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時間:2023-12-11 12:10:08 春鵬 建設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范文(精選11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范文(精選11篇)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1

  為增強蔬菜基地生產能力,保障居民的蔬菜消費,提高蔬菜自給率,更好地滿足城鎮居民的蔬菜需求,保障“菜籃子”長期穩定供給,提升我市常年蔬菜生產水平和能力,根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實施方案的通知》(瓊農字〔20xx〕49號)和《海南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鄉村振興及百鎮千村補助資金的通知》(瓊財農〔20xx〕116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保基地、保規模、保產能、保供給、保淡季”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政府調控職能作用,建成基礎設施完善、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合理,常年生產供應均衡、價格平穩的常年蔬菜生產基地,提高我市菜籃子產品供應能力,穩定常年蔬菜種植收益和市場價格。

  二、建設目標

  以市場供應充足、物價穩定為目標,大力推進常年蔬菜基地設施大棚建設,提高冬春季保溫防蟲、夏秋季降溫防風防雨防蟲的功能,尤其是提高常年蔬菜基地的生產水平,起到平菜價保供給、促增收的目標。

  三、建設原則

  (一)項目由市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組織實施,實施完成后移交鄉鎮管理,由鄉鎮與項目所在基地簽訂使用協議。

  (二)市農業農村局和項目所在地鄉、鎮政府及項目所在基地單位各自承擔監管、正常蔬菜生產等相應責任。

  四、資金來源

  項目資金共278萬元,一是利用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139萬元(瓊財農〔20xx〕1163號)和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50萬元(瓊財農〔20xx〕420號),二是常年蔬菜基地業主自籌建安費的15%,剩余資金由市級資金配套完成。

  五、項目建設地點和面積

  符合建設的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面積約50畝。

  六、組織實施

  一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根據項目資金金額編制項目預算書和項目施工設計圖。

  二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項目設計和預算進行審核。

  三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監理單位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四是確定項目實施單位后組織實施。施工單位在項目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月內完成項目竣工,項目實施竣工后,項目實施單位需向市農業農村局申請竣工驗收,并提交竣工報告等相關驗收材料。

  五是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實施單位驗收申請書后組織施工設計、監理、預算等單位進行驗收。

  六是竣工驗收合格后,市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進行驗收結算評審。

  七、資金撥付

  常年蔬菜基地根據種植蔬菜實際需求,可選不同類型設施大棚,由設計方提供施工圖和預算書,每畝預算造價不超5.8萬元,每畝造價補貼標準由財政補貼的85%,常年蔬菜基地業主自籌15%。如超出,超出標準部分資金由常年蔬菜基地自籌,省、市級不予以補貼。項目合同簽訂后預撥30%的備料款,工程完成100%后按進度撥付至80%,剩余款待項目竣工驗收評審后,根據項目結算評審審定資金撥付至95%,剩余5%的資金額在大棚使用一年后經核實無質量損壞問題后給予撥付。

  八、保障措施

  (一)認真履行職責。市農業農村局、鄉鎮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嚴把項目審核過程監理、審計、驗收等關鍵環節。

  (二)強化項目監管。市農業農村局要強化項目管理,設立項目監理,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實行嚴格監管,確保項目在規定時間內能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三)做好項目銜接工作。項目實施完成后,移交項目所在鄉鎮管理,由鄉鎮與項目所在基地業主簽訂使用合同。

  (四)嚴格蔬菜大棚的管理和使用。大棚使用業主必須常年種植蔬菜,加強蔬菜大棚管理和維護、參加蔬菜大棚保險,新建大棚業主連續種植常年蔬菜8年或以上(除自然災害損毀等原因不能種植外),否則將依法追回補貼資金。遇不可抗力因素(如強臺風)造成損壞的,項目大棚使用業主要主動通知鄉鎮、市農業農村局并拍攝現場報鄉鎮、市農業農村局備案,嚴禁以各種理由擅自拆除大棚,投保的理賠資金專項用于大棚修復。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2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財政局《關于促進設施農業綠色高效發展的指導意見》(京政農發[20xx]157號)、《北京市設施農業發展以獎代補實施辦法(試行)》(京政農函[20xx]4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穩定我區蔬菜生產面積,切實推動通州區設施蔬菜增產能、優結構、促質量。結合本區實際,以綠色發展、優質安全為導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開展宜機化、智能化高效柔性日光溫室、連棟塑料大棚和單棟塑料大棚建設工作,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促進設施蔬菜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設施結構更加優化,技術裝備更加現代,產業體系更加完善,應急保障更加有力,涌現一批經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較大程度實現設施提檔換代、結構優化,全面提升設施的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穩步提升蔬菜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力提振從業者的發展信心,讓設施農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菜籃子”保供穩價的重要保障。

  二、建補原則

  (一)主體自建、先建后補的原則。項目申報主體具有自愿投入建設的積極性,設施建設必須符合本方案所規定的建設標準,采用先建后補的方式,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二)同步推進、分類定補的原則。高效柔性日光溫室、連棟塑料大棚和單棟塑料大棚同步納入補貼范圍,按不同設施類型實行差異化補貼。

  (三)定型設標、先批后建的原則。按照相關棚室類型的建設標準,結合申報主體實際條件,建設經濟、實用的設施類型,先申報確認,審核通過后方可施工建設。

  (四)主體申報、鎮級審核、區級驗收的原則。按照主體申請、鄉鎮初審、區級聯審統一驗收的程序進行。

  三、建設內容及要求

  根據設施農業用地要求和設施建設標準,結合各建設地點自然條件,堅持科學實用、結構合理、材料設備質量可靠的原則。全面優化溫室結構和環境調控性能,適應機械化、智能化、水肥一體化、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等作業需求。開展高效柔性日光溫室、連棟塑料大棚和單棟塑料大棚建設工作,確保蔬菜實現周年化生產。主要建設要求如下:高效柔性日光溫室建設指標要求:

  一是溫室長度不低于70米,后墻高不低于4.3米,脊高不低于6.1米,溫室跨度不低于12米;

  二是溫室緩沖間面積控制在15平方米以內;

  三是后墻及山墻建議采用內外兩層編織膜抗老化面料,中間填充兩層噴膠棉保溫層;

  四是棚膜建議采用0.15mm無滴、消霧PO膜,透光率90%以上;

  五是溫室建設使用材料為國標以上,主體結構安全使用壽命不低于10年。

  連棟塑料大棚建設指標要求:一是跨度8米,建議不低于9跨;開間5米,建議不大于10開間,具體跨數及開間數根據地塊實情可適當調整,肩高建議不低于4.6米,頂高6.6米,門高應大于2.5米,全鋼架結構,單棟建設面積不低于5畝;二是大棚頂部及四周均采用厚度0.15mm以上農業專用薄膜覆蓋,薄膜應具有質輕、韌性好、透光率不小于90%(新膜單層)的要求;三是棚室建設使用材料為國標以上,主體結構安全使用壽命不低于10年。單棟塑料大棚建設要求:一是長度不低于70米,脊高不低于4米,肩高1.8米,跨度不低于10米,全鋼架結構;二是大棚兩側留有自然通風口,采用電動卷膜方式;三是采用0.13mm厚以上無滴薄膜,透光率90%。具體建設內容、設計要求、建材標準等詳見《通州區蔬菜生產設施建設指南》。

  四、工作程序

  (一)建設申請

  1.申請主體

  申請主體具有承擔自籌資金的能力,有建設積極性,可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鎮級土地聯營社(公司)、鎮級農場、個人種植戶(優先支持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范圍內的申報主體),并承諾項目建成后用于蔬菜生產。

  申請主體要求:申請主體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需在通州區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且從事農業種植生產經營達三年以上(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范圍明確標注蔬菜生產,農作物種植等相關內容);設施建設政策出臺后,申報主體為新注冊農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需在通州區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且企業法人為通州區戶籍;個人種植戶需為通州區戶籍。

  2.申請條件

  (1)項目須符合副中心建設的國土空間規劃,且須符合通州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支持方向;

  (2)新建設施項目地塊需為耕地;

  (3)農業設施因損毀等原因已不具備生產條件需進行翻建的項目,地塊按原地類管理;

  (4)申報主體為個人種植戶,土地承包面積需集中連片達3畝以上,設施建設面積達1畝以上的可進行項目申請;申報主體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鎮級土地聯營社(公司)、鎮級農場、村集體的,土地承包合同面積需集中連片達50畝以上,設施建設面積達10畝以上的可進行項目申請;(低收入村、經濟薄弱村根據實際情況一事一議。)

