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通用6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1
活動背景:
春天來了,孩子在戶外活動時,他們用小手去摸柔嫩的小草,很愿意在草地上玩,我發現他們開始對小草產生了興趣,認識小草的這一活動就這樣產生了。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小草的知識,初步了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制創作活動,體驗創造樂趣,培養創新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學習觀察的技能。
4、加深對草的感情,培養幼兒愛護草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草的特征
1、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后,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里,是什么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赤腳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么感覺?
3、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4、小朋友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教師可給適當的提示)
5、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6、鼓勵幼兒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導他們從草的顏色、氣味、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小草葉子容易受傷,小朋友要注意保護他們)
7、討論怎樣保護它:草對人類很重要,你愿意保護它嗎?你想怎樣保護?你看到過別人破壞過它嗎?看到了該怎么辦?
二、草的作用
1、請養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拔一根草,并說一說什么感覺(費勁)然后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讓幼兒仔細觀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溫度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個最先蒸發掉?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導思考:除了野草外,人們為什么還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么不同?
5、讓幼兒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根草會是什么樣子。進一步使幼兒了解到小草還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本領。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三、草的害處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草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份和養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草多 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進行創作活動
1、指導幼兒采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制作花環、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草繩、小動物等編織創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編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在活動中能隨老師認真觀察,他們很快發現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長的茂盛又很綠,而靠近路邊的則是長的小和稀少,當問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來的?孩子們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
另外,孩子們對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注,他們甚至認為是垃圾太多了與我應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把垃圾揀干凈,他們一會兒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揀干凈了。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2
活動目標:
1、能自主、大膽地用色,嘗試漏印春天的花和草。
2、體驗自由玩色的樂趣,感受春天美麗的花。
活動重難點:
能自主、大膽地用色,嘗試漏印春天的花和草。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美工》
2、教師范畫若干張;各色水粉顏料(水分要少)和海綿。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觀察和欣賞春天美麗的小花。
春天到了,花園里的小花都開了,這些花事什么樣的?有哪些漂亮的顏色?
二、介紹模板漏印的方法。
