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小活動總結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聽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所片小——巖頭山學校和高山坪學校,每所學校各送教3節(巖頭山學校為六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五年級體育,高山坪學校為五年級語文、五年級數學、五六年級合班開一節音樂課)分兩天完成,第一天送教巖頭山學校,第二天送教高山坪學校。兩所學校的所有教師參加了觀摩。送課教師精彩示范引領,課后學校教師與領導評課各抒已見,既改變過去教研課領導評課“一言堂”的局面,又讓聽課者得到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學校領導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骨干教師,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送教教師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促進了年輕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z在高山坪學校,集合五六年級學生親自上了一堂示范課不但讓山里的孩子學會了音樂知識更讓所有的聽課教師得到學習加深了對音樂教學的理解,孩子們在下課后邊走邊哼張副校長所教的歌的場景感動著高山坪及工作組一行的每一位教師。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高年級語文組長李小山老師積極投身于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匯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課后,他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自己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
經實踐檢驗,他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條件偏遠的片小,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他本人的研究信心。高年級數學教研組長z也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他認真鉆研教材、反復修改教學方案,終于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示范課。體育教研組長唐國宏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活動不但把一節體育課上得很成功還把一種體育拼搏精神傳給山里的孩子們,高年級語文年級組長z、數學年級組長z精心準備并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授課任務,在課堂上把自己的教學風采和良好的教學素養展現給所有的聽課教師,受到了老師們的嘖嘖稱贊。送教下片小活動為受教學校送去的不僅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更是學校領導對邊遠片小的一份關愛、一份鼓舞,并以此為平臺讓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范課表示懷疑,認為示范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范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聽課、觀摩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山老師執教的六年級閱讀課《自然之道》,由于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劉冬梅老師執教的五年級閱讀課文《十年后的禮物》一課。能以由詞引領,以學定教,由課題的解讀入手,在讀了兩遍課文后由學生自己提問,如為什么十年后才收到禮物?是什么樣的禮物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劉老師能將學習活動緊緊圍繞學生所提的幾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學習,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能較好的做到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王志剛老師根據本班的實際學情,順學而導,讓自己的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中心學校與各片小交流的橋梁,建立了中心與片小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讓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楊小玲老師在課后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那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敏銳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教學技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活動后教學副校長張景慧、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副主任王必早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教學副校長張景慧在評課中說道:“來送教的骨干教師都是學校的培養加自己平時的學習而成長起來的,希望各位教師在今后多學習、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與失,讓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更強。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在評課活動中對各位送教教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不無感慨地說:“在這次活動中要感謝陳仕國校長對活動的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感謝張景慧副校長親自上示范課來推動一線教師工作,給他們以信心、力量和鼓舞”。
四、送教教師的現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片小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現身說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李小山老師執教《自然之道》,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王志剛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他送教四年級《筆算乘法》一課時,他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注重學生前后知識的聯系,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體現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于地域差異,中心學校與片小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科室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本次語文、數學和綜合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干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并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而且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用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陳仕國校長在活動總結中對兩所片小的所有教師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送教活動只能以點帶面給所有聽課教師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希望能給各位今后的工作有一點啟示,一點幫助,活學活用,更期盼兩所學校教師讓我們不虛此行!在課堂教學方法中有所突破,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只是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動的幾個側面,隨著我校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教科室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校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促進我校教育的全面發展。
【送教下鄉小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送小龜回家》 教學設計范文07-10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教后反思范文07-10
冀教版《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教學反思07-16
第一學期送教班教學工作計劃09-29
初中數學評教活動參評說課稿11-13
相約三下鄉相約麻章小作文范文09-29
英語教的反思08-28
幼兒園手工活動《小烏龜》的說課稿11-15
《小阿力上小學》大班活動教案06-04
中班語言活動《小松鼠的大尾巴》說課稿01-26