  (5)土地承包合同需經鄉鎮經管站登記備案(村集體可提供相關土地經營權證明),且剩余年限在4年以上(從申報補貼年份起計算),現階段正常生產,未曾閑置撂荒,設施建設地塊需具備水、電基礎條件;

  (6)三年內未出現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3.申請程序

  (1)填寫申報書并附園區平面圖、設施建設布局圖、法人證明材料、土地承包合同、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加蓋公章(或摁手印),一式三份上報至鄉鎮政府農業主管部門。

  (2)鄉鎮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對項目內容、建設地點、是否符合鄉鎮農業發展規劃、土地承包合同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主管鎮長簽字并加蓋政府公章,一式三份報區農業農村局進行核查、審定、備案。

  (3)區級聘請第三方測繪服務公司對鄉鎮上報的項目地塊進行測繪,包括項目用地平面圖(含生產設施建設用地范圍)、用地測繪釘樁結果(含矢量坐標,生產設施用地范圍)和土地性質。區農業主管部門將測繪結果提交至區級聯審會進行數據審核。

  4.區級聯審。

  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區財政局、區規自分局及各相關部門對上報項目進行聯合審核。區農業農村局負責核實項目建設內容、技術的可行性、布局的合理性,審核是否符合農業發展規劃,是否符合用地規定;區規自分局負責核查用地范圍及土地性質、占用耕地情況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情況,核實項目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等情況,對審核通過的項目出具審核意見(包括土地利用現狀圖);區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的撥付,并對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聯審合格的項目,需在鄉鎮完成備案后,方可啟動建設。

  5.材料存檔

  鄉鎮政府負責項目申報書、建設方案、測繪結果及區級審核意見等材料的.存檔工作,并報備區農業農村局與區規自分局。

  (二)驗收與監管

  1.申請驗收

  項目申報主體建設工程按期完工并已開展蔬菜生產后,向鄉鎮農業主管部門提交書面驗收申請,經鄉鎮農業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報區農業農村局。

  2.組織驗收

  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區財政局、區規自分局、項目申報主體所在鄉鎮農業主管部門、監理公司等進行聯合驗收。

  3.驗收標準

  按照蔬菜生產設施文件要求及建設指南中規定的標準進行驗收,凡建設材料、技術參數未達標的,視為驗收不合格;超過驗收時間未完成全部建設工作的,不予驗收。對不符合竣工驗收要求、建設方案要求、擅自變更建設范圍的,由鄉鎮政府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申請竣工驗收。拒不整改的項目取消相關區級政策支持,并追究違法經營者的責任。

  4.驗收審核

  項目驗收合格后,申報主體、鄉鎮主管部門、監理公司填寫驗收表,一式三份,簽字蓋章后,報送區農業農村局。

  5.建設監管

  (1)區級聘請第三方監理公司進行全程監理,并提供建設前后影像資料、監理日志、監理竣工報告等相關材料。經營者須嚴格按照建設方案進行施工建設,并接受監理公司的監管,監理公司現場核查是否符合建設方案確定的內容。

  (2)未經鄉鎮政府備案的項目不得動工建設。擅自動工建設的,由鄉鎮政府責令停工停建,限期拆除整改,并追究違法經營者的責任。

  (3)發現違法違規的項目,區規自分局、區農業農村部門將通報項目主體及責任人,納入違法建設和違法經營黑名單,同時納入全市失信人員名單和負面清單,并由鄉鎮政府責令限期整改。

  (三)建設要求

  1.質量標準

  建設單位嚴格按照申報類型棚室建設標準進行施工建設,確保棚室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等工作順利開展。區農業農村局委托專業監理進行全程監督管理,保證棚室建設的質量安全。

  2.安全保證

  在棚室建設過程中做好人員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棚室牢固及作業人員的安全。

  五、資金補貼

  (一)補貼程序

  建設補貼以項目形式進行管理。項目驗收通過后,由區7農業農村局向區財政局申請撥付資金至項目申報主體所屬鄉鎮,由鄉鎮撥付至項目實施主體。補貼資金分兩年撥付,第一年驗收合格的項目撥付補貼資金總額的60%,第二年項目實施主體建設的設施必須正常生產蔬菜且驗收合格后,撥付補貼資金總額的40%。

  (二)補貼標準

  申報主體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人種植戶的補貼標準為:高效柔性日光溫室200元/平米,連棟塑料大棚150元/平米,單棟塑料大棚33元/平米;申報主體為村集體、鎮級土地聯營社(公司)、鎮級農場的補貼標準為:高效柔性日光溫室260元/平米,連棟塑料大棚200元/平米,單棟塑料大棚46元/平米。

  (三)相關補貼政策

  項目建設主體,可享受農業領域貸款貼息等金融扶持政策,給予貸款利息補貼及擔保費補貼的政策。項目中生產設施的配套裝備可享受水肥一體化、農機補貼及相關政策。

  (四)補貼資金要求

  補貼資金撥付到鄉鎮后,嚴格按照補貼標準于30個工作日內完成資金撥付工作;農戶補貼資金實行“一卡通”或“一折通”,企業資金、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鎮級土地聯營社(公司)、鎮級農場補貼資金通過銀行轉賬發放,禁止發放現金;鄉鎮政府不得擠占、截留補貼資金,禁止用于抵扣其他費用,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六、工作進度安排

  (一)申報時間

  20xx年7月,鄉鎮將審核通過的本轄區申請表、匯總表等申報材料紙質版和電子版同時報送至區農業農村局。

  (二)核查時間

  20xx年8月,區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單位對鄉鎮報送的申報主體材料進行審核和現場核查。如發現提供不實信息、弄虛作假等情況,將取消申報主體的申請資格。

  (三)驗收時間

  20xx年11月,按項目工程進度隨完工隨驗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宣傳,積極推進

  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及時安排布署,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組織村級干部、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召開培訓會,確保設施補貼政策宣傳到位,補貼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鄉鎮主管部門設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嚴格按照方案規定的時間完成申報、驗收工作。

  (二)全程督導,嚴控質量

  加強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監理公司進行全程監理,確保棚室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棚室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標準進行施工,確保建好的設施牢固、經濟、實用。同時棚室建設過程中必須做好人員安全防護,提高安全意識,確保安全措施到位。各鄉鎮抓好項目建設進度安排,嚴格按方案中建設時間進行組織驗收。

  (三)加強監管,科學利用

  享受補貼政策的新建宜機型高效柔性日光溫室、連棟塑料大棚和單棟塑料大棚,要做到常年生產,種滿種嚴,提高生產效率,不得出現撂荒、閑置現象。各鄉鎮對驗收合格的新建、翻建設施,納入設施農業管理臺賬進行監管,并做好“一棚一碼”關聯工作。各鄉鎮要加強屬地日常監管,區農業農村局定期不定期進行實地查驗,確保“棚棚”有人管、“地地”有人種。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3

  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我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xx〕11號)文件和《江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xx年江西省優質稻產業發展(稻米區域品牌)等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贛農規計字[20xx]10號)文件要求,為推進我縣設施蔬菜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省政府、市政府發展蔬菜產業為契機,以我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強力推進“菜籃子”建設。通過加強蔬菜生產能力建設、擴大蔬菜產業規模、調優蔬菜品種結構、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和加工水平、加快蔬菜品牌創建,完善蔬菜市場流通體系,實現蔬菜產業向“生產發展穩定、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邁進,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

  2.發展目標。自20xx年開始,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新增設施蔬菜面積7500畝的目標任務,全縣設施蔬菜總面積達10000畝以上。其中20xx年新增設施蔬菜2500畝、20xx年新增設施蔬菜2500畝、20xx年新增設施蔬菜2500畝。

  二、工作重點

  (一)加快蔬菜基地建設

  1.制定發展規劃。建設以芙蓉墩鎮、芙蓉農場、太泊湖綜合開發區、黃花鎮、棉船鎮的露地和設施蔬菜為主,龍城鎮、楊梓鎮、定山鎮、東升鎮、馬當鎮、太平關鄉等鄉鎮設施蔬菜為補充的蔬菜生產基地,上述11個鄉(場、區)鎮要制定本地蔬菜基地建設的詳規性實施計劃,其它各鄉(場、區)鎮也要做好本地的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保障本集鎮常規蔬菜的市場供應。