1、教師出示小花小草鏤空模板,認識小花小草模板。(教師將不同的鏤空模板分別放置在不同顏色的彩紙上,顯示不同色彩的小花,讓幼兒認識鏤空模板描畫的神奇效果)
2、教師將鏤空模板放置在白紙上,請幼兒觀察:這是一朵什么樣的花?它有顏色嗎?沒有顏色怎么辦?
3、教師示范漏印描畫。教師分別用海綿站上不同的水粉顏料,用模板在鏤空處印畫集中不同式樣和顏色的小花。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揭下《小朋友的書·美工》的模板。
2、教師巡回知道,提醒幼兒印不同顏色的.花時要換彩筆,描畫好的小花小草要涂滿顏色才漂亮。
3、特別對用色比較拘謹的幼兒給予鼓勵。
四、展示、評價。
展示作品,同伴互評。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是能自主、大膽地用色,嘗試漏印春天的花和草。體驗自由玩色的樂趣,感受春天美麗。用模板畫畫,幼兒從來沒有試過。因此在我出示模板的時候,幼兒都非常的好奇,交頭接耳,不明白這張卡片是做什么用的。所以,在老師向幼兒講解這張模板的用法的時候,聽得格外的認真。我覺得這個活動,幼兒都非常的投入,而且畫好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效果非常的好。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3
活動目標
使小朋友的應變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小朋友活潑開朗的性格。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小朋友的應變能力。
難點:有序的開展活動。
活動準備
兒歌,小草帽10頂。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老師帶著一頂小草帽念著兒歌走進教室:我有一頂小草帽,可愛的小草帽,戴在頭上多么好,美麗的小草帽。
老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做個游戲,讓每個小朋友都戴上可愛的小草帽。
過程二、分組練習
1.把小朋友分成每三人一組,讓他們或坐或站,講明游戲規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草帽游戲,從慢到快。(必須是前面的小朋友戴上草帽后,后面的小朋友才能摘下。必須是等后面的小朋友摘下草帽后,前面的.小朋友才能戴另一只。)
2.當小朋友熟練一些之后,老師把小朋友分成每六人一組逐漸提高練習速度。
過程三、比賽
1. 把小朋友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開始比賽。
2. 比賽結束,老師幫助落后的那一組小朋友分析原因并給予鼓勵。
3. 把兩組小朋友混合起來重新分組,再次開始比賽。
延伸:蹦跳練習
1. 變相蹦跳,不能撞到任何人。
2. 與同伴拉著手進行蹦跳練習。
教學反思
由于小朋友的反應快慢不同,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開始這種游戲,會讓小朋友不適應,也會使小朋友情緒受挫。如果重新上這堂課,可讓小朋友多做幾次練習,獲得初步的經驗后再進行比賽。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4
設計意圖
季節交替時,孩子們發現了周圍環境的變化,宛叢驚喜地說:“郁金香開了,可漂亮了!”;一楊興奮地說:“新濱公園的柳樹長出葉子了,小草也變綠了”;雨彤神秘地說:“我發現桃樹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開了”;家旭也急切地說:“小路兩旁都變成綠色的了,綠油油的一片”……聽著孩子們的討論,我驚喜于他們對大自然的關注和對周圍環境的留意。
《小草醒來了》是一篇充滿童趣、擬人化的循環式結構的敘事散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重復的對話比較多,非常適合幼兒學習和理解。散文中通過對春風、春雨、小草的描繪,給孩子們呈現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能夠進一步激發幼兒親近花草、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的溫馨、美好,體驗表演的快樂。
2.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內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打雷的聲音和畫面 PPT 背景音樂《夜的鋼琴曲》 雷公公、小草、春雨、春風、太陽的頭飾
活動重點
理解散文的內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活動難點
表演散文時注意語氣、語調的不同變化。
活動過程
一、利用“聲音渲染”情境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這一聲雷會把誰驚醒呢?
二、教師運用“肢體語言”,模仿小草被驚醒的樣子,發散幼兒思維
師:我們睡覺醒來的時候會做些什么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草的樣子。小草醒來后會看到誰呢?為什么?
三、快樂聆聽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溫馨和美好
師:誰和小草打招呼了?它們是怎樣說的?小草是怎樣回答的?
四、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散文
師:1.為什么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2.為什么春風“輕輕撫摸”著小草?3.為什么太陽“笑瞇瞇”的看著小草?誰穿上了嫩綠的衣服?
五、利用道具表演 ,鞏固對散文的理解,體驗游戲的快樂
