假如》教學反思05-07
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04-26
《假如》的教案課件05-04
大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04-28
小班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04-26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及反思10-19
彩色寶寶教案及教學反思06-28
中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