  2.擴大產業規模。重點打造芙蓉墩鎮、芙蓉農場、太泊湖綜合開發區、棉船鎮蔬菜生產規模化基地,抓好大棚早春蔬菜、秋季露地蔬菜、冬閑地輪作蔬菜生產。到20xx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7萬畝,產量達16萬噸,綜合產值超8億元。

  3.培育新型主體。以土地流轉為工作抓手促進規模化商品蔬菜基地建設。一是加快培育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在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上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大力支持發展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種苗統供、肥料統配、病蟲統防、產品統銷等系列社會化服務,提高蔬菜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現代化水平。三是通過招商引進一批有實力,有經營管理經驗的企業來我縣興建蔬菜基地,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全縣設施化蔬菜基地建設。

  (二)健全蔬菜流通體系

  1.加強產銷銜接直銷點建設。在加快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鼓勵蔬菜基地與縣內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的“場地掛鉤”,支持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超對接”,培育流通組織、經紀人,實現蔬菜生產與市場流通的“產銷結合”,大力支持蔬菜專業合作社進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辦點直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要在農貿市場內預留部分攤位,讓城郊菜農進行蔬菜鮮銷。農業農村局指導蔬菜基地種植適宜本地產銷的新產品,推廣新技術,促使早上市。引導和開展蔬菜產品進超市、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食堂,解決蔬菜產品進城“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嚴厲打擊欺行霸市的“菜霸”和搞價格同盟的壟斷經營行為,建立蔬菜生產、銷售網站,鏈接各大蔬菜基地和批發市場蔬菜生產及銷售,及時向市場發布信息。

  2.加強批發零售市場建設。建設、規劃部門做好蔬菜批發零售市場的規劃安排,大力發展蔬菜貯運加工營銷一體化。各鄉(場、區)鎮負責轄區內的批發零售市場建設,構筑以產地交易市場、城區農貿市場、區域性中心批發市場為主,直銷點為補充的市場流通體系,暢通蔬菜從田間到市場、從農產品到商品的渠道。

  (三)提高蔬菜產業經濟效益。

  1.調優蔬菜品種結構。引導蔬菜生產企業,大力發展水生蔬菜蓮藕、茭白、荸薺和茄果類、瓜菜類、菜用豆類、葉類蔬菜。

  2.提高蔬菜產品質量。鼓勵蔬菜生產企業或蔬菜種植合作社進行綠色示范基地建設,推廣有機肥和綠色防控,加強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運用和種植技術培訓,加大蔬菜產品抽檢力度,全面提升我縣蔬菜優質化、綠色化水平,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力爭蔬菜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8%以上。

  3.提升蔬菜加工能力。大力引進蔬菜加工型企業辦廠、建倉儲和開展物流業務,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蔬菜加工項目,開展產品分級整理、蔬菜保鮮冷藏和深加工,推動一批鮮菜加工、腌菜加工、醬菜加工企業的發展,扶持蘆筍、黑木耳等特色蔬菜生產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蔬菜產業發展水平。

  4.加快蔬菜品牌創建。做好綠色蔬菜基地申報工作,優選一批蔬菜品種創建綠色、有機產品和品牌,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宣傳。推進標準化生產、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加強市場監管,確保蔬菜綠色安全,提升蔬菜產業的競爭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組建專門工作機構,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把推進設施蔬菜建設,保障蔬菜產品穩定供應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要事來抓,確保不折不扣完成省里下達的年度任務。

  2.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引導、農民和企業投資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發展設施蔬菜建設,縣政府將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形式,對設施蔬菜發展予以獎補。

  3.嚴格考核體系。“菜籃子”是群眾關心的熱點、保障民生的重點,是政府為民意識、責任意識的重要體現,各地要對照設施蔬菜建設任務表及時將建設任務落實到實施主體,確保不折不扣完成省里下達的年度任務。縣農業農村局將設施蔬菜發展建設列為對鄉鎮三農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年終對各鄉鎮進行考核,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約談和通報。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4

  為了切實加緊本市蔬菜基地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蔬菜市場需求,保障都市供應,穩定蔬菜價格,增進蔬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順利完畢新建5000畝蔬菜基地民生工程任務,現結合當地實際,確定安慶市城郊建立5000畝蔬菜基地實行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的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規定,以保障市場供應、增長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實現全市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原則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基地,加大對專業村、專業戶扶持力度;依托科技進步,穩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長當地蔬菜的市場擁有率,增進全市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的任務。根據蔬菜供求特點和市場潛力,本市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項目的重點是立足本市市場,依托合肥、池州、銅陵及周圍都市市場,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和特色、精細蔬菜品種,不停提高產品品質和檔次,逐漸擴大生產規模;以優質、快捷、早熟和規模生產占領市場。市郊將新增各類蔬菜基地5000畝,其中常年菜地2800畝,季節性菜地2200畝。

  二、重要措施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劃建設5000畝蔬菜基地,重要分布在大觀區、迎江區、宜秀區、開發區和皖河農場。其中皖河農場新建菜地1500畝,大觀區新建菜地1600畝,迎江區新建菜地650畝,宜秀區新建菜地850畝,開發區新建菜地400畝。

  (二)實行項目申報制度和“一圖一表”管理制度。各區、鄉(鎮)要按照市的安排布局,制定項目規劃和施工圖紙,實行項目申報制度,明確實行地點、面積及品種等。要嚴格推行“一圖一表”管理制度,即以區、鄉(鎮)為單位繪制蔬菜種植分布示意圖和實行農戶登記表,并按施工圖紙進行驗收。驗收資料要包括項目規劃、地塊名稱和圖紙、種植面積、種植模式、品種名稱等內容。“一圖一表”將作為檢查驗收的重要根據。

  (三)建立考核制度,實行雙向承包。建立和完善蔬菜產業發展責任制度和目的考核制度。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務,技術干部包技術”的雙向承包責任制。市政府將把蔬菜生產作為年度目的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區也要完善考核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認真貫徹目的.管理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要做到任務分派到地塊,責任明確到人。

  (四)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市農委成立技術專家組,統籌處理全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健全和完善區、鄉、村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各區要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組,負責當地的蔬菜生產規劃和技術服務;鄉(鎮)以農技服務中心技術骨干為主,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隊,負責本轄區商品蔬菜生產技術服務,聘任村級農技員負責指導本村的蔬菜生產。要依托科技,重視改善產品質量、增長市場競爭力,提高種植效益。要大力推廣“豬—沼—菜”循環經濟種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藥,盡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條件的鄉鎮要逐漸開展蔬菜基地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增長注冊商標,擴大市場份額。

  (五)整合社會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貫徹《安慶市城郊蔬菜基地建設獎補措施(試行)》,市級財政每年將從支農資金中安排對全市城郊“菜籃子”工程建設投入150萬元以上,不停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強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各區財政要采用措施,增長本級財政對“菜籃子”工程的投入。市、區每年要爭取新菜地的建設和老菜地的改造項目,對已經規劃的蔬菜基地,各級政府要將其列入基本農田加以保護。要逐漸建立以龍頭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財政支持、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擴大蔬菜設施種植規模,合理引導企業、專業協會或種植大戶資金投向蔬菜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江、浙、魯等發達地區客商在城郊投資建設“菜籃子工程”基地,享有當地企業(大戶)同等的扶持政策待遇。銀行貸款要向生產經營和流通環節傾斜。同步各級各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的專題資金投入。農民是投入的主體,也是直接受益者,要鼓勵農民增長資金投入。積極爭取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扶持,整合項目資金,改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扎實產業發展基礎。

  (六)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開辦農業企業和參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加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繼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使土地合理流轉向蔬菜種植大戶有,擴大單戶種植規模,發展蔬菜產業專業化生產,擴大商品蔬菜基地規模。

  三、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

  (一)實行“菜籃子”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要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增進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好抓實,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制定目的考核措施。各區及農場要成立蔬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貫徹經費,明確責任,負責蔬菜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各有關責任鄉(鎮)要把蔬菜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處理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狠抓貫徹,保證種植任務全面完畢。

  (二)加強督促檢查,健全鼓勵機制。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在重要生產環節,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要組織人員對各地的蔬菜產業發展狀況進行督促檢查和驗收,并作為市級補助資金的撥付根據。各區也要建立督促檢查制度,加強督促檢查,保證種植任務落到實處。鼓勵科技人員和公職人員參與蔬菜生產經營活動,容許科技人員通過誠實勞動,與企業、農民簽訂盈利提成比例協議。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5