師:今天我們要評選“小小表演家”,請小朋友自選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風的頭飾,一起來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時候要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低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看一看誰能得到“小小表演家”這個好聽的稱號。
活動延伸
根據散文的句式結構嘗試仿編散文。
附:
小草醒來了
轟隆隆,轟隆隆,一聲聲響雷驚醒了小草甜甜的夢。
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春雨。”
春風輕輕撫摸著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春風!”
太陽笑瞇瞇看著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太陽!”
小草睜大好奇地眼睛,東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綠的衣服,多美啊!
活動反思
對于幼兒來說,特別的聲音、形象的畫面,這種視聽覺的刺激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打雷的聲音”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傾聽中幼兒對雨聲、雷聲和風聲有了進一步的辨別和區分,同時孩子們還用上了“呼呼”、“嘩嘩”、“轟隆隆”等擬聲詞,豐富了詞匯。同時在傾聽雷聲中也進一步體驗到了小草被驚醒的心理感受:害怕、著急、心煩、驚喜等等,為后面進一步表演散文積累了經驗。
中班的幼兒對于睡醒起床的經驗已經比較豐富,對于生活經驗的講述也比較有針對性,所以在運用“肢體語言”環節,孩子們積極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不僅說出了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而且還做出了相應的動作。這說明孩子們已能將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篩選、提煉并清楚的表達出來。有了模仿的經驗、有了動作的提示,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準備。
游戲表演也是孩子們學習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在“快樂表演”中,小朋友自選頭飾合作游戲,表演中不僅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注意了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深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們體會到了合作游戲的快樂。
學習后,幼兒的興趣濃厚,在早讀活動和戶外活動時自發地仿編起了散文……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5
一、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幼兒能準確說出小草的基本特征,如顏色、形狀、質地等;了解小草在不同季節的生長變化,知道小草是大自然中常見且重要的植物。
2. 技能目標:通過觀察、觸摸、比較等活動,提升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與動手操作能力;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或繪畫描述小草的特點,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藝術表現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對大自然及植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親近自然、愛護花草的意識;增強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鼓勵幼兒主動發現身邊的.自然奧秘。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系統掌握小草的外形特點、生長規律;熟練識別常見小草種類,如狗尾草、三葉草等。
2.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小草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將愛護小草的意識轉化為日常實際行動,養成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1. 直觀教學法:展示小草實物、圖片、視頻,讓幼兒獲得直觀視覺感受,迅速捕捉小草形態;安排實地觀察,讓幼兒近距離接觸小草,親身體驗。
2. 實驗探究法:設計簡單小實驗,如“小草的吸水性”實驗,探究小草生理特性,激發幼兒科學思維。
3. 游戲教學法:組織“尋找小草朋友”“給小草分類”等趣味游戲,鞏固知識,增添學習樂趣。
4. 提問引導法:適時拋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討論,促使幼兒自主探索小草世界。
四、教學準備
1. 不同種類小草實物若干,裝在花盆里,放置于教室自然角;小草高清圖片、科普視頻,介紹小草生長過程、種類分布等。
2. 實驗材料:透明杯子、水、新鮮小草若干,用于吸水性實驗;繪畫工具,供幼兒創作小草主題畫作;分類卡片,印有常見小草種類名稱及圖案,輔助游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 播放歡快鳥鳴、潺潺溪流的自然音效,同步展示春天草地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的高清視頻,創設輕松愜意的自然氛圍,吸引幼兒注意力。
2.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剛視頻里那一大片綠油油、軟綿綿的是什么呀?對,就是小草!今天咱們就一起走進小草的奇妙世界。”由此引出主題——認識小草。