  隨著農業生產發展步伐加快,傳統的土地承包經營方式嚴重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千家萬戶的傳統小生產經營模式已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發展需要,為切實加快我鎮蔬菜基地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蔬菜市場需求,保障城市供應,穩定市場蔬菜價格,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打造“一村一品”的種植發展模式,提高農產品產量及質量,走農產品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無公害化發展道路,提高農民群眾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鎮政府通過進一步探索土地流轉模式,擬在拖腳村及半邊街村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連片種植基地。現結合角奎鎮實際,特擬定角奎鎮蔬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實現全鎮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基地,加大對專業村、專業戶扶持力度;依靠科技進步,穩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本鎮蔬菜在縣城的市場占有率,促進全鎮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根據我縣蔬菜供求特點和角奎鎮地處縣城的地域優勢,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的市場潛力,在角奎鎮拖腳村及半邊街村建立1000畝以上連片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項目重點是立足于本縣市場及依托周邊城市市場,在拖腳村、半邊街村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和特色、精細品種蔬菜栽培,不斷提高我縣蔬菜產品品質和檔次,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以優質、快捷、早熟和規模生產的標準占領市場。

  二、實施原則。

  (一)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從當地資源條件和農民生產能力出發,合理規劃布局,確定發展方向、發展模式、主導品種。

  (二)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推進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結構,組織生產經營。

  (三)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堅持集中連片發展,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統一規劃,逐步推進,穩步擴大生產規模。

  (四)堅持農民自主、政策支撐的原則。堅持發動農民、依靠農民,充分調動農民發展果蔬生產的積極性。同時政府出臺扶持政策,促進果蔬產業順利發展。

  三、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發展思路:圍繞彝良縣今后農業產業的調整方向和發展定位,突出蔬菜產業的生態化、市場化、產業化和高效益。按照“百畝起步、千畝連片、萬畝發展”的要求,在拖腳村重點推進設施栽培,在半邊街村實施連片種植,擴大種植規模,努力建設基地規模化、栽培設施化、生產科技化、品種特色化的彝良縣蔬菜產業發展之路。

  (二)目標任務:20xx年至20xx年,在拖腳村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個村民小組投入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在拖腳村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連片基地,在半邊街村整合資金發展3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打造以黃瓜、南瓜、白菜、辣椒、茄子、生姜、折二根、架豆、蘿卜、蔥、蒜、芫荽、馬鈴薯、蓮花白等為主的優勢主導品種,蔬菜基地主要采取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大力推廣節本增效、輕簡栽培技術、農機農藝結合技術、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等,使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95%以上。

  四、生產經營模式

  為打造好我鎮的“一村一品”種植業發展模式,帶動產業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群眾收入,鎮政府20xx年-20xx年在拖腳村采取以“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基地。

  主要方法是在拖腳村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由鎮政府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擔任社長,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及拖腳村總支書記為副社長,吸收鎮干部、村兩委全體成員、農民代表及村民小組長等為社員,并逐步帶動群眾加入專業合作社,組織帶動實施拖腳村蔬菜基地建設。鎮政府用上級部門劃撥的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用于租賃農戶土地,統一連片規劃,統一品種,高標準、高規格進行蔬菜種植。農戶根據自愿入股的形式,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進行合作生產,入股的土地按政府租賃價計算入股資金,按比例進行分紅。同時,鼓勵鎮、村干部入股投入蔬菜基地建設(入股資金不少于1000.00元/人,按比例進行分紅),合作社建成創收并規范管理后,逐步將創收的合作社移交給新的合作社,打造角奎鎮永久性無公害蔬菜建設基地,以帶動群眾發展蔬菜種植。

  五、品種類別、播種及茬口

  1、早春蔬菜:

  主要發展蘿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蔥、辣椒、茄子、黃瓜、南瓜、萵筍作物。其中蘿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蔥等蔬菜,在1月28日—2月10日左右進行直播播種,辣椒、茄子,黃瓜,南瓜、萵筍等在3月10日—20日進行育苗移栽,栽培技術全部采用地膜栽培。

  2、夏秋蔬菜:

  主要發展白菜、蓮花白、蘿卜、秋四季豆、架豆、折二根,秋馬鈴薯等蔬菜,其中白菜、蓮花白、豆類在5月中旬進行播種,蘿卜、折二根豆類在9月中旬進行播種。

  3、冬早蔬菜:

  主要發展蘿卜、白菜、馬鈴薯、蓮花白等蔬菜,在9月底前進行播種。

  六、實施步驟(主要是拖腳村蔬菜基地)

  (一)籌備階段(20xx年8月15日前)

  1、擬定實施方案(7月20日前)。通過黨政領導班子會議研究,成立角奎鎮蔬菜基地建設領導組,擬定全鎮具體可行的蔬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2、組建技術指導組及生產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確定篩選種植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編制技術指導方案,編印技術資料,召開項目工作會議,對包村技術人員開展科技培訓等,具體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唐代靜負責組織實施(8月15日前)。

  (二)實施階段(20xx年8月15日—20xx年9月30日)

  1、完成土地規劃及土地租賃工作(20xx年8月31日前)。蔬菜基地由角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鎮、村干部統一進行規劃及技術指導管理,以提高蔬菜基地發展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效益,確保農民產業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拖腳村主要規劃在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個村民小組。由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的方式租賃土地1000畝,并與農戶簽定土地租賃合同,一次性或分期的形式付給農戶租金,同時雇傭農民參與蔬菜基地建設,增加農戶勞務收入。其中陸坪規劃280畝、菜坪規劃120畝、云坪規劃100畝、中壩規劃100畝,顏基規劃100畝、蔣溝規劃100畝,新寨規劃50畝、老寨規劃50畝、覃坪規劃100畝,租賃的土地由鎮蔬菜基地建設工作組的人員進行實際丈量,根據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每年600.00元/畝以下、水田800.00元/畝以下的標準進行租賃,租賃時間為一年(如合作社還要租用可續租),租金一年一付,三年內被租地的農戶以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為主。半邊街村由村兩委組織連片規劃,按照政策補償的形式鼓勵群眾發展蔬菜。

  2、栽培階段及田間管理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一是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技術指導組、工作組負責招聘工人進行栽培技術培訓4次,并負責完成整地、育苗、栽培等各項生產步驟;二是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技術指導組、工作組開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培訓及指導各8次,組織帶動農戶現場栽培技術觀摩2次;三是完成基地建設及各項相關工作;

  3、銷售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三)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11-12月)

  進行項目自查和總結,將成功經驗、主要做法向其它村進行宣傳,并向鎮黨委、政府及縣直主管部門進行總結和報告。

  七、資金概算

  鎮政府在拖腳村用上級部門劃撥的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打造10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在半邊街村整合農資補貼資金打造連片300畝蔬菜基地,其中半邊街村由村兩委自行規劃,農戶自己栽培種植,政府視情況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拖腳村由合作社租賃土地進行蔬菜基地建設,根據以上情況,將拖腳村蔬菜基地資金投入情況概算如下:

  1、租賃土地:根據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600.00元/畝以下、水田800.00元/畝以下的標準進行租賃1000畝,以每畝田地平均價格700.00元計算,預計租賃資金需70.00萬元;

  2、購買種子:向上級農業部門爭取給予支持蔬菜種子,預計需種子資金50.00萬元;

  3、農家肥。按每畝蔬菜基地需農家肥3000斤,每畝按300元的資金計算,農家肥需資金20.00萬元;

  4、地膜:按5斤/畝進行計算,需資金4.00萬元。

  5、農藥:預計2.00萬元。

  6、小工費用:預計常年請小工30人務工,每個小工每月按600.00元計算,預計需資金21.60萬元

  7、工作經費:預計10.00萬元。

  預計蔬菜基地共需投入總資金177.60萬元。

  八、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目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投資商進駐彝良,帶動農村人口到城鎮就業,我鎮地處縣城中心,加之農轉城工作的開展,促使城鎮人口密度加大,由于蔬菜種植茬口較密,反季蔬菜價格較高,使我鎮發展蔬菜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和良好的市場前景,以目前蔬菜的產量、價格、茬口等進行分析,按每畝蔬菜平均年產值3000斤、每斤蔬菜平均1.00元的價格進行計算,每畝蔬菜年均收入3000.00元,1000畝蔬菜年均收入達300.00萬元,扣除成本177.60萬元,合作社可創收122.40萬元,合作社不但發展了蔬菜產業,而且搞活了蔬菜市場經濟,還帶動了群眾積極發展蔬菜,增加了群眾收入,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2、社會效益

  由于拖腳村的蔬菜基地僅用農家肥作底,沒有施用化肥,加之用地膜進行覆蓋,病蟲草危害較少,生產出的蔬菜屬于無公害蔬菜,不但減少了成本,還讓群眾吃上了放心菜,減少了群眾發生食物農藥殘留中毒的發生率和生病率,取得了良好的蔬菜基地示范樣板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1、成立角奎鎮蔬菜基地種植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負責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實施進度檢查、驗收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辦公室,由彭德洪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唐代靜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夏禮旺同志為辦公室工作人員具體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領導組全面負責對全鎮蔬菜基地建設的組織領導、部門協調、資金整合、項目調度、會議召集、項目進度、政策落實、督促檢查,總結報告等各項工作,協調縣直有關單位對項目的支持,結合項目實施,制定考核辦法,并簽訂責任,明確獎懲,嚴格考核、兌現獎懲等組織實施工作,領導組下設蔬菜基地建設技術指導組、工作生產組、市場銷售組、紀律督查組。

  (1)技術指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負責蔬菜栽培技術方案、培訓方案、田間管理指導方案的制定、技術培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各項工作。

  (2)生產工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村兩委全體成員、相關村民小組組長

  具體負責配合蔬菜基地規劃、協調土地租用、物色農民工、組織實施土地平整、蔬菜栽培、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的協調、實施、管理等各項工作。

  (3)物資采購及市場銷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經管站工作人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體農技人員、村兩委全體成員。

  具體負責蔬菜基地建設過程中種子、農藥、地膜等的`物資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蔬菜成熟后的采收和銷售,資金管理等工作。

  (4)督查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負責對工作人員到位情況、工作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督查,嚴格操作程序

  2、成立角奎鎮拖腳村蔬菜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

  社長:

  副社長:

  社員角奎鎮拖腳村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等村民小組組長及參與村民。

  專業合作社采取政府引導的方式,積極主動帶動農戶發展蔬菜基地種植,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市場聯絡銷售、網絡及信息服務等,在角奎鎮門市上建立自己的蔬菜批發門市,為蔬菜基地建設提供市場銷售場所,逐步創建無公害名牌產品。

  (二)建立長效目標考核制度

  鼓勵科技人員和公職人員參與拖腳村的蔬菜基地技術經營活動,允許科技人員和其他干部通過誠實勞動,與企業、農民簽訂盈利分成比例合同,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務,技術干部包技術”的雙向承包責任制。拖腳村蔬菜基地實行科技承包責任制,項目實行定經費、定人員、定基地,雙向選擇,競爭承包,有償服務。凡抽調到拖腳村工作的干部,鎮政府將與工作干部簽訂責任狀,認真落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凡是到蔬菜基地工作的技術干部和責任人,做到任務分配到地塊,責任明確到人。蔬菜基地樣板完成后,工作經費鎮政府按每畝20.00元工作經費兌現責任人和技術干部,車費補貼按每人每月20天計算,每天補貼40.00元。鎮政府將把拖腳村蔬菜基地建設完成情況、集體、個人工作情況納入年終量化考核內容,對在蔬菜產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一定的獎勵;對工作落后,特別是出現蔬菜質量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處理和問責。

  (三)完善技術服務體系

  鎮政府成立蔬菜專業技術組,以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骨干為主,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隊,負責拖腳村蔬菜生產技術服務,統籌解決拖腳村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健全和完善鎮、村、組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并邀請縣農業局蔬菜種植專家到拖腳村指導的蔬菜生產。依靠科技,注重改善產品質量、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種植效益,蔬菜基地大力推廣“豬—沼—菜”循環經濟種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藥,盡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逐步開展蔬菜基地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增加注冊商標,擴大市場份額。

  (四)整合社會資金,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20xx年鎮政府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措施來抓好抓實,20xx年至20xx年,我鎮用上級部門劃撥的蔬菜項目資金100.00萬元資金,加大對蔬菜基地的投入力度,在拖腳村建立蔬菜基地,并加強對產業發展投入資金的規范管理,努力提高項目建設質量,提高產業建立和完善蔬菜產業支持政策保障體系,保持產業政策的連續性和到位率,發揮本級政府發展產業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逐步建立以龍頭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財政支持、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擴大蔬菜設施種植規模,合理引導企業、專業協會或種植大戶資金投向蔬菜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發達地區客商在城郊投資建設“菜籃子工程”基地。農民是投入的主體,也是直接受益的對象,要鼓勵農民增加資金投入。積極爭取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扶持,整合項目資金,改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五)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

  鼓勵和支持企業創辦農業企業和參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繼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使土地合理流轉向蔬菜種植大戶傾斜,擴大單戶種植規模,發展蔬菜產業專業化生產,擴大商品蔬菜基地規模,使蔬菜產業的發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

  (六)強化服務,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1、技術服務。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除采用推廣行之有效的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辦培訓班等方法普及推廣蔬菜技術外,還要強化蔬菜專業合作社協會工作,加強菜農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提高農民自我服務意識;根據蔬菜生產季節,邀請市、縣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采取先調研后講課的形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指導。大力引進、推廣實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切實提高蔬菜的四季生產能力。強化技術培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蔬菜技術人員和菜農進行培訓,力爭在3年內,使每個示范園都有一批科技帶頭人,每戶菜農都有1名技術明白人。

  2、銷售渠道服務。一是充分發揮蔬菜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開展廣泛的中介服務,吸引外地客商到角奎鎮販運蔬菜。二是充分利用農業信息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搞好網絡信息服務,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宣傳和銷售。

  3、市場服務。一是在鎮便民服務大廳建立銷售點,將成熟的蔬菜產品以低于市場批發價0.50元—1.00元的標準批發給零售商進行銷售;二是積極籌措資金在蔬菜集中銷售區建立蔬菜批發市場,為蔬菜交易及時提供場所和舞臺。

  4、搞好其他的相應服務。如打造品牌,整合銷售,拉長蔬菜產業鏈條等,有力地促進我鎮蔬菜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七)明確紀律,加強督查

  為確保蔬菜基地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各相關村、鎮直各部門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明確紀律,加強協調,密切配合,扎實開展好此項工作,鎮政府成立的督查組將定期不定期地對此項工作進行督促和檢查,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年終量化考核內容,作為年終評先樹優的依據。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6

  xx鄉為認真落實《xx市農業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產業興旺的實施意見》(xx農發【xx】5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發揮xx鄉蔬菜生產基地優勢,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保障市場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xx鄉有8個村56個村民小組,9606人,常年種植面積有55畝。結合xx鄉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xx鄉生態優越,屬中緯度內陸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海拔在720-18米之間,以山地盆地為主,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5.4°C,年均降雨量14毫米,年均日照9小時,年均無霜期285天,土質、氣候適宜蔬菜種植,且村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目前,xx區絕大部分蔬菜都依靠xx周邊供應,xx鄉1150畝綠色蔬菜基地的建設將改善xx區蔬菜供求矛盾。xx鄉計劃加強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田間工程、生產設施;加強技術培訓,印制栽培技術手冊等。蔬菜產業的發展,促進xx鄉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能夠充分發揮xx鄉悠久的蔬菜生產傳統及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形成新的農業支柱、高效產業。可以較大幅度的提高農戶的人均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同時隨著xx主城區的不斷擴大,蔬菜需求量不斷增加,蔬菜基地蔬菜的.上市,可以有效的平衡市場蔬菜價格,豐富市民“菜籃子”。xx鄉將全面推廣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推廣施用有機肥料、蔬菜專用有機肥、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從而有效的控制農業投入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二、實施計劃

  xx鄉蔬菜種植基地主要計劃集中在xx村、xx村、xx村,種植面積在1150畝以上有機蔬菜: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加快土地流轉,積極培育有機蔬菜基地,引導蔬菜種植向產業化、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三、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鄉黨委書記xx、鄉長xx任組長,副鄉長xx任副組長,包村干部(xx)、xx(農技員)xx(畜牧員)、村長(xx、xx、xx)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技服務辦公室,由xx、xx負責日程工作。