(二)基本部分(20 分鐘)
1. 觀察小草實物(8 分鐘)
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多種小草實物擺放在講臺上,邀請幼兒分組上前近距離觀察。引導幼兒用眼睛看:“大家仔細瞧瞧,小草是什么顏色的呀?有沒有發現有的小草顏色深,有的淺呢。”鼓勵幼兒描述小草顏色,如翠綠、黃綠等;再讓幼兒用手輕輕觸摸:“摸摸看,小草是軟軟的,還是有點扎手呀?”感受小草質地,體會狗尾草毛茸茸、三葉草光滑的觸感差異。
教師拿起一株狗尾草,示范講解:“看,這根細細長長的,頂端彎彎像狗尾巴的,就是狗尾草,它可是草地里的常客呢。”幫助幼兒認識典型小草種類。
2. 觀看科普視頻,了解生長變化(6 分鐘)
播放精心剪輯的小草生長科普視頻,視頻從春天小草發芽破土,到夏天郁郁蔥蔥,再到秋天逐漸枯黃,直至冬天隱于積雪之下,完整呈現四季循環里小草的動態變化。
視頻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小草在哪個季節長得最茂盛呀?冬天怎么看不到小草了呢?”引導幼兒回憶視頻內容,討論回答,加深對小草生長規律的理解。
3. 開展實驗探究——小草的吸水性(6 分鐘)
教師拿出實驗材料,邊操作邊講解:“咱們來看看小草還有個神奇本領——吸水性。老師把這根新鮮小草放進裝了水的杯子里,大家猜猜會發生什么。”幼兒觀察后發現小草莖部慢慢變紅,水分順著莖往上走。
教師解釋原理:“小草就像個小吸管,能把水吸進去,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這樣它才能快快長大。”讓幼兒直觀認識小草生理特性。
(三)游戲環節(10 分鐘)
1. “尋找小草朋友”游戲
將幼兒帶到校園草坪區域,提前藏好各種小草卡片,卡片上標注小草名稱。教師喊開始,幼兒四散尋找,找到卡片后回到集合點,向小伙伴介紹自己找到的“小草朋友”是什么,鍛煉識別與表達能力。
2. “給小草分類”游戲
回到教室,發放分類卡片,上面印有狗尾草、三葉草、車前草等常見小草圖案及名稱。教師要求幼兒根據小草特點,如形狀、葉片數量等進行分類,小組內交流分類依據,鞏固知識。
(四)總結部分(5 分鐘)
1. 回顧小草的外形、生長變化、吸水性及常見種類等重點知識,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今天咱們認識了好多小草的秘密,誰能說一說小草春天是什么樣的?”請幼兒踴躍回答,檢驗學習效果。
2. 教師總結強調:“小草是大自然的寶貝,給我們帶來美麗風景,還能凈化空氣、保持水土。咱們以后在外面看到小草,可不能隨便踩、隨便拔,要好好愛護它們!”培養幼兒愛護植物意識。
(五)布置作業(課后完成)
1.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在小區花園里找一找小草,用手機拍張照片,第二天帶回班級分享,說一說自己找到的小草跟課堂上學到的有什么異同。
2. 用繪畫工具畫一幅“我心目中的小草樂園”,可以自由發揮,畫上小草、小花、小動物等元素,展現對大自然的喜愛。
教學反思
一、優點
1.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通過播放自然音效與視頻,營造沉浸式自然氛圍,契合幼兒形象思維特點,迅速點燃幼兒探索小草熱情,為后續教學高效開展筑牢基礎。
2. 教學方法多元有效。直觀教學讓幼兒親眼見、親手摸小草,直觀感知特征;實驗探究滿足幼兒好奇心,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助其理解小草吸水性;游戲環節趣味性強,“尋找小草朋友”“給小草分類”促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鞏固所學,課堂參與度極高。
3. 聯系生活注重實踐。布置課后作業讓幼兒回家找小草、分享異同、繪畫創作,延伸課堂學習,拉近幼兒與大自然距離,利于幼兒將知識運用到生活,養成觀察習慣。
二、不足
1. 時間把控稍欠精準。游戲環節幼兒興致高昂,部分小組討論耗時過長,導致總結部分倉促,教師沒時間深入點評幼兒回答,影響知識梳理與強化。
2. 個體差異關注不足。觀察小草、描述特點時,部分性格內向、語言發展慢的幼兒發言機會少,教師未能及時引導、鼓勵其表達;實驗環節個別動手能力弱的幼兒操作生疏,未得到足夠手把手指導。
3. 知識拓展深度有限。小草生態作用講解偏于簡單,僅提及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未深入剖析其在食物鏈、生態循環里的復雜角色,不利于拓展幼兒科學思維。
三、改進措施
1. 優化時間管理。提前預估游戲及討論時長,適時提醒幼兒加快節奏;若時間緊張,靈活調整總結方式,可多請幾位幼兒簡單說重點,確保關鍵知識回顧到位。
2. 加強個體關注。分組時均衡搭配不同能力幼兒,鼓勵小組互助;教學中多留意內向、能力弱幼兒,主動提問、耐心引導,課后針對薄弱點個別輔導。
3. 深化知識拓展。收集趣味生態小故事、動畫,補充小草在生態系統里與昆蟲、小動物互動內容,用幼兒易懂方式講解,拓寬知識廣度與深度,激發幼兒持續探索熱情。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 6
一、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幼兒能夠準確說出小草的基本外形特征,如顏色、形狀、高矮等;了解小草的種類豐富多樣,認識周邊常見的幾種小草名稱。
知曉小草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為動物提供食物與棲息地等。
2. 技能目標
熟練運用多種感官(視覺、觸覺、嗅覺)細致觀察小草,提升觀察力;能用簡單、清晰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
學會通過查閱圖書、詢問成人等方式主動獲取小草相關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標
激發幼兒對大自然中小草的喜愛之情,產生親近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培養幼兒在戶外觀察時的耐心與細心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系統掌握小草的外形特點、常見種類及其關鍵生態作用;能憑借直觀感受與觀察識別常見小草。