  2.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全鄉干部通力合作,與村干部一起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1150畝蔬菜落到實處,按照“健全基層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完善基本制度、落實基本保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取得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能力辦事的效果。

  3.突出工作重點。在抓好農業傳統型、基礎型產業的同時,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綠色蔬菜產業的培育上。

  一是依托現有專業合作組織,建立現代管理制度,規范合作行為。

  二是以基地建設為突破,示范引導農民自主投入。通過全力打造全鄉特色產業新亮點,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產業集群新格局,走綠色蔬菜發展產業化、專業化道路。

  三是通過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流轉,著力增強農村自我發展能力。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土地流轉。鼓勵鄉內外能人投資綠色蔬菜農業開發,以承包、租賃、土地入股等形式,推動農村土地適度集中,不斷解放農村生產力,千方百計促進農戶增收。

  4.以技術培訓為手段,推行科技致富成果。

  一是以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強農富民為目標,全面實施xx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不斷增強農民的創業能力和致富能力,為我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服務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對綠色產業全程技術服務,加快我鄉產業現代化進程,把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網絡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幫助和指導農戶依托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蔬菜產業。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7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按照“增夏糧、擴油菜、提質量、升效益”的總體要求,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公路沿線、高產壩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推進馬鈴薯、小麥、雜糧種植和油菜擴面增效,打造更高質量、更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全面提高秋冬種生產效益,推動全縣秋冬種農業生產工作穩步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力爭完成秋冬種播種面積27.01萬畝,其中:夏糧面積8.3萬畝、油菜面積5.71萬畝、蔬菜面積13萬畝。

  三、工作重點

  (一)科學抓好種植規劃。科學規劃秋冬及明春農業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小麥、馬鈴薯、雜糧雜豆種等糧食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立足壩區,分側重、分層次加快壩區建設及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針對發展較為成熟的壩區和產業,繼續擴面培育,持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針對種植規模散、雜、面積較小的壩區和產業,加快土地流轉,選準產業,提高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時機,重點加強“一線三區”(高鐵、高速、國道、省道、縣道及城市干道等主要交通沿線和壩區、農業園區、風景名勝區)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堅定不移防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杜絕耕地撂荒,建好糧油生產基地、銷售渠道和利益聯結機制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產業持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

  (二)狠抓秋冬季糧食生產。突出重點作物,拓展發展空間,強化工作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在馬鈴薯、小麥和雜糧種植上下功夫,做好區域布局,擴大種植面積,提高作物產量,確保糧食安全生產。一是在馬鈴薯種植上,根據耕作制度和產品用途擇優選擇品種,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稻油”水旱輪作、旱地分帶間套作等種植綠色高效耕作制,提高產量水平。把好種薯質量關,引導農戶選擇生育期適宜、適銷對路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加強種薯質量監管,做好種薯調運、脫毒種薯推廣等工作,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病蟲害防治,確保夏收馬鈴薯安全生產,滿足市場需求。二是在小麥種植上,充分利用“馬場水磨面”的品牌有優勢,抓住秋冬種有利時機,擴大小麥種植面積,積極發展多種優質專用小麥,重點推廣抗白粉病、銹病、耐瘠抗倒、豐產性好的品種,同時根據加工企業的需求種植適合加工、釀酒等專用小麥品種。三是在雜糧種植上,充分利用氣候和環境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大麥、蕎麥、燕麥等雜糧,生產綠色產品,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推進油菜擴面增效。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提高油菜種植技術與指導力度,推廣油菜機械化、輕簡化、高效化種植,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打造油菜種植示范樣板點,掛牌試點油菜種植保底訂單模式,積極推廣“稻油”輪作“菜油兩用”“一菜多用”等種植模式,重點發展低芥酸、低硫酸“雙低”品種,以及高產、高油、高油酸“三高”新品種,大力推廣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積極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強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實現油菜油用、菜用、花用、蜜用、肥用和飼用等“一菜多用”的用途,因地制宜拓展油菜多種功能,促進油菜保質保量、提質增效。

  (四)做好秋冬季綜合開發利用。立足大農業、大生態發展理念,加大秋冬季農業綜合開發利用,統籌安排糧油生產、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等各項工作。加大冬閑田土綜合利用,防止土地撂荒,大力發展豌豆、胡豆等種植,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一是把加綠肥種植同耕地保護、化肥減量化行動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等相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綠肥等豆類種植作為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質量,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措施落到實處。合理安排,專用、兼用綠肥并舉,積極擴大種植范圍向果、茶園拓展,推廣田間套種紫云英、光葉紫花苕、決明子、箭豌豆、肥田蘿卜和綠肥專用油菜等綠肥品種,全面提升耕地質量。二是在牧草種植上,充分利用冬閑田土,搞好秋冬季農田種草,大力發展黑麥草等優質飼草種植,提高優質飼草供給率。三是在蔬菜種植上,與產業發展目標相銜接,按照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和區域布局,提高種植水平,建好“菜籃子”基地,確保今冬明春市場供應。

  (五)抓好各類要素保障。提前謀劃種苗和農資保障工作。充分發揮縣鄉供銷社和農資供銷商的作用,采取集中采購、集中配送等方式科學調度農用物資儲備。繼續抓好農資打假工作,保障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結合秋冬種工作和全省持續開展“冬季充電”的有利契機,分批開展基層業務骨干和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切實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特別是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前開展技術指導。搶抓全省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業水利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機遇,根據區域內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制定基礎設施配套區域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六)持續提升農產品品質。加快土地集中連片流轉,大力推廣“林地經濟”“立體種養”等農業優良組合模式,提高土地復種指數、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實現“一年多季”“一地多收”。加強普定縣農產品品牌培育,抓好農產品品牌營銷,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國、全省知名的優質區域公共品牌,提高主導產業、主打產品附加值和影響力。持續強化資金支持、科技服務、農業設施“三個保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幫扶、東西部幫扶資金、現代化發展基金等政策支持。堅決落實高標準農田剛性建設任務,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增強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發揮農機行業協會和農機合作社作用,加快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提高秋冬種進度和質量。積極鼓勵農業加工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力量合作,加快精深產品的研發,延長產業鏈,不斷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瓶頸。

  (七)抓好產銷有效銜接。提前謀劃好明年的'產銷對接工作,多推介、多交流,爭取更多銷售渠道,爭取更多訂單。積極拓展省內省外市場,發揮好流通龍頭企業、農村經紀人、農村電商銷售三大主力軍。有效利用扶貧產品銷售專區、花都對口幫扶協作,持續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青島等省外市場。利用招商引資、農產品推介、旅游宣傳等營銷渠道和平臺,多形式開展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切實提高普定農產品知名度。繼續推動農產品“七進”,擴大本地農產品市場占有率,解決種與銷的難題,確保種得出、賣得好,保障農民的利益。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抓好秋冬種工作的重要性,把秋冬季作為統籌推進明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把秋冬種生產作為全年農業特別是糧油生產的重要工作來抓,結合農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認真謀劃秋冬種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部署,推進農業精細化管理,確保全縣糧油保障安全。各鄉(鎮、街道)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以上率下,層層抓好落實,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完成今年秋冬種工作任務。

  (二)強化目標落實。各鄉(鎮、街道)要早安排、早部署、早準備、早落實,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要將各自的秋冬種目標任務,特別是夏糧任務分解到村,村落實到戶,夏糧生產實行臺賬和圖斑化管理。

  (三)強化工作措施。各鄉(鎮、街道)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抓好每一個關鍵環節,積極開展農技培訓,搞好防災減災,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秋冬種農業生產取得實效。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好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農田建設和耕地質量管理等項目,保障秋冬種的資金和物資需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深入秋冬種生產第一線,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指導和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合力。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鄉(鎮、街道)要深入村、組、農戶,采取召開群眾會、小組會、院落會和上門動員等多種宣傳方式,加大秋冬種糧油種植的宣傳力度,做深做細農戶思想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高效產業,激發和調動群眾參與秋冬種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強化工作調度。縣農業農村局要對各鄉(鎮、街道)秋冬種工作進度、任務完成情況、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土地撂荒等進行調度。各鄉鎮(街道)要明確專人負責,認真摸排和掌握秋冬種農業生產情況,搞好工作調度,總結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事例和經驗做法,及時反映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黨委、政府提供參考意見。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8

  一、為了加強大棚蔬菜生產管理,明確工作內容和責任,規范操作要求,保證經濟效益,調動生產積極性,特制訂本方案。

  二、大棚蔬菜生產實行公司統一管理下的員工個人或員工小組承包負責制。公司負責制訂承包方案。員工或小組愿意按照方案承包進行生產的,可向公司報名,經公司同意后,分配給大棚,開始實施承包。

  三、蔬菜生產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有機產品》GB/T19630.1—20xx和本公司制訂的《有機生產管理手冊》、《有機蔬菜生產管理匯編》的要求進行。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化肥、轉基因、激素。

  四、每個承包人或小組承包一定面積進行種植管理。根據土地和大棚狀況,一個男工承包種植3畝,女工承包種植2畝,瓜果類蔬菜面積減少三分之一。2至5個員工可組成1個小組進行承包。

  五、公司負責大棚建設、棚外道路水溝建設、噴灌設施、運送基肥、拖拉機耕地、生產計劃、種植品種、技術指導等工作。

  六、大棚生產承包人負責大棚設施日常維護、調整薄膜遮陽網、施撒肥料、起壟做畦、播種栽苗、噴水灌溉、清除棚內外雜草、防治病蟲害、引蔓打枝授粉、清理內外水溝排水防澇、采摘蔬菜、清理采摘后土地等工作。具體工作要求按照《大棚蔬菜生產承包操作規程》的規定執行。

  七、承包工資實行基本工資加效益工資方式。男工基本工資2000元,績效工資0至2000元,女工基本工資1334元,績效工資0至1334元。

  八、每月出勤29天以上,超出天數每天獎滿勤獎基本工資除以30天數;出勤19至24天的,扣未出勤天數每天15元伙食費;出勤18天以下的為自行退出承包,改按臨時工計算付給工資。

  九、績效工資按照公司每月評定的業績評級計算付給。葉類菜長勢良好、符合要求、畝產1500斤以上,為優秀級,績效工資全額付給;葉類菜長勢一般、有輕微病蟲害、符合要求的蔬菜產量畝產800至1499斤,為一般級,績效工資按一半付給;葉類菜長勢不好、病蟲害嚴重,符合要求的蔬菜產量799斤以下,為較差級,不付給績效工資。員工的'績效工資,待30天后(期間經蔬菜檢測合格和未發生投訴應負責任問題)付給。

  十、承包員工家庭住處距離公司比較遠的(指4公里以外),公司提供住宿和早中晚餐。距離較近的,公司提供中餐。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高科技為先導,堅持科學規劃、區域布局、規模經營、集中管理的原則,用工業化理念新視角,推動蔬菜種植技術的大改進和蔬菜種植模式的大普及,促進生產方式轉變,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農業標準化品牌,形成市場帶動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把農業發展園區建成海拉爾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民和企業從中受益,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該項目,進一步提高海拉爾區蔬菜產量和品質,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經營基地,打造一批綠色無公害蔬菜品牌,促進蔬菜規范化、標準化、設施化、集約化發展,促進項目區群眾增收致富。

  (一)經濟效益

  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示范200畝,畝增產8%,可有效地促進農民節本增收。

  (二)社會效益

  通過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生產建設項目的實施,可培訓農民技術骨干,普遍提高農戶的科技素質,可以加快海拉爾區蔬菜產業化進程,實現蔬菜種植標準化、脫毒化、自給化、專用化,進一步搶占蔬菜市場,把奮斗鎮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

  (三)生態效益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的大面積推廣運用,使得農戶化肥和農藥施用量減少,生態系統化學污染減輕,毒害性物質積累和殘留減少。極大地減少了農藥、化肥對土壤、空氣、水源的污染,同時也增加了植被覆蓋,有利于海拉爾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

  三、工作重點

  1、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泛收集資料、綜合考察分析、科學進行論證的基礎上,結合縣情實際,從綜合規范、良種推廣、種植管理、害蟲防治等方面入手,抓好組織實施工作,加強標準推廣,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蔬菜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全面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相關鎮和部門要抓住有利時機,采用各種方法,大力宣傳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發動群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盡快將政府的決策變成群眾的實際行動,為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奠定良好基礎。加大對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工作的宣傳和報道,擴大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的知名度,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4、認真開展檢查驗收工作。在總結示范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蔬菜種植技術規范和操作技術規程,不斷提升標準化水平。嚴格按照《國家質監總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辦法》,逐項進行自查完善和鞏固提高,保證示范任務全面完成,并按時上報項目驗收申請報告,迎接上級對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全面考核驗收。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區長任組長,發改、科技、財政、水務、農業、質監等部門和奮斗鎮及海拉爾農業發展園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奮斗鎮,具體負責項目立項、規劃審核、組織實施、檢查督促和驗收等工作。各相關單位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全面做好蔬菜種植標準化種植示范區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工作。

  2、明確責任分工。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是一項以標準為技術支撐的科技示范項目,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嚴格落實分工負責制,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形成職責分明、運轉協調、反應迅速的'組織保障體系。

  3、強化技術保障,廣泛組織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加大示范區內農戶的科技培訓工作,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培養一批種菜示范戶和種菜大戶。積極開展現場觀摩交流活動,調動農戶科學種菜的積極性,使所有種植戶掌握蔬菜種植標準化及綜合配套技術。

  4、嚴格督促檢查。蔬菜種植示范區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匯同相關部門,嚴格項目建設考核,并定期對項目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按時完成階段和年度任務的單位和有貢獻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責任單位給予通報批評。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10

  一、目標任務

  20xx年全鄉小麥總計劃播種面積為1.5萬畝,比上年增加1.23萬畝。根據冬灌、整地、種植習慣集中連片安排種植基地,加大優質早熟品種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光熱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麥后復種大豆、油料、蔬菜、飼草,擴大麥套玉米,提升春麥綜合效益。

  二、合理確定種植田塊

  立足灌水條件,堅持應灌盡灌、能早則早,扎實做好春小麥播種工作。一是在已經冬灌的前提下,提早落實好種植田塊,做好種子、化肥、農機具等物資準備,適時整地提墑播種,確保小麥種在適播期內,實現一播全苗、苗齊苗壯。二是在高效節水基礎設施完備的區域,鼓勵引導群眾優先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種植方式擴種春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產量和品質。三是引導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種子企業、加工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土地流轉、代耕、代種、代管、租賃、入股等方式參與生產,帶動集中連片種植,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

  三、科學選擇種植模式

  (一)麥后復種。積極發展麥后復種蔬菜、大豆、飼草等一年兩熟模式,增加小麥種植綜合效益,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合理利用鄉鎮代管已征收土地或復墾地,在滿足灌溉條件下,安排種植春小麥。

  (二)麥套玉米。加大宣傳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勵農戶恢復擴大麥套玉米種植。同時,做好灌溉用水保障工作,確保麥套玉米種得下、穩得住。

  (三)發展規模化生產。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核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通過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訂單生產、共建基地等方式,帶動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合作組織、農戶等創建品種優、技術優、管理優、品質優、價格優的“五優”春小麥生產基地。

  四、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區市政策支持,提高春小麥良種化率和綠色發展水平,提高春小麥單產和品質,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五、強化措施落實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勝利鄉春小麥種植協調推進小組,全面推動落實春小麥種植任務落實。

  (二)加大督導考核。將擴大春小麥種植納入各村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客觀評價實施成效。各村要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高質量推進勝利鄉擴大春小麥種植工作任務落實。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天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原則,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引領,以“保能力、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態”為目標,按照確保“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有效落實,綠色生態和效益提升并重的思路,突出“綠色、精品、高效”的發展導向,全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提升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生產能力,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的消費需求。

  二、基本原則

  (一)保障供給與調優結構同步。在確保市場供應基礎上,通過調優種植結構,合理安排茬次和品種,不斷豐富市場供給。逐步調減傳統、零散的低端設施,增加優勢產品、綠色產品的規模化規范化生產能力,既滿足消費者需求,防止因生產能力不足導致市場供應短缺,又保障農民利益,防止因短期個別品種生產過剩,導致“價低傷農”,通過不斷優化結構,提高種植效益。

  (二)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結合。突出政府在推動設施農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金融、保險等多種扶持方式,引導產業良性發展。同時,切實發揮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作用,有效提升其盈利能力,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

  (三)產業發展與主體增收共進。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在制定扶持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中既要注重扶持新園區,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以點帶面,不斷拓展農業功能,發揮多重效益;又要兼顧傳統農戶生產條件的改善,鼓勵小農戶升級為家庭農場,做實做強特色農產品生產主業,切實增加農戶直接種植收益,讓廣大基層農戶享受產業化發展帶來的效益。