引導幼兒切實養成多感官觀察事物的習慣,鍛煉精準描述觀察結果的語言表達能力。
2. 教學難點
讓幼兒深度理解小草在生態系統里復雜且抽象的循環作用,像參與土壤養分循環、食物鏈構建等。
促使幼兒將愛護小草、保護環境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為日常自覺行為,杜絕隨意踐踏草坪現象。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展示小草實物、圖片、視頻)、實驗教學法(開展小草吸水性實驗)、提問引導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足量新鮮的不同種類小草樣本,裝于透明塑料盒,附放大鏡;收集精美小草高清圖片、趣味科普動畫視頻。
2. 實驗道具:泥土、花盆、水、濾紙,模擬雨水沖刷場景,演示小草固土作用;準備“小草知識問答卡”、繪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 播放歡快鳥鳴、潺潺溪流聲的自然音效,同步展示綠意盎然草地的高清圖片,提問:“小朋友們,快來聽聽、看看,這幅圖里哪個小伙伴最多呀?對啦,就是綠油油的小草,今天咱們就一起走進小草的奇妙世界。”
2. 分享兒歌《賦得古原草送別》,邀請幼兒跟唱“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引出小草頑強生命力話題,激發興趣。
(二)基本部分(20 分鐘)
1. 觀察小草(8 分鐘)
分發小草樣本、放大鏡,引導幼兒:“大家用小眼睛仔細瞧瞧小草的`樣子,摸摸它,再聞聞,把發現告訴小伙伴。”鼓勵幼兒自主觀察、交流。
集中提問:“誰來說說小草是啥顏色?葉子啥形狀呀?”總結幼兒回答,點明小草常見綠色,葉形有長條、橢圓等,莖纖細柔軟。
2. 認識小草種類(6 分鐘)
展示狗尾草、車前草、三葉草等常見小草圖片,介紹:“這毛茸茸像狗尾巴的是狗尾草;葉片大片、車輪狀的叫車前草;三片愛心葉的就是三葉草啦。”引導幼兒對比區分。
提問:“在小區、公園還見過啥不一樣的小草?”拓展幼兒認知,鼓勵回憶生活場景。
3. 了解小草作用(6 分鐘)
播放科普視頻,展示雨水打在有草與無草地面對比,講解:“看,沒草的土被沖走好多,小草能抓住泥土,不讓水土流失;它還大口‘吃’二氧化碳,吐出氧氣,幫咱凈化空氣呢。”
結合動物吃草圖片,說:“小羊、小牛最愛吃鮮嫩小草,小草是動物美食,還給昆蟲、小鳥安了家。”讓幼兒直觀感受小草生態價值。
(三)實驗環節(10 分鐘)
1. “小草吸水性”實驗
準備兩盆泥土,一盆種滿小草,一盆光禿;從相同高度緩慢倒水,幼兒觀察水流滲透情況。
提問:“哪盆水滲得慢呀?為啥?”引導幼兒思考,總結小草根系吸水、固土減緩水流。
2. “保護小草”倡議
模擬有人踐踏草坪場景,組織幼兒討論:“這么做對不對?為啥要愛護小草?”收集幼兒想法,強化環保意識。
(四)游戲與創作環節(10 分鐘)
1. “小草知識大比拼”游戲
將幼兒分組,發放“小草知識問答卡”,涵蓋外形、種類、作用知識點,小組搶答,答對得分,評選優勝組獎勵小貼紙。
2. “我心中的小草”繪畫
幼兒用彩筆繪制心目中小草,可自由添動物、花朵,創作后分享畫作,講述構思,鍛煉想象力與表達力。
(五)總結部分(5 分鐘)
1. 回顧小草外形、種類、作用,提問幼兒收獲,邀請發言。
2. 表揚幼兒表現,強調:“小草是大自然寶貝,大家要愛護它,去外面別踩草坪,多發現小草秘密。”
六、延伸活動
1. 請幼兒回家與家長共尋小區小草,拍照、記錄名稱特征,制成“小草觀察手冊”帶回分享。
2. 在班級植物角種幾盆小草,幼兒輪流養護,記錄生長變化,培養責任感與持續觀察力。
教學反思
一、優點
1. 情境與素材多元,激發幼兒興趣。自然音效、草地圖片、古詩兒歌搭配,營造沉浸式氛圍,契合幼兒形象思維,迅速“拉”幼兒進課堂;豐富小草實物、生動視頻,提供直觀學習體驗,助其主動探索。
2. 教學方法契合幼兒學習特點。多感官觀察讓幼兒摸、看、聞小草,印象深刻;小組游戲競賽激發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問答環節鍛煉語言;實驗教學直觀演示小草功能,滿足好奇心,深化理解。
3. 注重知識與品德教育融合。講解小草生態作用同時,借實驗、討論滲透環保理念,引導幼兒愛護自然,培養責任感,契合幼兒全面發展需求。
二、不足
1. 幼兒個體觀察引導不足。觀察小草時,部分性格內向、動手慢幼兒未充分參與,教師忙于整體把控,未能一對一指導,致其觀察收獲少,影響學習積極性。
2. 知識拓展深度欠佳。介紹小草生態作用停在較淺層面,如土壤、空氣層面,未深挖食物鏈底層、生態循環復雜聯系,限制幼兒科學思維發展;對幼兒提及“奇怪”小草現象,解釋倉促簡單。
3. 時間把控不精準。游戲環節幼兒熱情高、討論久,致總結倉促,幼兒回顧梳理不充分;實驗環節個別小組操作慢,影響進度與效果。
三、改進措施
1. 強化個體關注。觀察前預估幼兒差異,分組搭配活躍與內斂幼兒;觀察中教師多巡視、指導慢熱幼兒,鼓勵表達,課后單獨輔導,助其跟上進度。
2. 優化知識拓展。備課深挖小草知識體系,用繪本、動畫或簡易模型,講解生態深層聯系;鼓勵幼兒提問“怪”現象,組織集體探究、查閱資料,培養鉆研精神。
3. 精準時間管理。游戲前明確規則、限時;實驗預演確保順利,依現場靈活調整,保證總結充裕時間,讓幼兒完整梳理收獲,鞏固記憶。
【認識小草大班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認識左右》教案與反思08-28
大班社會教案:認識筷子教案及教學反思07-14
大班社會活動認識調料教案反思06-24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菊花》含反思11-04
大班科學認識鐘表教案反思01-06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反思03-17
大班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5-17
大班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0-28
大班優秀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10-31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