  (四)擴大面積與提高質量并重。既要著力擴大新建設施農業面積提升產能,又要做好現有設施的提升改造,進一步穩定現有各類設施農業面積,同時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品牌農產品銷售覆蓋率,有效緩解市場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

  (五)創新發展與專業服務協同。既要注重產業科技創新,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成套技術引進推廣以及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科技水平;又要抓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儲藏保鮮和市場營銷等專業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科技創新與專業服務的協同發展,切實提高全市整體產業水平。

  (六)耕地保護與設施建設兼顧。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按照防止耕地“非糧化”相關要求,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于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在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上,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合理使用一般耕地發展設施農業,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類型農用地。不得違規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建設農業設施。

  三、建設目標及建設要求

  根據全市蔬菜產業的區域特色、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生態承載能力,堅持科學規劃、主體自愿、實事求是的工作基調,以轉方式、調結構、帶基地、增效益為重點,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改善生產條件,提升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重點打造一批規模化設施生產基地。計劃20xx年全市新建20萬畝設施農業以設施種植為主,并創建一批特色鮮明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市場知名度較高的設施農業品牌;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設施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提升“菜籃子”供給保障能力,助力我市鄉村產業振興。建設設施農業應在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和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選址,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種植設施可以使用一般耕地,破壞耕地耕作層的設施農業用地應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嚴格管控耕地向其他農用地轉換,禁止閑置、撂荒,按照防止耕地“非糧化”的有關要求,引導設施農業按照規劃進行布局建設,防止無序發展。設施農業建設項目應嚴格按照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要求實施備案和監管,嚴禁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業用地用于非農建設。

  四、任務分解

  在統籌考慮各涉農區基本保障型菜田面積、產業發展條件和資源稟賦的基礎上,20xx年全市20萬畝以種植業為主的新建設施農業任務分解如下:薊州區3萬畝,寶坻區3.5萬畝,武清區5.5萬畝,寧河區3萬畝,靜海區2萬畝,東麗區0.5萬畝;津南區0.5萬畝,西青區1萬畝,北辰區0.5萬畝,濱海新區0.5萬畝。

  五、主推棚室類型

  20xx年我市設施農業(種植業)的主推棚室類型主要包括以下五類:

  (一)智能連棟溫室。指用于進行工廠化作物栽培,有鋼架結構的玻璃或PC板連棟溫室,配備有加溫、遮陽、通風降溫、濕簾風機降溫或噴霧降溫、微灌或滴灌等系統,以及智能自動化控制設備,適合于規模化的機械作業和生產管理。此類棚室投資大,管理要求高,主要用于展示和示范,由各涉農區結合實際,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投資建設。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二)裝配式(可移動式)日光溫室。一般由鍍鋅鋼結構骨架,特質保溫材質墻體及保溫棉被等主要結構材料構成,以拼接方式安裝,具有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復安裝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等特點的,可進行作物越冬生產的日光溫室,是保障冬淡市場供應的重要棚室類型,一般配建有緩沖間(看護房/耳房)。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三)節能日光溫室。指三面有墻體(磚混或土墻結構),具有采光、保溫和蓄熱結構的農業生產設施,并加裝保溫被、電動卷簾機,能進行越冬生產的單屋面塑料薄膜溫室,是保障冬淡市場供應的重要棚室類型,一般配建有緩沖間(看護房/耳房)。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四)保暖式鋼骨架大棚。指四面無墻體,采用加固鋼骨架結構(南北向),棚室中間建有支撐立柱,并加裝保溫被、電動卷簾機的新型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節栽培,更適合于機械化作業。此類大棚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70%。

  (五)鋼骨架大棚。指采用鋼骨架結構,四周無墻體,只有塑料薄膜覆蓋的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節栽培。此類大棚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70%。

  六、政策措施

  (一)完善資金保障。按照市場化原則,設施農業建設將以經營主體投入為主,各級財政可給予適當補助。為支持我市設施農業加快發展,將采取多方發力共同籌措資金的`方式推進設施農業建設任務落地落實。一是財政資金投入,市財政按照畝均5000元標準予以引導,并根據市農業農村委對區級實施方案的審核結果,按照“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下達各涉農區統籌使用。二是擔保機制介入,充分發揮我市現有涉農融資擔保機制優勢,在規定額度內向設施農業借款主體提供擔保服務。三是金融元素注入,拓寬現有農業龍頭企業財政貸款貼息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創新金融模式,撬動金融資本投向設施農業。四是社會力量引入,引導融資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強的農業企業與各涉農區深度合作,并積極整合現有支農政策,促進設施農業發展。

  同時,各涉農區作為建設主體,要充分發揮自主權,在精準選擇市級扶持政策,用好市級資金的基礎上,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在確保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強在設施農業建設方面的投入,因地制宜創新扶持模式、扶持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確保完成建設任務。

  (二)做好用地保障。按照《市規劃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委關于進一步規范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通知》,指導各涉農區做好設施農業用地保障,明確各涉農區在確保完成糧食安全考核任務前提下,新建裝配式(可移動式)日光溫室、保暖式鋼骨架大棚和鋼骨架大棚等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要補劃;破壞耕地耕作層,但由于位置關系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補劃同等數量、質量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按照有關規定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后,允許使用永久基本農田。同時,為解決控沉區水源轉換等設施用地需求,將其輔助設施比例由不超過10%調整為不超過12%,有效滿足集雨儲水、水處理及節水灌溉等輔助設施用地需求。

  (三)強化用水保障。針對各涉農區不同情況和設施農業用水需求,市農業農村委與市水務局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各涉農區堅持立足當地,節水優先,總量控制,優化配置,做到四水齊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同時,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有效做好設施農業用水保障。一是對薊州區全境和寶坻區、武清區、寧河區北部等非超采區,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保障用水需求。二是對超采區具有淺層地下水資源的武清區大堿廠、泗村店、黃花淀、汊沽港等鎮;北辰區雙街、雙口和青光等鎮;西青區辛口、張家窩等鎮;靜海區臺頭、王口、子牙、獨流、梁頭等鎮,通過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等水源,解決用水需求。三是抓好超采區不具備淺層地下水源區域的水源轉換工程和節水工程建設。由市水務局指導各涉農區做好南水北調、水庫增容、主干河道、溝渠提升改造(斗口以上)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做好全市范圍的水系貫通。由市農業農村委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導各涉農區抓好田間水利設施提升改造(斗口以下),配套建設田間水源轉換設施,切實抓好農藝節水,加大集雨水窖、儲水罐(池)推廣力度,有效保障用水需求。

  七、工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市級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充分整合我市土地、水利、財政、金融、稅收、科技、交通、電力、物流、教育、人才等各類扶持政策措施,共同推動20萬畝設施農業建設任務的有效落實。市農業農村委作為設施農業建設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推動、技術規范制定、區級實施方案審核、績效管理、考核驗收以及債券利用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籌集市本級設施農業建設引導資金,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以及指導債券發行工作。各涉農區統籌市財政引導資金用于扶持本區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區農業農村委負責項目組織申報、審查核實、驗收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專項債券項目申報、立項、實施及監督管理等工作;區財政局重點負責審核項目安排的重復性。

  (二)強化項目統籌。各涉農區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在確保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制定本區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設施農業建設內容和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并于本方案印發之日起一個月內,將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后的區級項目實施方案報市農業農村委審核。各涉農區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以保證設施農業相關政策宣傳、檢查驗收、資金審計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強化指導服務。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在關鍵農時季節,及時開展現場觀摩、集中培訓、巡回指導等,提高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做好市場價格、供需形勢、銷售渠道等相關信息服務,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促進產銷銜接。

  (四)強化監督考核。市農業農村委將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對各涉農區建設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調度,及時掌握全市設施建設進展情況,并會同市級各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建設單位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組織各涉農區開展互查互看,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各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本著“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的原則,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政策,對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并提請審計部門將其作為審計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重點內容之一,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來。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相關文章:

農村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05-13

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方案(精選11篇)05-18

蔬菜種植基地建設方案(通用12篇)05-12

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章程范本202405-27

蔬菜種植基地建設方案范文(通用6篇)12-23

蔬菜種植培訓方案02-15

蔬菜大棚建設方案01-12

蔬菜冷庫建設方案02-28

蔬菜種植實施方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